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庚遷殷在商代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在潘庚之後的第三個國王武丁時期,商朝的統治達到了頂峰。盤庚遷殷後,商朝滅亡。歷經八代十二王,273年,諸王再無動靜,故商朝又稱殷朝,有時也稱殷商或商殷。
盤庚經過壹番掙紮,決定轉戰殷。太甲以後,商朝的君主和奴隸主貴族生活腐化。他們迷信鬼神,特別喜歡喝酒。他們是徹頭徹尾的寄生蟲,自己不幹活,什麽事都驅使奴隸去做。奴隸和奴隸主之間,階級矛盾非常尖銳,奴隸大量逃亡。在皇室貴族中,爭奪皇位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有人說兄弟應該是兄妹,有人說父親應該死,子女應該成功。叔侄之間經常有妳死我活的鬥爭,把國家搞得亂七八糟。
階級矛盾和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削弱了商朝,生產毀於壹旦。壹些小國和少數民族不再受商朝控制,洪水、幹旱等自然災害使商朝這個奴隸國家根本無法生存。
就在這時,商朝十八王楊甲駕崩,楊甲的弟弟盤庚繼位。潘庚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善於觀察形勢。他認為這個國家不能像往常壹樣繼續下去了。他應該想出壹個有效的辦法來緩解這些矛盾,挽救商朝的衰落。他想出的辦法是遷都殷,開墾荒地,長期定居。
壹是殷土地肥沃,天災少而輕。在這裏建都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二是遷都後,壹切都要從頭開始,奴隸主貴族不能享受太多,這樣階級矛盾才能緩和。第三,遷都可以避開危險的叛軍,首都會更安全,統治也會更穩固。
當時銅的冶煉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青銅器的生產範圍也擴大了。殷誠附近有壹個大型青銅作坊,成千上萬的奴隸在那裏工作。奴隸們以銅、錫、鉛為原料,冶煉鑄造了數以千計的斧、鈸、矛、刀、鏝等兵器,鼎、爵、掌、盆、盤、猛等食具,斧、錘、鑿、鉆、鏟等工具。
許多青銅器造型優美,紋飾精美,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形成了聞名於世的青銅文化。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由考古學家從殷墟發掘出來的,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從商代的青銅器上也可以看出,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隸為主體的勞動人民創造的。
盤庚遷都復興了商朝,使殷商這個奴隸國家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大放異彩,成為當時世界上的文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