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年前,夏部落的首領禹受到虞舜的器重,最後退位給他做部落聯盟的首領,這就是夏朝的開始。大禹死後,他的兒子繼位,史稱“大禹之子”,宣告了部落聯盟“退位制”的結束和封建世襲制的開始。
但夏的統治並沒有鞏固,齊國時代發生了伯夷之亂;啟的兒子太康,也把壹個國家治理得很差。在他統治期間,發生了許多戰爭。最後東夷的伊尹奪取了執政權,史稱“太康失國”。和太康壹樣,後羿也是壹個無能的統治者,整天沈迷於打獵,把自己的政治事務完全交給了韓卓。韓傕上臺後,殺了伊,自己稱王。
後來,太康的弟弟孫少康與夏朝遺老波密聯手,打敗了韓卓,恢復了夏朝的統治地位,史稱“少康中興”;夏朝的統治得到鞏固,進入了壹個相對穩定的時期。自少康以來,先後有朱、淮、莽、謝、蔔、夷、尹嘉等八代統治,政局穩定,經濟繁榮。
夏朝第十三任國王孔嘉上臺,夏朝開始走向衰落。孔甲的“好氣亂交”引起了人民的不滿和軍閥的叛亂。從此夏朝的統治危機四伏,僅僅過了四代就導致了亡國之禍。所以史書記載“孔家亂於夏,降於四”(國語周瑜)。
夏朝的最後壹個國王夏傑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間,大批民眾被驅趕,為他建造無數宮殿和亭臺樓閣,諸侯紛紛離他而去。這時,黃河下遊的壹個蠻族部落商在其首領的帶領下繁榮起來,以討伐暴君的名義發動了滅夏戰爭。夏傑戰敗,死於南巢(今安徽壽縣),夏朝宣告滅亡。
夏朝大約有4000年的歷史。由於其歷史悠久,加上我們至今沒有發現任何原始文獻和文字記錄,我們只能從壹些古籍和傳說中對夏朝有所了解。近年來,通過對夏都遺址的考古工作和“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我們對夏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有了新的認識。河南省偃師縣二裏頭村發現的二裏頭文化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陶器和大型宮殿遺址。由此看來,夏朝已經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掌握了冶金和鑄造技術。與石器時代相比,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相傳釀酒業也始於夏朝。《世本左篇》記載“切酒為酒”。)另外,從壹些古典書籍中可以看到,夏朝已經采用了幹枝和枝的歷法,中國歷史上出現了最早的“夏時制”,這是當時科學文化水平的見證。
夏朝* * *分別經歷了十三個國王和十六個國王:禹-齊-太康-仲康-項-少康-朱-淮-莽-謝-蔔甲-孔甲-高法-夏傑,距今約471年。夏朝是壹個古老的朝代。
商朝(公元前562年?-1066?)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與夏周並稱中國“三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傳商王的祖先是五帝後裔之壹。
約公元前16世紀,黃河下遊興起了壹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商,其首領開始流行。在伊尹、鐘繇等人的幫助下,對桀的戰爭開始了。先是消滅了葛、魏、顧、昆和我夏的壹個盟友,只剩下的兩翼,然後是的軍隊兩次敗在伊、明條的市場上。唐成回城後,正式即位,各路諸侯紛紛前來祝賀。
唐成在位12年後去世。他死後,由Waic登基。從魏國到太甲的統治時間很短,商朝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伊尹手中。太甲登基後,伊尹把他流放到童。懺悔時,伊尹親自歡迎太甲回來繼續執政,商朝的統治呈現出清明的氣氛。
太甲死後傳給其子沃丁,歷經太庚、孝甲、雍、太武四代,商朝統治壹度衰落。直到太武帝執政,商朝才再度興盛,最好的政治局面出現在唐成之後。因此,商人們稱太武為“中宗”。
在商朝中期的數百年間,歷代統治者因為朝廷內部紛爭和經濟原因多次遷都:鐘鼎遷至雍;他譚佳從喧囂搬到了相;祖逖住在避難所;南耕從避難走向選舉;選舉後,盤庚遷殷。自盤庚遷都殷後,商朝的國家形勢又開始上升。武丁即位後,大力選拔人才,任用了傅說、甘潘、祖姬等人才,征服了周邊各國,大大擴大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為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壹時期,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商朝晚期。
武丁之後,商朝開始逐漸衰落。武丁的兒子祖庚、祖嘉相繼即位後,政治無能,荒淫無度,導致社會混亂,民生雕敝。祖嘉之後的六個國王(嚴新、康定、武姬、文定、帝姬和帝辛)比祖嘉更壞。到帝辛(。尚榮、畢贛、魏子、姬子等大臣相繼被廢,政務完全交給了費仲等弄臣。因此,在商朝,不僅朝鮮的大臣和貴族反對紂王,而且各方諸侯和國家也都與德疏遠。公元前1027年(?),在周武王的領導下,西周在木葉打敗了商朝軍隊,從而結束了商朝600多年的統治。
經過600多年的發展,商朝在政治、經濟和科學方面都比夏朝有了很大的進步。從我們考古出土的殷墟遺址來看,商代已經完全脫離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遊牧變為定居。殷墟中還出土了大量占蔔龜甲和精美的青銅器、玉器。安陽發現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說明商代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蔔辭龜甲上發現的甲骨文,壹般認為是商代的文字,是我們今天所能辨認的最早的中國象形文字,為我們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商朝* * *歷經十七、三十壹王,距今約496年。
西周(公元前1027年?-771年前)是中國繼夏商之後的第三個朝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鼎盛時期。
周的祖先是黃帝族。夏朝時,周氏族的首領被棄為“後稷”掌管農事。因此,周氏是壹個善於農耕的部落,這極大地促進了周的經濟發展。到時,周已發展成為壹個可以與殷商抗衡的大諸侯國。周文王是周朝歷史上功績卓著的統治者之壹。在他統治期間,在軍事家的協助下,周開始了。他遷都魚峰(今Xi安西南),從而完成了對商賈的鉗形包圍。遷都後的第二年,文王駕崩,其子繼位,即大名鼎鼎的,延續了周朝滅商的行動。到了九年,周在拜見諸侯,並與諸侯結盟,* * *與商周作戰。此後,武王在木葉打敗了商人們,俘虜了商人們。
武王死後,他的兒子背誦了王位,以便成為國王。因為他是壹個年輕的國王,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奪取了權力。在他的統治下,周消滅了所有的叛軍,將首都東移至洛邑,並加強了對東部各部的統治。他把周的親屬和功臣分封為諸侯,並設立“周刑”,以穩定社會秩序。通過壹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的統治得到鞏固,開始走向繁榮。西周成了自己的國王。這是壹個向外擴張的時期。在統治時期,周公旦平定了東方小諸侯國,而康王、、穆王等人也擴大了周朝的疆域和人口,使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空前繁榮,達到鼎盛時期。在趙浩棋後期,周朝開始再次探索南方。十九年,趙浩棋率軍攻楚,因不得人心而失敗,趙浩棋也死在了南方。
紂王是周朝的第十任統治者,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間欺壓百姓,卻禁止百姓談論國事,引起百姓怨聲載道。最後,憤怒的人們沖進皇宮,趕走了國王李,結束了他的殘暴統治。至此,周朝開始走向衰落。
李王逃亡後,諸侯推舉* * *伯,掌管朝政。這壹年被稱為* * *元年(司馬遷從這壹年開始寫《十二諸侯年譜》,中國從此有了準確的年表)。* * *伯為人善良仁厚,在諸侯中威望很高。他代表國王行使權力達十四年之久。逃走後,任命了、鐘等賢臣,逐漸恢復了國家的統治,各地諸侯紛紛朝見周王。這壹時期被後人稱為“王玄中興”。然而,中興的局面沒有持續多久,王玄是隱居的國王。王友是西周的最後壹個皇帝,和王理壹樣,他也是昏君。調兵遣將時,壹條狗,大舉進攻,幽王又點起篝火,群臣卻無壹人出兵相救。王友戰敗,死在驪山腳下。他死後,沈侯、魯侯、許文公立伊久為平王。平東移,史稱“東周”。自此,西周宣告滅亡。
周朝的禮儀制度比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土地制度和禮制。直到春秋時期,孔子仍然主張周禮,可見周禮對後世影響之大。周朝的祖先是夏農官,所以其農業生產技術比較先進,為社會進步提供了最初的物質基礎。隨著物質的豐富,手工業、商業和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得到促進。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觀察天象和記錄歷法,而中國傳統的五行八卦理論很可能起源於周朝,這無疑證明了當時社會的科學進步和發展。
西周歷時約257年,流傳至十壹王、十二王。
東周,又稱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民族大分裂形成的時期。歷史學家壹般把“晉三分”視為春秋末期、戰國初期。
公元前770年,平東遷,建立東周。然而,這個時候,周朝已經被削弱到了極點,方圓的統治區域不到600英裏。諸侯國割據,不再出現在周王面前,對諸侯國的指揮權也名存實亡。這壹時期全國分為140多個諸侯國,其中以楚、齊、晉、吳、越、秦最為重要。
清/壹個姓氏
楚國是長江中下遊三苗人建立的國家。周朝初,曾參加之戰,後獲周國號,居楚丹陽(今湖北隰縣)。春秋初期,楚國越來越強大。前704年,熊彤的名字叫武王,遠在千裏之外。因為它位於中國的南方,所以楚國和中原的中國王子之間經常發生壹些戰爭。
制服
齊的祖先是的謀士的族人,他因幫助周滅商而被封為齊王。與此同時,周統治者給了齊國壹項特權——他們可以懲罰有罪的王子。有了這個特權,齊國在西周時期發展成為東方大國。春秋時期,齊國出現了壹位著名的政治家齊桓公。他依靠謀士管仲整頓國家事務,設置各種官員各司其職。其中工商鄉六個,士鄉十五個。這十五個鄉是農業鄉。這些鄉鎮的人們在和平時期專心務農,在戰爭時期當兵。這些年,齊國富強起來,到公元前679年,齊國稱霸北方。後來在567年,齊國消滅了東夷大國賴,賴的國土擴大了壹倍多,成為真正的獨壹無二的國家。
促進
晉國原來是戎狄的壹個遊牧區。東周初期,(公元前676-公元前651)建都姜(山西翼城縣),開始了晉國的爭霸。晉國先後消滅了霍、耿、魏、虞、郭等壹些北方小諸侯國,統壹了汾河流域。在最初的636年,它是獻給公眾的。因此,他回國後立即著手整頓政事。他率領金、秦、宋、齊聯軍兩次南下攻打楚國,占據了南方大片領土。金軍南征,促進了中華文明向江南的進壹步傳播,加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末期,晉國的統治陷入危機,最終分裂成幾個獨立的諸侯國,如朝鮮、趙、魏。
周朝的壹個國家
吳是春秋中前期發展起來的壹個新的諸侯國。本來是楚國的諸侯國,後來隨著後來的強大逐漸脫離了楚國的統治。506年,吳五戰五勝攻楚。戰爭中,吳征服了楚國200年的都城(今湖北江陵),掠奪了大量物資。吳楚戰爭是春秋時期的第壹次重大戰爭,戰爭的結果使楚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越......越......
越國和吳國壹樣,都是楚國的附庸國,但越國的崛起晚於吳國。直到雲長年間,越王才被稱為越王。後來,在楚國舊臣文子和範蠡的幫助下,越王擊退了入侵的吳國。後來,吳王夫差以伍子胥為將軍,打敗了越國,使其投降。但是越王勾踐不甘心失敗。
姓
在幾個大國中,秦國並不是最強大的國家,但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秦國成為春秋時期發展最快的國家。在執政期間,他利用謀士白禮西,使秦國壹度強盛。而秦國地處中原北部,與戎狄、羌等北方民族雜居,所以中國諸侯壹直利用戎狄來禁止其與中原結盟,這就給了很好的發展機會。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紛紛吞並其他小國,尤其是楚、齊等大國。到了春秋末期,大多數中小國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漢、趙、魏、齊的統治時代。至此,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告壹段落,隨之而來的是另壹個割據時代——戰國時代。
公元前365年,商鞅變法。
公元前221年,秦國統壹六國。
秦始皇鞏固統壹的措施:(1)政治上,他創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2)經濟上:統壹貨幣,規定全國統壹使用圓形方孔銅幣;統壹計量,對尺寸、水桶、重量做出統壹規定;(3)文化上:統壹文字,以小篆為國標文字,後來推廣隸書;(4)思想上:加強思想控制,發放焚書令,實行“焚書坑儒”;(5)軍事上:北擊匈奴築長城,南疆開發靈渠。
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因秦暴政而爆發b .徭役重c .賦稅重d .刑法殘酷e .更殘酷。(2)直接原因:陳勝、等900多名貧農在前往漁陽保衛長城的途中因雨耽擱。根據秦律,凡遲到者,將被斬首,並強制舉行。歷史作用: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數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酷的統治。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劉邦入侵鹹陽,秦朝滅亡。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
公元前138年,張騫第壹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漠北戰役,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漢武帝統壹的措施:(1)政治上:削弱諸侯國的力量,諸侯國越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家視為封建正統,持法家、道家等學說的學者壹律排斥;(3)文化上,在長安設立大學,以儒家五經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4)軍事上,反擊匈奴,鞏固了國家的大團結。(5)在民族關系上,張騫出使西域,進壹步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掌管西域事務。
公元9年,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
公元75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66,古羅馬派遣使節訪問洛陽。
200、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壹北方的基礎。
208、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220年,曹丕建立魏國,標誌著東漢王朝的滅亡。
221,蜀國是劉備建立的。
222年,孫權稱王,吳國滅亡,這標誌著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229、太陽的升起
230,孫權派人到益州,也就是臺灣省。
266年,司馬燕建立了西晉王朝。
280、統壹三國
316,西晉滅亡。
西晉為什麽是短命王朝?
(1)西晉統壹後,統治集體迅速腐朽;(2)第二代皇帝晉惠帝,智力低下,無法治理國家。西晉皇帝壹個接壹個的爭皇帝,耗盡了西晉的國力。(3)各遷入民族趁西晉內亂之機,與之對抗。總之,西晉的滅亡是由於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交織和激化。
317,司馬睿建立了東晉王朝。
376、原秦王富建系列黃河流域。
383、淝水之戰
魏晉南北朝為什麽能發展江南?發展的怎麽樣了?有什麽影響?
理由:(1)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2)東漢末年以來,許多人為躲避北方戰亂而逃往江南,帶來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3)江南地區戰亂相對較少,社會秩序相對穩定;(4)在南北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下,江南經濟發展迅速。
情況:(1)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開墾成良田;(2)江南地區主要種植水稻,稻田已經使用綠肥,妳們的牛耕和糞肥也推廣了;(3)小麥種植,擴展到長江以南;(4)東晉南朝時期,長江中下遊農業發展迅速,福建、廣東也有壹定程度的發展。
影響:江南開發對中國經濟影響深遠,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4世紀後期,北魏建立。
439年,北魏統壹了黃河流域的契丹族。
遼(契丹國)
10世紀早期
寶雞(遼太祖)
去北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族)
與北宋簽訂同盟,雙方自此保持長期和平;後來被金滅了。
韓(哈)
北宋
在960年
趙匡胤(宋太祖)
東京(今開封)
1127被黃金摧毀。
黨項、黨項
西夏
165438+二十世紀早期
元昊
與北宋媾和;後來被蒙古軍摧毀。
女真人
金色的
12世紀早期
完顏阿骨打(金太祖)
興慶(今銀川)
後來被蒙古軍摧毀。
韓(哈)
南宋
1127
趙構(宋高宗)
會寧(今黑龍江阿城)
與金議和,雙方從淮水劃到大三關壹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後於1276年被元軍所滅。
蒙古族
蒙古
1206
鐵木真(成吉思汗)
元朝(1206-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汗(元世祖)
大都(今北京)
元朝滅南宋後不久統壹,結束了自晚唐以來的長期分裂。1368被明軍消滅。
女真人
後金王朝(1616-1636)
1616年
愛新覺羅·努爾加齊
赫圖阿拉(後遷至盛京)
滿洲
幹凈的
1636
皇太極
盛京(後遷至北京)
1644年入關,逐步建立對全國的統治。
七年級歷史第二單元復習大綱(下)2007-10-27 16:02
發展元世祖農業生產的措施是什麽?
答:農業:(1)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放牧;(2)治理黃河;(3)推植棉。
元朝為什麽要實行「存書於中國」的制度?這個系統的內容是什麽?有什麽影響?
答案:內容:(1)在中央設立省級圖書館,在地方設立省級圖書館,簡稱“省級圖書館”;(2)加強對西藏的管轄;(3)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影響:中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此後,各省成為中國的地方行政機構,並壹直保持至今。
為什麽元朝的統壹是在促進民族融合?元朝的民族融合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元朝統壹後,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民族的經濟文化發展和融合。
(1)很多漢人來到邊疆,為那裏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2)邊疆各民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居中原、江南,與漢族雜居。
(3)最初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民族長期雜居,與漢族沒有區別;
(4)形成壹個新的民族——回族。
7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什麽(包括名稱、時間、過程、影響)?宋元時期中國有哪些領先的科技成果?
名字
時間
發明過程
影響
造紙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用大麻制成的紙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
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發展的壹大貢獻。
東漢
太監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從而改進了造紙。
印刷
隋唐時期
現有雕版印刷
北宋
雕版印刷出現後,中國出版了大量精美的書籍。北宋時,畢升發明了方言印刷術。
指南針
戰國時期
人們發現了磁鐵指示南北的特性,使司南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向導儀器。
北宋
制造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
火藥
中唐
在中唐時期的書籍中,已經記載了火藥的配方。
晚唐
火藥開始用於軍事。
宋元時期
戰爭中廣泛使用火藥武器,主要是火槍、火箭和火炮。
世界領先的技術是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十二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