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奇陀《梅奇陀》發掘簡介
三寶彜族鄉位於貴州省晴隆縣南部。歷史上壹直屬於偏遠少數民族貧困山區。因此,由於自然環境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其優秀的民族傳統藝術形式得到了完整的保存。“阿妹七托”歷史悠久。1956年《阿美其托》參加貴州省首屆工農業余美術作品展,獲壹等獎。曾金晶在懷仁堂為中央領導人表演。此後,由於生產、生活、經濟貧困等因素,“杜詩梅七拖”逐漸消失。落後的經濟條件消滅了“杜詩梅七拖”二十多年。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委和政府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隨著當地經濟的逐步發展,搶救民族民間文化遺產被列入宣傳文化部門的議事日程。1981晴隆縣文化館在搶救“阿妹其托”時,派出群眾文化工作者到三寶鄉學習這件彜族文化藝術標本。1986年秋,晴隆縣地方誌辦公室正在收集整理當地民族文化藝術資料,僅存毛等少數人,實屬罕見。因此,“杜詩梅(或譯米)七托”被剪成地方歷史文獻《青龍縣誌》,得以流傳。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團還派鄭剛等人深入三寶采風,將原生態的《杜詩梅七拖》搬上舞臺,在這種狀態下受到觀眾的歡迎,也啟發了創作者,然後精心加工。1992為慶祝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0周年,晴隆縣文化局帶“阿妹七拖”出山組建演出隊。5月1日,青龍“阿妹七拖”原生態舞蹈在州府駐地興義體育場首次亮相。1995年在意大利參加“世界民間文藝展覽”。隨著農村扶貧開發的深入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阿美其托”在家鄉的土地上自由地展示著它的藝術魅力,並逐漸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