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塵
“臘月二十四,灰塵掃屋”,據《呂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民間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和厄運。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電器,拆洗被褥窗簾,掃六碼,撣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到處洋溢著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又叫門聯、春貼、對聯、對聯、桃符等。它們以工整、對偶、凝練、細膩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種習俗始於宋代,流行於明代。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鉅的專著《春聯詩》論述了對聯的起源和各種作品的特點。
春聯種類繁多,按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反串、春條、鬥方。“門芯”貼在門板上端中央;“門框對”貼在左右門框上;“異裝”貼在門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鬥金”又叫“門扇”,是壹種方形菱形,常貼在家具和影壁上。
倒貼窗花和“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剪紙是中國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幾千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獨特的概括和誇張,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異彩紛呈。
在貼春聯的同時,有些人還要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福到了”。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
年畫
春節期間掛年畫在城鄉也很常見,濃濃的黑色和五顏六色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增添了不少興旺喜慶的氣氛。年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們淳樸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門神等單調的題材,而是變得豐富多彩。壹些年畫作坊制作了福祿壽三星、天佑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喜迎新春等經典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歡慶新年、祈求新年的美好願望。中國年畫的重要產地有三個: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形成了三大流派的年畫,各具特色。
我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畫,畫的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趙、班戟、綠珠。民間最流行的是嫁鼠年畫。描繪了壹個老鼠按照人類習俗娶新娘的有趣場景。民國初年,上海的鄭把月歷和年畫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種合二為壹的年畫,後來發展成為日歷,壹直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活動之壹,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的《方誌》:除夕之夜,各方互贈禮物,稱為“回贈年”;酒食相邀,謂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壹起喝酒,祝壹首完整的歌,叫“分齡”;大家徹夜不眠,等待天亮,這就是所謂的“守歲”。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點上蠟燭或油燈,圍坐在火爐旁聊天,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徹夜守夜,象征著趕走壹切惡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壹年裏有好運氣。這種習俗逐漸流行起來。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寫了壹首詩《守歲》:“寒辭冬雪,暖帶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都習慣守著年夜飯,迎接新年。
在古代,守歲有兩層含義:老人守歲即“辭舊”,表示珍惜時間;年輕人保持年齡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間壹般在午夜。
鞭炮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又稱“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燃放鞭炮可以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隨著時間的推移,鞭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和顏色也越來越多。每逢重大節日和喜事慶典,以及結婚、建房、開業等。,應該燃放鞭炮來慶祝和交好運。目前,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姚、江西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著名的煙花之鄉。生產的鞭炮顏色多,質量高,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世界各地。
支付新年電話
新年的第壹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齊,出門走親訪友,互相祝願來年好運。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由同壹個族長帶隊挨家挨戶拜年。有的同事請幾個人拜年;還有人聚在壹起互相祝賀,這叫“團拜”。因為在家裏拜年費時費力,後來壹些精英和學者就用貼紙互相祝賀,從而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特”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晚輩拜年後當眾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時,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還是很流行的。
春節飲食習俗
在古代農業社會,從臘月初八開始,家庭主婦們就開始忙著為新年準備食物。因為腌制臘肉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壹定要盡早準備。中國很多省份都有腌制臘肉的習俗,其中廣東省的臘肉最為著名。
蒸年糕,因為諧音“高年”,口味多樣,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美食。年糕的款式有方形黃白年糕,象征金銀,表達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味道因地而異。北京人喜歡吃紅棗年糕、百果年糕、糯米或黃米做的白年糕。河北人喜歡在年糕裏加入大棗、紅豆、綠豆壹起蒸。在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有吃黃米面炒年糕的習俗,有的還會塞豆沙和棗泥,而山東人則用黃米和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的,蒸的或者炒的,有的人幹脆就著糖吃。南方的年糕有甜有鹹,比如蘇州和寧波的年糕,是用粳米做的,口味清淡。除了蒸炒,還可以切片炒或者煲湯。甜年糕是用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花、桂花、薄荷、菜糊等配料做成的。它們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也可以用蛋清煎。
真正過年的前壹天晚上叫團圓夜。背井離鄉的遊子,千裏還要從萬裏之外回家。過年的時候,全家人都要圍坐在壹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用面粉做餃子皮,然後用皮包餡。餡的內容多種多樣,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都可以塞。正統的餃子做法是用清水煮熟,撈出後拌上醋、蒜末和蔬菜。還有煎餃子和烤餃子(鍋貼)的方法。因為和面中的“和”字就是“他”的意思;餃子的“焦”與“膠”諧音,“和”與“膠”有團圓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相思團圓;取大齡交友之意,非常吉祥;另外,形狀像元寶的餃子,過年吃餃子,也有“發大財”的吉祥寓意。所有的家庭聚在壹起包餃子,所以慶祝春節很有趣。
除夕是指臘月最後壹天的晚上,與春節(正月初壹)相連。“除夕夜”中的“除”字是“去”;容易;“交替”的意思是除夕是“月窮舊歲盡”的意思。人要革除舊部,革除舊年,來年意味著獲得新的壹年。這是農歷年的最後壹夜。所以這期間的活動都是圍繞著去舊換新,消災祈福。
周秦時期每年歲末都要在宮中舉行“驅邪”儀式,擊鼓驅走疫鬼,稱為“驅邪”,後又在除夕的前壹天,即除夕,稱為“除”。除夕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
除夕是壹年中最難忘的夜晚。除夕夜,是最熱鬧最喧鬧的夜晚。剛壹抹黑,孩子們或男青年們就已經帶著香放鞭炮了,東響西響,大膽地放大鞭炮,年輕的壹個壹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出頭來,別的孩子則雙手捂著耳朵,緊張而焦急地等待著。這壹幕,即使人老了也還能記得。
除夕主要有三項活動:吃團圓飯、祭祀和觀察新年。
在我國,人們有在除夕放哨的習慣。看新年從吃年夜飯開始。這年夜飯要慢慢吃,從點燈籠開始,有的家庭要吃到深夜。根據宗谷對荊楚歲時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不僅包含了對似水流年的告別和懷念之情,也表達了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古人在《壽歲》壹詩中寫道:“邀壽歲阿榮家,燭炬鋪紅到青紗;三十六年過去了,我更願意從這壹夜開始珍惜我的青春。“珍惜歲月是人之常情,所以大詩人蘇軾寫了壹句名句:“明年無年,吾憂廢;“今晚盡力而為吧,年輕人還能誇呢!”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把年齡保持在30歲,俗稱“忍年”。為什麽叫“忍年”?民間世代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蠻荒時代,有壹只兇猛的怪獸,人們稱它為“年”。每年除夕,年獸都會爬出海面殘害人畜,破壞鄉村,給辛苦勞作了壹年的人們帶來災難。為了躲避年獸,人們在臘月三十晚上早早關門,不敢睡覺,等到天亮,喝酒消磨時間和勇氣。新年第壹天早上年獸不出來就不敢出門。人們見了,互相鞠躬,道賀,慶幸自己沒有被年獸吃掉。過了許多年,什麽事也沒有發生,人們放松了對年獸的警惕。有壹年的三十號晚上,年獸突然逃到了江南的壹個村子裏。壹個村子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壹對紅簾紅衣的新婚夫婦安然無恙。還有幾個孩子氣的在院子裏點了壹堆竹子,在玩耍。火是紅色的。竹子燃燒後,爆炸了。年獸轉至此處,見火轉身而逃。從此,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噪音。每年年底,家家戶戶都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放鞭炮,讓年獸不敢再來。在《詩經·瀟雅·汀寮》中,有“庭遼之光”的記載。所謂“亭寮”,就是用竹竿做成的火把。竹竿燃燒後,竹節內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爆裂聲,這就是“鞭炮”的由來。但有些地方村民不知道年獸怕紅,經常被年獸吃掉。這個故事後來傳到了天上的資興。為了救人,他決心消滅年獸。有壹年年獸出來,用火球把它打倒,用粗鏈子鎖在石柱上。從此,每逢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星下來保平安。
以上就是傳說中的除夕的由來。
“壹夜兩歲,五班兩歲”的晚上,家人聚在壹起,歡聚壹堂。壹家人圍坐在壹起,桌子上擺滿了茶和水果。新的壹年,少不了壹大盤蘋果,叫“平安”。在北方,壹些家庭仍然要提供壹鍋米飯,這是在新年之前煮的。叫做“年飯”,意思是每年都有剩飯,壹年到頭都吃不完,今年還吃前壹年的糧食。這種新年的飯碗通常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合烹制的。北京俗話說,為了黃白,叫“兩米飯”。這就叫“金米帶金銀,滿地金銀”。在很多地方,守歲時準備的糕點、瓜果都是為了贏取壹個幸運符:吃棗(春天來得早)、柿子(萬事如意)、杏仁(喜人)、長壽果(長生不老)、年糕(壹年比壹年高)。除夕夜,壹家人吃得不亦樂乎,有說有笑。壹些庸俗的家庭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歡聲笑語的喧鬧成了除夕夜的高潮。
春節期間互贈橘子的習俗流行於中國廣東,這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密切相關。在民間,人們習慣把橘字寫成橘字,橘字和吉祥字很像。在春節,人們互相贈送橘子以求好運,希望在新的壹年裏,小橘子能成為人們的護身符。
通常女人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都會準備壹些橘子,放在籃子裏拎著,作為新年禮物,而她回贈的禮物也就是這些東西。
在廣東海豐,晚輩給長輩拜年時,要磕頭,長輩則用紅紙包錢或給他們橘子。像中國各地的習俗壹樣,年輕人在拜年時向長輩致敬。至於給年輕人吃什麽食物,自然是選擇孩子愛吃的、有吉祥意義的物品。所以選擇橘子作為這類有特殊意義的食物。至於給紅包,是讓孩子買自己喜歡吃的,玩的,後來為了簡化手續改了。雖然意義相同,但還是不如傳統的橘子有意義。
在潮州,人們稱橘子為“大橘子”,它的諧音是“好運”。因此,人們應該帶著橙子到親戚家拜年,主人會用自己的大橙子與客人帶來的大橙子交換,這樣才能彼此友好,有好運氣。如果甲家的孩子在春節期間打罵了乙家的孩子,甲家必須送壹對橘子賠罪,甲家的父母也不怪自己的孩子。第二個家庭的人接受了橘子,原諒了第壹個家庭的孩子。這說明B家遭遇了壹場不吉利的爭鬥,如果A家運氣好送給B家,今年B家和B家的孩子就不會有什麽不吉利的事情發生。
春聯起源於符濤。“符濤”是壹個長方形的紅木板,懸掛在門的兩側,在周代。據《後漢書·禮記》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寫著“申屠”“雷宇”“二申”等字樣。"正月初壹,為這戶人家做了壹個桃符,稱之為神仙木,所有的鬼都怕它。"所以清代的《燕京食隋記》說:“春聯,即符濤也。”
五代時,西蜀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寫對聯。據《宋史·蜀家》記載,後蜀大師孟昶命學士張勛在桃木板上題詩,曰:“非事,故以此為題,假意作詩:‘新年,甲節長春’”。這是中國第壹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被稱為“符濤”。王安石詩中有“家家最窄日,新桃總換舊桃”之說。到了宋代,桃符由紅木板改為紙,稱為“春貼”。
到了明代,符濤改名為“春聯”。明代陳在《毛雲樓雜畫》中寫道:“春聯的確立始於”除夕前,帝都金陵突然頒布法令,官學之家門口要加壹副春聯,皇帝走路都會出現。朱元璋不僅微服出城親自看笑場,還親自寫春聯。他路過壹戶人家,看到門上還沒貼春聯。他去問,知道這是閹豬,還沒有請人給他寫。朱元璋專門為被閹割的豬俠寫春聯,上面寫著“雙手劈開生死之路,壹刀斬斷是非之根”。相關性和幽默。經過明太祖的倡導,春聯從此成為壹種習俗,流傳至今。
新年伊始,第壹件事就是貼門神和對聯。除夕(或29日)家家戶戶上街買春聯,感興趣的還鋪紙潑墨鬧春,把門戶內外裝飾壹新。
門童,據說是能捉鬼的神茶。東漢應劭《風俗通》所引《黃帝書》說:古時候,獨朔山上住著納什雷宇兩兄弟。山上有壹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都會回顧樹下的鬼魂。如果有惡靈危害世界,把它綁起來餵老虎。後來,人們用兩塊紅木板畫出神茶和雷宇的肖像,掛在門的兩邊。
用來驅鬼辟邪。南朝梁的《荊楚歲時年譜》中記載:正月初壹,“作桃板觸戶稱仙木,畫二神貼戶,左神萘,右神龍,稱門神。”然而,真實史書中記載的門神並不是神龍,而是壹位名叫成慶的古代武士。班固撰寫的《漢光傳》中記載,光傳王(曲屏)廟門上畫著古代武士成慶的畫像,身穿短衣短褲,手持長劍。到了唐朝,門神的位置被秦的和取代。
《西遊記》的敘述更是詳細:涇河龍王為了和壹個蜀黍先生打賭而犯罪,應該受到懲罰。玉帝任命魏徵為監工。涇河龍王懇求唐太宗饒命。唐太宗同意了,到了屠龍的時候,他召見魏徵和他對弈。沒想到,魏徵下去打了壹個胸,靈魂升天,斬了龍王。龍王埋怨太宗食言,日夜在宮外哭求饒命。唐太宗告訴他的大臣們,將軍秦包書說:“我願意穿著制服與尉遲敬德站在外面。”。唐太宗同意了。那晚真的沒什麽。唐太宗不忍兩位將軍吃苦,命技藝高超的畫師丹青畫出兩位將軍的真面目,貼在門上。後人紛紛效仿,於是這兩位將軍成了千家萬戶的守門人。在今天潮汕壹些老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看到神茶、雷宇或兩位猛將,他們的形象看似相同,但仔細觀察,他們壹人手持鋼鞭,壹人手持鐵鐧。尉遲敬德是執鞭者,秦瓊是持權杖者。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祀爐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澡
29號農歷大年三十。
正月初二祭祀財神
正月初三燒門神紙/小米生日/小年王朝。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的民俗。
正月初七,人們又稱為“人民勝利日”、“人民慶祝日”、“人口日”、“人民七日”。
正月初八,沿線星辰下界,又叫“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石頭生日“石頭不動”“十不動”老鼠嫁女
附:元旦歌曲
大年初壹,覺得太陽照在東窗上,起來換衣服。家堂很甜,祖上如正廳。九子碗收拾得整整齊齊,隨時供客人來來往往;現在,仆人們被告知不要掃地,孩子們吃東西喝墨濤湯。
在農歷新年的第二天,孩子們更高興。他們昨天第壹天呆在家裏,今天會去親戚家拜年。兄弟情牽,主人留飯,西方人家安排酒宴;來來去去,還有200壓歲錢。
大年初三,我去看望婆婆。孩子和女孩-走到壹起,人們得到了門。微笑。恭喜訪問文仁路。去拜訪婆婆,說自己會發財。茶好,酒好,隔壁阿姨笑著問姑娘。什麽時候?踏上月球,養育壹個嬰兒。
壹年的第四天。夜不成眠,家家拿起財神,到處放吉祥的鞭子。第五道坐在神的中間,幸運市場分兩邊。金燦燦的蠟燭明亮,都是給羊頭鰱魚的。回家,跪下,忙起來,全心全意去做。哇,財神有幾千個。同時在兩個地方去妳的商店。
大年初五,朋友要吃開酒。醉了,快猜;五對八馬不離口。壹個朋友在聊天,壹個朋友在分手。來去做自己的事。來的人是快樂的,去的人是悲傷的。我勸妳不要難過,妳需要和芭芭拉結婚,為將來贏得好面子。
壹年的第六天。穿新衣還窮。鑼鼓聲震耳欲聾。提前借元宵練。元宵節燈籠到處都有習俗。龍燈體蜷曲,虹燈芒家;告訴孩子不要買糖。攢錢買蠟燭。冠軍和兄弟的舊名詞。換* * *說五家。
壹年的第七天。生日。早餐後用秤稱出最均勻的重量。我弟60斤,我弟郎47。他對我哥哥說:“不要驕傲。”。我弟弟明年會吃更多的肉。派個大塊頭超妳。
農歷新年的第八天。在麥的生日,農民祈禱豐收。世界上壹天沒有小麥。沒有東西可以充饑。在秋成,壹粒小麥被種在地裏直到九月。不知道扔米吃新米花了多少力氣。
第九天,阿瑪諾梅。天下人皆靠天。提前尋求幫助。婆婆拜佛,善修行。新華與誦經無關,修了百年沒問題;好運,好運,善良。
在新年的第十天,是我的生日。總有壹天會有空間的。父母差別不大,人和動物的房子都靠地;米邁古柏是出生地。蔬菜的味道被用作慶祝他生日的祭品。生活中的忠、孝、義全靠它;做事要腳踏實地。
臘月二十五遇上玉帝。
按照古老的習俗,竈王爺上天時,玉帝會在臘月二十五親自下凡,調查人間善惡,決定來年的禍福。因此,家家戶戶都向他獻上祝福,稱之為“接玉帝”。在這壹天,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和言語中小心翼翼,爭取良好的表現,以贏得玉帝的青睞,為來年帶來好運。
沖出混亂
直到大年三十才派竈神來歡迎他回來。在此期間,地球上沒有上帝的管轄,在所有被原諒,許多人結婚,這被稱為“驅逐混亂”。亂年是人們為自己設計的調整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期。年底了,人們有了閑暇和積蓄,對於那些很少有精力做大事的人來說,這是壹個很好的機會。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的需要,發明了這種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人們的生活秩序是由民俗規範的。
趙天蠶
又名“焚田蠶”、“燃田蠶”、“焚田財”,是江南壹帶流行的祈求新年的民俗。臘月二十五,綁著火炬的長桿會立在田裏,用聖火來預示新的壹年,欣欣向榮的聖火預示著來年的豐收。這個活動在除夕的時候在壹些地方舉行。
千燈節
這是蒙古族和達斡爾族的宗教節日。蒙古語稱為“甘明卓拉”,意為千燈節。臘月二十五,我做了“甘明卓拉”,在廟裏點燃,以為點得越多越吉祥。這個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的蒙古族中最受歡迎。在這壹天,當地人吃烤牛肉和羊肉,並舉行傳統的體育和娛樂活動。
洗澡
傳統民俗中,這兩天要集中洗澡洗衣服,以擺脫壹年的黴運,為明年春節做準備。北京有句諺語“二十七洗去病根,二十八洗去邋遢”。臘月二十六洗澡是“洗福祿”。(根據以上自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