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新疆的馬特別有名。從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前壹世紀,它以其卓越的聲譽、聯盟和親和力而載入史冊。
公元前115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回到長安,烏孫國(在今伊犁河谷)派出數十名使臣和馬匹答謝漢朝。此後十年,公元前105年,烏孫王派遣使節送壹千匹馬給漢武帝作為聘禮,要求娶韓公主為妻,結盟。漢武帝答應了烏孫王的請求,把西君公主嫁給他。由於烏孫馬的品種特別優良,又符合漢武帝“神要從西北來”的占蔔,所以烏孫馬原名天麻。後來漢武帝得到壹匹比烏孫馬更好的大碗馬,於是把烏孫馬改名為西吉馬,大碗馬改稱天馬。天馬又名漢血馬,據說是發汗補血。據說伊犁馬現在還有這種特征,長跑後前臂和後軀經常會分泌出血珠。
在古代,除了伊犁河谷出產的名馬,新疆其他地方的馬也很有名。如《北史·高昌傳》曾贊吐魯番為“名馬”;盧光曾稱贊庫奇馬(Kuchma)是“壹匹優秀的馬”等等。
通過“朝貢”和“交換市場”,大量西域馬匹源源不斷地進入內地,在中國的軍事、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西域馬引入內地,對內地馬的品種改良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早在唐代,人們就已經看到了這種效果。認為唐代的馬“既雜又壯”。我們認為,西域馬在中國大陸馬種改良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比它們直接作為軍馬和耕馬所起的作用還要大。
天馬等馬從西域傳入中國大陸,在歷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漢武帝曾經為大宛馬寫過詩。唐代大詩人李白也寫了《馬歌》。這些詩至今仍為人們所熟悉。唐朝西馬及其後代的英姿,借助近代出土的昭陵六馬、昭陵飛馬、唐三彩馬,使人領略到當年的風采。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東漢陶馬,陜西Xi安唐先庭海墓出土的三色馬俑,第壹眼就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