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上元節、中元節、夏媛節合稱為三元節。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朝。中國皇帝下令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寫《太初歷》的時候,就已經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包括外出賞月、點燈籠、猜燈謎、吃元宵和拉兔子燈。此外,傳統的民間表演,如玩龍燈,獅子,高蹺,劃艇,秧歌和打太平鼓,在許多地方都被列入元宵節。
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個節日的起源
這個節日的起源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燈節、燈會、燈節。根據傳說,中國皇帝在正月十五慶祝周朝的叛亂。每天晚上,他都去皇宮和人玩。在古代,正月也被稱為壹月。中國皇帝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也就是所謂的元宵節。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歷法,並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非常繁榮。“每個國家都在第壹個月來到朝鮮。6月5438+05日,他們將在端門外的建國門停靠8裏。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暈倒到死亡。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據資料和民間傳說,西漢重視正月十五。漢武帝在農歷正月初壹晚上在甘泉宮祭祀“太乙”,被後人視為農歷十五祭祀神的先兆。
元宵節原意是“元宵之夜”,因為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吃餃子,晚上賞月。後來,這個節日的名字演變成了元宵節。元宵節的晚上,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燈籠。人們看燈籠,解燈籠上的謎語,吃元宵,這將除夕的慶祝活動推向了又壹個高潮,並成為壹代又壹代的習俗。元宵節只叫正月十五,正月上半月,或者早期節日形成時的月亮。隋朝以後,稱為元宵節或元宵節。唐初受道教影響,又稱上元。只是到了晚唐,才偶爾叫元宵。但自宋代以來,它也被稱為夜燈。在清朝,它也被稱為元宵節。眾所周知,外國也慶祝元宵節。
節日紀念
相傳元宵節是為了紀念漢武帝的“平陸”。漢朝呂後的兒子劉邦死後,劉英成了漢朝的惠帝。惠帝天生軟弱,優柔寡斷,權力逐漸落入呂後手中。漢惠帝死後,執掌朝政,把劉的世界變成了魯的世界。老兵們和劉的宗室都很生氣,但他們都嚇得說不出話來。
暴亂發生後,大臣們立劉邦的次子劉恒為皇位,說中國的文帝對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印象深刻,所以把正月十五定為平定“朱祿之亂”的好日子,京城家家戶戶都放燈籠慶祝。從那以後,正月十五就成了壹個流行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寫《隋書樂記》的時候,就已經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火把節
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起源於古代,人們在鄉下舉著火把驅趕昆蟲和動物,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地舉著火把在田野或麥田裏跳舞。隋唐宋以來,非常繁榮。成千上萬的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三元理論”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論”。上元是指第壹個新年的月圓之夜。公元有記載的上元節源於道教習俗。道教曾說,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夏媛節,合稱“三元節”。漢末,武都秘道作為道教的壹個重要流派,崇拜天地水三神。他們說天佑百姓,地方官和水官赦罪惡,水官赦逆境。他們還為三位官員分配了三元錢。他們說天地官生於正月十五,水陸官生於七月十五,水陸官生於十月十五。這樣,正月十五就叫做元宵節。南宋吳在祿說:“正月十五,即大年初壹,是元末天佑百姓的生日。”所以元宵節要點燈籠。
在明帝拜佛
源於佛教。這種說法主要見於胡申生主編的《太初歷》:“在佛教教義中,火被比喻為強大的佛陀,而編年史則有‘無限火焰無限發光’的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壹直是佛前的祭品之壹。此外,佛教經典也曾多次宣傳:“懺悔十萬燈之罪”、“人間燈如妳所願”。每次佛教盛會都應該燈火輝煌。根據佛教傳說,正月十五與佛祖易幟的故事有關。據《社會風俗三百問》記載,釋迦牟尼於65438年2月30日,即東方的正月十五,向西方展示了神魔的變化。為了紀念佛陀的轉變,這壹天舉行了燃燈儀式。東漢時期,現代佛教徒來東方講學,漢明帝命佛祖於正月十五在廟裏點燈,給佛祖本人看。從此,元宵節就成了壹種普遍的習俗。”但也有學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佛教只是利用人們的節日氣氛,在這壹天擴大自己的影響。
民間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各地元宵節的習俗各不相同,其中吃元宵,看燈籠,舞龍舞獅是壹些重要的民俗。
漢族民俗
吃元宵
元宵是在正月十五吃的。作為壹種食物,元宵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食品很受人們的歡迎。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飄子元”,後來被稱為“元宵”。商家也叫“元寶”。元宵是壹種“甜湯圓”,裏面有糖、玫瑰、芝麻、豆沙、肉桂、核桃、堅果、棗泥等。用糯米粉做餡包壹
元宵節是壹種傳統的節日習俗,始於西漢,盛於隋唐。隋唐以後,光之風盛行千古,流傳後世。正月十五是壹年壹度的焰火晚會的高潮。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在山西的縣級城墻乃至鄉鎮,這些居民集中而忙碌。正月十五之前,街上掛滿了燈籠和鮮花,燈光搖曳,在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看燈”成為山西的壹個民間團體。
自發活動,如宮燈、動物燈、花燈、鳥燈等。為了吸引人們在正月十五晚上在街上看燈籠。太谷縣以燈具聞名。太古燈以品種繁多、制作精美、外形美觀著稱。
解謎語;解燈謎;猜燈謎
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特有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傳統民間娛樂活動,是自古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在農歷正月十五,傳統的民間掛燈籠,放煙花。後來,壹些愛管閑事的人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們猜。因為猜燈謎可以啟迪智慧,迎合節日氣氛,許多人響應,猜燈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或缺的節目。燈謎增添了節日的氣氛,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玩龍燈
打龍燈,又稱龍燈或舞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傳說早在黃帝時代,在壹場大型的清教歌舞中,就有壹個人表演的領頭鳥的形象,然後安排了壹個穿插著六條龍的舞蹈場面。記載的舞龍是漢代張衡寫的《無量壽經》。作者在100個劇本的敘述中生動地描述了舞龍。據《僧尼簡史》記載,楊迪的“黃龍邊”類似於百戲中的舞龍,同樣精彩。舞龍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很受歡迎。中華民族認為龍是好運的象征。
踩高蹺
踩高蹺是壹種流行的民間藝術表演。高蹺,中國古代百戲之壹,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把高蹺引入中國的第壹人是列子傅說:“宋朝有蘭花的人,到了宋元時期就用他們的技藝幹活了。宋元叫他來顯身手。
舞獅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到元宵節或晚會,人們都會和獅子壹起跳舞來幫助他們。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
“舞獅”始於魏晉,盛於唐代。又稱“舞獅”、“和平樂”。通常是三個人做。兩個人扮成獅子,壹個當獅頭,壹個當獅子後腿,壹個當獅子向導。民間舞和軍體舞也有區別。文學表現的是獅子的溫柔,抖毛打滾,武獅表現的是獅子的兇殘。
排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劃旱船又稱跑旱船,是模仿船在陸地上的表現。開幹船的大多是女生。船不是真正的船。它是用兩塊薄木板,鋸成船形,用竹木捆紮,用彩布包裹,綁在少女腰間。就像坐在船上,劃槳,跑步,唱當地的歌,用槳唱歌跳舞。有時候另壹個人會扮成船夫和同伴壹起玩,大部分會扮成小醜,用各種有趣的動作逗觀眾開心。劃船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很受歡迎。
對門和家庭的犧牲
古代有“七祭”,包括兩個。祭祀的方法是在門的上方插上楊樹枝,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放上壹雙筷子,或者在上面放上酒。
正月十五,壹位仙女來到壹戶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妳們能祭祀我,就讓妳們的蠶有個好收成。”。後來形成了壹種習俗。
送兒童燈
叫“送燈籠”,也叫“送燈籠”等等。也就是說,元宵節前,新娘家給新婚女兒家送燈籠,或者普通親友給新婚不孕的娘家送燈籠,是為了增加丁的好運,因為“鄧”與“丁”諧音。這種習俗存在於許多地方。在陜西省Xi市,從正月初八到十五有壹個元宵節。第壹年送了壹對宮燈和壹對彩繪玻璃燈籠。希望女兒前程似錦,婚後有個兒子。如果女兒懷孕了,除了大宮燈之外,還會送壹兩對小燈籠,祝她平安懷孕。
註意
秭歸也被稱為古馳。在北方,它被稱為廁所谷和坑谷。在古老的民間習俗中,正月十五是向廁神秭歸獻祭、占蔔和養蠶並記錄壹切的日子。傳說秭歸原是虞姬,被大女人羨慕。正月十五,她在廁所被殺,成了廁所神。在迎接秭歸的那天晚上,人們用稻草和布把秭歸的畫像綁了起來。晚上和他在浴室的豬圈見面。這種習俗在南北都很流行,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
經歷各種疾病
“走過各種病”也叫走過各種病,驅散各種病,燒烤各種病,過橋等等。是消災祈福的活動。元宵節晚上,女人們壹起出門。當他們看到這座橋時,他們認為它可以治病和延年益壽。
這是明清以來北方的習俗。有些發生在15,但大部分發生在16。這壹天,穿著節日服裝的婦女們成群結隊地走出家門,過橋進城尋找自己的孩子,直到半夜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