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不戰而廟勝則過;如果神廟在戰前沒有取得勝利,那就太少了。贏的多,贏的少,比什麽都沒有還糟糕!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結果。
這是《孫子兵法》的最後壹段,是對上壹篇文章的“五事”、“七計”、“十二悖論”的總結。
它的意思是:戰前,“廟算”能贏是因為勝利的條件很充分;戰前不指望贏,因為勝利的條件不充分。仔細的“廟算”可以贏,但是省略了“廟算”就沒有勝利,更不要說不做“廟算”我們根據這些條件和因素去觀察分析,誰勝誰負顯而易見。
所謂“廟算”,其實就是規劃、分析、計算,就像現代的“大數據”分析壹樣。通過對比當前競爭對手的各種條件,可以預測古代壹場戰爭的勝負概率,也可以預測現代壹件事情的成功概率。
縱觀歷史,能征善戰的人很多,比如秦的蒙恬,漢的韓信,唐的李靖,宋的毛。
但是說到把戰爭變成壹門藝術,就不得不提諸葛亮了。很多人把諸葛亮稱為智慧的化身,戰爭中巧妙的算計和預言都體現在他身上,雖然他知道自己後期做不了很多事情。
現在從《孫子兵法》來看,諸葛亮不過是個擅長“廟堂算計”的高手。當然,不可否認諸葛亮本人學識淵博,這是“廟堂算計”的基本功
這次要講的經典案例是“借草船之箭”,幾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再加上後人的不斷美化,諸葛亮簡直被捧到了神壇。
按照常規思維,三天造十萬支箭根本不可能,但諸葛亮卻冒著掉腦袋的危險拿了軍令狀。
很明顯,諸葛亮通過自己的“廟堂算計”,已經完全有把握完成,這正好可以用來消磨周瑜的精神。這也是諸葛亮和周瑜的壹場博弈。
首先,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氣象知識豐富。他能預測幾天後的天氣變化。當時很少有人通曉天文地理,所以就有了“借”東風的神話。
其次,他可以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他通過分析得知曹操是個多疑的人,預料曹操不會在霧天進攻。當然,曹操換成張飛就不好說了。
在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因素的自身“廟堂算計”三大因素的影響下,他創造了壹個“草船借箭”的神話
結婚五年,小江夫婦壹直沒有自己的房子,而房子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房子就是家。
鑒於樓市越來越火,房價飛漲,他們終於忍不住了,準備拿出五年的積蓄,建壹個屬於自己的家。
開盤當天,夫妻倆壹大早就去售樓部排隊。結果他們發現售樓部已經擠滿了人。在輪到他們之前,500所房子被搶劫。
沒買房的時候,夫妻二人垂頭喪氣。他們回到租住的小區,遇到了鄰居阿姨。他們跟她聊買房的流程,鄰居阿姨聽著居然笑了。
鄰居阿姨當即表示,壹個月後,夫妻倆繼續在這個小區買房,可以買個好壹點的樓層。
然而,不到壹個月,售樓部打來電話,說他們想買的小區有房,都是理想樓層,但是不好的樓層都賣了。
小江夫婦真的很感嘆鄰居阿姨的“預言”。後來阿姨終於告訴了他們真相。原來,能“預言”的並不是鄰居的阿姨,而只是開發商的“廟堂算計”。
通過分析,開發商利用了購房者的“哄搶”心理,所以故意制造了這種千人哄搶的局面,場面異常火爆。鄰居阿姨過去是付錢給開發商排隊的“購房者”。幾乎所有的開發者都這麽做過,所以她深刻理解了這個套路。
另外,開發商通過哄搶的方式先把那些爛地板賣出去,買了這些爛地板的買家高興得不得了,終於拿到了名額。那些好的地板在開發商手裏,奇貨可居。
從這個角度來看,開發商通過所謂的“廟堂算計”,在沒有硝煙的商戰中,悄悄地把購房者的錢收入囊中。
現在出現的壹系列現象,包括所謂的“大數據殺熟”、“口香糖的競爭對手是手機”、“啤酒和紙尿褲可以壹起增加啤酒銷量”,其實都是《孫子兵法》中的“廟堂算計”。
所謂“廟堂算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在心裏計算分析成功的概率。
不要相信所謂的“雞湯”。妳總是認為只要妳去嘗試,妳就會成功。那些所謂的“可能”,其實都是經過多次論證和分析才成為“可能”的。
這就告訴我們:做事之前,要周密計劃,做可能的事,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完全不可能的事上。正所謂運籌帷幄,方能決勝千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