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了易經#
在人類歷史上,有三本書被公認為最有智慧的:中國的易經、印度的吠陀和歐洲的聖經。其中,吠陀經和聖經具有史書和宗教經典的性質,而易經與歷史和宗教沒有直接關系,它探討的是整個世界的運行規律。
最近也在“微信讀書”軟件上看了很多書。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小故事、《吳穎兄弟全集》、《四季春》中國傳統節氣的修身養性、《中國古典詩詞》、《心中的美》、《萬物之美》、《上頭將軍》等等有些書讀成壹串,誰也讀不完。這兩天開始喜歡易經了。現在住在農村,研究了這本壹直想讀卻沒讀過的奇書。新型冠狀病毒的發源地是湖北武漢,在中國地圖上是母雞的心臟。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的建立,命名和選址,都有《易經》的神奇占蔔。我從書上查到了這個占蔔的神奇力量。
火雷咬卦。
從卦爻辭來看,上面的卦爻辭是從火中分出電來,下面的卦爻辭是搖成木來打雷,雷電擊中物體使其燃燒。古人認為這是上帝在懲罰邪惡。國王遵循天道,應該像閃電壹樣,堅決、迅速、徹底地打擊罪犯。這種占蔔也象征著用旺盛的生命力和熱情清除障礙。然而,障礙在於楊剛。如果妳低估了妳的敵人,妳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抵抗。妳不應該半途而廢,妥協。要全力作戰,就要行動迅速,如雷霆之怒,觀察力敏銳,如閃電之光。越是多事之秋,越要用重典。
蘇秦得到此卦,戴上六國之璽。
此卦為蘇秦遊說六國時所占。咬象征咬,也是詞語的隱喻。蘇秦克服壹切困難,成功地說服六國聯合起來反對強秦。六國還任命蘇秦為丞相。
商周時期,周文王對《易經》進行了整理和註釋,進而將《易經》從蔔筮之書轉移到“天人合壹”的思想學術領域。從此,易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儒道同源,被歷代學者推崇為“群經之首”。研究中國的文化,無論是春秋時期的儒釋道諸子百家,還是唐宋以後的儒釋道研究,都要談到《易經》。漢朝時,漢武帝把《易經》列為儒家五經之首。從那以後,《易經》成了儒家要求的第壹部經典。
《易經》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不僅因為其神奇的占蔔功能,還因為其深刻的哲理,所以有人稱之為“人類的少年哲學”:古代的農牧漁獵是《易經》的經濟基礎;綜合而無差別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哲學是其文化背景;漫長的奴隸社會追求權利是其形成時期的政治局面;帶有通俗淺顯感性認識的哲學思辨是其形成的基礎。它是人類青年智慧的結晶,而不是壹部遙不可及、讀不懂的天書。
關於《周易》中的“周”字,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周”的意思是“易道周浦萬事俱備”,因為《易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涵蓋了壹切,占蔔的意義必然是極其普遍的。有人認為“周”指的是周朝,表示時間。對“壹”字的解釋較多,主要有三種觀點:“壹”字是“日”和“月”的重疊,日在上,月在下;易是壹只鳥的形象;伊是壹只蜥蜴。蜥蜴會因為環境改變顏色。這是易經。今天大多數學者認為,“易”壹詞包含三個內容:
簡單性:雖然“易”包羅萬象,但有壹個簡化的公式或模型,壹切事物和現象都可以放入其中,加以解釋。
變化:“易”講的是變化的方式。壹切都在變化,變化很復雜但有規律可循。易經提供了壹種發現變化規律的理論。
不易:《易》雖談變,但道是永恒的,變之道不變。學了《易經》之後,人們就可以用規律來“以不變應萬變”。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和養生藝術的完美結合,是由吳唐門創始人張三豐根據易經理論、中醫經絡理論和道家指導的呼吸方法(包括陰陽之道)合成的壹種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