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標誌之壹,也是必吃的食物。根據民間傳說,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汨羅江自盡。為了防止河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河裏,於是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的人們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多。從餡的角度來說,北方有很多小棗的北京棗子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第二,掛艾草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戶戶都要掃庭院,把菖蒲和艾條放在門眉裏,掛在堂屋裏。菖蒲、艾葉、劉樺、大蒜、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仁、艾虎。它被制成花環和裝飾品,美麗芬芳,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端午節也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養生節”。這壹天,人們掃院,掛艾葉,掛菖蒲,灑雄黃酒,飲雄黃酒,攪濁,除腐,殺菌,防病。
第三,喝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在長江流域非常流行。俗話說“喝了雄黃酒,百病皆消”。雄黃是壹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汞,有毒。常見的雄黃酒是在白酒或自制黃酒中加入少量雄黃調制而成,沒有純飲。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毒的功效,中藥也用於治療皮膚病。在古代沒有碘酒等消毒劑的時候,用雄黃浸泡可以解毒止癢。對於未滿飲酒年齡的兒童,大人將雄黃酒塗抹在額頭、耳朵、耳朵、手、腳、心臟等部位,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第四,洗草藥水
洗草藥水是端午節的習俗之壹。端午節是壹年中草藥最多的壹天,中午到處都是藥。中午洗草藥水可以治皮膚病,祛邪氣。端午節期間,中國許多地方都有采藥、熬藥、泡水的習俗,端午節草藥的藥性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壹習俗至今仍存在,並廣為流行。在廣東,孩子們用艾草麥藥或艾草、香蒲、鳳仙花、玉蘭花等花草燒開洗凈,而青少年和成年男子則到河邊、沙灘上洗澡,稱為洗龍船水,以洗去厄運,帶來好運。
五,放風箏。
端午節時放風箏也是中國南方城市的壹種習俗。端午節期間,孩子們放風箏被稱為“消災”。風箏,即紙風箏。它是壹個玩具。把紙或絲糊在竹竿等骨架上,拉壹根綁在上面的長線,就可以在風的作用下放入天空。屬於只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
事實上,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在今天是不合理的,甚至被說成是迷信的。但是,在古代,它們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他們希望這些習俗能給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帶來健康和好運,從而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