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就有人開始遵守日常習俗,魏晉以後才開始重視。在古代,人們有“男勝”的習俗。曼勝是頭飾的壹種,又稱蔡晟和華勝。從晉代開始,人們為花剪彩,為人剪彩,或刻金箔給人掛屏,戴在頭發上。
此外,還有登高作詩的習俗。唐朝以後,更加重視這個節日。每逢人間日,皇帝都要給大臣們壹個五彩的勝利,他們爬上來大擺宴席。正月初七天氣好的話,第壹年人口平安順利。
在這壹天,人們會吃春餅卷“盒菜”(壹種熟食),並在院子裏鋪煎餅“熏天”。吃七寶湯,七種蔬菜熬制的湯,人活著就吃,以求得吉兆,說能祛邪氣,治百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不同的意義。
廣東潮汕用的芥菜、甘藍、韭菜、春菜、芹菜、大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大蒜、洋蔥、香菜、韭菜搭配魚肉。臺灣省和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大白菜。其中芹菜和洋蔥聰明,大蒜善於計算,芥末使人長壽,等等。
在美麗的山東半島,正月初七,孩子們也會“送火神”。孩子選壹根兩米左右長的木棍,用麥稭捆住。這就是所謂的“火神”。
黃昏時分,火神的壹端在家門口點燃,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壹端離家出走,直到它燃盡。這個活動的意思是把火神送出家門,壹年之內房子裏就不會有火了,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