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春節始於農歷正月初壹(與中國農歷相同),是越南最重要的民間節日。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送竈王爺節”開始,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年貨。春節期間,人們穿上節日服裝,男人穿西裝,女人穿長袍。過年,吃團圓飯,燃放煙花爆竹,祭祖,走親訪友,互拜年。家家戶戶都吃壹種方形的餃子和圓形的年糕,這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食物,象征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和好運。除夕夜,有守歲的習俗。零點,屋外鞭炮齊鳴,照亮了整個天空,屋內開始祭神祭祖。除夕祭拜結束後,大家高高興興地去廟亭上香,祈求新年幸福。家家貼春聯,掛年畫,增加節日氣氛。春聯用漢字或越南語文獻書寫,年畫壹般是“胖娃娃”、“老鼠迎親”。家家戶戶都要布置三種節日裝飾品:壹束花,壹盆金桔,壹盤五種水果。這三樣東西預示著新的壹年好運和繁榮。春節期間,有各種各樣的禁忌:不能幹農活,不能吵架,不能罵人,不能摔東西等等。
在正月初壹、初二和初三,人們互相拜年,這也是春節的主要活動。元旦第壹天早上,第壹個進屋的外人通常要提前選擇和布置,因為壹般認為這是全家來年吉兇的標誌。
春節期間,各大城市都有盛大的花市。北方人喜歡含苞待放的桃花,南方人崇拜臘梅。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地去花市參加各種遊戲:鬥雞、擊劍、射擊、插花比賽、摔跤比賽等。春節期間,京族人有在正月初壹趕廟會的習慣。廟會上,五裏八鄉的長龍和獅子聚集在壹起,金龍狂舞,獅子相互嬉戲。場面很溫馨。人們還競相參與猜謎、唱歌等遊戲。為女性組織的烹飪比賽很有意思,水上烹飪比賽更有意思。第壹,妳得快點吃甘蔗,還要用吃下的甘蔗渣做燃料做飯。做飯的時候需要照顧壹個小孩,同時妳還要看管壹只青蛙,防止它跳進水裏。最後,獲勝者被認為是今年最幸運的。城鄉有各種形式的民間娛樂活動,如表演傳統民間戲劇、蕩秋千、賽船和水上木偶戲。
越南春節期間,有立竿驅鬼的習俗。春節期間,需要豎立壹根春節桿來驅鬼。春節桿又叫追鬼桿,長5-6米,春節時立在戶外。竿尖掛著竹環,環上掛著壹些小玩具和鈴鐺。竿尖的掛物象征袈裟,讓鬼不敢放肆。這個習俗壹直保留到今天。
越南的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也叫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也有驅蟲的習俗。節日的清晨,父母為孩子準備糯米酒、黃姜糯米、桃子、李子、檸檬等酸味食物和水果。南方有些地區讓孩子吃西瓜、芒果、煮雞蛋、椰子汁,大人喝雄黃,雄黃塗在孩子頭上、額頭、胸前、肚臍上驅蟲。在許多地區,孩子們用指甲花染手指和腳趾,並佩戴由巫師用五色繩索編織的護身符以辟邪。孩子少或體弱多病的家庭會在節前的清晨穿上這樣的衣服來辟邪。端午采藥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為“端午草藥”最有效,很多市場都有藥品專賣攤位。
哈節是越南京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其隆重程度僅次於春節。“哈”在北京話裏是“唱”的意思,“哈節”的直譯就是唱歌的節日。藝術節的活動主要是唱歌。節日的日期因地而異,有些是在每年的6月10日,有些是在8月10日。京族聚居的所有村落都建有各種姓氏的仇恨、神靈和牌位。平時,制帽也可用於人們納涼,唱歌,從事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如果妳沒有被邀請去參觀京族村落,不要走進仇恨。女遊客在恨中要特別註意提供娛樂的神和牌位,不要觸碰,不要指點。
在朝覲節,男人們聚集在壹起崇拜他們的祖先,盛宴,觀看歌劇,摔跤和通宵派對。在帽檁的東西兩側,有許多臺階。在制帽節期間,村裏的成年男子按照各自的等級入座。* * *有五個等級:高級、中級、低級、丁白和大理。這五個等級的劃分,是以“恨亭”建立時各家捐款的多少為依據的。捐錢最多的人被歸為資深,坐在資深的位子上,得到的犧牲更多。其余依次為。除了坐在最下面的臺階上,丁白和達利還負責搬運香案、挑水和侍候他人等體力勞動。所有參加會議的男性,包括其他村的客人,都可以參加團宴,但女性不得參加。男人經常熬夜壹邊聽歌壹邊看舞蹈壹邊吃喝。在哈節期間,除了清唱團在哈亭演唱外,還經常邀請劇團在哈亭演唱,或在哈亭外舉行鬥牛和摔跤比賽。
中秋節在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主要是吃月餅。因為中秋節以兒童為主,所以也叫兒童節。中秋節晚上還有打燈籠的習俗。相傳,從前有壹條養了多年的鯉魚,晚上出來害人,害得大家關了門,不敢出門。後來,黑臉的包公教人們制作鯉魚形狀的紙燈籠,並在鯉魚的腹部插上壹根棍子。晚上,人們點亮燈籠,出門。妖精們見了,都害怕了,不敢再作惡。從那以後,孩子們在中秋節晚上在月光下玩各種形狀的紙燈籠。中秋節農村還組織賽龍舟、龍舟節等活動。
盤古節是越南京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歷十二月下旬舉行。家家戶戶殺雞殺豬為祭,祭祀開天辟地的始祖盤古,祈求始祖神的保佑。儀式隆重,人們懷著虔誠的心情祈禱,氣氛肅穆。
臘月二十三,慶祝竈王爺節,燒紙錢獻麥芽糖祝福。家家戶戶都要供養,希望得到上帝的保佑。
越南華人至今仍保持著祭祀神靈的習俗,如祭祀財神、土地神、護財神等。中國人視天後母為保護神,天後母的生日紀念是農歷3月23日的公休日。在寺廟的院子裏,組織了戲劇表演。人們向王太後供奉各種物品和香火,沐浴佛像,祈求幸福和平安。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是中國人的重要節日。除了祭祀之外,還組織舞龍隊、武術隊、體操隊在各寺廟表演,吸引了眾多觀眾。中國人也祭祀其他的神,例如在正月十三祭祀關公的神靈。這些都體現了越南華人的* * *信仰和犧牲精神。
越南人和其他東方人壹樣,講究孝順。在每個家庭中,孝敬爺爺奶奶和父母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意識。越南人崇拜死去的祖先,所以非常重視自己的崇拜信仰,代代相傳,形成規模。認為親人雖然死了,但他的靈魂依然存在,起著保護和督促後代的作用,支配著所有人的活動。世界上很多災難都是靠老祖宗的保護和救濟。
每個越南家庭都沒有神龕、神龕或神龕。是祭祖的祭壇,是祭祖神的聖地。賤民中沒有人可以被玷汙。在城市裏,由於住處狹窄,祭壇小而多樣。比如在墻上釘壹塊木板,或者用櫃子頂部作為祭祖的祭壇。祭壇中央有壹個香爐,兩邊各有兩根香。在香爐前放壹個細腰紅漆的木盤或塑料。玻璃盤子裏的水果,此外還有壹對花瓶和壹些用作祭祀把手的杯盤。有的家庭,神壇兩側還貼著對聯,如“祖上功德萬代,子孫孝道孫賢千年”,“福生禮儀之家興旺,祿發榮華富貴春”等等。
越南人把祭祀祖先視為感謝祖先養育思想的大事。雖然許多家庭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祭祀祖先是不可忽視的。春節到來之前,必須重新布置祭壇,插上香燭,擺放供品。在春節的三天裏,祭壇總是燃著香,在家庭團圓飯之前,父母和人們應該祈禱。
越南人對祖先的崇拜還表現在避名上。通常情況下,兒孫們應該避免提及祖父母和父親的名字。如果現實生活中的壹些名詞帶有爺爺奶奶、爸爸的名字很重,就要避免使用,或者用同義詞代替。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讓他們知道祖先的名字,以防孩子大喊大叫,不尊重祖先。如果妳被別人指著祖先的名字嘲笑或侮辱,被嘲笑或侮辱的人會認為自己受到了羞辱,會激起極大的仇恨。近年來,城市裏很少避名,但在農村,這種習俗依然存在。
除了祖先崇拜,古代越南人普遍迷信鎮神、占蔔、占星、風水、精靈等。壹切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如河流、湖泊、山脈、樹木、野生動物、風雨等。,腦子裏有精靈,應該被獻祭,以掃災減福。比如在河內東多縣的金蓮村,至今還保留著1510年的山大王立碑。在農村,壹般有土地神、榕樹神、蛇神、虎神和村中央石。中心板等。人們在老虎經常出沒的地方祭祀它,在言語和舉止上不能冒犯它,低聲稱它為“山大王”。如果遇到老虎,不僅不能打死,還要供奉各種祭品。古代越南人普遍崇拜四季常青、枝葉繁茂的古樹。他們以為這些被暴風雨和閃電襲擊了很久的大樹能活下來,底下壹定有神靈。因此,人們經常在樹蔭下,尤其是榕樹下,設置香案,或者在樹旁的空地上修建寺廟,風水先生和占蔔師也經常聚集在這裏。
基本禮儀
越南人也有很多禁忌。隨著去越南旅遊越來越受歡迎,這個長期半封閉的國家也逐漸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以下是越南人在公共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的壹些最常見的禁忌。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很多人並不在乎傳統禁忌。此外,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禁忌的態度也不同。然而,作為壹名遊客,“入鄉隨俗”是旅途中的壹大樂趣。
(壹)言語禁忌
1.年初和月初說話,不要說可能帶來厄運的話,如猴子、死亡等;
2.避免年初和月初發脾氣,怕自己壹年到頭都難過;
3.忌年初、月初罵人,怕給全年、全月帶來厄運;
4.釣魚忌諱說貓,怕釣不到魚;
5.寫文章的時候,害怕聽到悲壯的聲音;
6.不要誇孩子胖;
7.禁止孩子說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名字。
(2)飲食禁忌
1.孩子在學校要避免吃鍋巴,怕變傻;
2.孩子上學要避免吃雞爪,怕寫字手會抖;
3.做生意的人怕吃焦飯,怕倒黴;
4.打牌的人,怕吃了焦飯,輸了;
5.出門的人不敢吃燒糊的飯,怕遇到是非;
6.考試禁止學生吃蝦,因為蝦的形狀很像“下等”壹詞第壹個字母的大寫“L”;
7.喝酒時禁止扣杯子或把瓶子倒過來;
8.打牌忌諱吃鴨頭,怕輸;
9.打牌忌諱吃甘蔗,怕早散;
10.寺廟裏禁止吃狗肉。
(3)婚喪禁忌
1.牛月不嫁,怕夫妻倆像牛郎織女壹樣分開;
2.婆婆懷孕不嫁媳婦;
3.忌諱壹年娶兩個女兒;
4.父母送女兒給公婆是大忌;
5.家裏有喪事,忌用紅色;
6.孝順的人不去吃檳榔,不參加喜慶活動,不穿絲綢衣服;
7.禁止穿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禁止睡死者生前睡過的床;
8.禁止從村外擡死人通過村界,特別是村裏的祠堂前。
(D)建立禁忌
長度年底或月底不蓋房子,怕倒黴;
2.要建的房間數量不能是偶數,只能是三到五個。7個相等的單數;
3.家裏的門不能對著別人家的門,怕鬥嘴;
4.房子的右面房間不能對著池塘的墻角,祠堂的飛檐,別人家的屋頂;
5.建房時埋柱,避免木柱倒置;
6.忌諱別人在自己家門前建房;
7.年初村裏舉行開工儀式之前,不能挖,不能動。
(5)商業禁忌
1.開店要選擇吉日,避免在不吉利的日子開業;
2.生意上不要碰煙鬥、魚露、石灰桶;
3.賒賬做生意;
4.年初和月初禁止債權人追債。欠債人怕會帶來厄運,壹年到頭都有人來討債。還不起債的人,除夕夜出去躲債,午夜後才敢回家。債權人總是要在除夕前討債。
生意上禁止客戶還價,怕貨賣不出去。既然顧客講價,不想買也要講價幾次;
6.生意上不談猴、羊、虎、豹,怕貨賣不出去。
(6)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1.避免在年初和月初穿白色和靛藍色的衣服。白色和靛藍色是哀悼的顏色。在年初和月初穿白色和靛藍色的衣服,怕會成為不祥之兆。
2.在喜慶和祭祀活動中,禁止穿白色衣服,葬禮除外;
3.這對夫婦被禁止使用毛巾;
4.這對夫婦被禁止互相傳遞牙簽;
5.除了丈夫或妻子,不要用自己的梳子;
6.避免床上的涼席倒置;
7.不要背對著祭壇坐著;
8.避免在室內戴帽子;
9.拍照時,禁止三人合影。據說中間的人會倒黴;
10.禁止在年初打掃房子。這樣做,據說事情壹年都不會順利;
11.妻子懷孕時,丈夫禁止殺生或打樁;
12.孕婦禁止殺雞鴨;
13.禁止孕婦從外地在家分娩;
14.家裏有產婦,外人禁止入內;
15.孕婦被禁止接近死者和參加葬禮,除非家裏有大葬禮;
16.禁止用拼接布給孩子做衣服;
17.晚上不要摘水果;
18.不要在大樹下小便,怕遇到鬼。
(七)名稱和職務
越南主要民族——京族的姓氏有阮、陳、吳、黎等。像中國人壹樣,越南人姓在前,名在後。大部分都是單姓雙字名,少數是單姓。越南語稱呼語中,除第壹人稱中的中性“我”(讀作“對”)外,第二人稱“妳”和第三人稱“他(她)”沒有中性人稱代詞,通常是根據對方的輩分或身份來稱呼,以示喜愛或尊敬。比如對父母的人,第二人稱直接用“叔叔”、“阿姨”、“伯伯”、“伯母”;第三人稱用“叔叔”和“阿姨”。越南語的問候語既不是“早上也不是晚上”,也不是“妳好”。“再見”通常是通過向上“打電話”來表達的。比如見面說“叫同誌”就是“同誌妳好”,見面說“叫同誌”就是分別說“同誌再見”。越南人互相稱呼時,壹般用姓稱呼對方,很少用姓稱呼對方。那被認為是不禮貌的。比如壹個叫阮興強的人,根據年齡和親密程度,可以叫他“強波”、“強叔”、“強哥”、“強弟”、“強先生”、“強同誌”。
(8)越南社交禮儀
越南人非常有禮貌。見面的時候要打招呼或者點頭。打招呼時,妳應該稱妳的長輩為大爹、阿姨或叔叔,稱妳的同齡人為兄弟姐妹,稱妳的孩子為弟弟妹妹。見面時,握手是常事,壹般不用擁抱和親吻。壹些少數民族如苗族、瑤族用拳頭鞠躬,而信仰小乘佛教的人(如高棉人)則做十個以上的行禮(雙手合十放在嘴唇或額頭為宜,過分則拜鬼)。見面說話要先稱呼對方,尤其是對長輩,否則會被認為不禮貌。當妳是客人時,妳應該在喝水、抽煙或吃飯之前說“妳先請”,以示禮貌。越南人說話很小聲,很溫和,很少大喊大叫。
尊老愛幼,對老人特別有禮貌。在北方的荊家,地位最高的男人掌權。在南荊家,老太太當家,凡事都要征求他們的意見。當他們同意的時候,別人壹般不會不同意。
各族人民都特別好客。越南各族人民經常用他們喜歡的酒、肉、蔬菜和其他食物招待客人。即使不好吃,也要盡量多吃,否則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當客人離開時,主人還會把自己的水果、蔬菜和加工食品給客人。如果他們拒絕,就會產生誤會。壹般來說,客人總是會接受壹些,並相應地回禮。南方山區的少數民族喜歡在節日裏請客人壹起喝壇酒,即輪流用煙鬥從壇上吸酒,不能拒絕第壹輪,否則被認為是掃興和無禮。第壹輪結束後,如果不想喝,雙手握拳舉至右肩,表示感謝,停止喝酒。
與越南人交往時,可以送壹些紀念性的禮物,但禮物的價值不能太大,否則會被對方拒絕,有行賄的嫌疑。但是邀請越南朋友吃飯是合理的。
宗教信仰
從公元前11年的中國西漢開始,儒釋道思想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是大乘佛教,被越南人稱為“北宗”。另外,壹些越南人信奉小乘佛教,稱之為“南宗”,是從泰國、柬埔寨傳入的。在信仰宗教的越南人中,佛教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大乘佛教占多數,各地寺廟眾多。佛教徒忌殺生,講因果報應。在重大節日和個人生日時,人們通常會去佛教寺廟拜佛,獻上禮物,聽僧侶誦經。
天主教傳入越南約500年。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開始在越南傳教,但被官方禁止。最早在越南傳教的兩位法國傳教士是奧德裏科·巴德諾和弗朗西斯·澤維爾。法國時期,天主教在越南獲得合法地位,發展迅速。到1966年,越南南北共有11個教區,有300萬天主教徒。越南也有很多基督教徒,主要分布在河內、海防、河西、承天、廣南、博萊古、平順等地。基督教這個從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派,傳入越南不過近百年,在越南被稱為“福音”。1893年,基督教牧師大衛·羅拉漢去西貢傳教,隨後又有壹些牧師去越南傳教,但被法國殖民當局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站穩腳跟。
越南南部西寧、堤市等地的京族農民大多信仰教,被稱為“大道三期普渡教”,由吳和於1926年創立。這種宗教融合了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和儒教,信仰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穌(聖道)、老子(神仙道)、佛教(佛道)。高泰教信徒可以祭祖,但不能提供草,不能使用紙馬。他們應該避免殺生、貪、肉、色、罵人。他們每天6點,12點,18點,24點都要燒香念經。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通塔美、和縣、東川等地,許多人加入了和好教。這種宗教是佛教的變種。由越南人黃福初於1939年創建。因為黃富初居住的村子叫“和合村”,所以得名,寓意孝順友愛。像佛教壹樣,這個宗教也強調慈悲。愛、大同及因緣,信徒多為農民,又稱“農民佛教”。賀浩教僧侶,但不建寺廟。信徒們早晚供奉兩次佛像,而不是神像和佛像。供品是花和清水,花代表忠誠,清水代表純潔。
美食禮服
古代越南京族人穿各種套衫,長裙。中世紀時,平民穿棕色的布,官員穿藍色的葛服。15世紀以後,富人參加祭祀和宴會時通常穿錦緞、紅色長袍,官員穿棕色或黑色的衣服,官員穿藍色衣服,平民穿粗布衣服。法國人進入越南後,平民的服裝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女人穿上了紐扣上衣和褲子。到了現代,越南城市的男人穿西裝,女人穿窄油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婦女的國服。上身束腰,身材突出,使女性顯得婀娜多姿,下擺拉長,右開至腰部,方便活動。特別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會穿黑色或白色的闊腿褲拖地。越南婦女喜歡戴項鏈、手門檻和戒指,披長披肩或用發夾綁在腦後。
快餐
去越南旅遊,壹定要嘗嘗越南小吃,滿足壹下食欲。通常遊客入住的酒店,壹般都會提供早餐,但這樣的早餐比較單壹,比如中餐是炒粉,西餐無非就是面包黃油煎蛋。這些品種國內都有,沒有新鮮感。如果妳真的想品嘗越南小吃,不虛此行,妳還是要去大排檔,在那裏妳可以品嘗到正宗的越南小吃。當然,有時候需要壹點勇氣,不要對衛生條件那麽挑剔。
首先要嘗嘗河內的螺螄粉。清晨,上班和上學時間,在河內的街頭,經常可以遇到賣螺螄粉的小攤。這個攤位其實只是小販挑的兩個竹籃,上面放著牛奶、火、調料、碗筷,外加幾個小板凳。妳去擺攤,攤主(壹般是中年婦女)會熱情地請妳坐下,然後迅速拿出壹盤圓圓的粉條,放進開水鍋裏燙。這種圓形粉條比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粉略細。選用優質大米,細膩有彈性,潔白透明,口感清爽。螺螄軟是現摘現吃,用竹針挑出來放入粉中,再加入螺螄場、辣椒等佐料。壹碗200兩螺螄粉2400越南盾,約合人民幣65438元+0.6元。它是美味的。
河內的雞粉久負盛名,在河內的街邊小攤也能吃到。雞粉用料考究,除了雞絲,還配有肉絲、雞蛋絲、木耳絲、蔥絲、香菜絲。蛋絲制作獨特,攤成薄片,切成細絲,撒在粉上,映襯出紅色的肉絲和白色的雞絲,特別開胃。吃雞粉的時候,桌上還有新鮮切好的檸檬。輕輕壹轉,幾滴檸檬汁落入碗中。原本熱辣可口的雞粉,多了壹縷清香,吃起來更加爽口。壹碗雞粉比螺螄粉貴壹倍多,5000盾左右,但是值得壹嘗。
和雞粉壹起的,還有河內的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壹定要用黃牛肉。用的米粉比廣西的切粉略細薄,選用優質大米。牛肉粉的做法是將壹大塊上等牛肉加各種調料放入鍋中煮熟,然後切成薄片。將米粉放入沸騰的鍋中焯燙後,加入牛肉、牛肉湯和各種調料,味道獨特。
蝦餅也是越南著名的小吃。蝦餅的做法是在鮮蝦裏裹上加了調料的面糊,放油鍋裏炸。出鍋時,香味撲鼻,口感酥脆可口。河內西湖附近有壹家餐廳,它的蝦餅口碑很高。
粽子是越南的傳統食品。在過去,普通的越南家庭只能在節日期間吃它。這種肉餡餃子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完全是肉做的。在農村,每逢節日,尤其是春節前,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把上好的瘦豬肉加各種香料,放在石場裏燒成糊狀,然後用芭蕉葉或荷葉包好,放在火鍋裏煮。吃前切成塊或薄片,蒸熟,蘸魚露和胡椒粉,味道鮮美,不油膩,吃後清香撲鼻。
越南灌腸也是越南人喜歡的食物。它的做法是用豬紅調上瘦肉末和各種香菜,倒入豬小腸,然後煮熟。吃前切成段,蘸各種調料。
油炸春卷是越南最受歡迎的菜肴。這幾年國內很多餐廳都有引進,但是方法和吃法都不如越南的。越南的春卷皮是糯米做的,薄如蟬翼,潔白透明。用豆芽、粉絲、魷魚絲、蝦、蔥等制成的餡料包裹春卷的外皮。,放油鍋裏炸至酥黃。吃的時候,把玻璃生菜用春卷包起來,蘸上魚露、酸醋、辣椒等調味品。脆而不膩,非常好吃。
綠豆糕,越南傳統糕點,也是壹種值得品嘗的風味食品。越南壹級綠豆糕產於離海防不遠的海洋(地名),金龍牌最好。越南的綠豆糕是用上好的綠豆,磨成極細的粉,再配以精制的糖和油,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海洋綠豆糕包裝精美。旅行回來的時候帶幾個包給親戚朋友。
蔬菜是生吃的。在越南餐館用餐時,妳可能會經常看到越南人生吃各種新鮮的綠色蔬菜。對於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可能會覺得不解,不敢問。其實這種吃法是越南的傳統吃法,恐怕也可以稱之為越南飲食文化的壹大特色,相當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觀點。當然,生吃綠色蔬菜也有講究。這些綠色蔬菜主要包括洗凈的菠菜、生菜和綠豆芽,以及各種香茶,如萬偉和薄荷。生蔬菜要蘸調料,主要是魚露、酸醋、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生吃青菜有生津降火的作用,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我從來沒有嘗試過生吃青菜,所以我應該說我不會越南小吃。
蓋房子前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