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在中國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發現的。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年。
甲骨文是中國的壹種古文字,又稱“文琪”、“甲骨文”、“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字”。作為漢字的早期形式,它是中國王朝最古老的成熟文字,首次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它屬於古漢語,而不是其他語言的古代或原始語言。
擴展數據:
甲骨文,壹種殷墟,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它被證明是世界上的壹種古文字,中國現在使用的漢字就是從它發展而來的。然而,有幾個更古老、更奇特的甲骨文卻鮮為人知。
更早的甲骨文。
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字起源的實物資料——甲骨文發現於河南賈湖遺址。香港中文大學的饒宗頤先生指出,“甲骨銘文為漢字起源的關鍵問題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並被認為是“比安陽殷墟早4000多年的甲骨文,領先於世界上最早的古埃及紙莎草文字。”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早的文字原型。
其他甲骨文。
另壹種甲骨文刻在陶器上。這是1978和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貴州省威寧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中水漢群出土的壹批陶器和陶片上發現的。* * *有51個象形文字,有更豐富的變化。據專家考證,這是目前貴州出土的最古老的文字,距今約2000年。因其影響和意義可與殷墟甲骨文媲美,且該字與彜語發展關系密切,故被學者稱為“彜文甲骨文”。
《易甲骨文》發現後,許多專家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但未能破譯。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貴州民族學院王正賢和貴州民族學院彜文研究室王子堯終於突破了這壹難關,成功破譯。
甲骨文-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