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壹種類似於睡眠但不是睡眠的特殊的有意識的恍惚心理狀態,是由人誘發的(如放松、單調刺激、註意力集中、想象等。).其特點是被催眠者的獨立判斷和自主行動能力減弱或喪失,感覺和知覺扭曲或喪失。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循催眠師的暗示或指令,並做出反應。催眠的深度因個人的催眠敏感度、催眠師的聲望和技巧而異。催眠狀態下暗示的效果可以延續到催眠後的覺醒活動。通過壹定的程序誘導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稱為催眠。
使用特殊的行為技術結合語言提示,正常人可以進入壹種暫時的,類似睡眠的狀態。催眠也可以用藥物誘導,分為自我催眠和催眠他人。自我催眠是由自我暗示引起的。對他人的催眠是在催眠師的影響和暗示下產生的,能喚起被壓抑和遺忘的東西,說出病歷、病情、內心的沖突和緊張。催眠還可以作為壹種治療方法(即催眠療法)來緩解或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沖突、失眠等身心疾病。
在中國,可以說“催眠”歷史悠久,《內經》中也有提及。在古代,“遊助術”和壹些宗教儀式,如“跳神”,都含有催眠成分,但在當時他們大多是用於欺騙或壹種迷信活動。在歐美,人們對催眠的研究由來已久。更早的記載是在18世紀的巴黎,有壹位奧地利醫生,名叫franzantonmesmer,酷愛心理治療。他能夠通過壹套復雜的方法治療具有“動物磁性”的病人,包括讓病人躺在他們的手臂上。催眠的機理用神秘的動物磁性來解釋,按照現代的理解是壹種暗示力。據說法國政府準備出壹大筆錢給他治療,但他拒絕了,可能是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後來,壹位蘇格蘭醫生詹姆斯·布雷德對這種現象產生了興趣,這種現象會對外科病人造成麻醉。19世紀,他提出了“催眠”壹詞,並科學地解釋為治療者造成的壹種被動的、類似睡眠的狀態,並借用了希臘語“hypnos”(意為睡眠)來“催眠”。後來在前蘇聯生物學家巴甫洛夫為首的壹批人多年系統深入的研究下,催眠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催眠術真正成為壹門理性有用的應用科學。現在,許多國家的名牌大學和醫院都有催眠實驗室,積極開展將催眠應用於醫學、教學、工業等領域的可行性研究。
催眠中的註意事項:
催眠的環境和時間設置
環境設置:最好選擇安靜、舒適、溫暖的環境,有利於放松,使人自然感到放松、舒適、安全。
時間設定:壹般催眠每次持續壹小時左右,根據催眠中要解決問題的不同進行調整。作為治療性催眠,至少有五種治療,第壹種是適應性治療,第二種是真正開始治療;壹般每10次為1個療程。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有些人不壹定需要完成整個療程才能完全康復。
催眠調整期的生活習慣
每次治療前要排空尿液,不要吃太多,要吃飽;排除雜念,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治療;絕對禁止飲酒(飲酒後會出現頭暈、頭痛、煩躁等反應),盡量不要服用人參、激素等。盡量保持規律的生活制度;真實地向催眠師反映治療後的體驗和變化。
催眠的禁忌癥
雖然目前還沒有報道有嚴重後果的催眠暗示的例子,但是要註意適應癥和禁忌癥的選擇,避免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禁忌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精神分裂癥或其他嚴重精神病。這類患者在催眠狀態下會促使病情惡化或誘發幻覺和妄想。
2 .有意識障礙的腦器質性精神病患者。催眠會加重癥狀。
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心力衰竭等。
4對催眠有嚴重恐懼,解釋後仍持懷疑態度的人。
對催眠的常見誤解和擔憂
1問:催眠只是讓人睡覺嗎?
回答:催眠不是誘導人入睡的技術,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有很多區別。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睡著了,但實際上主體與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他的潛意識活動在催眠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催眠雖然也是壹種休息,但休息的深度和質量比普通睡眠要高。有時候只睡十幾分鐘,感覺睡了很久。催眠雖然對睡眠問題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但並不局限於這壹方面,可以全面調整人的身心狀態。
問:在催眠狀態下被催促後會醒來嗎?
答:催眠過程中,受試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所以看起來受試者什麽都不知道,但實際上他是在潛意識裏和催眠師交流,和外界保持聯系,被催眠師的指令喚醒後就會醒來。當然,如果讓催眠狀態持續下去,可以進入自然睡眠狀態,受試者在睡眠充足後自然醒來,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或不良後果。同樣,在正常的自然睡眠狀態下,妳也可以通過催眠求助於催眠,這就是所謂的睡眠催眠。
問:催眠就是讓人什麽都不知道,然後會發生壹些神奇的變化?
回答:催眠並不意味著剝奪人的心理活動能力。雖然意識活動水平降低,但潛意識活動水平更加活躍。這時,有些受試者會感到困惑和無意識,仿佛只能聽到催眠師的聲音;但有些受試者覺得自己是清醒的,什麽都聽得到,甚至認為自己根本沒有被催眠。這些感覺在催眠狀態下可能會出現,不會影響催眠的進度和治療效果。當然,受試者按照催眠師的指示感受和體驗(而不是測試)越多,就越有利於從催眠中獲得更多有益的東西。
問:是不是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催眠師要求什麽,催眠師就做什麽,催眠師要求什麽,催眠師就說什麽?這樣會不會被別人控制或者暴露妳的隱私?
答: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對催眠的描述都是誇張的,不準確的。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壹個堅定不移的任務,就是保護這個人。其實,即使在催眠狀態下,人的潛意識也會像忠誠的守護者壹樣保護自己。催眠可以更好的和潛意識溝通,但不能驅使壹個人去做潛意識不認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被控制或者泄露自己的秘密。而且,即使不是私人的,作為壹個催眠師,為被催眠者保密催眠時的情況是壹個基本的職業道德。
問:催眠就是被暗示,那麽是不是只有那些沒有主見或者意誌不堅定的人,或者文化程度低素質低的人才會被催眠?
答:催眠的原因相當復雜,暗示只是其中壹個因素,而不是全部內容。催眠敏感是正常人都有的心理特征,所以不代表只有缺乏主見的人才會被催眠;同時,根據催眠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催眠的第壹層次是物質層面——腦神經系統的功能;第二個層次是個人心理活動的接受。從這個角度來看,更容易接受催眠的往往是那些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好、心理活動強、效率高、敏銳的人,所以我們看到,文化程度較高、心理素質好、敏銳的人可以從催眠中獲益,而太小的孩子、超齡老人、生活中智力低下的人,由於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差,很難被催眠。
問:催眠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嗎?
回答:催眠本身是壹種非常安全的心理調節和治療技術。只要術者規範操作,不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即使催眠後感覺不舒服,也可以在下次催眠中擺脫,不給受試者留下“後患”。當然,由於催眠的特殊性,催眠,尤其是有心理治療和訓練內容的催眠,應該由接受過專業訓練和實踐經驗的催眠師來進行。
在催眠中,有很多即使在理論上也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比如感覺超敏感(如果催眠師暗示被催眠者是在自己身上放壹塊灼熱的金屬,那麽被催眠者的皮膚真的會出現灼傷的跡象)、行動和知覺的分裂、催眠後記憶的恢復和失憶。這就是為什麽催眠術是令人興奮和具有挑戰性的,也是為什麽它仍然難以被學術界完全接受的原因之壹。
催眠乍壹看給人壹種神秘神奇的印象,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妳仔細研究催眠術,妳就會知道,催眠術不是魔術、占蔔之類虛無縹緲的東西,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催眠、催眠的過程。事實上,它有著非常嚴格和完整的理論,是壹門古老而年輕的科學,成就斐然。
參考資料:
揭開催眠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