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村遺址位於Xi東郊,是壹處較為完整的村落遺址。遺址略呈橢圓形,北面為宗族墓地,南面為居民區,東北面為陶窯。小區有36套房子,分為兩塊,都有壹定的布局。房屋面積較大,為160平方米,每塊都有壹個房間,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領的客廳或聚會場所。葬是男女分開葬在壹起,說明這裏還在實行家族外的婚姻。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有石斧、石矛、石鏟、石刀等。,更精煉,更適合使用。還有骨器、陶器等。已經處於“鋤農”階段。有小米,大米等。,石磨和棒被用來去除外殼。也開始種白菜,芥菜之類的。畜牧業出現了,主要是養豬養狗。除了經營這種原始的農業和養殖,居民還得捕魚、打獵和采集水果來維持生活。
半坡居民的主要手工藝品有陶器、石器、骨器、紡織品、木工等。陶器是手工制作的,包括罐、罐、瓶、壺、碗、鼎等。上面繪有黑色或紅色漩渦紋、波浪紋、幾何紋、花瓣紋、魚紋、鹿紋、人臉紋。人們把這種陶器稱為彩陶。壹些彩陶的形狀和圖案非常精致美麗。
壹些彩陶上描繪了類似於文字的符號,這可能是中國古代文字的萌芽。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遊地區壹種古老而豐富多彩的新石器文化。最早發現於浙江余姚河姆渡(1973),故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坪平原和舟山島。根據科學方法,它的年代是從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流域的氏族狀況。
簡介
河姆渡文化遺跡該文化最早發現於1973年,河姆渡遺址於1973-74和1977-78年兩次發掘,資料齊備。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幹欄建築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被發現是人工培育的水稻。此外,其余的植物有葫蘆、橡子、荸薺、大棗等。動物包括羊、鹿、猴、虎、熊等野生動物,以及豬、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文化中,骨器的制作比較先進,有鑿子、魚鏢、箭頭、哨子、匕首、錐、鋸等器物,都是經過精心打磨的。有些帶柄的骨刀,刻有花紋或雙頭鳥紋的骨頭,就像精致實用的工藝品。在眾多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人工種植的水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作文化遺址。它的發現不僅改變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引進的傳統傳說,也讓很多考古學家相信河姆渡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稻作文化發源地。
編輯此段落
特性
河姆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農具是雷的大量使用。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在地面以上植樁、架板。
河姆渡的甘蘭風格建築和甘蘭風格的建築表面。甘蘭建築是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江南地區重要的建築形式之壹,河姆渡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它明顯不同於同時期北方地區的半地穴房屋,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長江下遊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壹條主線,有別於中原仰韶文化。
亞洲第壹大河長江,貫穿中國大地6000公裏,雖然總長度超過黃河,但長江流域誕生的古代文明卻是前所未知的。這是因為人們壹直認為,中華文明的起源最終是黃河流域,只有黃河文明才是歷史的主流。然而,近年來,長江下遊並沒有令人振奮的發現。首先,是與半坡遺址同時發現的河姆渡遺址。稻穗的圖案印在有稻穗圖案的陶盆上,稻穗彎曲的圖案讓人聯想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在1987的發掘中,該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根據發掘報告,總量達到150噸,碳化的稻殼中可見稻谷。分析結果確認是7000年前的水稻。水稻的種植使社會積累大量的余糧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就是貧富差距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以稻作農業為主,也從事畜牧業、采集、漁獵。在廢墟中通常可以找到諸如稻谷、谷殼、稻稈和稻葉等殘留物。遺址出土了許多動植物遺存,如橡子、荸薺、桃、棗、葫蘆、薏米、蘑菇米、藻類植物等。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聚居地已經形成了大小不壹的村落。村莊廢墟中有許多建築工地。但由於該地屬於河岸沼澤區,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長江中遊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明顯區別。
家用器皿,主要是陶器,還有少量木材。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遊以南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編輯此段落
現有網站
河姆渡遺址河姆渡文化潛山遺址
齊家山遺址
慈湖遺址
小東門遺址
傅家山遺址
名山後遺址
塔山遺址
天羅山遺址
白泉遺址
靈山遺址
河姆渡文化陶器河姆渡文化是壹種新石器時代文化,分布於中國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和浙江至舟山群島。其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年至5000年,因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遺址發掘最早,故稱河姆渡文化。
這種文化最早發現於1973年,河姆渡遺址於1973-74和1977-78年兩次發掘,資料齊備。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幹欄建築遺跡。在食物方面,植物被發現是人工培育的水稻。此外,其余的植物有葫蘆、橡子、荸薺、大棗等。動物包括羊、鹿、猴、虎、熊等野生動物,以及豬、狗、水牛等家畜。
在人工制品中,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狩獵工具,也有裝飾品。木制品和骨器種類繁多,其中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木制裝飾品“木雕魚”,其他還有木柄和骨制成的犁具、刀鏟等切割工具,還有大量的紡織工具。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漆器出土於河姆渡,其陶器制作達到壹定水平。估計最高燒制溫度達到了1000攝氏度。
編輯此段落
文化遺產
河姆渡文化玉器河姆渡文化大約是公元前4360年-公元前3360年。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寧紹平原。陶器以炭黑為主,配以少量砂和泥質灰陶,全手工制作,燒制溫度800-930℃。有壺、壺、杯、盤、碗、盆、缸、壇、爐、蓋、支架。樂器表面常有繩線和刻劃線。還有壹些彩陶,繪有褐色和深褐色的變種植物圖案。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長江流域下遊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範例。因該遺址首次發現於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故以1976命名。根據放射性碳測年,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可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約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晚期約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發展於裴李崗、磁山文化、半坡文化之間,主要分布於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東至舟山島,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環境與華北地區不同。因此,觀察河姆渡遺址的立體造景,可以發現自然景觀與裴李崗、磁山、半坡文化有很大不同。
自然環境
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下遊,河湖泥沙沈積土壤肥沃,為原始農業的出現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場地附近有豐富的水源,適合需要水的水稻生長。普遍發現了水稻、稻殼、稻稈、稻葉等遺跡,是中國水稻栽培起源的最好例證,也是世界水稻栽培史上人工栽培水稻的最古老記錄。當地降水多,氣溫高,屬於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落葉闊葉林。森林裏有鹿、野豬、牛等動物。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動物遺骸為鹿科動物,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農具“骨骨”是用鹿和水牛的肩胛骨制成的。茂密的沼澤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也為漁獵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遺址中發現的帶柄葉的連體木槳證明有船,除了交通工具外,可能還用於漁獵活動。條柱式房屋也體現了適應南方濕熱生活環境的需要。不同的自然環境使河姆渡文化不同於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文化。河姆渡文化遺址周邊景觀
住房特征
根據地理勘測,河姆渡建築遺址附近有壹座小山,當時東北有壹個湖,所以這個地理位置最適合做柱式建築。酒吧和列房子有許多特點,使居民能夠住在水邊。地面通風涼爽,可以防潮防潮,也可以防止暴雨後的洪水,不衛生的蒸汽,低飛的昆蟲聚集。殘渣可從地板縫隙中甩出,隨水漂流;在陸地上的桿柵欄建築物上投擲物體,可以作為狗、豬的飼料,在地面上點燃濃煙滾滾的火,可以防蚊蟲。如果建築建在崎嶇的地形上,還可以減少填挖;而且由於居高臨下,還可以防止敵人的攻擊。
河姆渡遺址出土了許多樁、柱、梁、板等木質建築構件,構件上有榫頭、榫眼(孔)、企口、銷釘,顯示了當時卓越的制木技術。柱子兩端突出的小方塊叫榫頭,柱子上可以插榫頭的孔作為底座。遺址中發現的兩種木結構連接方式令人驚嘆,至今仍被木工技術沿用。壹個是企口板。企口板可以將兩塊木頭拼接在壹起而不露出縫隙。遺址中發現的企口板兩側各有壹塊企口板,可與另壹塊側面變薄的木板連接。今天,我們的木地板仍然是這樣拼接的。另壹種是銷孔,帶銷孔的榫頭與梁柱的榫眼垂直相交,用銷栓接,榫頭不會從榫眼中出來。河姆渡遺址的建造技術可以說奠定了中國木結構建築的基礎。
針織紡織品
河姆渡出土的紡車、兩端有切口的布輥、梭子、機刀等。推測這些可能屬於原始織布機的配件,說明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通過手工編織發明了原始機械。
原始音樂
河姆渡出土的骨哨相當多,是壹種樂器,也是狩獵工具,用來模擬動物狩獵時發出的聲音。浙江杭州還能看到壹種用小竹筒做成的發出鳥鳴聲的竹哨,顯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遺存。陶勛也是河姆渡的出土文物。它呈鴨蛋狀,中空,壹端有壹個小氣孔。也是中國壹種古老的樂器。市場上旅遊區賣的陶笛和這個差不多,只是河姆渡的陶勛只有吹孔沒有音孔,可見其原始性。河姆渡遺址充分說明新石器時代中期長江流域南部的文化發展程度不亞於華北,可以證明中國文化其實是多元化的,有自己的特色!
經濟和宗教生活
酒器的出現,說明農業收成比以前豐富,只有余糧可以釀酒。在河南龍山文化中,還流行用豬、牛、羊、鹿的肩胛骨制作甲骨文,燒甲骨文,觀察預兆來說明吉兇。占蔔表明此時有壹定程度的信仰。此外,在龍山的兩個洞穴中還發現了煉銅用的坩堝碎片,表明當時可以鑄造青銅器。壹般認為,河南龍山文化處於原始農業社會解體階段,最終發展成為中華文明早期的青銅文化。
編輯此段落
經濟狀況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表明,寧紹坪平原的農業經濟和畜牧業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相對發達。在河姆渡遺址的大面積地區,普遍發現了水稻遺跡。有些地方的水稻、稻葉、稻殼等。互層,堆積層厚0.2-0.5米,最厚處超過1米。稻作遺存數量眾多,保存完好,在我國古代氏族文化遺存中實屬罕見。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亞種秈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稻。探討中國稻作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農業生產工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農業工具是犁過的土地的骨頭,僅河姆渡就出土了數百件。骨鑿以鹿、水牛的肩胛骨為材料,肩臼壹般用橫釘刺穿,骨細者無釘,肩臼局部打磨成半月形。在冠正面中間刻壹個豎槽,兩邊各切壹個洞。還發現木柄裝在骨頭上,下端嵌在凹槽裏,水平桿用藤條纏繞捆綁,頂端做成T形或雕成三角形的手抓孔。此外,出土的用於農業生產和糧食加工的工具很少,如近1米長的木鑿、穿孔石斧、雙孔石刀、米杵等。
家畜主要包括豬和狗。到處可見破碎的豬骨頭和牙齒,還發現了在黑陶罐上塑造的肥豬和雕刻的豬圖片。有壹個陶盆上同時雕刻著稻穗和豬的形象,具體生動地反映了畜牧養殖依附於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很多骨頭都是由水牛的肩胛骨制成的,可見水牛在當時是被馴化的。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業也比較發達,在經濟生活中發揮了壹定的作用。陶器業、紡織業、骨器制造和竹器加工都取得了進步。這個地區氏族祖先燒制的陶器的特點是帶有碳黑。特別是早期品種比較單壹,炊具和炊具都是用碳黑陶制作,胎泥純凈,含鐵量只有1.5%左右。大量的稻殼和莖葉作為勾兌材料,技術比較原始。後來出現了壹些帶砂的紅棕色陶器。各種器皿都是手工制作,不規則。據試驗,燒成溫度為800-900℃,在缺氧還原火焰中制成。陶器粗糙疏松,重量輕,吸水性強,容易破碎。後期仍以手工制作,但已有部分器皿用慢輪修整,出現了更復雜的新品如三腳架、腳包等。有的陶器溫度很高,燒制溫度達到了1000℃左右。
編輯此段落
重要遺跡
稻田
在河姆渡遺址的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了由水稻、稻稈、稻葉、鋸末和蘆葦組成的大面積水稻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 ~ 50 cm,最厚處超過100 cm。剛出土時,米粒形態良好,色澤金黃,少數甚至連殼脊、毛、尖都還清晰可辨。農業歷史學家多次取樣鑒定為人工栽培稻,是亞洲栽培稻雜合群體,具有粳型、秈型、中間型等多種粒型。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米數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在世界考古史上絕無僅有。不僅為研究中國稻作起源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而且糾正了中國稻作是由印度阿薩姆邦傳來的傳統說法,有力地證明了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木制建築遺跡
在河姆渡遺址的兩次考古發掘中,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質建築遺存,尤其是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壯觀,共發現1000多件。主要的木材成分是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學家和古建築專家在對遺跡和木質構件進行分析後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壹種幹柱式建築,以成排的樁為支撐,大小橫梁支撐地板,構成高於地面的架空基座,然後在上面放置柱子、橫梁和屋頂。在垂直相交的構件節點上,采用榫卯結構技術。中國出現榫卯木工技術的時間比金屬時代前推後了3000多年。
在河姆渡遺址的發掘過程中,發現了29排木樁,分析了至少6座建築。根據木樁的排列和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為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來看,當時普遍采用長屋的形式,其中最長的房屋寬23米多,深7米,房屋後檐上有壹條寬約1米的走廊。這個房子可能是家庭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墻上,從南到東朝向5 ~ 10。冬天可以充分利用陽光保暖,夏天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所以被現代人繼承了下來。河姆渡時期,建築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於人類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物外,在該遺址的第二文化層中發現了最早的水井遺跡。這口井建在壹個直徑約6米的鍋狀水坑底部。用四排邊長2米的木樁圍成壹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上搭壹個方形木架作為圍護。水坑周圍還有壹圈圍欄,大概是用來護岸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居住地周圍都是河流和沼澤,但水體與海水相連,使含鹽量上升,變苦,不能食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做出的努力,是人性使然。
人體殘骸
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墓地,只有27座零星墓葬。比較完整的骨架只有13。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後,人類學家韓康新、潘其鳳前往發掘現場,對其年齡、性別、體型、種族進行了鑒定。其中未成年兒童9人,成年人4人,編號為M23、M17的頭骨較為完整。
(1)年齡。M23來自第三文化層,頭骨巨大,額頭接近寬額頭,顴骨寬而突出,下顎厚實,男性特征明顯。根據現代人頭骨愈合和臼齒磨損情況,年齡在30歲左右。M17顱骨有前額膨出,缺少枕骨隆突,下頜升支內翻,下巴尖。特征顯示她是未成年女性,年齡約13-15歲。
(2)身高。根據遺體主骨長度和我國現代人體身長特點,換算出生身高。M23,身高169 ~ 170cm。M17身高152 ~ 157 cm。
(3)種族。M23和M17的顴骨更高更寬,門牙呈鏟形,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但鼻骨扁平,鼻梁凹陷,眼低,更接近中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應該是南方蒙古人種。
編輯此段落
主要用具
陶器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出土陶器最多、回收率最高的遺址之壹。經過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器多達40萬件,完整的、可修復的陶器約占出土文物總數的1/6,獲得完整的、修復的65438件。出土陶器中最有特色的是早期陶器中的炭黑,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摻入碳粉,主要是為了降低粘土的粘性,提高產量。陶器的種類很多,有釜、壺、盆、盤、碗、豆、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分為竈具、減肥器、儲物器、脫水機。特殊的有兩種:火爐和枯萎。陶爐形似簸箕,內壁有三個釘頭腳,為放置水壺而設。陶爐發明後,解決了木結構建築做飯的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壹直使用的圓筒爐的前身。
陶杯形似酒壺,前有筒口,後有氣孔,中間有扁扁的半耳釘。墻體內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細,在今天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大多數專家認為這是壹種盛酒的器皿。
石器
河姆渡遺址石器數量和種類並不豐富,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有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制作工具有斧、鑿、鏨子三種,形制較小,打磨不精,留下許多擊打和切割的痕跡。大部分屬於砍伐樹木和加工木質構件的工具,也有壹部分可以作為農具和加工骨頭、木材的工具。其他石器包括磨刀石、馬鞍形石頭和石球。後兩種可能是谷物和硬殼水果的脫殼工具。
骨骼物體/工具
出土骨器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重要的生產工具。按其功能可分為骨鑿、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骨鑿是最有特色的。
骨骼由大中型哺乳動物的肩胛骨構成。蠍子的形狀基本保持了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粗而窄,下端細而寬。骨面中間有壹條垂直的淺溝,下端呈圓舌狀,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形孔,上端有壹個橫向的方釘。它是為裝訂垂直木柄而設計的。這種制作方法是河姆渡文化遺址特有的。整體骨骼光滑,部分葉片因與土壤長期摩擦而殘缺不全或形成雙叉或三叉。這是壹種非常有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的骨頭多達170塊,對應著大量的稻谷堆積,說明河姆渡農業已經從采集進入到耕田生產階段。
木制家具
* * * 300多件,大部分出土於第四文化層,說明在7000年前,木制品已經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木材制作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最重要的木制品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車、齒器、木機刀、卷布棍、圓棍、尖棍、木(骨)刀等。紡織專家認為它是織布機的壹部分。用紡織品,說明河姆渡先民已經脫離了吃動物喝血的野蠻生活,進入了最初文明的歷史階段。
8木槳* * *,整塊木頭做的,圓柄柳葉。哪裏有槳,哪裏就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的先民就為了捕魚和與鄰近氏族的交流而劃槳劃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