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占蔔之外,方婧還善於觀察天象,巧妙地將災難與政治聯系起來,從而制造影響,愚弄皇帝,達到幹預政治的目的。漢元四十五年,三十三歲的方靜開始走上仕途。不久,“西羌造反,日蝕,久青,光盡,霧未晴。”方靜趁此機會,“人數稀少,就先說了。最近幾個月,又是壹年。言而復得,天子以之為喜”(《漢書·方靜傳》)。通過談論災難,方靜很快獲得了元帝的信任。
劉石,元帝人,心地善良,善於禮教,身體不好。作為導演,他不能經常出庭。熟悉事務、精通法律、精明能幹、善於揣摩元帝心思的宦官石賢,很快得到了元帝的賞識,後被提拔為刺史,掌握機密文件。世賢的權力欲很強。為此,他排除異己,逼死小,痛斬周侃,殺,免劉向,保黨羽,控朝政,控皇帝。《中書之書·使世賢右》(《韓曙方婧傳》),當時西漢成了世賢的天下,而元帝視世賢為大忠臣。
壹天,元帝請方婧吃飯,方婧趁機問了元帝壹系列問題,進行了徹底的規勸。方婧問元帝:“為什麽周幽王和周厲王處於危險之中?約的是誰?”元帝回答說:“君主不智,任命的人諂媚。”方婧問:“知道他們那樣,還用他們,妳覺得他們有才華嗎?”元帝說:“大概那時候他們被認為是有才華的吧!”方婧又問:“現在,根據什麽,我們知道他們沒有道德和才華?”元帝說:“根據那個時代的混亂和君主的危亡,我知道。”方婧又問:“像這樣,任用賢人時政治壹定要明,任用不誠實的人時政治壹定要亂。這是必然的真理。為什麽周幽王和周厲王不醒悟,反而去求才呢?”皇帝說:“危在旦夕的君主,認為自己的臣子都是好臣。如果他們都能覺醒,怎麽會有君主臨危不亂?”方婧又問:“必是、聞知二王有難,譏笑他們,自己立了刁、趙高。政治壹天比壹天混亂,小偷無處不在。為什麽不用周幽王和周厲王來評價自己,醒醒吧?”元帝說:“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由過去推斷未來!”這時,方婧索性脫下帽子,磕頭問道:“陛下登基以來,日月失明,星宿倒退,山崩泉湧,地震山石落,夏霜冬雷草木枯,春秋輝煌,霜降未敗,水旱使人饑,盜賊未止,滿城受刑。陛下認為當今政治是清明還是混亂?”帝曰:“亂之極也。”方婧又問:“現在任命的人是誰?”元帝說:“然而,今天的災難和政治比過去好。況且也不是任命的人造成的。”
其實,在這裏被問到的時候,元帝是壹個聰明人。他應該知道方婧壹系列問題的含義,但他不想承認自己因為面子而沒有人性。過了壹會兒,元帝假裝糊塗,問道:“今天誰是搗蛋鬼?”方婧回答:“明君應該知道是誰。”元帝問:“如果妳知道是誰,為什麽用它?”方婧說:“這就是陛下最信任的那種人,參與規劃和決定國家大事。”很明顯,方靜指的是世賢,元帝知道方靜指的是誰,於是對方靜說:“我現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