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妳們都知道東巴文字嗎?

妳們都知道東巴文字嗎?

東巴是壹種象形的象形文字,既有表意部分,也有表音部分。它的書寫形式非常原始,甚至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式,但也能完整地記錄收藏。東巴是居住在西藏東部和雲南省北部的納西族使用的壹種書面語言。東巴語起源於納西族的宗教經典和百科全書《東巴經》。因為這種文字是東巴(智者)掌握的,所以叫東巴。

東巴是壹種原始象形文字,主要由東巴信徒傳授和使用,書寫東巴經書,故稱東巴。納西方言叫“思魯”,意為“木跡、石跡”。見木畫木,石畫石。它包含兩層意思:壹是“木頭和石頭上留下的痕跡”;二是“木石之跡”,可以引申為見木畫木,見石畫石。因為這種文字多為東巴所掌握,用於書寫經典,所以也叫“東巴特”,意為東巴。

東巴是壹種象形的象形文字,既有表意部分,也有表音部分。它的書寫形式非常原始,甚至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式,但也能完整地記錄收藏。

東巴是居住在西藏東部和雲南省北部的納西族使用的壹種書面語言。東巴語起源於納西族的宗教經典和百科全書《東巴經》。因為這種文字是東巴(智者)掌握的,所以叫東巴。

東巴有1400余字,文字和表達方式豐富,能表達細膩的情感,記錄復雜的事件,能寫詩作文。東巴文被稱為世界上僅存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東巴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並進行數字化記錄。

2005年,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開始進行東巴的國際標準化工作,系統整理東巴的文字、語音、語義。然而,在同年的第二屆貴州鄉村旅遊論壇上,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張笑君提出,由於過度的商業開發,東巴文正面臨滅絕。

東巴,納西族的象形文字,納西語稱為“魯研究”,直譯為“木跡、石跡”,包含兩層意思:壹是“印在木石上的痕跡”;二是“木石之跡”,可以引申為見木畫木,見石畫石。因為這種文字多為東巴所掌握,用於書寫經典,所以也叫“東巴特”,意為東巴。

東巴文字的基本特征,正如清代余慶在《見未夕錄》中所說:“專以象形,人畫人,物畫物,為書約。”這些字形有很濃的圖畫味,但每個圖形都有其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線條和筆法,有固定的讀音,成為語言中壹個字的符號。顯然是介於圖畫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間的壹種書寫符號。東巴語的創制很難考證。只有壹些創始人的傳說,不可考。壹個是“伊拉本索”(意為神的三兄弟);壹說是穆氏始祖麥宗;據說他像住在中甸白蒂的聖勞迪壹樣獨立。事實上,東巴語的創造是隨著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它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從單壹的或少量的刻在木頭、石頭上的記號圖像,到大量的相對固定的圖像符號,再到應用更多的圖像符號記錄復雜的事件,最後寫成長篇大論,這只能是許多人、許多代人的集體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從象形文字中,還有壹種拼音字母叫“Goba”,東巴也用這種字母寫了200多本書。這種寫法簡單,壹字壹音,比東巴進步了壹步。大多由東巴產生、還原、演變而來,也有借鑒漢字的,但使用不廣泛。

東巴書寫和背誦的經文,在納西語中稱為“東巴九”,即“東巴經”。這種經文用當地壹種木本植物的皮制成的厚棉紙(俗稱東巴紙)裝訂而成。書寫工具是用壺灰混合膽汁制成的墨水和自制的竹筆。東巴經分布在金沙江上遊納西族西部方言區,包括麗江和中甸、未夕的部分地區。在方圓的數百裏中,已有兩萬多部東巴經典被編抄,其中互不相同的約有1500卷,計1000余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壹萬多冊流散到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加拿大、奧地利等國。僅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博物館就有4000多冊。國內有很多館藏,如麗江縣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和博物館、北京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臺灣省博物館等。

東巴經作為東巴文化的物質載體,可分為:祭天、祭龍、延壽、除穢、祭村神、祭五谷六畜、祭山神、祭祖先、祭家族神、求嗣、祭豬神、釋身雙、消災、祭勝利神、祭水怪兇魔、開喪。《東巴經》是古代納西社會的百科全書,是古代納西文化的代表作。它記錄了天文、氣象、季節、歷法、地理、歷史、風俗、動物、植物、疾病、醫藥、金屬、武器、農業、畜牧業、狩獵、手工業、服裝、吃喝、家庭形式、婚姻制度、宗教信仰,甚至繪畫和音樂。

國內外學者認為,東巴經是研究納西族古代哲學、語言、社會歷史、宗教民俗、文學藝術、倫理道德、西南藏彜走廊宗教文化演變、民族關系史、中國古代文化起源的寶貴資料。

東巴文始創於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約有1400字。東巴(祭司)、研究人員和藝術家仍在使用它。它被今天的學者認為比巴比倫楔形文字、古埃及神聖文字、中美洲瑪雅文字和中國甲骨文更原始、更古雅。它是世界上唯壹仍然存在的象形文字,被視為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這種古文字對於研究比較文字學和人類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隨著納西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也出現了由東巴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音標,稱為“戈巴”。“戈巴”是弟子的意思,“戈巴文”是東巴什羅後裔創造的文字,“戈巴文”是東巴的改造和發展。東巴也用它寫了大約200部經文。這種文字筆畫簡單,壹字壹音,比象形的東巴語更進了壹步。格巴雖然有2400多個符號,但重復的多,常用的只有500多個字。音標不規範,同音字和近音替代多,使用不廣泛。納西族創造了兩種古文字,今天還在使用,這的確是世界文字發展史上的奇跡。

東巴文字的基本特征,正如清代余慶在《見未夕錄》中所說:“專以象形,人畫人,物畫物,為書約。”這東巴經”。這種經文用當地壹種木本植物的皮制成的厚棉紙(俗稱東巴紙)裝訂而成。書寫工具是用壺灰混合膽汁制成的墨水和自制的竹筆。東巴經分布在金沙江上遊納西族西部方言區,包括麗江和中甸、未夕的部分地區。在方圓方圓數百裏的地方,已有兩萬多部東巴典籍被整理、抄錄,其中,約有1500卷,計1000余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壹萬多冊流散到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加拿大、奧地利等國。僅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博物館就有4000多冊。國內有很多館藏,如麗江縣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和博物館、北京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南京圖書館、臺灣省博物館等。東巴經作為東巴文化的物質載體,可分為:祭天、祭龍、延壽、除穢、祭村神、祭五谷六畜、祭山神、祭祖先、祭家族神、求嗣、祭豬神、釋身雙、消災、祭勝利神、祭水怪兇魔、開喪。顯然是介於圖畫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間的壹種書寫符號。東巴語的創制很難考證。只有壹些創始人的傳說,不可考。壹個是“伊拉本索”(意為神的三兄弟);壹說是穆氏始祖麥宗;據說它像住在中甸白蒂的聖勞迪壹樣獨立。事實上,東巴語的創造是隨著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從刻在木石上的單壹或少量的標記圖像,發展到大量相對固定的圖像符號,再到應用更多的圖像符號記錄復雜事件,最後寫出長篇作品,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這只能是許多人和幾代人的集體智慧和* * *的結晶。

從象形文字中,還有壹種拼音字母叫“Goba”,東巴也用這種字母寫了200多本書。這種寫法簡單,壹字壹音,比東巴進步了壹步。大多由東巴產生、還原、演變而來,也有借鑒漢字的,但使用不廣泛。

用東巴書寫和念誦的經書,納西語稱為“東巴九”,即“祭矮鬼、辯是非、驅邪瘟神、占蔔、道場規矩、雜經”。《東巴經》是古代納西社會的百科全書,是古代納西文化的代表作。它記錄了天文、氣象、季節、歷法、地理、歷史、風俗、動物、植物、疾病、醫藥、金屬、武器、農業、畜牧業、狩獵、手工業、服裝、吃喝、家庭形式、婚姻制度、宗教信仰,甚至繪畫和音樂。

國內外學者認為,東巴經是研究納西族古代哲學、語言、社會歷史、宗教民俗、文學藝術、倫理道德、西南藏彜走廊宗教文化演變、民族關系史、中國古代文化起源的寶貴資料。

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東巴文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關註。法國學者巴克是第壹個研究東巴文化的外國學者。他在1913出版的《壹些研究》中介紹了他在麗江收集的370種東巴象形文字。美國學者洛克編纂的兩卷本《納西英語百科詞典》,也為東巴文字的收集和研究做出了貢獻。我國學者李林燦的《部分象形文字字典》、方國瑜的《納西象形文字字典》和何的《武職字典》代表了東巴文字研究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