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中國螳螂的習性

中國螳螂的習性

螳螂又稱刀螳螂,是壹種無脊椎動物,屬於昆蟲綱有翼亞綱螳螂科。它是壹種中型到大型昆蟲,頭部呈三角形,可以自由移動,復眼又大又亮。天線細長;頸部可以自由轉動。前足的腿關節和脛骨關節多刺,脛骨關節呈鐮刀狀,常折疊至腿關節處形成能捕捉獵物的前足;前翅皮質覆有翅,缺乏前域,後翅膜狀,臀域發達呈扇形,靜止時折疊於背上;腹部肥大。除極寒地區外,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尤其是熱帶地區。世界上已知的大約有1585種。中國已知約51種。其中,南方大刀螳螂、北方大刀螳螂、寬斧螳螂、中華大刀螳螂、歐洲螳螂和綠斑螳螂是我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螳螂很長,大部分是綠色的,但也有棕色或斑點。復眼突出,單眼3只。咀嚼口器,上顎有力。前腳抓腳,中後腳適合走路。逐漸變態。卵產在卵鞘內,每1個卵鞘內有20 ~ 40個卵,排列成2 ~ 4排。每只雌蟲可產生4 ~ 5個卵鞘,由泡沫狀分泌物硬化,附著在樹枝、樹皮、墻壁等物體上。剛孵化出來的若蟲是“前若蟲”,剝3 ~ 12次才會變成成蟲。壹般1年1代,有些物種孤雌生殖。食肉,獵食各種昆蟲和小動物,能消滅田野和林區的許多害蟲,所以有益。性虐待和攻擊性,食物不足常出現吞小食和雌吃雄的現象。分布在南美洲的個別物種會不時攻擊鳥類、蜥蜴或青蛙等小動物。螳螂有保護色,有的是擬態,與其環境相似,從而捕食多種害蟲。

英文名是mantid。也叫螳螂、螳螂或螳螂。螳螂科有近2000種大型快速移動的昆蟲,其特征是前胸(上部)較長,前足大腿關節腹面有溝,溝兩側有棘,脛腓骨關節(下部)可嵌入溝內。它只吃活的蟲子,用帶刺的前腳牢牢夾住獵物。當妳受到驚嚇時,妳的翅膀會發出沙沙聲,妳會顯示出明亮的警告色。常見於植物而非地面,形狀可為綠葉或褐色枯葉、小枝、地衣、花朵或螞蟻。依靠擬態不僅可以躲避天敵,而且在接近或等待獵物時也不易被發現。雌蟲交配後常以雄蟲為食,卵鞘中所產的卵可保護其免受惡劣天氣或天敵攻擊,卵數約為200枚。若蟲(沒有翅膀的成蟲)會同時孵化,並且經常互相殘殺。

多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歐洲的代表有螳螂(宗教螳螂〔是分布最廣的物種〕)、Ameles、Iris和Empusa。北美屬包括stagnomantis(s . Carolina〔是分布最廣的物種〕)、Litaneutria (L. minor是壹種小型的西部物種,是唯壹原產於加拿大的螳螂)、Thesprotia(細長)和Oligonicella(細長)。薄翅螳螂、千年鳶尾、狹柄天竺葵和中華天竺葵已被引入北美。中國螳螂在中國很常見。它原產於東亞很多地方,是北美最大的螳螂,體長7?6?510厘米。

“螳螂”的英文名來自希臘語,意思是“占蔔者”,因為古希臘人認為螳螂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現在的名字“mantid”(希臘語意為“算命先生”)也反映了這壹觀點。螳螂可以站立不動或優雅地來回擺動,擡起頭,伸出前腳,仿佛在祈禱,由此衍生出許多神話傳說。根據迷信說法,螳螂的棕色唾液能使人失明,馬或騾子吃了螳螂會死。螳螂的英文俗名“praying mantid”和學名“Mantis religiosa”,以及它的德文名“Gottesanbeterin”,法文名“prie-Dieu”,普羅旺斯名“prega-歐弟”,西印度群島名“神馬”,都與宗教虔誠有關。其他常見的名字包括“魔鬼的馬”、“騾子殺手”和螳螂宗教。由於所有的螳螂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所以用“捕食”來形容它們比“祈禱”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