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論語》註釋中的壹句話,“易”指的是《易經》。與此相對應,《論語》原文是:孔子說:“南方人有壹句話:‘無恒常之人,不可為巫醫。’傅山!”“不要德行不變,或以此為恥。"子曰:"不取之。"
這句話裏的“南方人”就是南方的部落,“沒有毅力的人當不了巫醫”,意思是沒有毅力的人連巫醫都當不好。孔子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引用《易經》進壹步說明。
“不要德行不變,或以此為恥。”它是《易經》中的第三十二爻——恒卦中的第三爻。這意味著,如果壹個人沒有持久的美德,而且行為善變,他遲早會給自己帶來恥辱。所以整段都在強調“不變”二字。
要理解後壹句“不要占”,必須對《易經》有壹定的了解。《易經》原本是壹部占蔔書,但我們所讀的《易經》更多的是關於《易經》,也就是孔子及其後人對《易經》所做的註解。只有把卦組合起來,才能稱之為易經。孔子曾說:“易經,吾願之,吾以為其德、義也。”“吾只求其德,與吳石同路而歸者也。”由此可見,孔子註釋《易經》時,並不看蔔筮占蔔,而是著眼於尋求《易經》中的“道義”。所以“不取”的意思是這樣壹種觀點:妳德行不變,運氣自然;無恒德則兇。修德可以決定人們的好運或厄運,那麽為什麽要用占蔔呢?
把上面的分析代入“沒有毅力的人容易占據。”整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沒有永恒的美德,求簽是沒有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