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石頭、木頭和泥磚相當費時或無法建造。現在,只要搭建壹個木框,往裏面灌混凝土,就可以成型了。從某種意義上說,羅馬建築的歷史就是兩股力量的交流和融合,壹方面是傳統的希臘方形形式和早期的意大利梁柱結構,另壹方面是高塑性混凝土對建築形式的解放。兩座截然不同的中國建築展示了混凝土的優勢。公元前2世紀早期,阿米莉亞柱廊是已知最早的完全由混凝土建造的羅馬建築。它是以建造第壹個舞臺的當地官員的名字命名的。這是羅馬商業港口區的壹個大倉庫,用來分類存放從河船上卸下來的貨物。倉庫規模驚人:沿臺伯河延伸1600羅馬英尺,縱深300羅馬英尺。
建築師利用新材料的優勢創造了壹個非常開放的室內空間。高聳的管拱覆蓋了50多個橫向通道,並符合斜坡地形形成四個上升分區。支撐拱頂的墻壁上開有拱門,這樣工人可以看到任何存儲區的相鄰區域,便於空氣的自由流通。另壹個混凝土結構的傑作位於羅馬東部亞平寧山麓的帕萊斯特裏納城。這座宏偉的廟宇是獻給命運女神福爾圖娜的,其日期被確定為公元前2世紀末或公元前1世紀初。這是壹個神諭中心,牧師在這裏閱讀占蔔來解釋神的意誌。建築師在整個山坡表面澆築混凝土,精心構建壹個空間,引領和升華觀者的體驗。寺廟有七層,層層上升。在底層,有壹個早期的寺廟,壹個長方形的法庭和壹個供公民集會的議會大廳。上層的露臺圍繞中軸線緩緩上升,包括壹系列的圖像壁龕和臺階。
觀者從側臺階到達第三個露臺,那裏有壹個陡峭的坡道通往頂部,坡道上覆蓋著壹個傾斜的桶形拱門。坡道盡頭的陽光將人們引上壹個開闊的平臺,俯瞰美麗的鄉村,平臺上還有其他絕佳的景點。第四層是祭壇,周圍是帶柱廊的露天座位。柱廊的頂部覆蓋著壹個桶形拱門,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上形成壹個半圓。這些彎曲的形式讓直線顯得靈動,因為柱子呈半圓形排列,柱子與背景的關系會隨著觀看者的每壹步而變化。中間寬闊的臺階通向下壹層。三樓和四樓之間的坡道覆蓋著拱頂,但臺階是敞開的,讓人想起風雨的侵蝕。五樓是商店,可能賣紀念品和誓詞。
觀者的腳是壹個由管狀拱門支撐的空間,這表明建造者對這種結構充滿信心。下壹層是開放式庭院,三面雙柱廊環繞。觀眾接下來會來到小劇場,頂部有圓形雙柱廊。這裏舉行了祭祀神靈的表演,以下面宏偉的坎帕尼亞為背景。每個人都能看到女神,她的圓形神廟是整個建築群的頂點。寺廟規模雖小,但由於寺廟整體宏偉,顯得莊嚴肅穆。整個建築群是用混凝土建造的。這種材料自由地適應山勢,並利用自然來升華觀者的宗教體驗。學者們認為這座神廟建於公元前1世紀初。如果這個判斷正確的話,可能是蘇拉獨裁時期。內戰期間,蘇拉在帕萊斯特裏納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甚至可能是他親自下令建造了這座神廟,既是為了感謝命運女神,也是為了紀念他的名聲。可以肯定的是,公元前1世紀是將建築用於政治目的的轉折點。這壹時期最宏偉的建築之壹是龐貝劇院,從那以後,它壹直是古羅馬最重要的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