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火藥應該是中國古代發明中最傑出的壹項。傳說火藥是煉金術士在提煉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偶然發明的。然而諷刺的是,這項發明不僅不能讓人長生不老,反而可以輕易取人性命。
早期的火藥是硝酸鉀(硝石)、木炭和硫磺的混合物,最早記載於1044年曾公亮主編的《吳京通論》壹書中。這本書記載了三種火藥,早在用於軍事和簡易手榴彈之前,中國人就用它們來制作照明彈和鞭炮,所以可以推斷火藥的發明時間應該更早。
後來人們發現,在火藥中加入壹些金屬元素,可以使它爆炸時顯得五彩繽紛,於是砰!砰!砰!現代煙火表演誕生了。此外,火藥的發明還催生了子彈等便攜式彈藥。
9 .指南針
沒有指南針,我們會在哪裏?我想我迷路了,我不知道我在哪裏!在森林裏徒步的背包客,還有在航班間穿梭的空中飛人,真的要感謝古代中國人,是他們發明了指南針指引大家平安回家。
中國人發明指南針的初衷是讓它指向正南,因為他們認為主題是正南,而不是正北。最早的指南針出現在公元前4世紀,由天然磁鐵制成。
天然磁鐵的存在真的是上天的恩賜。天然磁鐵是壹種被雷擊後高度磁化的磁性鐵礦石(磁性鐵礦石),可以自然指向南北極。我們不知道是誰這麽聰明,想出了用天然磁鐵來辨別方向的主意,但根據考古資料,是古代中國人發明了北鬥七星,並使其在占蔔盤上平穩旋轉。長勺也為中國古代的占蔔師指明了方向,幫助他們走向內心的和諧與安寧。
8.紙
誰首先想到用文字表達思想的?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誰將獲得“世界上最早的作家”的榮譽?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今天巴基斯坦的哈拉帕人和古埃及的凱米特人競爭激烈。我們知道,語言和文字的第壹次出現大約是在5000年前,但如果把洞穴壁畫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納入文字的範疇,“文字”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然而,壹旦文字開始發展,人們開始在任何東西上寫字,只要它們鋪得足夠長。泥板、竹簡、紙莎草和石頭只是早期書寫載體的壹部分。
自從中國人,尤其是壹個叫蔡倫的人,發明了現代紙的雛形,壹切都變了。在蔡倫的開創性發明之前,中國人在薄竹簡和長絲綢上寫字。但在公元105年,蔡倫發明了木纖維和水的混合物,並壓在織品上。漿料混合物中的水蒸氣會滲透到織物中,這樣就制成了壹張粗糙的紙。但蔡倫在他發明的第壹張紙上寫了什麽,現在還不得而知。
意大利面
對於任何喜歡壹碗意大利面條豆湯或蛤蜊扁面的人來說,可能有必要向發明面條的古代中國人致敬——而不是像妳懷疑的那樣是意大利人。
專家組還在討論誰最先發明了面條,但似乎中國人憑借近2000年的優勢打敗了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不清楚是哪壹個),成為了最後的贏家。2006年(原文是2006年,但據考證,喇家遺址發掘於2001,遺址內的面條是2002年發現的),考古學家在發掘喇家遺址時,發現了壹個倒扣的碗,埋在十尺厚的土裏,裏面裝著細長的幹面條。遺址位於青海省,靠近西藏,有4000年的歷史。
這種新發現的面條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它由兩種在中國種植了7000年的谷物制成。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然用這些谷物來做面條。
6 .手推車
幾千年來,中國人發明的獨輪車為減輕人類的負擔做出了巨大貢獻。壹般認為,在公元2世紀,蜀國的諸葛亮提出了發明壹種手推車來搬運重物的想法。諸葛亮構想的獨輪車只有幾個瑕疵,因為他沒有給它加把手,但是這個問題被後人改進了。盡管如此,諸葛亮的發明還是比歐洲人早了1000多年。
起初,獨輪車用於軍事目的。正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獨輪車給我軍帶來的克敵制勝的先天優勢——獨輪車既可以作為移動的路障,又可以作為交通工具——古代中國對這項發明保密了幾個世紀。
另壹個民間傳說認為,早在公元前1世紀,壹個名叫柯雨的農民發明了獨輪車。雖然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這個人還是個疑問,但是諸葛亮和柯棣有壹個共同點:和丞相壹樣,這個農民據說對獨輪車的制作過程守口如瓶。
5.地震儀
雖然古代中國人無法告訴世界地震到底是多少級(因為裏氏震級是1935年才發明的),但他們還是設法發明了世界上第壹臺地震測量儀器——地動儀。早在公元2世紀上半葉,漢代天文學家張衡就創造了地動儀,精巧宏偉。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青銅鑄造的,周圍有八條龍,龍頭朝下。這八條龍間距相等,每條龍的正下方,都有壹只銅蟾,昂著頭,張著嘴。
在地震儀的中心,有壹個靜止的“懸擺”。當某個地方發生地震,“懸掛的鐘擺”被搖動時,它就會隨之移動。這時“懸擺”的來回擺動,觸發了地震儀內部的杠桿活動,觸發了機關,使震源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吐出銅球,落入銅蟾口中。這個原始的地動儀雖然有點簡陋,但還是比西方發明的地動儀早了1500多年。
4.酒精
妳必須感謝中國人民創造了乙醇和異丙醇,我們這裏不是在談論啤酒、葡萄酒和烈酒。想到酒,妳就會明白,只有少數人類智慧的果實,能像酒壹樣讓人快樂,讓人煩惱。
壹直認為酒精發酵技術脫胎於其他類似工藝。公元前3世紀初,中國人就掌握了釀造醋和醬油的技術,通過發酵和蒸餾來實現。因此,這些技術很快被應用於釀酒。
最近的考古發現把中國人用發酵技術釀酒的時間提前了。考古學家在河南省發現了9000年前的陶器碎片,並在其中發現了酒的痕跡。這壹發現證實了中國是釀酒的鼻祖,因為釀酒的先驅——古代阿拉伯人直到1000年後才開始制造酒精飲料。
3.風箏
風箏,中國最重要的發明,歸功於兩位古人。公元前4世紀,能工巧匠拱墅班和哲學家翟墨各做了壹只可以隨風自由飛翔的鳥形風箏,立即因新奇而流行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對風箏的最初設計進行了改進和加工,發現風箏除了娛樂之外還有其他新的用途。風箏釣魚已經成為壹種簡單易行的釣魚方式,不需要使用漁船。漁民只需要在風箏上系上魚線和魚鉤,然後把風箏放飛到自己無法靠近的水域。風箏還可以被改造成軍事裝備,用作無人機向敵方軍事區域裝載火藥。1232年,中國人用風箏在蒙古戰俘營投下傳單,鼓勵俘虜們戰鬥。結果,戰俘們成功地打敗了俘虜他們的人。
很快,古人將高飛的夙願融入風箏制作過程,推動了風箏制作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另壹項中國發明——懸掛式滑翔機。
2.懸掛式滑翔機
如前所述,風箏是在公元前4世紀發明的。到6世紀末,中國人已經成功設計出壹種巨大的風箏,它可以承受壹個中等身材的人的重量,並有足夠的空氣動力。有人剪斷風箏線進行新的嘗試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古代人用的“破風箏”,就是我們現在的懸掛式滑翔機。然而,這些“風箏”並不是用來尋求刺激的:國王們下令將罪犯和戰俘綁在風箏上,強迫他們跳下懸崖取樂。而這些可憐的人需要飛兩英裏才能安全著陸。正是因為這些早期的“飛機”,中國人在創造力上領先歐洲國家1335年。
絲綢
蒙古人、拜占庭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都討厭中國古代的軍事發明,比如火藥。然而,是絲綢幫助古代中國實現了與其他文化的和平共處。當時各國對絲綢的需求很大,正是這種精美的面料使中國通過貿易與外界聯系起來。因此,絲綢之路形成了,並從中國延伸到地中海、非洲、中東和歐洲。
絲綢的制作過程出現在大約4700年前。在良渚時期(公元前3300- 2200年)建造的古墓中發現了壹些卷軸,記錄了絲綢的制作過程。中國古代人民曾經嚴密保護絲織技術和養蠶技術,防止它們向國外傳播。直到歐洲的僧侶得到蠶種帶回西方,中國才逐漸失去了在絲織業的壟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