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李斯偷偷將《易經》收入《醫蔔》,幸免於難。
關於《易經》的作者,《史記》說是“文王作《周易》”,所以古人大多認為《易經》是周文王根據司馬遷的理論寫成的,但今人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書寫得很早,文字的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演變,春秋戰國時期《易經》的內容不太好讀,所以古人專門寫了《易經》來解讀。我們今天說的“易經”,通常是指易經和易經的結合。
有人認為《蔔筮之書》的性質並不能掩蓋《易經》作為壹部巨著的價值。占蔔源於人類解釋世界的欲望,哲學的萌芽源於原始宗教。易經為此提供了壹個很好的例子。在中國哲學中,陰陽相互制約、對立統壹的基本理論根植於《易經》。後世從《易經》發展出復雜的哲學體系,儒家和道家的理論明顯受到《易經》的影響。現代人從《易經》中解讀出哲學、政治、歷史、軍事、民俗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根據李周的記載,占蔔有三種方法,易經只是其中之壹。另外兩本書《連山》、《歸藏》已經失傳。
易經受到後來許多研究者的高度贊揚,他們中的許多人在當時被認為是淵博的學者。周易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學派:義學派和象學派。義學派註重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學派註重用《周易》占蔔。前者如東漢的弼、北宋的程頤,後者如西漢的、北宋的邵雍。像大家熟知的《呼圖洛書》、《太極圖》(包括陰陽魚的圓形圖案),都是原本《易經》中所沒有的,是後人根據自己對《易經》的理解而添加的。
流傳至今的《易經》由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