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春運B沒說羊的事。有哪些關於羊的有趣傳說?

春運B沒說羊的事。有哪些關於羊的有趣傳說?

羊是我們身邊很常見的動物,它的影響涵蓋了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飲食、服飾、語言、文字、民俗、宗教、歷史等等。2015年是中國傳統日歷年的最後壹年,也就是羊年。馬年即將過去,羊年即將到來,我們來聊聊和羊有關的事情。

早期人類的壹種牲畜。

在動物界,綿羊屬於哺乳動物、偶蹄目、牛科和綿羊。綿羊動物包括綿羊、山羊、野羊、巖羊等屬,每個屬又包括若幹個種,成員眾多,構成復雜。他們大多生活在草原和山區,適應相對幹燥的地理環境。現在人工養殖的綿羊和山羊已經成為綿羊家族的主體,野羊的比例很小,但都起源於本土的野羊。

約10000年前,人類社會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經濟社會領域逐漸發生深刻而顯著的變化。其中,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可以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壹次社會變革,是人類生產食物並逐漸掌握自己命運的開始。在畜牧業的發展中,羊的馴化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綿羊的馴化發生在八九千年前的亞洲中西部。考古學家在約12000年前的伊拉克和約旦的古遺址中,出土了與羊和人遺棄的羊骨碎片有關的洞穴壁畫。從埃爾茨洞和伯特洞發掘的羊骨遺跡來看,公元前7000年左右,人們就開始馴化羊了。在美索不達米亞出土的陶器上,有公元前4000年馴化的羊的圖像。在巴格達出土的陶罐上,有壹幅公元前3500年人們養羊的圖畫。

在馴化之前,羊擅長奔跑和打鬥,壹度引起人類的恐懼甚至崇拜;馴養的綿羊性情溫順,山羊勇敢、活潑、敏捷、機智,深受人們喜愛。除了用作食物,它們還在精神和文化層面上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而多樣的影響。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人們制作了許多與羊有關的陶器、護身符、印章和雕塑,以表達對羊的敬畏和熱愛。尤其是古埃及和克裏特島的米諾斯文化的國璽,雕刻著莊嚴的公羊頭像,可見其地位之高。在中國,從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開始,羊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住所附近;陶陽發現於裴李崗、河姆渡等遺址。到公元前2000年龍山文化時,羊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家畜之壹。

超自然神的媒介

在夏商周時期,羊除了作為食物外,還被廣泛用於祭祀和占蔔。在二裏頭、洛陽、二裏崗、鄭州、殷墟、安陽等地,都發現了祭祀用的羊骨。尤其是在使用“泰牢”(牛、羊、豬)、“紹牢”(羊、豬)等高規格祭祀儀式中,羊是必不可少的祭品。在占蔔活動中,具有通靈功能的龜甲和牛、羊的肩胛骨被用作占蔔工具。首先對羊的肩胛骨進行修整,然後進行鉆孔和燒制。通過觀察骨頭表面的裂痕,可以感知到未來的吉兇。漢字“不”實際上來源於甲骨文裂縫的形狀。最後,神職人員把賈巴的過程和事件的發展刻在羊骨上作為記錄。正是因為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讓我們對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歷史有了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由於羊在祭祀和占蔔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商周時期的許多禮器上都裝飾有羊的形象。其中不僅有單純的羊,還有結合了角等典型特征和其他動物的其他局部特征的動物臉圖像。它們不僅僅是壹種美化和裝飾,更是媒體乃至神靈的化身。在江西省新幹縣大洋州出土的青銅獸爪面上,大爪頭部卷曲,眼睛呈大臣狀,表現出典型的綿羊特征。安陽殷墟木浩墓出土的玉羊頭,由溫潤潔白的玉石雕刻而成,表現了羊的溫順、善良和可愛。日本藤田美術館收藏的商代晚期鳳紋羊是壹件罕見的立體青銅羊像。這個物體的形狀像壹只羊,背上有龍和鳥,身體兩側有鳳鳥紋。復雜的裝飾和精致的造型使它看起來華麗、莊重、有力。

最著名的以羊為裝飾主題的青銅禮器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四羊方像。1938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高大雄偉,造型奇特。它的肩膀、腹部和腳被裝飾成頭朝外的綿羊形狀。四只羊生活在壹個角落裏,增加了整個樂器的動感魅力,但同時又莊重典雅。在商代的祭祀活動中,方尊被灌以酒漿祭祀神靈。方尊的動物形象,包括羊,是人神溝通的媒介,傳達人對神的訴求。泗陽方尊實現了青銅禮器功能與形制的完美結合,是商代最珍貴的文物之壹。

在遠古先民的觀念中,羊不僅能與神靈交流,還能洞察是非,分辨善惡,甚至代表神靈懲罰惡人。《墨子》中有這樣壹個故事:齊莊王有兩位朝臣,分別叫和鐘。他們因為壹場官司,互相起訴,三年都得不到結果。齊王不忍濫殺無辜,也不願對罪犯掉以輕心,就下令讓他們在神龕前立下誓言,交由諸神決定。他們割下壹只羊的脖子,在神龕前灑上羊血,然後分別在神龕前宣讀訴狀。看完王立國,羊沒有反應;讀到壹半,死羊跳起來,用角碰了仲禮壹下。真相大白了——罪犯是鐘,於是他被處死了。這個超自然的故事代表了人們對羊的崇拜。

好運的化身。

東周以後,文明社會不斷演進,人們對神靈的迷信不斷減少,羊在祭祀活動中的地位也有所弱化。但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人們在飲食、衣著等方面對羊的需求大大增加,人與羊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關於羊的文化意蘊也越來越豐富。

至少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羊肉就成為人們餐桌上喜愛的美味。起初,品嘗這種美味對普通人來說是壹種奢侈。吃羊肉甚至改變了兩場戰爭的局面。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在四年,鄭伐宋。宋國大將華遠率軍抵抗。戰前,華遠為了鼓舞士氣,殺羊犒勞士兵,但是他的馬車夫卻因為沒有得到羊湯(壹種帶汁的羊肉)而叫苦不叠。兩軍交戰時,車夫趕著華遠的戰車直撞鄭軍,導致大敗,華遠被生擒。

這不是唯壹壹碗羊肉湯造成的悲劇。《戰國策》中記載,戰國時期的壹天,國君孫中山設宴款待群臣。司馬子參加了會議,卻沒有喝到美味的羊肉湯。於是,司馬子壹怒之下逃走,投奔中山的死敵楚國,勸說楚王討伐中山。後來孫中山去世,孫中山流離失所,不禁感嘆:“給別人的不是多少,而是是否合適;傷害別人的不是深度,而是是否傷害了他們的內心。所以我才因為壹碗羊肉湯分配不均而傾家蕩產!”

漢晉時期,羊的形象廣泛見於陶器、玉器、瓷器、畫像磚等日常用品和隨葬品中,與羊有關的文物如陶羊、玉羊、羊畫像磚、陶羊圈、瓷羊燭臺、瓷羊雕像等不計其數。這時,人們常用漢字中的“羊”、“吉祥”二字,“吉祥羊”就是“吉祥”的意思。許多器皿上都刻有“羊”、“吉祥羊”或羊的形象,以祈求好運。山東濟南壹座漢墓前室門楣上刻有四幅羊頭圖。在江蘇省郫縣彭城的向妙玉墓中,發現了壹幅刻有“福德羊”字樣的羊畫像。羊身強壯,兩角盤繞,背上有壹只鳥,右邊有壹片森林,明確表達了祈求好運的主題。1976江蘇鎮江出土壹件東晉青瓷羊燭臺。這只瓷羊形體圓潤豐滿,四條腿內收,頭頸微擡,眼睛明亮,使羊的形象十分生動傳神。

唐宋以後,隨著中國畫的迅速發展,壹些畫家試圖將羊融入繪畫中,留下了許多與羊有關的經典畫作。唐代顏的《功圖》和的《蠻夷功圖》都可以看到洋人牽羊進貢的場面。南宋張仲忠《四羊圖》表現的是四只山羊嬉戲打鬧的場面,趣味盎然,生動有趣。此外,根據“三”的概念,許多畫家創作了以“三陽”為主體的繪畫來象征吉祥。明代朱瞻基的《三楊開泰圖》和清代郎士寧的《開泰圖》是他的代表作。

有趣的古代羊車

隨著羊文化的深入和傳播,壹些貴族甚至把羊作為寵物來驅趕。安陽殷墟和山西晉侯墓地都曾出土過小型畜力車,其高度明顯不適合騎馬。也許它們是最早的羊車或鹿車。漢昭帝平陵三世曾從墓葬坑中出土了壹輛四羊趕車,這真是壹輛實用的羊車。晉書?據《後妃傳》記載,晉武帝司馬燕的後宮有許多嬪妃,她們經常為去哪裏睡覺而頭疼。於是他想出了壹個辦法:坐上羊車,讓它繞著後宮走壹圈,在那裏停下來,它就在那裏擺筵席,睡覺。後來後宮嬪妃為了爭寵,就命人拿竹葉插在門口,在地上撒鹽水(羊喜歡舔鹽),來吸引晉武帝乘坐的羊車。無獨有偶,據《南史?據《後妃傳》記載,宋文帝和劉義隆曾經趕著羊車穿過後宮。

此外,漢代畫像石中也有趕羊的圖像。看來,習慣乘坐馬車的皇帝和貴族們,可能確實會突發奇想,偶爾乘坐羊車。

千百年來,羊和中華民族早已結下了不解之緣。它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相輔相成,不僅哺育了中華民族,而且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如今,每當提到羊,人們不僅會想到善良、溫順、純潔、謙虛等壹系列美好的精神品質,還會想到偉大的祖先留下的壹系列精美華麗的文物,這是中國羊文化的精髓。

(作者:翟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