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來了,萬象更新,草木更新,新壹輪的播種和收獲季節即將開始。人們剛剛度過了花草樹木在冰天雪地中奄奄壹息的漫長冬季,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那壹天。當新的壹年到來的時候,自然要用喜悅和歌聲來迎接這個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滿族、蒙古族、瑤族、壯族、白族、高山族、赫哲族、哈尼族、達斡爾族、侗族、黎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但節日的形式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有意義。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由來
甲骨文中“年”的拼寫是上為“和”,下為“任”。金文的“年”字和甲骨文中的“年”字壹樣,也是跟糧跟人的。小篆的“年”寫的是“上至五谷,下至千年”,《說文解何姿補》:“年熟。從五谷,從千聲。”小篆把“人”字改成了“千”,於是許慎就用了這個說法,“千”字本來就是裝飾的,這個解並不矛盾。“糧”是谷物的總稱,不能曲解為“麥”。壹年的好壞主要是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決定的,而現在甲骨文中的“禾”字已經被挖掘出來,幾乎都顯得沈重彎曲,可見它象征著糧食生產的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呢?從甲骨文來看,“年”字似乎是頭上頂著沈甸甸的谷子。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的前壹天,南京元老院決定使用陽歷,用中華民國來標記年份。但是陰歷已經存在很久了,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人們仍然關註農歷。
春節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人們祭竈的日子。民謠“二十三,香瓜棒”指的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祀竈。有“官三民四船工五”之說,即臘月二十三官持祭祀竈,二十四日百姓持,二十五日宅船持。
祭竈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壹種習俗。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竈神”神。人們稱這個神為“命主菩薩”或“竈主命”。據說他就是玉帝加封的“九天東廚統領廚宮”,負責管理各家的廚火,被崇拜為壹家之主的保護神。竈神龕多位於廚房的北面或東面,竈神的神像在中間。有些沒有竈王壁龕的人還直接把神像貼在墻上。有的神只畫壹個竈神,有的神有男女兩個。女神被稱為“廚王奶奶”。這大概是對人類情侶形象的模仿。竈神的雕像大多還印有這壹年的歷法,上面寫著“東方廚師當家”、“世界守護者”、“壹家之主”等字樣,以示竈神的地位。兩邊有“天道說好,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祝福全家平安。
竈神從去年大年三十開始就壹直呆在家裏保護和監督家人。臘月二十三,竈神會升天,向天上的玉帝報告這壹家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為“送竈”或“辭竈”。根據竈神的報告,玉皇大帝把新的壹年吉兇禍福的命運托付給了家人。所以對於壹個家庭來說,竈神的報告真的很有意思。
送竈壹般在黃昏舉行。壹家人先去廚房,擺好桌子,在廚房墻上的神龕裏給竈王爺上香,獻上用焦糖和面粉做成的蜜瓜。然後把竹竿紮成紙馬,做動物的飼料。用焦糖祭祀竈神,是為了讓他老人家嘴甜。有的地方還在竈王爺的嘴上裹上糖,說“多說好話,不說壞話。”這是用糖堵住竈神的嘴,叫他不要說壞話。在唐代的《舊時代年譜》中,偶有“司明(竈神)用酒糟敷在竈上而醉”的記載。人們用糖塗上竈王爺的嘴後,摘下神像,帶著紙和煙升天了。有的地方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稈和松枝,然後把供奉了壹年的竈王爺雕像從神社裏拿出來,和紙馬、草料壹起放在火上燒。院子裏燈火通明,此時壹家人圍著火堆磕頭,邊燒邊祈禱:今年二十三了,我要送竈尺去西天。有壯馬,有草料,妳會平安到達。蜜瓜又甜又甜。請對玉皇大帝好言相勸。
送竈神的時候,有的地方還有幾個乞丐,打扮起來,唱歌跳舞挨家挨戶送竈神,取名“送竈神”,換取食物。
送竈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很普遍。魯迅先生曾寫下“壹個庚子送竈當事實”的詩句:唯有雞膠香,衣香鬢影。如果家裏什麽都沒有,就只有幾只羚羊。
他在《送廚竈之日》壹文中說:“廚君升天之日,街上還有壹種糖,壹個柑橘那麽大,我們那裏也有,只是扁扁的,像厚厚的煎餅。那就是所謂的‘牙齦牙’。”本意是想請廚君吃了它,粘上牙齒,這樣就不會說玉帝的壞話了。"魯迅詩中"羚羊"的典故出自《後漢書·印石傳》:"宣帝稱帝時,陰子方最孝最慈。第十二天早上做飯,見到竈神,孩子又要拜,又要慶祝;家裏有壹只羚羊,所以受到崇拜。第三個之後自然就變得極其有錢了。“我已經認識了第三代,我已經發跡了。所以我經常推薦臘月裏的羚羊拜竈。”尹子芳見了竈神,祭了羚羊。後來,她交了好運。從此,殺羚羊祭竈的習俗流傳下來。
唐宋時期,祭竈的供品相當豐富。宋代詩人範成大對當時的民間祭竈活動寫了壹段非常生動的描述:古代傳說臘月,竈王爺對天說話。雲,車,馬流連,家有杯盤。豬頭是煮熟的,魚是新鮮的,豆沙和甘松魚餌是圓的。男人提出讓女兒回避,就是喝酒燒錢。妳聞不到妳仆人的掙紮,妳的貓狗碰妳也不覺得生氣。送妳到天門醉飽,也不要長勺短勺的重復雲煙,向市場乞討分。
臘月二十三的祭祀爐,與中國的新年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壹周後的除夕夜,竈神帶著壹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和其他神壹起來到了人間。竈神被認為是指引天上諸神的。其他神過年後又升天了,只有竈神會在別人的廚房裏呆很久。迎神的儀式叫“接神”,對竈神叫“接竈”。壹般是除夕夜拾竈,儀式簡單很多。那時候只要換上新的竈燈,在竈龕前燒香就行了。
俗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祀竈”。有些地方,女人不祭竈。據說竈神長得像小白臉,怕女人祭竈,有“男女之嫌”。對於竈神的起源,由來已久。在中國的民間神中,竈神的資格由來已久。早在夏朝的時候,他就已經是被百姓崇敬的大神了。據古書《禮記·禮記》記載,孔英達說:“顓頊之子日立為祝融,拜為竈神。”《莊子·盛達》記載:“竈有饃。”司馬彪評價說:“饃饃,竈神,壹身紅衣,看起來是個美女。”《抱樸子·魏徵》也記載:“在壹個月夜,竈神也指責白人。”這些記錄很可能就是竈神的來源。還有,或者竈神是個挖柴生火的“燧人氏”;還是神農的“火官”;或《黃帝烹任》的“蘇李記”;或竈神姓張,名榜,字郭;眾說紛紜。
在祭竈節,人們講究吃餃子,意思是“看掉餃子的迎風面”。山區多吃餅和蕎面。在晉東南,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間諺語說:“二十三,不吃炒,除夕之夜——壹鍋端倒。”人們喜歡把炸好的玉米用麥芽糖粘合,冷凍成塊,吃起來又脆又甜。
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戶戶都會寫春聯。民間講究,神必貼,門必貼,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像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是敬慕祝福之詞。天地有共通之處:“天之恩深似海,地之德重如山”;土地神聯:“白玉生於土,金生於地”;財神聯盟:“天上財神,地上財神”;京深蓮:“井可通四海,家可通三江”。糧倉和谷倉裏的春聯都是熱烈慶祝和希望的表達。比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如海深”;“南山牛如虎,北海馬如龍”;“大羊年年旺,小羊月月增”等等。還有壹些單體對聯,比如每個房間“擡頭見幸福”,門對面“出門見幸福”,火堆上“盛世沖天”,樹上“滿院都是金”,石磨上“根深葉茂”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壹個家庭的門面,格外講究,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
竈臺節結束後,正式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工作。每年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中國民間稱這段時間為“春節”或“除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叫“掃房子”,南方叫“除塵”。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
“臘月二十四掃屋帶塵”的習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照民間的說法,由於“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晦氣”。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
“三屍神”道教稱之為“神”,供奉在人體內。據《太上三屍經》“上屍名彭淑,在頭中;中國屍體的名字叫彭,在人的腹部;這具屍體的名字叫焦鵬,在人腳裏。”他還說在庚申的那天,他們去天堂告訴陳皇帝關於人類的罪惡。但只要人熬夜,是可以避免的,這就是所謂的“守庚申”
煮糖是麥芽糖的壹種,很粘。拉成長條形的糖塊叫“關東糖”,拉成扁圓形的叫“蜜瓜”。冬天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冷,蜜瓜凝固牢固,裏面還有壹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脆脆,有壹種特殊的風味。真正的關東糖,硬到摔不碎。吃的時候壹定要用菜刀劈開,材料很重很細。味道微酸,中間沒有蜂窩,每塊重壹兩、兩四兩,價格也比較貴。糖分芝麻糖和非芝麻糖兩種。糖做成瓜形或北瓜形。中心空虛,皮厚不足五分。雖然大小不同,但交易還是按重量計算。大蜜瓜有壹兩斤重,但拿來當幌子,買的人很少。
漢族的春節習俗
春節,也被稱為元日、元旦、戊戌、陳元、元朔、年蛋、歲歲、年潮、新鄭、首座、三元或年、新年,是夏季日歷的第壹天。由於歷法不同,每壹代的正月初壹都不壹樣:夏朝正月初壹,商朝十二月初壹,周朝十壹月初壹,秦朝十月初壹,漢代正月初壹,壹直延續至今。
“春節”壹代壹代有不同的含義。漢代指的是立春之日,南北朝指的是整個春天,只有現代指的是正月初壹。它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活動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面最壯觀、食物最精美的傳統節日。
春節飲食習俗
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崔緹《四人月令》“正月初壹為正日。向妳的妻子鞠躬,崇拜妳的祖先。拜的日子,酒喝的時候,家裏人都是卑微的,無論大小,排行老祖宗第二,兒女媳婦都是用辣椒酒給父母端上來,說是喜氣洋洋。”
在南朝時期,家家戶戶在春節期間互相拜訪,舉行宴會和娛樂活動。※.據梁朝宗巴《荊楚紀年》記載:“正月初壹,...年輕人和老年人學會了打扮,並向他們致敬。椒柏酒,桃湯。進了屠蘇酒,膠皮牙,還有五味辣菜。”還有畫雞、燃鞭炮、掛繩、許願等遊戲。
唐宋元明清時期,春節飲食習俗中的禮儀元素逐漸增多。※.據南宋伍茲壽《梁璐夢》記載,“各地大夫皆互賀,精男精女皆穿新衣,訪節”;《梵天魯聰錄》記載:“男女輪流拜長輩,主人領幼走親訪友,或停送子女祝賀,稱為拜年”;《清波雜誌》上說:“在宋元佑統治時期,仆人們經常被用來在新年期間以他們的名義刺人”。親戚朋友拜年,主人家壹定要設宴招待,酒肉極其豐盛。
據《嘉泰會紀》記載:“元旦男女皆喜,居士設酒果飲,男女依序拜,為隆重之事。為了祝賀親人,他們置辦酒食,每五天放壹次假。”到了清朝,紀昇在景帝歲時說:“士族之家,加衣,穿之,祭神,祭祖;燒完帛,壹家人團聚,獻椒盤,倒柏酒,幫忙蒸餅,啜粉湯,真是美味。出門迎親,上藥廟,拜謁電影院,過柬埔寨慶生節。魯豫的親友,便降於,並祝“拜年之日,為來拜年之春”,即使妳們不親,妳們也會有三杯酒。如果妳健忘,為什麽不喝醉!俗話說,坐壹家不如去千家。且車馬喧嘩,追日是極壹時之勝。”
春節前後的飲食習俗
漢族人的春節習俗壹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全魚、酒、橘子、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茶、菜肴為主。伴隨著除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生火、放鞭炮、觀年、給壓歲錢、走親戚、逛祖墳、逛花市、生社火等諸多活動,其樂無窮。比如年夜飯就特別重要:壹是全家人要聚在壹起,因故未歸者要留壹個座位和壹套餐具,以示團圓之意;二、飯菜豐富,講究“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順”,酒叫“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壹年多”;這種魚是不允許吃的,它被稱為“Kanyu”,必須留到開學第壹天吃。北方沒有魚的地區,多以雕木魚代替;三、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孫輩居中,父輩地位較低。男女老少都應該喝酒。吃飯的時候關上門,興奮感就沒了。
年夜飯的家常菜,各地各有特色。在過去,在北京和天津,人們通常煮米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煮幾個菜。陜西家宴壹般是四八碗。四碗是炒菜和涼菜,八碗主要是鹵菜和熟食。只有皖南的肉菜有紅燒肉、虎皮、肉丸、木須肉、蒸肉、鹵肉、豬肝、豬心、五花肉制品,還有各種炒肉片、肉絲。鄂東是“三蒸”、“三餅”、“三丸”。
“三蒸”即蒸全魚、全鴨、全雞;
“三餅”是魚餅、肉餅、羊餅;
“三丸”是魚丸、丸子、蓮藕丸。
壹般哈爾濱人炒8菜,10菜或者12菜,16菜,主要食材不外乎雞鴨魚肉蔬菜。贛南的年夜飯壹般是12菜。浙江有些地方壹般是“十大碗”,求“圓滿幸福”的顏色,以雞鴨魚肉和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壹般有十幾道菜,講究四個涼菜,四個熱菜,八個大菜,兩個湯。
全國各地的年夜飯都有壹種或幾種必不可少的菜,這些菜往往都有壹些吉祥的寓意。比如蘇州,餐桌上壹定要有青菜(然後是開心菜)、豆芽(意大利菜)、芹菜(勤快)。湖南中南部肯定有壹種重1斤左右的鯉魚,叫“團年魚”,還有壹種重3斤左右的豬肘子,叫“團年肘”。皖中南的餐桌上有兩條魚。壹種是完整的鯉魚,只能看不能吃。表示對祖先的尊重,也表示壹年不止。另壹種是鰱魚,可以食用,象征兒孫興旺。祁門家宴的第壹碗萊是“中和”,由豆腐、香菇、冬筍、蝦皮、鮮肉制成,寓意“和為貴”。
合肥的飯桌上有壹碗“雞抓豆”,寓意“搶錢發財”。管家要吃壹個雞腿,叫“抓錢爪”,寓意來年發財。安慶的頭,飯前要吃壹碗面,這叫“錢本位”。南昌地區必吃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濃湯,依次寓意年年上漲、年年有魚、五谷豐登、串串飯、八寶飯、年年興旺。
北方地區喜歡在春節吃餃子,這意味著團結,好運和迎接新年。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的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很多功夫。人們把錢包在餃子裏,誰吃了它,來年就會發財。把蜂蜜包在餃子裏,誰吃了誰就代表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臘月二十五
按照古老的習俗,竈王爺上天時,玉帝會在臘月二十五親自下凡,調查人間善惡,決定來年的禍福。因此,家家戶戶都向他獻上祝福,稱之為“接玉帝”。在這壹天,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和言語中小心翼翼,爭取良好的表現,以贏得玉帝的青睞,為來年帶來好運。
沖出混亂
直到大年三十才派竈神來歡迎他回來。在此期間,地球上沒有上帝的管轄,在所有被原諒,許多人結婚,這被稱為“驅逐混亂”。亂年是人們為自己設計的調整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期。年底了,人們有了閑暇和積蓄,對於那些很少有精力做大事的人來說,這是壹個很好的機會。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的需要,發明了這種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人們的生活秩序是由民俗規範的。
趙天蠶
又名“焚田蠶”、“燃田蠶”、“焚田財”,是江南壹帶流行的祈求新年的民俗。臘月二十五,綁著火炬的長桿會立在田裏,用聖火來預示新的壹年,欣欣向榮的聖火預示著來年的豐收。這個活動在除夕的時候在壹些地方舉行。
“12月26日”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過年”,據說這壹天主要是準備肉過年。殺豬,當然是殺自己的豬;割肉就是不養豬的人去市場買肉過年。
之所以把“割年肉”寫進年節歌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在年節往往能吃到肉,所以稱之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
民間諺語說,“臘月二十七,殺雞趕大集”。這壹天,家家戶戶除了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去市場上商店集中采購。與平日的集市相比,臘月二十七的集市主要是買賣年貨,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給孩子的各種玩具和禮物、給女孩的各種頭飾。這壹天,全國各地的市場都非常熱鬧。
傳統民俗中,這兩天要集中洗澡洗衣服,以擺脫壹年的黴運,為明年春節做準備。北京有句諺語“二十七洗去病根,二十八洗去邋遢”。臘月二十六洗澡是“洗福祿”。
臘月二十八
年中有這樣壹句話:“臘月二十八,糕點、饅頭都貼貼花”。
所謂貼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貼窗花,貼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的“符濤”。古人以桃木為避邪之木,《藝經》曰:“桃為五樹之精,故抑邪者也。”
臘月,做了28把面粉,準備主食和面粉。以前沒有速效面粉,普通面粉不容易放,面粉也不差。於是28號就做了面粉準備正月初壹到十五的主食,還發了27把面粉。28號蒸棗花用棗蒸,這些都是餡。老話講,初壹到初五不能蒸饅頭,不能用火炒菜,所以老北京人習慣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做主食。因為春節期間禁止蒸、炸、煎、烙等烹飪,所以蒸與爭諧音,煎與鬧諧音,煎與炒諧音(四聲),烙與落諧音,是不吉利的。所以老北京人過年前要蒸足夠全家吃壹周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
除了饅頭,過年的蒸菜裏還有其他面食。金世宗後裔萬艷左賢在《康熙遺風配件考證》中所列的滿族年菜中的蒸食有:蒸饅頭、蒸幸福、蒸花卷、蒸棗泥方園、蒸豆沙圓包子、蒸子孫饅頭、蒸如意卷等。春節期間,紅點要放在抹了胭脂的饅頭上,以示吉祥。現在因為沒有那麽多禁忌,春節期間隨時都可以買饅頭。
人們祈求新的壹年家庭和睦、美好、繁榮,所以刻意避開那些聽起來諧音的東西。雖然用面團蒸饅頭有點麻煩,但很多人還是願意堅守老壹輩傳下來的文化。
受訪者:癲癇病道士-新手江湖二級10-2 21:48。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又稱農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的春節是指從臘祭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儀式,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都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這些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祈求豐收。活動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來了,萬象更新,草木更新,新壹輪的播種和收獲季節即將開始。人們剛剛度過了花草樹木在冰天雪地中奄奄壹息的漫長冬季,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那壹天。當新的壹年到來的時候,自然要用喜悅和歌聲來迎接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