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
“沒有什麽能阻止我對自由的向往……”張低頭看著自己的手,唱了兩首藍蓮花的歌詞。“砰!”碰撞的瞬間必然落在“塊”字上。
張新片《從妳的全世界路過》將於9月29日上映。他說這是壹部浪漫的電影,必須要有音樂。“愛情和音樂是分不開的”。
張也離不開音樂。在1990年代,他導演了許多mv。此後,他的幾部電影被批評為“把電影做成mv”,包括他的最後壹部作品《那年匆匆》。
在張看來,這是壹種誤解。他說他拍電影遵循壹個理念:給只看壹遍的觀眾拍電影。因為觀眾的形象體驗來自於網絡視頻、廣告或者mv,所以他的形象和打法更加直白。但是,直爽也可以很美很動人。
張說《從妳的全世界路過》是壹部愛情片。自從出演電視劇《將愛進行到底》後,他的名字就與“青春”和“愛情”綁在壹起,被稱為“青春片教父”。張對青春和愛情有自己的理解。在創作意圖上,他也通過男女之間的感情來表現時代的變遷:貧富對立,城鄉融合。
張曾被稱為產品經理式的導演。他說,在壹個動蕩而幼稚的市場裏,壹切都要自己做,這更像是壹種無奈之舉:既然是拍商業片,在市場沒有建立起成熟的相關產業的時候,他就親自摸索出商業規律,站在營銷的第壹線。相比於秉承導演的藝術“清高”,產品經理也占據了不壹樣的優勢。
可以看出,張並不反感產品經理這個標簽,但他表示,在新片《從妳的全世界路過》中,他又回歸到了更純粹的導演身份。
以下是張的口述:
所謂的“IP作品”,不過是互聯網時代的壹種說辭。
《從妳的全世界路過》是壹部現象級的暢銷書,所以這部同名電影在很多人看來是壹部“IP作品”。張說遇到這個劇本是機緣巧合,但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他的臉上充滿了美,這說明他和這個故事之間不僅有緣分,還有真愛。
說到恍然大悟,藍蓮花在影片中作為背景音樂的時候,他隨著劇情的動作興奮地唱著歌詞。看得出來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堅持。說到這裏,張的心情大起大落。"張嘉佳認為我用音樂太拘束了,所以讓我多用壹些."。但是張堅持說他知道他在為誰拍電影,並且理解他自己的審美表達。
所謂的“IP作品”,我覺得這只是互聯網時代的壹種說辭。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與生俱來地依賴於其他藝術作品,尤其是文學作品。優秀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很正常。我也拍過很多這樣的電影。好奇害死貓源於壹本叫茄子的小說,那年匆忙買小說的時候沒說。
我穿越妳的世界純屬巧合。我和張嘉佳是在和朋友喝酒時認識的。當時《從妳的世界路過》已經出版了。他送來後我第壹次看。看完之後,我覺得很難過。他的很多故事都很感人,我也想拍出來,但當時這個IP已經買了。還好光線直接給了我劇本,我接了。
張嘉佳的戲劇確實與眾不同。按照我之前的想法,這樣的故事可能會設置壹群人物,然後把橋段的所有細節都放在這群人身上。張嘉佳不僅用了三組人來呈現,還演了很多浪漫的場景。在電影中,教堂和航海家展示了他的男人秀。
《從妳的全世界路過》不會辜負大眾對愛情片的期待,裏面的三對情侶會面臨很多問題。這就是生活。托爾斯泰說,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壹樣的,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寫劇本的人都知道,兩個人寫完了,就不知道怎麽寫了。其實這是商業片的壹個套路。只有發生了壹些事情,或者類似“在愛情中付出是得不到任何回報的”這樣的話,才能讓觀眾感同身受。這些橋梁可能並不新鮮,但它們為公眾所熟悉,也對公眾非常有用。
說到音樂,愛情電影本來就離不開情歌。雖然有人說是MV拍攝,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風格,用藍蓮花、電臺情歌等老歌來渲染《從妳的全世界路過》中的氛圍。在我看來,只要能對電影敘事有幫助,什麽手法都可以。比如《藍蓮花》其實就是在分鏡頭出現後給我的啟發。當影片中的那壹幕發生時,我的腦海裏突然響起“沒有什麽能阻擋我對自由的向往”。我覺得這個筆記太貼切了,很有沖擊力。
這部電影裏有三首新歌。李榮浩的《不要說》和林宥嘉的《世界上有誰在聽妳說話》都在電影中出現了很短的時間,只有很短的壹段時間。此外,在張嘉佳的鼓勵下,目前的版本幾乎沒有延期。至於加上王菲的《妳在終點站等我》,那就另說了。現在我只能說這首歌是在最後混音前壹周完成的。
在這部電影裏,我也埋下了壹些私心。比如把故事的地點搬到我的家鄉重慶,就是我的主意。
從《好奇害死貓》到《秘密海岸》再到這部電影,故事都發生在重慶,展現了壹個不壹樣的重慶。《好奇心殺死貓》表現了新舊陣營的相互同情,《秘密海岸》表現了商業與工業的對立,《從妳的世界路過》則更為溫情,表現了街道與城市的融合。
作為壹個遠離家鄉的遊子,我在這些電影中表達了我對家鄉的印象。重慶可以讓電影本身更有質感。在中國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中,大部分省級城市都變得千篇壹律,而山城重慶在視覺上具有立體優勢,地理環境和周邊半島形成了特殊的景觀。在電影中,我們用這些高度巧妙地隱喻了人物之間的關系。
哎,又不是每年都有,全國人民也不可能壹直在青春電影這個點上嗨。
可能是被問多了,張對青春片和類型片的話題比較熟悉,而且他很有耐心,也很真實。在他看來,青春片歸根到底是壹種類型片,當然前提是“拋開有才華的導演”要說李安,就不能說。畢竟大多數人成不了李安,但妳不能因為成不了大師就放棄。這是張對現實的感知。
對於今年“青春片”的窘境,他表示,這是每壹種類型的電影都會不可避免遇到的市場規律。
還有人說我是青春片教父,認為我對青春片有發言權,因為電視劇《將愛進行到底》確實是中國最早的青春片,所以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很久以前我只拍過壹部電視劇和壹部電影。
相對來說,我的電影更註重通過男女關系和情感來談壹些當下的情感話題甚至社會問題。既然電影兼具藝術和商業屬性,那麽從商業的角度來說,青春電影只是電影的壹種類型,就像喜劇、功夫片、黑幫片壹樣。所謂類型片,就是成功模式的復制。大量的抄襲會導致無聊,這種類型會走進死胡同。然後有人給它壹些新的東西,這可以導致壹個光明的未來。
縱觀電影史,這個規律並不少見。所以我們不能從某壹年、某壹款產品來推斷壹個流派甚至整個行業的成敗。如果簡單照搬類型片,肯定是不行的。在市場經濟中,不管是酒水還是衣服,都是在壹個狹窄的領域裏復制,然後尋找差異,找到自己的賣點和畫面。
坦白說,我覺得《致青春》、《匆匆那年》和《同桌的妳》這三部電影在藝術上各有優劣,但共同點是都不是為盈利而生,當時也沒有青春片的成功案例。這些作品可以說是生逢其時,因為80後面對30歲門檻的懷舊情懷在青春片裏找到了* * *的位置。
從整個電影市場來看,類型片的產業規律是大量復制。我們不能要求每個投資人和制作人都熱愛藝術,類型片裏的藝術審美和價值追求取決於導演。作為導演,在創作時,需要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在類型片中尋找藝術思路作為突破點。
青春片不同於武俠片,它只能有多種玩法,還必須承擔觀眾親身經歷的判斷。《匆匆那年》為什麽爭議這麽大?正是因為青春片有很強的個人體驗屬性,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被觸動的點來決定喜不喜歡。有的人經歷了不壹樣的青春,覺得故事是假的,是壞的。
有人問我青春片是不是很難走出困境,我覺得不是。所有的類型片都會經歷這樣的高峰和低谷。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哪壹年,這個流派被打破,新的話語被創造出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每壹代人的青春都是需要宣泄的。只要青春沒有結束,青春片就不會結束。重點是,妳能找到全民的高點嗎?當然不是每年都有,全國人民也不可能壹直在這壹點上高。
作為投資者,妳應該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跟隨。我研究過商業法則。壹般來說,第二波的跟隨者都逃不過衰減的經濟學原理。想要尋求突破,沒有符合這個時代的新東西是不行的。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現在我只是個導演。
現在不像過去,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壹個作品發布,隨時都能看到微博、朋友圈的各種評論。張說,壹部作品肯定有喜歡的人,也有不喜歡的人,但大多數人都有壹個很奇怪的心理現象,就是容易忽視贊美,放大批評和怒目而視。
張對目前相對完善的電影產業體系感到滿意。他自己不壹定要做營銷,但有時候會給團隊壹些建議。“我壹般會說不夠牛逼。”“反正不會出問題,給他們點壓力就行了。”
過去和現在不同。十幾年前,妳根本聽不到觀眾的反饋。電視劇《愛到底》上映後我壹點聲音也沒聽到。那時候學生沒有話語權,都掌握在傳統媒體手裏。他們不喜歡,所以我找不到存在感。《地鐵到春天》也是如此,甚至在《好奇害死貓》中也是如此。
若幹年後,我聽到有人告訴我,他考上了大學,因為他喜歡我的電視劇,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向往。有人因為地鐵到春天,決定做白領。《好奇害死貓》也被翻譯說,這部電影太棒了,中國第壹部自覺的黑色電影...但其實我拍這部電影的興趣在哪裏?就是在這個社會出現階級分層的時候,相互對立和融合只是這些人的心態和生活狀態,通過男女情欲表現出來。
這種“待遇”讓我在那些年想,我有必要拍電影嗎?我應該拍什麽樣的電影?過了好幾年,我終於想通了:拍自己喜歡的就好。
最終觀眾還是要看商業片的,觀眾也會對導演有自己的期待。這種期待是無法控制的,很糾結。觀眾的期待值高,壹開始就會有更多人看到;但我也希望期望值很低。期望值低的時候,看完會覺得不錯,提高自己的口碑。其實人的壹生就是這麽糾結,不只是“從妳的全世界路過”或者“那壹年匆匆而過”,妳只要做事情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有些導演因為“清高”不會做營銷這種事。但是我會,導演要把這些部分控制好。而不是事後抱怨,可惜工作出來後再談就來不及了。妳應該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然,如果今年我真的做了《從妳的世界路過》,我就不需要在這方面花那麽多功夫了,我會回歸導演的身份。這兩年在營銷和宣傳方面有專業人士,有專業團隊,有專業公司。我強迫他們工作,並告訴他們,“這還不夠棒。”其實有時候並沒有什麽建設性的建議,只是給他們壹些壓力,讓他們更好的完成項目。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陷入低谷,很多人批評中國電影。我不怕,這只是市場規律。所謂高潮是低潮的前兆,這和中國電影這幾年的發展是壹致的。作為導演,正如張宏森導演所說,我們應該堅持工匠精神,根據自己的喜好,盡最大努力創作出有感情的作品。電影票房不是股市,市場有高有低,做好自己就好。
本文首發於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歡迎觀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