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篇》中記載:“...金木有天、火、水、土五種元素,及時培育形成萬物。它的神叫五帝。」
那麽,五行是什麽,歷史上是如何解讀的?
“五行”壹詞最早出現在《尚書》中的石幹和洪範。在石幹的意思是“有胡適威逼五行,輕忽三義,以天滅命”。在《洪範》中,指出“槍洪水,汩汩五行陳奇;皇帝大怒,卻不殺洪範九域...鯀死了,宇乃斯興旺了,天是Xi宇紅帆的九域,壹輪團圓了。五行:水、火、木、金、土。
“五行”在《洪範》中已經被明確定義為水、火、木、金、土,被認為是第壹位的。在周幽王,“五行”被認為是構成萬物的五個矩陣。《左傳》中也有“五行”。在這裏,他被認為是“土五行”,與“五材”和大地的繁衍息息相關。
“五行”與自然的呈現和持續運行有關。至於所謂的“行”,鄭玄註道:“齊天,應順天道,行氣。《尚書》中提到的“五行”有壹定的象征意義——“行”。“行為”所指的無非是壹種自然的“操作”,是按照自身呈現所固有的壹種規則進行的連續運動,是壹種自然的行為。所以壹有洪水,皇帝就會生氣,因為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而命運落到了禹身上是因為禹引導形勢控制了水,而水性自然基本上是流動的,水性自然被阻擋控制了,這肯定會導致自然的憤怒,因此也會導致人們的反感。因此,夏柒攻擊胡適,認為他的討伐是“不道德的”。如果右派不攻擊右派,妳就是不尊重..."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五行”就是物質運動;意思是萬物的宗教。上面古人說的其實是在表達壹種思想:不遵循“五行”,就會像丈夫和寡婦壹樣被命運所排斥!雖然有點理想化,但也不是沒有道理。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會比盲目蠻幹更順暢。
八卦可以衍生出五種元素:
五行:金木的火、水、土。當提到五行時,有些人認為它們是迷信。甚至有人說是五種物質,對應自然界的金屬、樹木、流水、火、土。五行其實就是五氣,比喻為五種物質,是形象的描述。當然,化氣為物是有道理的,說是五物,但不能偷柱,五氣是根本。
從壹開始,“壹”的意義就足夠我們去研究了。可能很多人長期不了解,外國人也不了解。分為兩部分,分別畫為“-”和“-”,即陰陽為兩器,陰陽為根本。外國人懂陰陽嗎?還是我們中國人說了才明白,還壹知半解。中國的古人對陰陽研究得很透徹,已經發展成了陰陽學說。單憑陰陽就能解釋世間萬物。比如陰陽對應的季節是夏天和冬天。陰陽分為四象,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對應1、3、2、4。陽是單陰是雙。為什麽?我不能理解它。太陽,少陽對應1,3,太陰對應2,4。太陽是1,太陽是3,太陽是2,太陽是4,這也是1234順序的由來。古人發明了1234這四個數字。太陽對應太陽,太陰對應月亮。太陽純凈而堅定,月亮純凈而柔和。少陽為木,太陽為火,少陰為金,太陰為水,對應四季:木春,夏季火,秋季金,冬季水。夏天的陽是明亮的,所以太陽是夏天的火,木春是少陽。這裏應該可以理解。現在把事物分成陰陽四象似乎很簡單,但這是三千多年前的知識。把陰陽四象和數字聯系起來就更難了。即使是今天的人也不壹定能做到。古人的思維是跳躍性的嗎?
陽極和陰,陰極和陽,這個也要懂,現實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古人是怎麽得來的?是不是觀察自然就得出這麽壹個高度概括的普遍適用的原理?中國的古人不簡單,學習古文化要多壹份敬畏,不要罵古人。其實現在很多問題古人都能解決,只是我們無知,淺薄,醜陋。1是陽之始,2是陰之始,所以剛才太陽是1,太陰是2,這是錯誤的,有待糾正。所以太陽轉陰的開始是2,對應的火是2,農歷轉陽的開始是1,對應的水是1。古人覺得這裏很神奇,所以水。
我不知道這個定理是誰提出來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來證明。推理呢?古人取得偉大成就的秘訣就是舉壹反三,仔細觀察人類和自然。現在有幾個人認識自己,認識自然,生活在大城市,迷失在其中。他們認為自己是城市的壹部分。想想天生完美。中醫認為,氣和則百病消,氣反則百病生。當然是循環論證。春夏秋冬,自然的順序也是1234,數字的順序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所以和諧相處是自然,違背自然規律就是死亡,所以說起來很簡單。所以古人說:大道至簡。金木水火,春夏秋冬都是氣,從春到夏,從夏到秋,氣的流動也是自然規律,不可違背,否則會自取滅亡。在這裏應該也是可以理解的。順生,從春到夏,所以木生火,從秋到冬,所以金生水,從夏到秋,是火生金嗎?不,從春天到夏天,陽在上升,從秋天到冬天,陰在下降。還要明白,陽主升,陰主降,大自然也用很多例子證明了這壹點。升與降是符合陰陽學說的,也就是陽上陰下。推而廣之,男女交合,男上女下,處於天然位置。別說他們連男女都不懂,女人上上下下都不對。唉,形式主義又犯了。陰陽是兩種氣體,不是形態,氣的流動是不可預測的。只能找到軌跡,陰陽就這麽簡單。有很多種形式。研究這些知識的人都是陰陽專家,古代性保健專家。唉,性保健專家早在壹兩千年前就出現了,知識如此豐富,無所不包,但中國人的性生活質量並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是古人拋棄了我們還是我們拋棄了他們?
從夏天到秋天,因為有壹個陽極和陰,壹個陰極和陽,陰陽變化,所以火不可能生金,但是有壹個中間轉化的樞紐,叫土,土在中間,至此五行完整。由此可見,陽極與陰,陰極與陽,並不意味著它們的變化,而是有壹個變化的過程,這很好理解,因為火是太陽,它成為陰的開始,但後來。所以火先生土,土再生金,由陽轉陰,陽生陰,陰生陰死,陽進陰退,順陽反陰。所以從火到金,火生土,土生金,而從水到木,只有水生木,沒有中間土的轉移。火變成金,拜大地之功,陽變成陰,反過來。因為土,火生土,土生金,相合,陰轉陽,本來相合,所以水生木。這就是五行共存的原理,五行是壹樣的。妳自己看看這些是不是騙人的。如果他們是,那麽所有的千千古人都是騙人的。他們為什麽作弊?而在這些虛假知識的基礎上,就建立了如此高深的知識。陰陽五行學說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基礎,在基礎上建起了摩天大樓。這摩天大樓是空中樓閣嗎,古人真的那麽無聊嗎?妳壹說陰陽五行學說就搖頭,所以妳對這座摩天大樓壹無所知。這些都是中醫裏非常基礎的部分。中醫區分五行,也就是區分五氣和五氣,遠比這裏說的復雜深刻。畢竟是壹門學問。在這裏,我只是告訴妳,五行就是五氣,對五行進行推理,就是要識別五氣的流動軌跡。
然後聯系數字,土自然對應5,這個數字發展成5,12345。五行分為陰陽。註意,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楊燦分為陰陽,而陰也可以分為陰陽,所以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 * *十,也就是1234567890。在這裏,五行分為陰陽,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外國人有嗎?學習中國的古代文化,只能用中國人的思維去學習。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容易還是在中國缺少土壤水分的外國人容易?用西方的話說,中國講究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結合,以形象思維為主,而西方是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結合,以抽象思維為主。學習西方文化後,妳的思維能力提高了。12345有氣的內涵,所以為了區分,用十氣(陽木、陰木、陽火、陰火、陽金、陰金、陽水、陰水、陽土、陰土)來表示,所以十幹莖就是十氣。中國花了那麽多年的時間約會幹支,不要說妳現在。註意中國人的思維,土在中間。12345是陽,67890是陰,12345是命數,67890是數。有生命號才有號。這句話應該理解為67890是由12345改過來的。12345對應水火木金土,67890也對應水火木金土,12345為陽,67890為陰,所以甲陽木3,乙寅木8,丙陽火2,丁寅火7,庚陽金4,辛寅金9,非陽水1,歸陰水6。為什麽1234567890來源於陰陽五行的變化,可以反證。中醫十氣之流的鑒別,加減1234567890即可。這不就證明了我們常用的十個數字1234567890代表十個氣嗎?氣數,氣數,氣化是外在的數,數的加減是氣的變化,萬物都是氣化凝聚而成的(這句話可能很多人聽不懂,但意思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萬物都受陰陽五行的影響),也就是說萬事萬物都是可以計算的,中國人的口氣真大,但妳信嗎?如果我告訴妳計算方法,妳覺得可以嗎?
再比如,數字可以計算,1+1=2,很好理解。壹張圖加壹張圖,就是兩個陽的變成了太陽,壹個陽是1,太陽是2,所以1+1=2,1也是如此。註意,學習中國文化要用中國思維。
十莖就是十氣,剛好形成壹個圓(春夏秋冬是壹個圓,是地球繞太陽運動產生的),但這裏的圓不僅僅是因為地球繞太陽旋轉時是壹個圓,而是因為氣的流動是壹條平滑的線,它是壹個圓是因為重復,因為氣產生於天體,沒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也就沒有白天黑夜,沒有春夏秋冬,沒有陰陽五行,所以是幹的。 幹的起源,然後是地支的起源。
地支的起源比較簡單,因為陰陽產生了四象八卦和六十四卦,可以推下去。兩卦的n次方相當於用二進制來計算世間萬物。陰陽分兩類,四象分四類,八卦分八類,六十四卦分六十四類,產生無限分裂。古人分成六十四卦就夠了。因為計算機的出現,64卦以下的細分並不難,但需要古人的智慧。作為壹個中國人,應該知道什麽是幹卦,什麽是坤卦,應該知道先天八卦。幹代表天,坤代表地。由幹到幹有六變,即十二新聞卦。這12的變化正好是壹周,也就是壹天,或者壹年,所以有天是自轉,年是公轉的說法。這12種變化是古人表述的,即子醜毛寅辰巳中午未能申海,這12種變化也是氣的12種變化,所以12種地支是12氣。天氣幹燥,壹天或壹年中大氣變化,所以只有年日幹枝和月幹枝之分,月幹枝和月幹枝是由年月幹枝和月幹枝引入的。壹年有12的變化,所以壹年有12的變化,壹天有12的變化,壹天有12的變化,現在發展到24點。地支是12氣,天幹是10氣,天幹占優勢,所以12的地支可以換算成10的天幹,10的天幹是陰陽五行,所以12的地支也是陰陽五行,可以用數字計算。壹年中,月亮的盈虧不正好是12次。月亮的盈虧記錄在第壹天和第二天。那壹年,也就是二十四節氣,氣的變化是什麽表現?每壹個節點都是氣的轉化點,每壹個節點都是壹個新月的開始。這裏的月亮不是月亮,而是對應的12。所以在計算地支氣的變化時,要用結來區分。12地支也可分為陰陽,成為二十四節氣。在每個節氣中,氣是陽在前,陰在後。它可以不斷變化,24歲到36歲,48歲,60歲,72歲,甚至無窮無盡的變化。12地氣不同於10天燥氣。10天幹氣是陰陽變化,與地球自轉無關,符合萬物,放之四海而皆準。古人形容為填充天地之間,無處不在。12地支氣是地球自轉公轉產生的,所以叫地支氣,地支氣與地球、位置、方位有關。12地支有方位,10天幹無方位。如果我們知道每年有12個變化,每天有12個變化,那就壹定知道地球有自轉。有多少人知道幹支的日期,又有多少人知道幹支代表氣,可以通過計算幹支來把握我們看不見卻離不開的氣的運動。學氣功必然知道莖枝,學中醫必然知道莖枝。而這是最起碼的,相當於小學只認識1234567890。
混沌始於球,分陰陽,故天地之氣無處不在,陰陽無處不在,似實心球,故天為圓。六芒星12也可以被圈起來,但它有壹個中心。從圓心開始,畫壹條線12,圓被等分為12。12的地支代表12的方位,圓圈是地球的平面,所以地方。合起來就是天是圓的,方是方位的意思。妳還會嘲笑古人認為地球是方的嗎?古人把由許多星星組成的浩瀚宇宙稱為“天”,把它們所居住的陸地稱為“地”,因為太陽、月亮等天體都在無休止地運動,像壹個無始無終的封閉的圓圈;但是地球悄悄地把我們帶到了那裏,就像壹個正方形的物體是靜止穩定的壹樣,於是就產生了“壹個圓的地方”的概念。這裏的正方形表示平滑。在北京,大部分房子都是四合院,體現了壹種“圓的地方”,這裏的方就是平安無事的意思。而安然無恙都是基於地支的位置。12的地支代表12的方位,地支可以轉化為幹,所以幹也有方位。木洞、霍楠、金溪、水貝、幹支與占蔔密切相關,所以八卦可以接受幹支。熟悉易經的人都知道,接受幹支就能算出八卦。不知道八卦是多少年前產生的。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熟悉易經,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偶爾玩玩易經。易經也被稱為集團的首腦和中國文化的源頭。畢竟源是源,有點簡單,就像小學的加減乘除的算術。怎麽能和大學裏的微積分比呢?《易經》是群經的基礎部分和第壹部。他制定了壹套規則,即陰陽五行、天幹地支的演算、陰陽五行、天幹地支的加減乘除法則、八卦的十數。所以依靠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八卦八卦的重疊分組,變化無窮,其實就是氣的流動,壹直如此。依靠陰陽五行,天幹地支理順了氣的變化。五行與太極
金為陰(陽,剛柔相濟),水木為陽(陰,剛柔相濟),相輔相成,剛柔相濟才能和諧,剛柔相濟才能相得益彰。
水為陰(陽、柔、剛),木、火為陽(陰、剛、柔),可以相輔相成,剛柔相濟才能和諧,剛柔相濟才能相得益彰。
木為陰(陽,剛柔相濟),火土為陽(陰,剛柔相濟)。互長互抗可以相得益彰,剛柔並濟可以和諧,剛柔並濟可以相得益彰。
火為陰(陽、柔、剛),土、金為陽(陰、剛、柔),可以相輔相成,剛柔相濟才能和諧,剛柔相濟才能相得益彰。
土為陰(陽,剛柔相濟),金水為陽(陰,剛柔相濟),可以相輔相成,剛柔相濟,剛柔相濟,相得益彰。(1)五行屬性及分類方法
五行學說可以概括宇宙萬物,其主要思維方法是根據五行的特點和事物的不同性質、功能、形態,將事物或現象分為五類,分別屬於金、木、水、火、土五行。並根據五行之間的關系及其規律,解釋各種事物或現象的聯系和變化。在醫學上,用於闡明人體器官組織之間復雜的生理病理關系,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密切關系。
原來的五行物質元素學說上升為五行學說後,基本上不是單純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的。五行各有特點,即“水為潤澤,火為炎,木為直,金為革,土為善。”這意味著木材具有生發、順滑的特性;火是熾熱向上的;黃金具有收斂和轉化的特性;水是潮濕的,向下的。因此,根據上述特點,運用“類比分類”的方法,將需要解釋的事物或現象簡單地分為五類,並將每壹類屬性相近的事物或現象分別歸入五行。在五行屬性分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規律解釋或推導事物或現象的復雜關系和變化。
(2)五行屬性分類
為了解釋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復雜性,歷代醫家還對與人體生命密切相關的臟腑、生理活動、病理反應和自然事物進行了廣泛的聯系。
(1)用五行的特點解釋五臟的功能。比如木質的毛發生長,肝臟樂於達到並控制排出;水基潤降,腎藏精控水。所以肝屬木,腎主水,其他臟腑也是如此。
(2)以五臟為主體的五大功能活動系統,五種外用藥,五時五氣,以及五臟、五官、形體、情誌等。形成了。
(3)這五大功能活動系統說明人體內部環境與外部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對立統壹的關系,如春屬木,春季肝氣旺,春季多風。在內,肝膽為表裏,能開竅明目,強筋控怒,病理上易散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是表格的橫向連接。如果從縱向來看,是指這五種事物或現象之間存在著聯系。
(3)五行分類的意義
五行屬性的分類主要是用來概括人體與自然界中許多事物或現象之間的壹些內在聯系。比如比較五行的特點來說明五臟的壹些生理功能特點:比如木條挺拔,具有生發的特點,而肝則柔軟舒適,主要負責散氣升氣,所以肝屬木;火為陽熱之象,具有炎癥的性質,而心為陽所動,有溫煦之效,故心屬火;土為萬物之母,具有生化、滋養萬物的特性,而脾能運化精微的水谷,是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故脾屬土;金有清澀之功,肺主呼吸降,故肺屬金;水有向下濕化的特性,腎能貯藏精氣,調節水液代謝,向下排出廢水,所以腎主水。
中醫把人與自然的這種關系稱為“天人相應”,而五行學說把人體的臟腑和自然界的同類事物歸入五行系統,說明人體的五臟系統和自然界的同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和影響。而且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說明臟腑之間存在著某種生理聯系,可以解釋某些病理現象,指導疾病的診治。比如脾屬土,所以它與五官的“口”和“思”,季節的“長夏”,氣候的“濕”,有壹些生理上的內在聯系,也可以通過病理來反映和驗證。若口中有甜味,可反映脾濕。
五行基本定律
五行的相乘和相損
相乘和互損是五行關系中某些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異常現象。乘,即乘虛入侵。欺負就是欺負。倍增,即過多的幹擾,超過了正常制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的結構關系失去正常的協調。不正常的現象有兩種:壹是受害者不足,攻擊者利用他的弱點欺負他。第二,攻擊手極其囂張,不受其他線路限制,全靠實力攻擊行程。
需要說明的是,“相克”和“乘法”是有區別的,相克在正常情況下是壹種制約關系;乘法是正常的制約關系被破壞後的異常現象。在人體內,前者是生理狀態,後者是病理狀態。
互相威脅,也就是互相對立,也叫對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系失去正常協調的又壹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壹是被害人極其囂張,不受約束,反而欺負被害人。比如金要抗木,如果木極其囂張,那就不是金做的,而是侮辱金,就是木侮辱金。第二,進攻者弱小,受害者因其衰落而受侮辱。比如金弱,木因其衰而辱金,即木辱金(衰)。
所以說:“妳精力充沛,就能駕馭所獲,所向披靡;不則利之,勝則輕之。”也就是說,如果五行對某壹行過於生氣,就會過度限制自己所贏的那壹行(我克),成倍增長。而妳侮辱他的無敵之旅,就是反克。如果某壹行精神不足,那麽對我之行就會過度限制,乘虛而入。而我自己的贏家,也就是我的德國之旅,也會被我的缺點所反噬。比如支氣管擴張的臨床癥狀位於肺,每次肝氣郁結,氣短上下,火灼肺,但咳出血來,就是木火之刑(即木王辱金);肝郁氣滯,影響脾胃消化吸收,為木郁土積。濕熱型高血壓,多因濕熱困脾,導致肝氣虧損,肝陽上亢為土侵木。至於金承木(虛)證,臨床少見。
五行的控制和勝利
五行系統結構之所以能保持動態平衡和循環運動,主要在於其客觀存在兩種自我調節機制和方式。壹種是正常情況下的“定制化”調整;壹個是異常情況下的“勝利與恢復”的調整。
制度,也就是制約。化學的,生化的。所謂控調,主要是指在常態下,通過互生互制的相互作用,對五行系統結構的調節作用,也稱“五行控制”。
首先,從五行的整體作用可以明顯看出,任何兩條線之間的關系都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的。五行中任何壹個都有四種關系:生我、生我、制我、制我,所以“制”的正常關系是可以保證的。
也就是說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能克木,從而使木不朽,所以能滋養火,使火正常生化。
火能殺金,金能生水,水能殺火,火才能長存,所以能滋養土壤,使之正常生化。
土能勝水,水能生木,木能勝土,土才能長存,所以能養金,使其生化正常。
金可以殺木,木可以生火,火可以殺金,這樣金才能長生不老,所以可以滋養水,使水正常生化。
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能克水,水才能長存,所以能滋養木材,使其正常生化。
可見,正是這種對立互補的制約,調節和維持著事物結構的相對協調和平衡。因為互長互阻的過程也是事物的消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不平衡的消長情況,本身就是互長互阻的再次調整,這樣協調平衡就會再次出現。正是這種循環運動,在不平衡中尋求平衡,平衡又立即被新的不平衡所取代,推動了事物的不斷變化和發展。
所謂勝-復調整,主要是指五行系統結構在非正常情況下的壹種大周期調整功能,即在局部大不平衡的情況下,通過相互抵抗的關系。勝與復的調整可以使五行系統的結構暫時由盛而衰,調整後又會從失衡中重新恢復平衡。
所謂“勝”,就是精神上的勝,指的是某條線精神過盛對“自己贏”之旅的過度束縛。壹旦齊國的勝利出現,必然會導致壹股相反的力量對其進行壓制,也就是所謂的收復齊國。因此,蘇文補充道:“如果有必勝的精神,它會回來的。”而且勝氣重,復氣也重。齊的勝利是輕的,齊的恢復也是輕的。
比如內熱太強,會導致金太多,導致內熱下降,內熱下降不會造木,而內熱會導致造土加劇,內熱的克制會削弱造水的動力,使水旺盛,過多的內熱會被砍下來使之恢復正常。如果內熱不足,會被水過分克制,而火衰不能使金,就會導致金氣過盛。如果金氣旺盛,會加強制木,使木弱土弱,火減弱,使內熱逐漸恢復,維持其正常。
如果有簡單的勝利而沒有恢復,也就是說,當五行中有壹方有余(過多)而沒有另壹方的相應制約時,五行系統結構的協調關系就會被破壞,就會出現紊亂的異常狀態,從而導致嚴重的疾病。ㄅ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五行之間的關系看作是陰陽關系的邏輯拓展和補充。受影響者通過壹些中間環節反作用於受影響者,產生反饋調節效應,從而保持系統結構的相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