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鹹陽宮大宴,仆役(大夫)周趁機向秦始皇進貢:“他離秦不過千裏,仰仗陛下諸神英明,平定大海,流放蠻夷,日月光照。他以諸侯為郡縣,皆大歡喜,免於戰亂。他從古至今都不如陛下韋德。”秦始皇聽後面露喜色。齊人余純嶽大夫立即反駁說:“聽說殷周王已經壹千多歲了,他為子孫建功立業,幫助自己。今陛下有家,子不過庶人,卒為六部尚書田昌,無輔中風。他怎麽救妳?能長久不吸取過去教訓的,沒人聽。今幼臣有進貢陛下之錯,非忠臣也。”
歷史上把這場宮廷之爭稱為周與淳之爭。秦始皇把淳於越的建議交給大臣們討論。時任宰相的李斯故意擴大事態,把矛頭指向所有的“學生”和私塾。針對春的言論,李斯說“五帝不換相,三代不相攻”。自古以來,治理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如今天下已定,法規統壹,儒生“師古不師今”,指責當代世界,混淆視聽。他們以“私學”醜化“法家”,指責政府和法規“進則口是心非,出則搬弄是非”,甚至造謠中傷。如果不禁止這種現象,肯定會削弱皇帝的權威,形成反對的派系。
所以,李斯建議:“我請史家把秦朝的記錄都燒了,他們不是醫生。敢集天下詩書百種語言者,當細察之,焚之以雜。有些敢講“詩”“書”的人拋棄市場,把過去當過去,看到就不提的人也是壹樣的罪。接下來30天不燒,就是壹座城了。不去者,醫術、占蔔、植樹之書,欲學法者,以官為師。”
秦始皇接受了宰相李斯的建議,下令禁止私學,焚燒“詩”“書”,實行文化專制政策。於是秦朝都城鹹陽就有了焚書之火,然後這樣的火或前或後在全國各郡點燃,壹個月之內就再也沒有熄滅過。在這場全國性的大火中,中國先秦的古典文學,除了自然科學(醫學、植樹)。
而神學(占蔔文學),幾乎都變成了黑炭。
焚書事件後,對政府的不信任和疏遠越來越明顯。公元前212年,有兩個方士,侯生和魯生,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的仙丹。明知根本沒有長生不老藥,他們只是用它來騙取財富。時間久了,騙局最終會被揭穿。按照秦始皇藥方無效的規定,這兩位方士將被處死。他們恐怕難逃壹死。於是他們以不能向這種人要仙藥為借口,散布秦始皇的壹系列專制過錯,逃之夭夭。秦始皇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生氣,因為他給了這些方士巨大的財富來換取長生不老藥。不僅沒人給他找到長生不老藥,還說他壞話。再加上首都鹹陽的壹些儒生造謠惑眾,於是秦始皇派人嚴厲審問,儒生們互相告密,牽連出460多名儒生,全部被抓起來活埋。歷史上,這壹事件與焚書事件合稱為“焚書坑儒”事件。
秦國政府曾經從六國的宮廷和民間收集了幾乎所有的古典文獻,並設立了規模龐大的皇家圖書館。同時招聘了70名老學者,授予博士職位。此外,至少有2000名知識分子在70名醫生的領導下聚集並死亡。秦政府交給這70名博士和2000多名學生的任務,就是審核皇家圖書館的古典文獻。新政府希望這些博士和學生能對古典文化思想做壹個篩選和清算,指出哪些文件對新政府不利,哪些文件對新政府有幫助,然後利用政府的力量禁止不利於新政府的書籍的流行,獎勵那些有利於新政府的書籍向人民廣播。就像秦始皇自己說的“我以前收集了天下所有的書,沒用的都全力以赴,還召集了壹大批文學方士宣揚和平。”可見此時對過去的文化思想進行了徹底的清算,結果是去除了大部分的六國時期的儒家文化。六國時期的思想文化禁令,必然造成六國貴族知識分子對舊時代的懷念和對秦政治的不滿。
焚書坑儒,造就了中國的“大壹統”格局。
“焚書坑儒”壹直是秦始皇殘暴的罪證,兩千多年來壹直被世界各地的學者所唾罵,以至於現在還有人對這壹歷史事件耿耿於懷,恨不得自己不能挖墳鞭屍,不能穿透兩千多年的時空,從秦始皇身上吸取骨髓。這種仇恨其實是後世文人潛意識中的集體恐懼,代代相傳。從感情上來說,老和尚也覺得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方法太激烈了,對當時的儒生確實太殘忍了。他本可以采取壹些更溫和的措施。但如果要評價壹個歷史事件,最好是從事件的效果來評價,而不是用道德或情感的標準。那麽焚書坑儒的歷史作用是什麽呢?我認為,經過這次事件,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歷史格局已經形成。
再來看“焚書坑儒”的本質。“焚書坑儒”的實質其實是壹場統壹思想的運動。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在政治結構上廢除分封制,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郡縣制。文化上,統壹文字,以小篆為標準的官文;在經濟領域,統壹貨幣,統壹計量。這些措施是國家統壹的基本要素,也是強大的國家暴力所能控制的要素。但是有些事情是國家強大的結構很難控制的,尤其是秦初,剛剛過了戰國,百家爭鳴還在,意識形態領域極其混亂。壹個國家能統壹到什麽程度,最重要的條件是能在什麽程度上形成相同的價值觀,意識形態的混亂是形成相同價值觀的大敵。所以,光有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壹措施是不夠的。最關鍵、最長遠的統壹因素是觀念的統壹,形成統壹的核心價值觀,這樣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壹措施才能有效。當時最大的兩個思潮是儒家和法家。儒家尊古,但秦始皇統壹中國是新事,采取的措施也是新措施,不符合儒家的理念。當時的六國貴族也試圖通過儒家的“克己復禮”來恢復周朝的分封制,從而獲得失去的權力。因此,對於新統壹的秦朝來說,統壹思想是維護大壹統的關鍵措施。所以秦始皇找了幾個儒生之後,就開始了壹場統壹思想的文化運動。手段有點激烈,但客觀效果很明顯。雖然大壹統的秦朝只維持了十幾年,但秦朝以後的統治者都把大壹統思想作為維持統治的關鍵手段。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大壹統思想正式形成。從此以後,歷代統治者基本都把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核心理念。這裏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秦朝“葬儒”和漢代“尊儒”的本質是壹樣的,都是想統壹思想。事實上,自漢代以來,所有的封建統治者基本上都實行“陽儒陰佛”或“真儒”,即表面上采取儒家的觀點,實際上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式統治世界,用儒家的方式教育人民。法家強調權、術、權,古人把這些東西當作帝王之術,作為控制民臣的壹種方式;儒家思想主要強調仁義禮義,仁義禮義最大的好處是在道德上形成行為意識,不需要訴諸暴力手段,是維護等級制度的好工具。所以歷代統治者都用儒家思想教育世人。當時秦始皇因為沒有意識到儒家思想可以利用,所以采取了斷然措施。但焚書坑儒實際上定下了陽儒陰法的基調。所以我認為焚書坑儒造就了中國的大壹統。
當然,我在這裏不是說秦始皇騙儒家是對的。我只想說他的統壹思想方向是對的,而且。具體方法可以更好,但是在壹個人命不如糞土的時代,沒有比直接物理淘汰更幹凈的方法了。另外,我覺得評價壹個歷史事件,壹定要從它的歷史效果來評價,這樣可能更客觀。
千百年來,儒法爭論不休,歷代政治家、思想家都不可避免地談到。
在1973中,毛澤東在他的詩中談到了它們。
這就是“七律,讀封建論,顯老郭”—
勸妳少罵秦始皇,討論壹下燒坑的原因。
祖龍魂猶死秦,孔子學名高固。
百代好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悉壹下唐朝的封建論,不要從子侯回到文王。
這首詩是為郭沫若寫的,因為老郭在上世紀40年代於重慶寫的《批評十書》中,稱贊孔子“順應了當時社會變革的潮流”。毛澤東不同意這種觀點。毛澤東還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辯護。這些,他都寫在詩裏了。
毛澤東為什麽不喜歡孔子?
在他看來,孔子和儒家經常講邏輯,但不壹定在實踐中。除了在文教方面的壹些成就,他們還經常空談自己的成就。歷代的王公公主都在打著儒家和孔子“仁義道德”的旗號,卻很少有人真正為人民謀福利,與人民同甘共苦。就這樣,他們在封建社會被譽為“聖人”,那些讀了壹些關於“聖人”的書的學生,可以搖搖頭,把尾巴翹到天上去。毛澤東的憤慨,除了五四以來的反孔思潮之外,還有其性格背景上的淵源。
毛澤東為什麽喜歡秦始皇?
詩中說得很清楚:“歷代皆好秦政法”。所謂“秦政法”,就是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廢除了“封建制”,改為“郡縣制”,郡縣令由中央王朝任命,從而鞏固了中央集權,成為中國幾千年政治制度的壹個基本格局。唐朝的柳宗元專門寫了壹篇封建主義的文章,贊美秦始皇的改革。
從根本上說,秦始皇的形象是被那些儒生損害的。原因是他發動了“焚書”和“葬送儒學”的事件。這對以儒家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是致命的打擊。是儒生的言論讓秦始皇成為了典型的“暴君”。
在這方面,毛澤東認為這是壹件值得“討論”的事情。怎麽討論,詩裏沒說。想想原因,不過是有些儒生活該,因為戰國末期方士盛行,很多儒生都接了方士的活,甚至騙過秦始皇幾次。事實上,在數百名儒生被騙後,仍有大量儒生留在秦始皇的政府機構中。所謂“焚書”涉及中國統壹後的“思想歸宿”,主要是焚燒六國官方書籍。漢代以後,學術統壹並未中斷。這些在近代已被歷史學家所辨析。
“歷代政治家都有建樹,封建社會初期有建樹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治,犯法就要砍頭,他們主張尊重現在,珍惜過去。儒家滿是仁義道德,滿是賊妓,主張過去富,現在瘦,開倒車。”——毛澤東說。
毛澤東是壹個革命者,壹個強調尊重現在、珍惜過去和創造新事物的政治家。在他的思想深處,他傾向於法律主義。但他並沒有完全否定儒家思想。他經常說壹些批判儒家的話,可能與他“去舊換新”的現實考量有關。畢竟他不是純粹的歷史學家。
毛澤東寫《七律》和讀《論封建主義》時已經80歲了。
這是他寫的最後壹首史詩,也是他壹生中寫的最後壹首詩。
壹個現代政治家的最後壹句詩,其實是對兩個已經老去千年,卻又活了幾百代的歷史人物的評價。
壹千年前,我寫歷史,想每壹個字。
千年嘆息,厚今薄古,聲聲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