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撲克牌只有葉子那麽大,所以撲克牌最初被稱為“葉子戲”。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也記載了“葉子溪”,這是由文字遊戲發展而來的。元朝時,凱爾波羅遊歷中國,在中國宮廷長期擔任官職。他和上層知識分子關系密切,學會了這個遊戲。後來,凱爾·波洛把它傳播到了歐洲。起初只是貴族們的奢侈品,但由於成本低廉、玩法多樣、簡單易學,很快便風靡民間。歐洲人根據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改進了紙牌遊戲,終於出現了“撲克牌”。
16世紀,西方流行壹種叫“勝牌”的牌,後來演變到倫敦和荷蘭流行起來。現代的牌是在1813年由英國政府統壹標準設計的,每張牌都被賦予了正式的名稱,壹直沿用至今:黑桃、紅心、鉆石、梅花。1894年,英國倫敦俱樂部產生了橋牌,最終演變成了現在的撲克牌。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毫不掩飾對撲克的熱愛,其中德國城市阿爾·塞布克(Al Cebuc)就自稱是“撲克之城”。在市中心廣場,特別建造了四根高聳的柱子,柱子頂端豎立著紅心、黑桃、方塊和梅花四個撲克牌雕塑,組成了市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