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太極的概念
太極是中國古代哲學用來解釋世界起源的範疇。“太極”壹詞出自《莊子》:“道在太極之上,不高;六極以下,不深;天生的,不會長久;比古代長,不老。”“太”就是“知”的意思;“極”是“極限”的意思;“太極”是極限。物極必反,變則變,所以變化的源頭就是太極。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窮到太極的過程,乃至萬物的化生。其中,太極是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易經系詞:“易有太極,是有二儀”。這兩種器械是太極的陰陽器械。
太極是中國道教文化史上的壹個重要概念和範疇。《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莊子》之後,後人根據易經相關的“太極”逐漸演繹出成熟的太極概念,真正吸收了莊子混沌哲學的精髓。
和莊子的混沌哲學壹樣,太極觀,迷迷糊糊地看著壹切事物的現象和本質,這種思維方式本身,其實就包含著清醒而睿智的哲學思維。它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人類的活動符合至高無上的道之德和自然法則,不受外物的限制,最終達到壹個包羅萬象的和平和諧的精神領域。
《易經》記載“古賦為天下之王,仰視之時,觀天上之象,俯視之時,觀地之法,觀鳥獸之文化,觀地之適性,近取諸體,遠取諸物,引生流言”。意思是占蔔的過程。壹是有太極,但在蓍草分出之前(蓍草是用來占蔔的工具),蓍草分出之後,形成陰陽兩卦,稱為兩器。兩卦有四種可能的象,稱為四象。給他們每人加壹個,就變成八卦了。下面是畫八卦的過程。最初與天文、氣象、地域方向有關,後來被宋代理學家以哲學的方式進壹步闡釋。
道教中的太極壹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在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進而形成萬物(宇宙)的本源。《莊子》和《易傳》是太極概念的早期使用者,太極壹般用於宇宙論和方法論。在中國的古籍中,《易》壹直是窮盡天地奧秘的哲學著作。對占蔔過程的分析,基本上是對天地發展的概述。太極生二器,是太極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兩儀是天地,也是陰陽。太極的概念經常與易學壹起出現。道教有自己獨特的體系,太極概念是道教宇宙觀和修身理論的重要基礎概念。
二、太極簡說
學習莊子,壹個哲學概念就是太極。受道家、陰陽家影響,《內聚力上傳》說:“易有太極,是以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他在《內聚力傳》中也說:“八卦在專欄,喜歡就在裏面。所以,身在其中很重要。剛柔相濟,變化而成。”
什麽是太極?哲學家有不同的解釋。羽凡曰:“太極太壹。”韓說:“太極,無名。”孔英達說:“太極也是太壹之始。”蘇子瞻說:“太極人前有物。”朱說:“太極人是理性的。”賴智德曰:“太極極理。”焦循說:“太極還是很棒的。”雖然每個註解都不壹樣,但其實都是天地人物的本質,簡稱本體。這個本體包含了無窮無盡的意象和無窮無盡的功能,本體的意象功能是不可分割的。不學周易,不了解李逸,就不知道自己有這個身體,也不知道壹切都是為我準備的,以至於壹切都被拋棄,向外追求,給自己和群眾造成各種災難。如果妳學會理智,妳就能避免不幸。最大的惡是生死問題解決不了,最大的善是學做聖人。要想成為聖人,首先要解決生死問題。據《論語》記載,魯茲問及死亡,子曰:“不知生,焉知死?”要想知道如何解決死亡的問題,就必須知道生命的源頭,而生命的源頭就是太極。
太極生兩器。太極是無聲的,不動的。它沒有形象,只有幹凈明亮的身體。這是沒有生命的理性。當妳移動時,妳展示妳的形象並使用它。這是謀生的手段。形象數不勝數,但在開始時,只有兩種顏色,壹明壹暗,明的顏色是陽,暗的顏色是陰,故稱陰陽。如孔《正義》所解釋,法器稱為二器。因為沒有成像,所以不叫二像,只叫二儀。但這兩種樂器其實是四象乃至萬象的基本結構,是由兩種樂器細分出來的,所以萬象既有陰陽。雖然萬象的數量是無限的,但夫婦的基本數量是楊。當傅畫卦時,他發明了兩種極其簡單的畫來表現無窮無盡的象源。
三、太極圖理論
太極圖的種類很多,如周敦頤的太極圖、先天太極圖(原名《天地造化圖》,俗稱《陰陽魚圖》)、古代太極八卦(先天太極圖周圍有八卦)、賴智德的太極圖、清代端木國虎的太極圖等。至今只有先天太極圖和古代太極八卦圖為人所熟知。所以現代人所說的太極圖就是陰陽魚圖或者天地自然圖,現代人所說的太極八卦圖就是古代的太極八卦圖範式,甚至經常被簡稱為太極圖。
太極圖被稱為“中國第壹地圖”。從孔廟大成殿的梁柱,到老子樓觀臺、三茅宮、白雲寺的標誌物;從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占蔔亭;從中醫、氣功、武術、中國傳統文化的書刊封面、徽記,到朝鮮國旗圖案、新加坡空軍機徽、布爾勛章家徽等。,太極圖都蹦出來了。這幅廣為人知的太極圖,因其形狀像陰陽魚的組合而被稱為“陰陽魚太極圖”。
“太極圖”既然流行了這麽久,流傳這麽廣,自然它的起源和演變也就成了人們興趣的焦點。在考察其起源之前,先要搞清楚“太極圖”的名稱與圖形的關系。這裏有兩種情況。壹個是同名,但指的是不同的圖形。除陰陽魚圖形外,還有五層圖形(即周敦頤的太極)、空心圓圖形、黑白半圓圖形等。(其實後幾個圖形叫太極比前者早很多);壹種是同壹個圖形,但名稱不同,如陰陽魚太極圖,早期稱為先天圖、河圖、先天自然河圖、先天自然圖、古代太極圖。五級太極圖又叫“無極圖”、“太極圖”、“太極圖”、“丹道圖”(當然兩種太極圖略有不同)。
到了現代,很多人認為太極圖起源於原始時代,甚至有人認為它是遠古時代外星人送給地球人的禮物,或者是這個人類文明之前最後壹次甚至兩三次文明毀滅遺留下來的唯壹信物。太極圖的演變依據是什麽?陳立夫先生認為:“中國大陸出土的古代太極圖比《周易》和《幹支書》早三四千年。比如6500年前(伏羲時代)陜西永靖出土的壹件雙耳彩陶壺上的《雙龍古太極圖》,就是由毛筆中心繪制的,實際上比孔子早4000年。商代和西周出土的許多青銅器上也刻有雌雄雙龍交織的太極圖。”陳立夫直接把雙龍纏繞的畫面稱為“雙龍太極圖”。雙龍的纏繞圖其實是中國的始祖伏羲女媧的“交配圖”。
這些圖形是太極圖的來源嗎?如果僅僅是這種圖形模式,顯然無法直接推導出太極圖。因為類似的圖案在其他民族還沒有演變成太極圖,比如古巴比倫的雙蛇纏繞交配的圖案,古希臘、古印度、高加索、小亞細亞的遺物(銀飾、銅壺、花瓶等。)都有類似的圖案,但是這些民族都沒有太極圖。
但從這些數字所隱含的思想來看,不能說與太極無關。這些圖形都是兩對相交而成,或壹條雙龍、壹條雙蛇,或壹條雙魚、壹只雙鳳,是原始社會生殖崇拜的產物。雙紋,或公母(伏羲、女媧),或公母(雙魚、雙蛇、雙龍、雙鳥);兩兩相交反映了原始人對男女交合的直觀認識。從兩性生殖器、男女、日月等人類現象、生物現象、自然現象,逐漸認識到“陰陽”的概念,以及雙性同體、陰陽相對與相交(治療與統壹)、陰陽互動、陰陽相互轉化等思想,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陰陽文化。《易經》中的陰陽卦和陰陽爻是陰陽思想的象征,太極圖的黑白和首尾結合是陰陽對待統壹、流行和相互作用思想的最好例證。
第四,太極的內涵
1.宇宙的原始生命力。
唐·英達《易經正義》:“太極者,天地未分,元氣混為壹也。”《易·甘薇太極度》認為"有形之物由無形而生",並提出四個階段來解釋"易太極",包括"有太易、有太早、有太早、有太素"。沒有氣的時候太容易,氣的開始太早,形的開始太早,質的開始是太素。氣、形、質混合而不分離的狀態叫混沌。混沌就是古人所說的生機。以不可分割的生命力為太極,賦予其本真的意義。這種觀點在漢代比較普遍,如劉欣:“太極中樞元氣”;王充引用易學者的話說:“元氣未分,混沌為壹”。鄭玄用“何春未分之氣”解釋太極。
2.以虛無本體為太極。
王弼這樣解釋大衍的數目:“第壹,妳不需要‘說’,不需要用,但是妳用數而不是數就能達到,這對李芑來說也太極端了。以“壹”為太極,我認為這個“壹”不是數,而是“無”,這是四十九策形成的基礎。韓註《易有太極,生二儀》曰:“夫必從無始,故太極生二儀。"
3.大衍四十九數不分太極。
崔靜說:“四十九個數字合而不分,就像太極。今天壹分為二,就像兩個樂器。把它們分成四個數字。壹時壹策,所以四策如四倍。”崔靜對大衍之數的論述及其太極學說,並沒有把其中壹個無用之數視為虛無的實體,把四十九之數視為太極,認為八卦包含在大衍之數之中。這壹觀點在易學哲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並為宋軼將韓彜的宇宙生成論轉化為本體論提供了方法。
4.陰陽混合不分太極。
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與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而靜,靜而生陰,靜而動,動而靜,互為根本,陰陽相分。兩個儀器直立。”
周敦頤之後,對太極的解釋分為三派:
(1)按數字說棒極了。
太極為壹,不動生二,神也;把太極分為兩個奇偶性來解釋太極誕生了兩個器械。他認為在人身上“心為大”,在天地上“道為太極”
(2)講道理說太極。
極有道理,宇宙的原理就是太極。太極,其理也。太極是世間萬物原理的總和,具體事物中也有太極原理。所以:“人皆有阿泰之氣,物皆有阿泰之氣。”
(3)用對立統壹的觀點看太極。
壹物二體,何為大極?太極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根本。認為沒有陰陽,它們的統壹是不可預測的,它們的對立是相互的。王夫之以對立統壹的觀點闡述張載學說,堅持太極。斷言太極和兩種器械是壹種肉體關系,而不是父子關系。認為太極是陰陽的統壹體,具有運動的性質和變化的規律。而壹切現象都是這種陰陽統壹的不同表現,這就發揮了“和合之靈”作為世界本源的思想。
5.壹陰壹陽是道,是太極的解釋。
那麽道是什麽呢?指天道、地道、人道。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並且不斷變化,但也有壹定的相關性。天堂和隧道已經根據科學得到了證明和理解。關鍵是人性,人性主要是指思想,思想決定行為和態度。這也是關於人們尊重自己的想法和自然法則。學會控制情緒,不要有邪念,不怕邪念。我們努力工作才是正道。
動詞 (verb的縮寫)太極理論
太極是道家哲學的壹個概念。這種觀念影響了儒家、道家等中國文化流派。列子談到了太壹、太師、太初、太素、太極和宇宙的五個階段。宋代儒生周敦頤在《太極圖說》開篇就說:“無極與太極。”這就為老莊中提到的無極壹詞註入了理學的含義,也將無極的概念與太極聯系起來。清朝乾隆年間,太醫院編撰的《醫宗金鏡》采用了五段說:“無極太虛以理氣,太極太虛以理氣。”陰陽由氣的運動而產生,分天地。沒有宇宙氣體,但有宇宙氣體。從形式上來說,氣叫陰陽,也就是氣叫太極。"
1.本義。
《莊子》:“大道,太極之上,不高;六極以下,不深;天生的,不會長久;比古代長,不老。”易經:“易有太極,而二儀生,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英達疏》:“太極即天地未分之前,元氣已混為壹,即始與初。”
2.宋代理學家認為“太極”就是“理”。
《齋藤優子流派》卷七十五:“太極只是壹個晦澀難懂的道理,包含陰陽、剛柔、奇性,無所不在。”《張子正朱蒙太和》清王夫之:“道者天地人物之理,即所謂太極。”
丁桂軍
2020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