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1918左右,吳看到曹錕失陷,投靠了段。從那以後,他支持他的部隊,尊重自己。1919年跟隨徐世昌,通過皖中直戰打敗段。到1922,第壹次在直戰中擊敗張,占領陜西、河南、湖北、江蘇、山東、湖南。
到1924年,吳已經占據了半個中國,軍隊數十萬,占領洛陽,牽制十八省諸侯,兩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壹度成為最有希望統壹中國的人。
結果,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924年,吳在第二次直接戰爭中被張擊敗。雖然仍占據中部五省,但勢頭大不如前。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開始北伐。吳雖然實力數倍於對手,但仍被擊敗,不得不逃往四川投靠楊森,1931年,四川軍閥混戰,吳北上北平,尋求老對手張學良的庇護。從此,他置身於世,死於北平。
老吳雖然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是個不折不扣的梟雄,但畢竟在民族節日裏也不含糊,總是不服日本人的拉攏。他早年在日俄戰爭中看到了日本人的殘忍和野心,從此對其產生了深深的防範。
“九壹八事變”爆發後,日本進壹步加速了對中國的侵略。在1932年,日本間諜荒木代表日本政府拜訪了吳,並向吳提供了65438+萬支步槍、2000挺機槍、500門大炮和壹些子彈。此外,他還幫忙賺了幾百萬美元的軍費,幫助東山再起,但不肯說:
“我曾經擁有65438+多萬支槍,百萬家財,但還是壹敗塗地。這說明成敗的機會不在這裏。如果我舉外債,吸引外援,我能做什麽來看世界?君子有所為,中國人在中國只能為自己做事。我不敢接受妳的好意。”
1932年,吳回到北平,張學良到火車站迎接他。吳質問張學良為何不抵抗九壹八事變。張學良說自己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打敗,中央有命令不要抵抗。吳看著,道:
“軍人最大的力量就是‘死’字!即使妳有訂單,也不會受制於妳在外面的生活。妳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這是妳父親的恥辱。國仇不報,家仇不報,妳父親的棺材就立起來了!
為了讓吳出山為日本效力,日本人用盡了各種威逼利誘,甚至讓汪精衛勸說,但吳只是說:放我出山,日本必須撤,我要恢復法制。
眼看軟硬兼施都無法成功,日軍下定決心除掉吳,並於1939年2月4日毒死了他,結束了梟雄之代。
縱觀老吳壹生,爭權奪利,壞事做了不少,在軍閥混戰的時代也屢見不鮮。只有寧死不做日偽這件事是值得稱道的。如果他願意當漢奸,對汪精衛來說沒什麽。
1946 65438+2月,國民政府為老吳舉行國葬,由李宗仁主持,蔣介石獻上挽聯,說:“暮見孤城,壹去不復返誌;萬人難愛惜民。”死後也是壹種遺憾和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