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記載的“趙氏孤兒”是什麽?
“趙氏孤兒”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流傳已久,以此為題材的戲曲和文學作品的渲染使其不脛而走,風靡全球。這個故事甚至進入了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視野,成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證明。近年來還被拍成電影,讓普通人穿越歷史,夢回春秋,重溫壹段頗為陌生的晉國歷史。總之,《趙氏孤兒》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影響早已不局限於史學家的研究,還公開進入了普通人的文化認知領域。《趙氏孤兒》的故事通常是這樣描述的:春秋時期,晉國武將只與忠臣不和,嫉妒之子趙朔是丈母娘,於是計劃殺死壹家三百人,只留下壹個孤兒,由解救。屠岸賈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殺死壹個月到半歲的嬰兒,以免後患無窮。和老將公孫上演了壹場“偷天換日”的計劃,犧牲了公孫和的兒子,成功保住了趙最後的血脈。二十年後,程英把這壹切告訴了孤兒吳釗,吳釗終於報了仇。作品描寫了忠與惡的沖突,謳歌了主持正義、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慷慨激昂,蒼勁悲壯,正氣凜然,感人至深。這是歷史劇和民間傳說中的“趙氏孤兒”,但不是憑空捏造、虛構到墻上的產物,而是以史實為依據,其主要依據是史記,被稱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魯迅語)。據史官趙氏記載,晉國趙氏在晉景帝三年(前597年)遭遇滅族,史稱“入宮之難”。趙的遺腹子在公孫和的庇護下幸存下來,並在韓傕等人的幫助下復興了趙的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