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形成不僅與圖騰密切相關,也與女性密不可分。那時候是母系社會,只知道有母親,沒有父親。所以“姓”是由“女”和“生”組成的,也就是說最早的姓是母後的姓。考古資料顯示,西周金文中的姓氏不到30個,但大部分出自女性,如姜、瑤、司、姬、瓦、侍女、孕、妃、善、贏等。不僅古代的姓氏與“女”字有關,就連“姓”字本身也來自女性壹方,這很可能是母系氏族制度的特色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處於主導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孩子只知道媽媽,不知道爸爸。所以神話中流傳著很多“無父聖人生於天”的故事。很多古代姓氏都是出自女性壹方,可見我們的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時期,人們有姓,也有姓。在古代宗族發展的過程中,衍生出“師”的稱謂。傳說黃帝統治天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土著名”。姓氏的產生,最大和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了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諸侯大規模分封。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代都以國名為姓。另外,同樣的,諸侯國分封國內的清大夫,大夫的後代以被封國為姓。此後,各種形式的姓氏來源不斷湧現,姓氏的數量遠遠超過姓氏的數量。但是,只有貴族才有姓氏,窮人沒有姓氏,姓氏成了貴族獨有的標誌。至於貴族女性,無論如何稱呼,都要隨姓,體現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了戰國時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貴族沒落了,壹部分成為了奴隸。這說明貴族家庭沒有存在的必要。
“姓”來自妳所居住的村莊或妳所屬的部落的名字。“士”來源於君主封地、封爵、官職,或死後根據功德所加的爵位。所以貴族有姓,有名有姓;平民有姓,有名無姓。同姓男女可以結婚,同姓男女不能結婚。因為中國人早就發現了這個遺傳規律:近親結婚對後代不利。姓氏的起源,從歷史記載來看,先秦時期《國語》中記載“黃帝成姬水,炎帝成,故黃帝成姬,成姜”。周瑜記載“我,姬敏,從天而降”。這說明姓氏是代表血緣相同的種族的稱謂。周朝婚姻制度的壹條規定是,同姓人之間不得通婚。“男女同姓,生而不異”(《左傳》公二十二年),以及“同姓不嫁,惡不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知道近親結婚會產生不好的後代。為了區分男女姓氏的異同,決定是否結婚,在女性稱謂中標明姓氏是非常必要的。可見,姓氏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異種”和“異婚”。
異姓制度壹直沿用到戰國末期。到了秦朝,舊貴族崩潰,西周的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和姓氏制度也被消滅。西漢時,姓與姓的差別很小。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根本就是混淆姓氏。“太史公以來姓氏混雜,本紀在秦始皇時叫‘趙’,在漢高祖時叫‘劉’,也是如此。”(顧《陸》)從此,中國的姓就和他的姓結合在壹起了,或者是他的姓,或者是他的姓就是他的姓。人用姓,簡單方便,沒有貴賤之分。所以平民也是從無姓到有姓。
唐太宗元年(627年),吏部高級官員高士廉記錄了民間的“姓氏”,寫成《族譜》壹書,在各地頒布,作為當時推薦人才為官或定親事的依據。中國舊社會流行的《百家姓》成書於北宋(960年),其中單姓408個,復姓30個,單姓438個。後來說有4000到6000,實際用的只有1000左右。
世界各國都有“三姓”的說法。
英國是:斯邁思、瓊斯、威廉姆斯;
美國是:史密斯、約翰遜、卡森;
法國是:馬丁、伯納德、杜邦;
德國是:舒爾茨、穆勒、施密特;
蘇聯是:伊萬諾夫、瓦西裏耶夫、德特諾夫;
中國:張、王、李、趙,四大最流行的姓氏,歷史悠久,分布廣泛,都是皇帝給起的。據最新統計,僅姓張的就有壹億人,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姓氏。
65438-0977年的歷史學家黎東明在《東方雜誌》上發表了壹篇關於“姓”的論文,其中指出:
中國人的十大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氏占中國人口的40%,約4億人。
接下來的十個姓氏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占中國人口的10%以上。
排名前十的姓氏是謝、何、徐、宋、申、羅、韓、鄧、梁、葉。占中國人口的10%。
接下來的15姓氏是:方、崔、程、潘、曹、馮、王、蔡、袁、陸、唐、錢、杜、彭、陸。加起來占總人口的10%。也就是說,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有這45個姓氏。
三億多人的姓比較少見,毛、江、白、文、關、廖、苗、遲等。
很多民族生活在中國農村,往往壹個村只有壹個姓。各姓發展壹方,滋生壹方,壟斷另壹方。西晉、初唐、五代、宋元時期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潮。各民族的祖先逐漸融合為漢族。地方政府、州縣編年史詳細描述了這壹歷史現象。如乾隆《福州府誌》載:“永嘉二年(308),中州招搖,衣裝開始入閩八家: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因中原之亂,畏艱難,有去無回北。”(清乾隆《福州府誌》卷七十五《外集》)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也率領五十八姓駐軍福建,定居福建。黃《八閩通誌》引《建》曰:“自五代之亂,江北士人、商人、巨賈避亂於此,故建州以備五方之俗。”
民國以來,關於姓氏家族的調查資料已經非常豐富,各地也頻頻出現對姓氏起源的考證。以福安縣甘棠堡為例。當地居民數十人來自中原二十余郡,鄭是清河縣、滎陽縣人。陳是潁川縣和太丘縣人。周是汝南縣人;徐是東海縣人;邱是河南縣人;石鼎是博陵縣人;王是太原縣人;範是高平縣人;苗是東陸縣人;黃是江夏縣人;曾是天水縣人。其他姓氏如蘇、蘭、郭、楊、連、江、翁、謝、徐、徐、詹、衛等也都有自己的祖郡。唐宋以來“易家,改產,客姓不準在家鄉同居。”(明萬歷《福安縣誌》卷1《風俗》)所有姓氏都是按照嚴格的地域範圍群居的。
華東和華南的客家人從西晉到宋末從北方遷入。由於語言和習俗的差異以及利益的沖突,他們在移民後經常與當地居民發生爭奪生存空間的沖突。這種“主客之爭”壹直持續到民國時期。頻繁的矛盾沖突使客家人更加依賴和重視血緣姓氏的家庭關系,所以客家人的宗族觀念和家庭組織是最強的。客家土樓(圓樓或方樓)住著幾百人,都是同姓(族),壹切細節都由同姓(姓)解決。
所有的家庭都非常重視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榮耀。除了族譜記載,它的外化形式還體現在家族門樓前門和祠堂頭上的橫匾上。有些貴族家庭,為了顯示祖先的高貴,往往在門匾上刻上“尚書第”、“大夫第”、“進士第”、“尚書第”、“雅魁天下”等字樣。壹般來說,該家族的門牌上刻有“魯坊”(嚴姓)、“水影石澤”(陳姓)、“江派”(黃姓)、“蚊樓”(丁姓)等字樣,以示郡望,使人對其姓氏的由來壹目了然。祠堂門柱上鐫刻的對聯,清晰地表達了每個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陳氏宗祠對聯如下:“數十代居海外避亂,鳳廣東生,羨之人稀,願建肯堂,李谷家聲光電興;300年後的統壹,我搬到了延慶,我喜歡這樣的日子。太美了,唐江寺看起來像改革。”同安縣五顯鄉後塘村桃園閆氏祠堂的對聯,記述了閆氏入閩的時間和路線:“自唐至宋,清明無礙,是壹代;入福建,德永(春),金(門)同(安)。
在全國各地,單村壹戶壹姓定居的現象非常普遍。體現了以血緣和地緣為紐帶的宗族特征,也給許多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芳、陳方、蔡芳、潘屋、小厝、徐厝、王莊、易家巷等。,都是這樣的村莊。邵武的肖家坊,原名李金泉,更是因為明代大批肖人遷入而聞名遐邇。謝芳,原名秀溪,因祖籍宋代在此的謝元明做官成名,成為名門望族。南宋時改為謝芳。即使是雜姓村,也大多以壹姓為主。
由於歷史或家庭的原因,單姓或姓氏之間往往會有壹些禁忌和忌諱。比如當年福建長汀縣的張就不演《薛東征》這出戲,因為劇中有背叛的情節,被認為是侮辱同宗。在這個縣,李在元宵節不放燈籠,因為據說的壹位皇太子在看元宵節時被踢死,所以李認為過元宵節不吉利。永定坎的呂姓稱風爐為端爐,因為“呂”與“爐”諧音。當地人稱鍋蓋為“瓚蓬”,但只有曾姓的人才單獨稱之為鍋蓋,這也是因為“瓚”和“曾”諧音。泥鰍叫黃泥鰍或湖泥鰍,永定湖坑鄉坳埂姓黃的叫湖泥鰍而不是黃泥鰍,中川姓胡的叫黃泥鰍。蟑螂就是蟑螂,俗稱黃賊。阜石地區的黃姓不叫黃賊,叫蟑螂。長汀的林與翁避免通婚。相傳兩個姓氏的後代曾經同時將祖先的骨灰帶回老家,在客棧相遇。雙方骨灰不小心混在壹起,分不開,只好各取壹半帶回老家安葬。從此,為了避免同門聯姻的嫌疑,兩個姓氏互不通婚。古竹鄉的高東人也不和巖北村的人結婚,因為高東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江東峰是被巖北人殺死的,所以有世仇。這種禁忌在國內其他地方也有,現在已經被打破了。
姓氏的產生
原始社會末期,黃帝統治天下的時候,已經有了“地氏”,出現了姓氏。夏商代也有少量的“師”。姓氏的產生,最大和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了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諸侯大規模分封。周武王、周公旦、王乘先後將土地劃分為不同姓氏的兄弟、親戚、英雄,建立了71個諸侯,其中武王兄弟16個,同姓貴族40個。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代都以國名為姓。據統計,周王室同姓的有48個,異姓的約有60個。此外,各諸侯國也以同樣的方式分封國內的清大夫,即大夫的後代以其分封的城市為名,如田、白、包、費、範、屈、、邯等。經過層層分封,封建國家和城市的名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因此,周朝是中國宗族發展的最重要時期。然後,各種形式的姓氏來源不斷出現,姓氏的數量遠遠超過姓氏的數量。自從姓氏合流以來,中國人使用的姓氏十有八九是由姓氏演變而來的。值得註意的是,古代有晁氏、睢人氏、傅、神農氏()、軒轅氏(黃帝)、金田氏()、萊氏(氏)、氏(氏)、姚氏(又名氏)、尤氏(舜)、夏氏(禹氏)。
姓氏的形成
姓氏研究已經成為壹門學科。它與人口普查、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密切相關,在人事現代化的科學管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姓氏作為壹門邊緣學科,壹直受到各方關註。
現代歐美國家的姓氏大多來源於中世紀,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
早在五千年前,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姓氏,並逐漸發展壯大,代代相傳。
秦以前,姓和姓是兩個單音詞,意思不同,意義也不同。姓氏的古體字由“人”和“命”兩個字組成,意思是人出生,因命而姓。在秦國刻的銘文《咒楚文》中,最早看到姓氏是由“女”字和“生”字組合而成,這個字形最後由漢代人許慎定型,成為會意字。姓氏的出現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存在。清代文獻學家朱在他的代表作《說文通訓》中解釋說,“是”字原意是木本,是植物的根,是象形文字。後來又轉姓“石”,取木之根本義。
在夏商周時期,姓氏的社會功能是代表具有相同血緣關系的種族的稱謂,而姓氏是由姓氏派生出來的壹個分支。《通鑒外記》說,“姓由祖先統壹;姓不是他的後代分的。”姓氏起源較早,形成後相對穩定;其起源較晚,且不斷變化。《國語周語》載:“姓生,是祖。雖然不如神仙,但這個姓不會變。家庭成員屬於同壹個家庭,他們的子子孫孫由同壹個家庭聯系在壹起,而他們的旁系家庭屬於同壹個家庭。”簡而言之,姓是姓的起源,姓源於姓。商周以前,姓氏是用來區分婚姻的,所以有同姓、異姓和普通姓。姓氏是用來區分貴賤的。貴人有姓,窮人無姓。同姓不同姓,婚姻可以通;不能同姓結婚。
西漢時,姓與姓的區別很小。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幹脆把姓氏混為壹談,成了密不可分的姓氏。故清代初學顧在《田》中說:“姓之名,自太史公始雜,秦始皇趙姓,漢高祖劉姓也。”
姓氏起源於原始氏族社會。幾個民族組成壹個原始部落,部落中的氏族獨立存在。同時,宗族之間有著密切的婚姻關系,因此姓氏作為識別和區分宗族的特定符號應運而生。中國最早的姓氏都有“女”字,如姬、姜、桂、司等。可以推斷,姓氏早在母系氏族時期就已經形成,這是由母系社會中女性的地位所決定的,其作用是方便通婚和確定後代的歸屬。同姓之內禁止通婚,不同姓氏的氏族之間可以允許通婚。子女屬於母方,以母姓為姓。
石最早形成於原始社會晚期。黃帝時,已經有了“原生名”。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階級社會和國家制度的形成,已經有了賞賜和贈予土地來命名家族的習慣。於是,姓氏的起源開始了,形成了起源,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取姓現象。在這壹點上,姓氏和人們本意的區別在本質上並不明顯。
姓氏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1.根據人們的居住地、地點和國家來命名。如趙、西門、鄭、蘇等。
2.以姓氏命名,如任、馮、子等。以古為姓。
3.用祖先的名字或性格來命名姓氏。加上皇甫、高、刁、龔、石等。
4.以兄弟順序為姓。如伯、仲、舒、紀。
5.以官名稱呼姓氏。如石、倉、、司徒、趙氏、太史等。
6.有專業技能的生活。如巫術、屠殺、卓越、占蔔等。
7.以祖先謚號為姓氏。比如穿,打電話。
8.古代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借用漢字作為姓氏。比如拓跋改元氏郡,赤露改朱,關二家改關,牛之路改鈕扣,等等。
9.改姓是因為給了姓又避了姓。例如,唐朝的王祜把有突出貢獻的大臣封為李,王朝則封為朱。中國皇帝的名字叫,由於禁忌,恒常改為常。晉代皇帝的祖先有司馬師,天下所有的老師都改姓師帥。
10.為了逃避仇殺而改姓。比如端木子恭的子孫改姓穆,改姓獄。
姓氏的起源有多種形式,並且在不斷發展。同姓不同源,或者不同姓同源,等等。情況很復雜。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姓氏不斷出現。比如給孩子起名時,取男女兩個單音節姓氏,合成壹個復姓,給姓氏“家族”增加了新成員。
姓氏的神話
姬姓源於黃帝。據《史記》記載,黃帝本名公孫,本名軒轅,但因久居吉水,改名姬。黃帝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偉大的皇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在中國最流行的100個姓氏中,有70多個姓氏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姬姓。據說他有25個兒子,其中14有姓,***12(也有同姓的,所以14有12的姓),姬姓第壹。周的祖先後稷是黃帝的曾孫的兒子,繼承了後稷的姓氏。還有壹個關於後稷以姬為氏的荒誕傳說。後稷的母親姜媛是帝嚳裴元的皇後。有壹次她出去野外旅行,看到臣子的腳印很高興,就踩了上去,然後她就像孕婦壹樣動了起來,很快就生下了壹個男孩。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後稷。後稷長大後成為姚的農官,教民,被後人尊稱為“神農”,賜她姓氏,成為周氏始祖。
虞氏的國號是,他的父親名叫坤,是顓頊皇帝的兒子,黃帝的孫子。當時舜帝統治天下,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於是舜派鯀治水,歷時9年,未果。舜把鯀流放到虞山,用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並派商朝始祖齊、周朝始祖後稷協助。禹疏浚了九條河流,挖了冀、洛、淮、泗等河流。10多年後,他走遍九州,三次不進家門。最後,他平息了洪水,取得了成功。由於他的偉大成就,舜把夏風賜給了他,並把王位傳給了他。他的母親秀姬是辛家的女兒。她因吞食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於是禹建後,她以“嗣”為姓。另壹方面,秀吉吞了薏苡之珠,生了玉,所以以諧音伊為氏。大禹死後,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齊。400多年後,當他到達夏傑時,他被商湯推翻,因為他殘暴不仁。桀的壹些後裔以夏為姓。
子殷商皇族姓子,祖上是齊。齊是古部落壹個普通女子朱蒂的兒子。壹天,朱迪和兩個女人在河裏洗澡。當他們看到壹只黑鳥(也就是燕子)在河邊下壹個蛋時,他們把它撿起來吞下去。很快他們就懷孕了,生下了契約。齊後來是舜的臣子,舜協助大禹治水。他被舜任命為司徒,負責教育人民,並給他商業用地。因為齊國的母親吞了黑鳥的兒子(也就是那個蛋)而生下了他,所以他被賜姓“子”。關於兒子姓氏起源的傳說見於《史記·殷本紀》。《詩經》裏也講過這個故事,“神秘的命運之鳥,生而為商”。
姓氏分布
世界上很多古文化早就和創造它們的種族壹起消失了,而中國的姓氏文化卻延續發展了四五千年。姓氏壹直是中國傳統宗族觀念的主要外在表現。它以壹種特殊的血文化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中華文化的同化和民族團結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傳統的中國家譜,不僅在社會科學領域,而且在生命科學領域都得到了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資源特色的跨學科研究領域——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大多數情況下,姓氏是代代相傳的,姓氏的人口統計數據容易收集,歷史跨度長,非常適合研究大量數據的統計性質。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姓氏在不同群體中的分布來探索群體的遺傳結構、不同群體之間的遺傳關系以及群體的遷移情況。對中國姓氏及同姓人分布規律的研究,可能成為探索中國人起源和父系遺傳物質進化的新的重要途徑和科學依據。
中國人習慣於繼承父親的姓氏,以父系的方式傳給下壹代。女人壹生只保留父姓,不傳給下壹代。所以,絕大多數的姓氏都屬於壹種不分性別以父系方式傳承的“基因”,相當於性染色體遺傳的壹種特殊基因。可以假設X精子和Y精子都攜帶“姓氏基因”,可見其姓氏在每壹代中的作用。只有Y精子具有持續傳遞姓氏特征的能力,而X精子只在第壹代顯示姓氏。當然,我們也註意到,改姓現象在中國人中間壹直很普遍,包括過繼婚、隨母姓、避難改姓、少數民族使用漢族姓氏等。人群中的改姓是壹個突發的隨機事件,在遷移過程中經常發生,但可以肯定的是,改姓的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較低。而且無論在什麽情況下,姓氏還是以父系的方式從第二代傳下來的。這種改姓現象可以認為是突然改姓,變異後的姓氏仍然具有正常的父系傳遞功能。中國姓氏的悠久歷史和相對隱性的傳承,以及具有中國社會特色的改姓現象,不僅增加了中國姓氏的多樣性,也為追溯每個姓氏的祖先和年代提供了線索和機會;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壹直有同姓同居的習俗。再加上婚姻半徑小、婚姻區域相對固定的特點,同姓的人可以認為是祖先的父系遺傳物質,在壹定程度上是隔離的,在下壹代有特殊意義。這個同姓群體與現代人類進化有直接關系。它將為研究中國民族的起源和演變提供有價值的研究模式和線索。
宋代、明代和當代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個重要現象:
第壹,中國人的姓氏在歷史上的傳承是連續的、隱性的。揭示了在歷史的進程中,中國人的姓氏所表達的血緣文化的痕跡與生命遺傳物質,尤其是父系遺傳物質的進化基本壹致。
其次,我國歷來有同姓同居、寫族譜的習俗,婚姻半徑很小,婚姻區域相對固定,從而形成了同姓人的分布。中國的姓氏分布其實主要反映的是同姓人的分布規律。中國有兩種姓氏或同姓的人,即大姓和小姓,或普通姓和不普通姓。占姓氏總數不到5%的普通100姓氏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姓氏總數95%以上的不普通姓氏只代表不到15%的人口。100個常見姓氏的分布是反映不同地區人群遺傳構成的主要因素,決定了中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規模和地區人群間的親緣程度。而姓氏不尋常的人,則表現出他們的地域特征和相對較高的隔離程度。
第三,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國人遺傳基因的流向。同時,從群體遺傳學的角度,再次證實了中國壹直存在著南北方兩個漢族群體,他們在遺傳學上是不同的,1000年的地理分界線應該在武夷山和南嶺。因此,研究中國人的姓氏分布和同姓人可能成為探索中國人起源,特別是父系遺傳物質進化的壹個新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