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事物都有其具體的特點和深刻的含義,要用恰當的詞語來詳細描述,才能達到更理想、更清晰的效果。
使用文字時,需要學習和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壹)徹底理解單詞的含義
壹個詞的意義不是它所構成的單個詞的意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構成要素所提供的事件背景的基礎上,通過引申和比喻抽象概括出來的,所以壹定不能看文本的意義。
比如“我說再見的時候,他堅持要送我壹些高檔的資料。這是壹個慷慨的家庭。”
(“大度”是指懂得道理的人。之後壹般指學識淵博或者在學習方面有專長的人。在句子中,“慷慨”被誤解為不吝嗇。)
(二)區分表揚和批評
很多詞語都帶有壹定的感情色彩,隨著語言環境的不同,詞語的感情色彩也會發生變化。有時候,壹些成語被誤用,是因為沒有受到表揚或批評。
例如,“王先生愛他的朋友,尤其是年輕人。他不僅盡力而為,還經常主動幫忙。”
(“無處不在”就是沒有到不了的地方。現在形容壞人到處幹壞事或者幹盡壞事,都是貶義詞。這裏應該是“壹絲不茍”。)
(5)不壹致
雖然壹個詞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準確的,但也要註意是否與其他詞矛盾。例如,“我最近去了沿海地區,但那裏的變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壹瞥”比喻觀察不仔細,研究不深入,印象不深。“稍縱即逝”和“印象極其深刻”的矛盾)
(6)搭配不當
由於詞性的限制,有些詞的用法要註意。比如“我們都習慣了‘違者罰’這個標誌。”
(“司空見慣”的意思是形容經常見到的事情,不足為奇。妳不能在它後面帶壹個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