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清末光緒二十五年(1899),山東浮山人王在京患瘧疾,請大夫診治。太醫把脈後開了壹個方子,裏面的“龍骨”是壹種常用的補腎藥物。王讓家人到宣武門外的老中醫“大仁堂”按照藥方去買藥。藥買回後,王打開藥袋,壹壹檢查。他偶然發現藥袋裏的“龍骨”上刻著壹種類似篆書但辨識度不高的文字。這壹發現使他大為吃驚。王是當時著名的金石學家,在古文字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龍骨”上這些奇怪的字符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他刨根問底,派人去中藥店把有字的“龍骨”全部買回來。經過仔細研究,他初步斷定,這些“龍骨”上刻著壹個非常古老的文字,根本不是“龍骨”,而是商代占蔔用的動物骨頭。舉世聞名的甲骨文就是在這樣壹個偶然的機會中被發現的。這個故事可能是壹個傳說,但王是第壹個接觸和購買甲骨文並對甲骨文進行初步鑒定的學者,這與實際情況是壹致的。
應該說,最早發現這些“龍骨”的是河南安陽西北郊小屯村的農民。但他們不知道價值,只是把它當中草藥“龍骨”賣給藥店。藥店不買那些有字的,而是用鏟子把字削掉再賣,這樣就破壞了很多珍貴的甲骨文資料。光緒二十四年(1898),古董商範註意到了“龍骨”這幾個刻字,告訴了當時在天津的窮書生孟、王翔等。他們聽了,以為是古篆刻。次年秋,範買了幾塊刻字“龍骨”進京,送給當時在國子監中擔任供酒的著名金石學家王使用。王認為這是壹種刻有古文字的“龜版”,所以他出高價購買。因此,甲骨文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成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而珍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