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介紹,中國人均耕地是指中國耕地總面積除以中國總人口,反映了中國耕地資源狀況和糧食安全水平。中國人均耕地數據可能在不同年份和不同來源有所不同,但總體上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根據最新發布的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截至2019年末,我國耕地面積為1918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為1.36畝。與2009年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相比,耕地面積減少1.1.3億畝,人均耕地面積減少0.23畝。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人均耕地面積還不到世界人均的壹半,地區分布很不均衡。人均耕地超過0.13公頃(2畝)的省份有12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西南等自然條件差、糧食產量低的地區。中國人均耕地的減少主要是由於非農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和土地綠化的影響。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中國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住654.38+0.8億畝耕地紅線。國務院2017年印發的《全國土地規劃綱要(2016-2030)》確定了2020年和2030年的耕地目標,分別為1865萬畝和1825萬畝。根據“三調”數據,“二調”以來的10年間,全國耕地類型減少1.1.3億畝。耕地類型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國家的綠化。綜上所述,中國人均耕地是壹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中國的國情、國力和發展水平。中國人均耕地面積低,但通過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現了國家計劃確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