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律對服飾的形制、材質、色彩等方面的規定仍有差異。武德四年(621),唐高祖初步確定了服裝制度,規定了祭祀服、禦服(又稱禮儀服)、公服(又稱省服)、常服(又稱燕服)四種服裝制度。其中官服規定紅黃色是皇帝專用的,從此黃袍成為皇帝的象征。後來,唐太宗、高宗、德宗、文宗等。還下令明確規定文武官員與普通百姓的服裝區別。壹般來說,貴族官僚和富家子弟的服飾都是用錦緞制成的,而普通人只能穿粗布,而且對服裝有嚴格的等級限制。
唐代男裝的時尚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從初唐到盛唐,流行穿長褲、打褶,穿圓領、窄袖長袍,配右裙、腰帶,足靴或軟皮靴。中晚唐時期,上流社會的男裝又回到了秦漢時期的寬袍長袖,長裙高鞋,但褲裝和褶襇仍在下層社會流行。
唐代婦女的服飾華麗,從前到後變化多端,但基本的衣服是裙子、皮包、襯衫、荷包。初唐女子的禮服,多為上窄袖下長裙,下滿蝴蝶結鞋或高跟鞋,即“小頭鞋窄衣”的款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民族與中外關系的密切,特別是婦女思想的解放,唐代婦女服飾的造型趨於暴露和開放。唐代女子發型非常多樣,美在梳高髻。發式有雲髻、螺旋髻、倒髻、半轉髻、三角髻、雙環王獻髻、維吾爾髻、烏曼髻等。面部化妝也很復雜,化妝順序大致如下:塗鉛粉、塗胭脂、塗鴉黃、畫黑眉、點口脂、描臉、貼花鈸等。其中有鴛鴦、小山、五嶽、三峰、掛珠、月梭等十幾種眉式。
唐代的飲食比上壹代更加豐富多樣,以小麥、小米、大米為主食,中間還有多種雜糧。面食是最重要的食物,高低貴賤都吃,糕點種類最多,有湯糕、胡糕、蒸糕、煎餅、飯當糕、派、五色糕等。蒸頭也做過,叫釘座、絞頭或饅頭,多為祭祀而設。主食還包括燒餅、冷食、餛飩。副食主要有蔥、韭菜、蒜、姜、菠菜、竹筍、杏、梨、棗、瓜、葡萄等果蔬。肉類也很常見,尤其是富裕家庭,以牛、羊、豬、雞為主,動物的水和內臟也被烹制成各種美味佳肴。蛤蜊、鱖魚、蝦和螃蟹等魚產品也進入了人們的飲食。調味調味品包括鹽、醋、醬、胡椒和蔗糖。
酒已成為唐人生活中的必需品,飲酒十分盛行。全國各地的名酒很多,比如西施強、郎冠青、阿婆青、新豐、邱家、戶縣等等。城鄉旅館、旗亭眾多,釀酒、賣酒生意興隆。在首都長安,還有壹家胡姬開的酒店,專營胡酒,成為文人墨客旅遊飲酒的場所。
茶在唐朝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從開元初年開始,飲茶之風席卷全國,全國各地都有很多茶店,賣炒茶,茶道盛行。陸羽的《茶經》是中國第壹部關於茶道的書。茶葉成為進貢、賞賜、饋贈的佳品。品茶、鬥茶成了文人雅士。“田野之間,愛好特別敏銳”[2],勞動人民也離不開茶。
唐代飲食的壹個顯著特點是胡食盛行,尤其是開元以後,“貴族試作壹餐胡食”[3]成為壹種風尚。前面提到的胡餅是壹種胡食品,是唐代民族融合的結果。
由於政治經濟地位的不同,唐代的生活狀況也大不相同。皇帝居住的宮殿是最豪華的。唐初,長安的太極宮是皇帝議事居住的地方。共有五個大殿:太極殿、梁毅殿、甘露殿、顏佳殿和程響殿。貞觀八年(634)起,唐太宗以其父李之名,在東瀛太極宮新建宮殿。它最初被命名為永安宮,後來改名為大明宮。隆碩二年(662),高宗皇帝李治患風痹,使太極宮“潮濕”,對大明宮進行了大整修,並將政治中心移至此。大明宮南呈長方形,北呈梯形,以丹鳳門、漢元殿、鄭玄殿、陳子殿、蓬萊殿、韓良殿、玄武殿為中軸線,左右各有幾個附屬大殿,氣勢宏偉。玄宗即位後,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興慶宮,將宮殿與園林有機結合。主要宮殿和亭臺有興慶殿、大同殿、花萼香灰樓、精進樓、沈香閣等。至此,唐朝皇帝在首都建了三個宮區,稱為“三大”。武則天遷都洛陽後,還修建了三陽宮、邢臺宮、唐明和世外桃源。此外,唐朝還修建了九成宮、玉華宮、翠微宮等眾多分館。
到了唐代,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百姓,私宅的形式和規模都有限制:即王公的住宅不使用重木和沈箱;三品,九在五堂,五在三門;五品,五堂七,三門二;六品,七品,三館五,庶人四,壹門兩。但皇室宗親和高官大臣造屋多,爭奇鬥艷。安史之亂後,“木妖”壹度盛行,將軍耗資20多萬修建了壹座中堂。相比之下,老百姓買不起磚瓦,大多住在茅屋裏。時有火災,經常遭受屋漏偏逢連夜雨。
唐代交通十分發達,以都城長安為中心的陸路交通網,由大運河和南方水鄉組成的水路交通網四通八達。同時,驛站制度健全,有陸上驛站、水上驛站、車馬驛站、水上驛站和船只驛站,為公私出行和商務往來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唐代養馬業經歷了壹個由衰落到繁榮的過程。開元盛世時,不僅政府擁有許多官馬,私人馬匹數量也相當可觀,馬車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騎行的尊重是非常明顯的。皇帝有騎用五輪(玉輪、金輪、象輪、皮輪、木輪),根耕輪、安全輪、四望輪,還有南導車、記憶中的鼓輪、禮儀用的白鷺。後妃有重齋、累齋、翟澈、、等。皇太子和王公大臣也有自己的車。民間馬車主要用於運送物資。
除了馬車,牛車和驢車也廣泛使用。肩和檐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肩關節也叫肩關節、軟關節、軟關節,屋檐也叫竹節、籠,要用肩扛。
婚喪習俗
鑒於隋末戰亂後戶口稀缺,經濟蕭條,唐政府為了增加人口,發展經濟,制定了早婚早育的婚姻政策。貞觀初年,唐太宗及時頒布聖旨,鼓勵庶人結婚,規定男女雙方年滿20歲,15歲結婚。在開元,規定結婚界限是男15歲,女13歲。
唐代婚禮有許多必須遵守的儀式,壹般包括受禮、問名、受禮、受禮、邀約會、迎親,稱為“六禮”。納才是男方委托人送彩禮到妻子家,表示願意娶她。問姓名是男女之間正式的年齡交換,包括出生年月日、他的三代和主祭的姓名、頭銜和居住地,俗稱小丁。納吉是男人用來給女人訂婚禮物的壹種服裝,主要是送給女人自己的。征,就是男方把結婚時定下的錢、幣給女方家,也叫“收錢、給錢、雇大”。請柬日期是男方把擬結婚日期寫在帖子上,給女方家準備禮物。如果接受了禮物,就意味著他同意婚期。如果沒有,他必須選擇另壹個吉日。接吻是新郎主導的鼓樂、禮儀儀式、豐富多彩的遊戲等。,迎娶新娘歸來。婚姻壹般以鋪張浪費為特征。
唐代的婚姻大多還是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男女雙方都不是百依百順,任人擺布,而是有壹定的自主選擇權。受六朝遺風的影響,註重門第仍然是唐代婚姻的重要觀念。同時,在開放的社會裏,貞操觀念比較輕,離婚再婚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女人甚至有三四段婚姻,比如私交很好的未婚女孩,也有很多人娶了女人,找到了新的戀人。
重葬之風盛行於唐代,而且愈演愈烈,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民間。唐代喪葬制度仍沿襲古禮,分為斷衰、崔子、立大功、立小功、思麻木五種,稱為五服。截腐是五件衣服中最重的,衣服是用最厚的亞麻布做的,邊緣沒有修剪,這樣就露出了破的部分。所有的兒子和未婚女子都是父親,妻子是丈夫,曾孫是祖父。他們被要求服役三年。崔子的衣服是粗布做的,邊緣整齊。所有的曾祖父母和曾祖父母去世後都在崔子服役了五到三個月。由熟亞麻制成。堂兄弟姐妹,未婚的堂兄弟姐妹,已婚的姑姑和姐妹,以及身為叔叔、父母、兄弟等的已婚婦女。,都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九月效力。小工服也是用熟亞麻做的,比大工服小。所有曾祖父母、叔叔、舅舅、舅舅等。屬於同壹部落的人服役五個月。西瑪是五件衣服中最輕的壹件,是用細麻布做的。本宗族的曾祖父、曾叔祖、曾叔族的父母、兄弟族人等。會服用三個月。服喪期間,不準放棄享樂,必須辭去壹切公務和私事,天天哀慟哭泣。但如果公務緊急,也可以提前終止喪期,去官上見事,這叫“挽回”、“搶感情”。
唐代的喪禮往往不只是喪,而是死後葬,待葬壹段時間,主要是等親人喪,朋友喪。掩埋的時間長短從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不等。治喪時必須穿白襯衫,親戚依親取五服,祭祀時多燒紙錢。在埋葬之前,還需要占蔔埋葬地點的吉兇,考察埋葬地點的風向和水流情況,這就是所謂的選擇吉祥之地。相關的葬書有120多種。當時在吐蕃、回鶻、突厥等少數民族政權地區,也有殉葬、火葬、天葬的習俗。
娛樂和體育娛樂
唐代高度繁榮的封建經濟、民族融合和中外關系的發展,促成了唐人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戲劇。樂舞方面,唐朝的戲劇有了很大的進步。最著名的三部音樂劇是《大面》、《頭頭》和《挑娘》。它們主要以故事為基礎,由演員扮演角色,用唱歌、對話和面部表情來表演。膾炙人口的劇目有《勇士蘭陵》、《神的白馬》、《鳳凰歸雲》、《索摩查》等。其他的歌劇包括參軍和木偶戲。參軍劇是壹部歌舞結合的劇。它由兩個演員表演,壹個是參軍的,另壹個是鸛。表演的時候,壹個是機智,壹個是傻逼,幽默,充滿樂趣。木偶戲也叫魁磊子,即木偶戲。這種戲劇經常在城鄉演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唐代雜技雜技是數百種雜技的總稱,根據形式和技法的不同,可分為動物模仿、動物訓練、繩術、桿術、勁術、丸劍術、倒立術、幻術等。類獸技能主要是扮演動物來跳舞,比如舞龍舞獅。動物訓練技能主要是訓練動物跳舞,如跳舞的馬、大象、猴子等。唐玄宗年間,每逢中秋,他們都在勤政府樓下跳舞。走繩是走繩的技巧。表演者在空中拉動的直繩上表演各種驚險動作。撐竿跳技巧分為頂竿和爬竿兩種,是傳統項目,重在表現力量、平衡和空中技巧。表演技巧的特點是表現出很大的力量,比如擡三腳架,舉重。丸子劍法主要以表演丸子和跳劍為主。技能高的可以手收四劍,腳收五丸。倒立技術是阿九柔術和硬氣功的表演。幻術有吞刀,噴火,燕奴等。
球類運動。有擊掌、蹴鞠、踩球,其中擊掌最受歡迎。Jutting又稱擊球、打球,是壹種騎在馬上用棍子擊球的運動。朱伯最早是從吐蕃傳入的[4]。它在壹個寬闊平坦的場地上比賽。參與者分成兩隊進行比賽。球場上有球門。壹個玩家騎馬持棍,* * *爭球,以入門為起點,以此決定輸贏[5]。唐朝的宮廷、京都和其他主要城市都建有馬球場。君主、官員和學者都為之瘋狂,許多婦女也加入其中。馬球運動高潮叠起,持續時間很長。蹴鞠又稱踩弓,是壹項古老的足球運動,在唐代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除了兩隊比賽輸贏的比賽形式,還有單人表演賽和雙人踢球賽,也深受各界喜愛。
象棋活動。有圍棋、象棋、下棋,在當時壹直被稱為“棋局”,其中圍棋最為興盛。唐初圍棋盤數為17 289枚,中唐以後發展為19 361枚,大大增加了圍棋的變化空間,與現代圍棋完全壹致[6]。象棋起源於先秦時期,到了唐代還在演變,沒有圍棋普及,但圍棋和象棋都是以競技智力為主。漢魏時期開始流行下棋,主要靠技巧取勝,有壹定的遊戲規則,類似於現代的娛樂棋牌和臺球遊戲。
唐代其他流行的體育活動包括拔河、角鬥、蕩秋千、射箭和劃船。在唐代,拔河被稱為“拔河戲”,規模非常大。比賽的時候,噪音和民謠很多,聲音遠近震動。角抵又稱摔跤、相撲,也就是今天的摔跤。玄宗設宴時,設壹角觀看,熱鬧非凡。秋千,又名彩繩、彩繩,特別受婦孺喜愛。杜甫的詩《萬裏蕩同風俗》反映了蕩的盛行。
節日習俗
唐代節日眾多,活動豐富,氣氛熱烈,豐富多彩地點綴著唐人的社會生活。
除夕和大年初壹。除夕是每年的最後壹天。元旦是每年的第壹天,即正月初壹,也稱為元日、正日和鄭源。壹個是歲末,壹個是年初,這是唐人很看重的。在唐代,除夕和大年初壹的早晨齊頭並進,形成了“守歲”的習俗,即從除夕到大年初壹的黎明,人們都是歡天喜地,徹夜不眠。這時,千家萬戶聚在壹起,大擺宴席,同時歌舞,燒紙錢,祭祖,放鞭炮驅鬼辟邪。當時放鞭炮是把曬幹的竹子放在火上燒,使之變脆,所以又叫爆桿。
上元節。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後人稱為元宵節。因為上元之夜主要是看燈籠,所以也叫元宵節。上元之夜,京城長安最為精彩。各種五顏六色的燈籠相互爭奇鬥艷,看燈的人從城裏出來,簇擁著,場面熱烈。玄宗為了促進其太平盛世,將上元節改為三夜,從正月十四夜開始,持續三夜。元宵節那天,舉行了大量的歌舞活動,其中歌唱最受歡迎。人們蜂擁而至,手拉著手,為節日踩著地,載歌載舞,熱鬧的氣氛讓人陶醉。
寒食節和清明節。夏歷冬季至日後的壹百零五天是寒食節,禁火三天,只能吃冷食,所以也叫“寒食節”。清明節是寒食節的後兩天。由於前後聯系緊密,唐人往往兩個節日壹起過。除了節日期間的冷食,上墳掃墓也成了壹種習俗。掃墓回來要戴柳簪,說“清明不戴柳,美人成頭。”許多體育活動也在節日期間進行,如鞠躬、蕩秋千和鬥雞。
上思節。夏歷三月的第三天是上巳節。人們除了練功,主要是春遊,踏青。“洗毛”是人們在節日裏來到朱江池塘邊,用泉水洗刷汙垢,以驅除疾病、驅邪避怪,並在水中嬉戲取樂。踏青是指人們壹起來到郊外,尋春花,宴朋友,或談心,或唱歌,盡情享受大自然美好的春光。
端午節。端午節在夏歷的5月5日,也稱為端陽節、端午節和重陽節。節日期間,人們不僅吃粽子,喝雄黃酒,紮彩色絲綢,掛香囊,還會舉行龍舟比賽表演,打百草。龍舟比賽在南方水鄉尤其受歡迎。比賽中,數萬只小船如火如荼,水波翻騰,船只奮力劃槳,觀眾齊聲吶喊,震動世界,激動人心。百家爭鳴是壹場看誰的花草種類多的競賽。
中國情人節。公歷7月7日是中國的情人節,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七夕之夜,人們裝飾著臘花、瓜果、美酒等祭品,輕彈琴弦,祈求上天。女人穿針引線向織女求助,希望能像織女壹樣有壹雙巧手。唐代詩人林傑寫過壹首詩:“今夜七夕看碧霄仙子,與織女攜手過橋。家家看秋月,穿紅綾數萬。”[7]
中秋節。夏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唐朝的人們有在這壹夜賞月的習俗,尤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白居易有詩曰:“秋月明,邀人賞月如何?”賞月時還有酒宴和管弦樂,賞月飲酒,趣味盎然,格調高雅。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節日期間,人們舉行登高活動,喝菊花酒,戴山茱萸袋,還賦予詩歌情趣,抒發情懷。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活動,爬得高的就是登高,主要是爬山,還有爬城、爬臺、爬塔、爬樓等等。人們經常用這個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抱負,內容健康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