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文殊、普賢、地藏、觀音四大菩薩掌管什麽?

文殊、普賢、地藏、觀音四大菩薩掌管什麽?

文殊菩薩:即文殊菩薩,象征智慧的菩薩。根據《文殊菩薩涅槃經》記載,文殊菩薩出生於毗沙門天門下多羅居,落於範德瓦爾斯家族。他出生在他母親的右腋下,他出生時同時有十個吉祥的標誌。他遍訪各地神仙,尋找家法,95種外道辯士都無法與他辯論,最後他向釋迦牟尼佛學道,成了菩薩。在大乘佛教中,他是許多菩薩的頭,被認為是如來“法王”的兒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經常配合釋迦牟尼佛宣揚佛法。相傳他頓悟的道場在山西五臺山。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助理。他身披五鬢,手持寶劍,說明他智慧犀利。雕像多騎獅子,表示智勇雙全。

普賢菩薩:梵天的名字是“普賢菩薩”,意思是普遍的善。和文殊菩薩壹起是釋迦牟尼佛的助理菩薩,壹個象征智慧,壹個象征真理(普賢)。Hokkekyo的菩薩普賢說:普賢原是東方保維德五律中的菩薩。他聽說釋迦牟尼佛在女人的世界裏說Hokkekyo,特別好聽。他到的時候,佛已經念完了這部經,普賢當晚就要死了,表示要守護這部經。釋迦牟尼佛贊。密教稱普賢為“金剛乘”、“菩薩”。中國佛教認為,四川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菩薩菩薩造像大多頭戴皇冠,身穿菩薩服裝,坐在十六齒白象上。據說普賢有延年益壽之德。於是出現了普賢的延壽菩薩像,祈求延壽。

西藏菩薩。中國四大佛教徒之壹。他許了壹個大願:“眾生證菩提,地府不空,永不成佛。”《藏經十輪》第壹卷,因“平和不動,如大地,靜若深思,似秘寶”而得名。據《地藏菩薩許願經》壹書記載,藏傳佛教是由釋迦牟尼佛在第二天囑咐的。在釋迦牟尼佛滅絕,彌勒佛出世之前,他自願盡力拯救壹切眾生,成佛。據《宋高僧傳》(卷二十等。),地藏原是新羅皇族,其姓為金喬明爵。出家後在中國唐朝玄宗時來到中國進入九華山。他在寂靜中生活了幾十年,身體很好(讀《肉肉》),於是全身入塔。據說九華山的月亮是地藏菩薩得道的地方。藏區十輪經列在《展查善惡因緣》卷中。地藏菩薩有數不清的、不可思議的非凡功德,是世間諸人聞所未聞的,也不是自己的睡眠所能衡量的。從過去的大悲願中,我們常常表現出大梵天王的身體、皇帝的身體、閻羅的身體、獅子的身體、老虎的身體、狼的身體、牛馬的身體,甚至羅剎的身體、地獄的身體等無限不同的化身,以此來教育眾生 應眾生要求消災增福,成熟眾生善根,故又稱“千體藏地”。 據《地藏菩薩許願經》壹書記載,地藏菩薩已得入十方果報,但為了教化大眾,仍在壹處自感孤獨,不願成佛。妳若誠心喚地藏菩薩的名,拜地藏菩薩的像,就能除諸憂,不入邪道,得十種利益:富庶之地,永生之家,初死初生,現壽,求所欲,無水之火,虛度,杜絕噩夢,出入神護,苦於聖因。

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關子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字面意思是“察天下民聲”,是四大菩薩之壹。在佛教中,他是往昔西天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最後壹位菩薩。與大菩薩壹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威逼菩薩,也被稱為“西方三聖”。觀音菩薩是由梵文菩薩觀音發展而來的。“那坡婁機低損”、“阿詹路濕感極低”的中文音譯,意為“輕世音”。在中國,唐朝以前,它被稱為觀音菩薩,但後來為了避免唐朝皇帝李世民的禁忌,它被改為觀音菩薩。據說阿彌陀佛是他的父親,菩薩是他的兄弟。

《無量壽經》記載菩薩和觀音菩薩都是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凈土的候補佛。

觀音菩薩是東亞地區常見的民間祭祀菩薩,觀音菩薩的形象也是各種佛教形象或造像中最常見的,種類繁多,變化很大。

白衣觀世音菩薩,又稱白衣觀世音、白衣觀音,形象更加女性化。有時候,壹個男孩站在白衣觀音腳下,或者手裏抱著壹個嬰兒,然後他就成了渴望的孩子們崇拜的“觀音”或者“觀音”。

1.菩薩的分類

根據佛教的修行層次,菩薩分為威逼菩薩和供養菩薩。

要挾菩薩是修行層次最高的菩薩,修行覺悟僅次於或等同於佛。在成佛之前,他壹直在佛的身邊,幫助他弘揚佛法,教育眾生。根據佛教的理論,天下十國諸佛無數,壹個是佛國,壹個是佛家眾生。而每壹個佛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受威脅的菩薩。所以佛教界受威脅的菩薩數量,誰也說不清,也算不清。石窟壁畫中常畫八菩薩。即釋迦牟尼佛的左右仆從: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仆人:觀音菩薩,史鷙菩薩。藥師佛左右侍從: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有彌勒佛菩薩,有地藏菩薩。這些都是佛經中有名的菩薩,還有壹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旁邊,也叫威逼菩薩。

威脅菩薩的畫像和佛的畫像壹樣,都有壹定的指紋。比如觀音菩薩手握凈瓶和楊柳枝,天冠有佛。菩薩持蓮花,天冠有寶瓶。文殊菩薩持劍騎青獅。普賢菩薩持如意或經書,取六齒白身。地藏菩薩,身披袈裟,頭戴毗盧冠,是壹個和尚的雕像,手持如意朱寶和張西。

比威逼菩薩修行層次低的供養佛、弘揚佛法的菩薩。在佛教中,有三種供品:壹是為利的供品,即香花、香、燈、食、財的供品。第二,尊重和支持,即禮貌,崇拜,贊美和贊美。三是供養,即奉三寶,守戒律,修善法。也稱為財務支持、法律支持和觀察支持。壹個真正為佛服務,宣揚佛法的菩薩。常畫在佛座下或佛弟子兩側。站、坐、蹲、跪的形象很多。如奏樂菩薩、歌舞菩薩、獻花菩薩、拜香菩薩、燃燈菩薩、跪拜菩薩、持經菩薩、與會菩薩、聽法菩薩、觀想菩薩、禪定菩薩等。都可以說是供養菩薩。與脅侍菩薩不同,供養菩薩有壹定的規律和指印,畫家可以隨意創作,所以供養菩薩比脅侍菩薩有更多的形式和更多的數量。

根據佛教的宗派,菩薩可分為仙宗菩薩和密宗菩薩。

張先菩薩是根據張先的教義和儀式繪制的菩薩雕像。這種菩薩,又叫正菩薩,和普通人壹樣。是壹首兩臂、莊嚴佛法、慈悲面容、優美姿態的詩。如八危菩薩,各種供養菩薩的姿勢。

密宗菩薩是按照著名教派的教義和儀式繪制的菩薩雕像。這種菩薩不同於常人,頭多臂多眼。如龍頭臂觀音、十壹面觀音、千手觀音、千手千碗文殊、無盡絲繩觀音、如意輪觀音等等。密宗菩薩中,分為漢族密宗菩薩和藏族密宗菩薩。漢代密宗菩薩的佛法和宗正菩薩的佛法是壹樣的,只是多了詩,多了臂,多了眼,多了臉的慈悲,多了儀態。但藏傳密宗菩薩的形象與漢手菩薩大相徑庭,不僅多臂、多頭、多眼,有的菩薩更是猙獰可怖。

敦煌石窟中的憲宗菩薩畫像數量最多,唐初只有密宗菩薩,數量很少。元代有藏傳密宗菩薩,465窟只有壹窟繪有藏傳密宗菩薩。

在各種菩薩造像中,觀音菩薩的種類最多,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壹類是觀音,佛教名門,壹面兩臂,或坐或立,法門莊嚴。

第二類是密宗觀音,按照佛教密宗禮儀畫的,多歌多臂千手千眼,哭法多樣。

第三類是觀音,不遵守佛教的條條框框,由畫師根據人的意願要求,創造自己的風格,隨意描繪,隨意命名。如水月觀音、白衣觀音、寶祥觀音、蔡氏關健、朱峰觀音、滴水觀音、松滋觀音、魚藍觀音和楊誌觀音等。這種類型的觀音形象很多,民間有二十五個觀音,三十三個觀音。

以上三類觀音在敦煌石窟中都有畫像。前兩種多,後壹種少。

2.菩薩的名字

菩薩是梵文音譯“菩薩”的縮寫。菩提的中文翻譯是覺悟,薩(地)的中文翻譯是眾生,或者說眾生(壹切有情動物),整個翻譯應該是指:眾生、道眾生、眾生。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在中國古代翻譯的佛經中,菩薩也被翻譯成“石開、大師、聖人、陳發”等名字。比如觀音菩薩叫“觀音大師”,普賢菩薩叫“普賢聖人”。

佛教剛建立的小乘時期,只有釋迦牟尼永恒修行的前身、尚未成佛的悉達多太子被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建立後,根據“人皆有佛性,人皆可成佛”的理論,凡立大誌、求佛求道、下佛的眾生,稱為菩薩。後來名稱更加廣泛,世俗化,人們稱那些精通佛法,在家尊奉的僧俗為菩薩。

3.菩薩進化

觀音菩薩是中國最受敬仰的菩薩之壹,人們對觀音菩薩的敬仰甚至超過了佛。在各種佛教畫像和造像中,觀音菩薩種類繁多,變化很大。了解觀音菩薩的進化過程,了解壹切菩薩的進化。

現在人們把觀音菩薩看做美麗動人、心地善良的“東方聖母”,但人們不知道觀音菩薩原本是不是動物。觀音菩薩從禽獸變成人,從君子變成東方美女,有壹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根據徐靜波先生對觀音菩薩的考證和其他學者的考證,早在公元前7世紀,佛教尚未產生的時候,印度古代婆羅門經《梨俱吠陀》中就已經有觀音了。然而,那時的觀音不是屍體,也不是女兒,而是壹對可愛的雙胞胎小馬。作為婆羅門教中的善神,它象征著慈悲、善良和偉大的力量。它能使盲人的眼睛重見光明,病人康復,四肢健全,不孕婦女生育,公牛分娩,枯樹開花。“觀音”在當時受到古印度臣民的廣泛信仰和崇敬,在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五世紀,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佛教主張解放奴隸,眾生平等。比婆羅門教更完善更進步。佛教逐漸影響婆羅門,使他們皈依佛教。皈依佛教的婆羅門教徒發現壹時難以改變全部信仰,於是將婆羅門教中的觀音帶入佛教,成為佛教中的善神。

公元前三世紀,大乘佛教產生。佛教徒為了安撫眾生之心,正式吸收了原始婆羅門教中的善神觀音,成為佛教中的慈善菩薩,稱為“觀世音菩薩”。那時候馬頭觀音菩薩的形象還是壹匹可愛的馬。公元前後,佛教徒可能考慮到其他菩薩都是人體,而觀音是動物體,太不合適了,於是把“馬頭觀音”改成了人體。當大地是觀音菩薩時,動物的身體就變成了人的身體。

在敦煌莫高窟第161窟中,有壹尊馬頭觀音像,但這馬頭觀音是壹位慈眉善目的菩薩,只是在馬頭上戴了壹頂高高的盔式冠。佛教密宗有壹幅馬頭觀音像,是密宗胎界六大觀音之壹。這可能是觀音從馬變成人的遺物。

為了提醒人們,觀音菩薩是人,不是動物,佛教徒還為觀音菩薩編造了壹個不可思議的“履歷”,讓觀音菩薩徹底“佛化”。很多佛經裏有這麽壹句話:觀音菩薩在古印度輪王裏本來就是壹個沒有純粹思想的大王子。《中華哀樂經》雲:“有壹聖君,有壹輪,名不純。王,第壹個太子名叫王翔,即文殊菩薩;八世子名為木瀆,即普賢菩薩。先王發大願,解除世間壹切眾生之苦,後來輪王成佛,即阿彌陀佛。經過幾十年的修行,太子也成佛了,被稱為“法與佛”。為了實現自己的大願,解脫世間苦澀的交通階層,讓眾生得到幸福,他現在是菩薩,輔佐佛陀,弘揚佛陀的教誨。於是,觀音菩薩成了她父親阿彌陀佛的左仆,她哥哥成了她父親的右仆。

據佛教專家考證,佛教在西漢末年(公元壹世紀)傳入中國,在中國佛教興盛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觀音菩薩隨著佛教的傳播來到中國。觀音菩薩傳入中國時,已經是西方凈土祖師阿彌陀佛在凈土三生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經、阿彌陀佛佛經中的左手隨從。《華嚴經》裏說,善財的少年拜訪了觀音。在普陀珞珈山,“我看見壹個勇敢的丈夫在石谷林中和鉆石上,自得其樂,與大菩薩們交談。”此時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隨從”和“勇夫自在”,阿彌陀佛是太子出身,而不是女兒的觀世音菩薩。所以早期觀音菩薩的造像和畫像都是壹男壹夫的形狀。

隨著佛教在中國特別是北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觀音菩薩在中國的威望與日俱增,其中提到了下層民眾的信仰。人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創造了許多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也從“西方三聖”中受威脅的菩薩中脫離出來,成為最受歡迎的佛教善神。經過幾個世紀的佛教中國化和演變,觀音菩薩逐漸異化,中國的僧尼不僅把這個外來的“好神”變成了中國的“好神”,還把這個“勇敢的丈夫”變成了美女。

為了讓信眾相信觀音菩薩真的是壹位美麗動人,面容慈祥,心地善良的女子,中國的佛教信眾為觀音編造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香山傳最為廣泛。故事的中心思想是,觀音菩薩原來是古代王(即)的第五個女兒,她的名字叫妙善。三公主妙善聰明美麗,從小就對佛教深信不疑。年紀大了,父親嫁給了他。苗山堅決不服從,要為尼泊爾剪發。苗壯國王發現他的女兒違抗命令,成了壹名僧侶。惱羞成怒,率兵馬就要攻占廟山。立即在首都斬首,並使她的靈魂墜入地獄。玉帝聞訊,命燕王妙善救其靈魂,在香山紫竹林中復活妙善。從此,妙善成了觀世音菩薩。後來,苗壯國王得了重病,很長壹段時間都無法治愈。醫生告訴我,需要自己骨肉的手和眼才能治好。在這種情況下,王的大女兒苗苑和二女兒苗英都不願意獻出自己的雙手和雙眼。苗山得知此事後,忘記了父親的舊怨,砍下了他的眼睛和雙手,制成藥丸,救了父親壹命。當苗壯國王得知壹切時,他感到非常內疚。為了紀念他心愛的女兒,請工匠做了壹個“手無縛雞之力,眼觀六路”的觀音像。結果工匠把“全手全眼”錯當成了“千手千眼”。於是就造出了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苗山)雕像。這個故事的傳說形成於北宋以前,這個故事在河南寶豐縣香山寺宋彩經《大悲觀世音菩薩任重道遠》壹書中已有記載。

根據現有的佛教藝術史料和專家的研究,東晉以前,中國幾乎所有的菩薩畫像和塑像都是男性,壹個“大丈夫”。東晉以後,出現了女菩薩的雕像和畫像。《胡應麟筆集》說:“觀音造像始於南北朝”。隋唐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女性觀音菩薩。唐代高僧傳道:“畫像宋齊間梵天(畫像)(相當於北魏)全厚唇,長鼻,豐目,狀如夫君。從唐朝開始,筆和筆都變成了妓女的樣子。所以今天的人都誇菩薩像個官寶寶。”(《石蘭》)。在宋代,觀音菩薩是完全女性化的。元明清,觀音菩薩更加世俗化。我們現在看到的觀音菩薩雕像是壹位“東方聖母”,她根據中國人的審美觀點模仿中國婦女的外貌和身材,穿著中國服裝和禮服,心地善良,美麗動人。

其他菩薩的畫像和塑像也隨著觀音菩薩經歷了壹個由男到女的過程。這個演變過程經歷了非男非女、男男女、女男、完全女性化四個階段。這壹演變過程在敦煌石窟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參考資料:

/dhys/dhp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