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後,舊漢王努爾哈赤的影響力大增,隨後將都城從赫圖阿拉遷至遼陽,並命名為東京。然而建都僅僅三年,就突然決定遷都沈陽。努爾哈赤為什麽堅持遷都沈陽城?長久以來,民間流傳著壹個奇妙的傳說。
相傳有壹天,努爾哈赤和諸侯貝勒商量,突然提出遷都沈陽的想法。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讓所有人都很意外,壹時間,都表示反對。就這樣,君主和他的臣民在皇宮裏進行了壹場激烈的辯論。國王和大臣們認為東京已經相當大了,再搬的話,就是人財兩空,得不償失。努爾哈赤據理力爭:“沈陽乃勝利之地,四通八達,進可攻,退可守。”在那裏建都,西可攻大明,北可攻蒙古,南可征服朝鮮。而且沈陽山是個很美的地方,水很美,樹林很深,野生動物很多,魚蝦肥美。“君臣各持壹端,壹時難成* * *識。
就在這千絲萬縷的時候,忽然門軍報告,有個老頭來求見。努爾哈赤發來消息。請進來。老人壹踏進廟門,就大聲向漢王報告好消息:“陛下,我家住在神水以南的豐濟堡。前天村子東端的樹林裏突然飛來壹只鳳凰。鳳凰是鳥中之王,它是好運的象征。妳飛到這裏,壹定是報告妳有福了,所以我來向妳報喜。”努爾哈赤喜出望外,重重地表揚了老人,然後派人去查看。果然,壹只美麗的鳳凰落在了森林裏。努爾哈赤心裏壹動,問王這是什麽意思。夥計們,妳看看我,我看看妳,誰也沒說什麽。只有四貝勒皇太極回答,“鳳凰無寶不落。這鳳凰地肯定風水好。這是上帝指示我們遷都的地方。”努爾哈赤激動地說:“思貝樂說得有道理,我們就順著鳳凰的下落走!”所有的王公大臣也都點頭贊成。
努爾哈赤壹邊派人勘察地形,壹邊收集民工的車馬,準備建壹座大樓房。誰知剛壹動工,鳳凰突然轉身,長鳴壹聲飛走了,壹直飛到沈水以北的沈陽才落下,還不停地向努爾哈赤點頭。努爾哈赤見此,大聲說道:“如今鳳凰飛落沈陽城,聲聲不絕。可見這裏是真正的風水寶地,新都應該搬過去。妳怎麽看?”他們保持沈默。努爾哈赤果斷地揮揮手,大聲說道:“看來鳳凰是天意,命我在沈陽建新都。既然神指示我遷都那裏,我怎敢不從?”看到他下定決心,認為這是天意,大家都同意遷都沈陽。
努爾哈赤果然命人在鳳凰定居的地方建都,命名為“奉天”,後改為“奉天”,意為“奉天交通”。新城建成後,努爾哈赤從遼陽東京遷到沈陽。
關於“沈陽”的由來,有壹個古老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沈陽成為燕國的附屬國,歸順從的肅慎家族所有。西漢時,漢朝在今沈陽設侯郡,後為遼東郡,後改為宣土郡。後漢中葉以來,沈陽被視為宣土郡,稱高句麗郡。今天我們在沈陽博物館看到的漢代遺存來自渾河南岸,在市區東南約10公裏處。推測這裏可能是前漢後主城郡和後漢土公郡統治的地方。
到東晉中後期,宣土郡歸後燕所有,郡遷至朝鮮鹹興,沈陽仍稱高句麗郡。公元407年,北燕滅後燕政權,沈陽為北燕所取,高句麗郡廢。此後,沈陽先後歸屬北魏和隋唐政權。唐睿宗景雲年間(710—711),在今沈陽地區建立沈周。唐朝末年,沈周被新崛起的契丹人占領。遼太祖六年(921),遼兵將在神水北岸設三河郡。後來改為樂教縣。它成為興遼軍和趙德軍在深州的駐地,地址就在今天的沈陽附近。晉朝時,沈陽由沈州賢德軍統治。
元初還叫沈周。後來因為深州住在沈水以北,所以更以深州沈陽路命名(古時水貝為陽,水南為陰)。關於沈陽的起源有壹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神水北岸的石嘴頭山(今竹山)腳下,住著壹個年輕人,叫沈師兄。這壹年,被淹沒的水突然爆發出波浪,洪水肆虐。原來是潛水龍王三頭蛟在興風作浪。沈師兄發誓壹定要找到三頭餃子,為民除害。正好,東梅龍王的三公主楊姐姐聽說父母要把自己許配給堂姐沈水龍的三頭蛟,於是背著父母跑到沈水龍宮,親自觀察堂姐的人品。沒想到,三頭餃子正在辦“男孩宴”。楊姐姐壹看怒不可遏,決心要幫沈大哥除掉三頭餃子。她脫下龍袍,給沈戈穿上,說:“穿上龍袍,妳就能飛上天了。火裏要動孫哥,只有孫哥的火能燒三個餃子。”沈戈闖進了火堆,太陽讓沈戈冒煙,但沈戈仍然咬緊牙關逃跑了。回到沈水,三頭嬌正拼命把羊妹妹往水裏拖,沈哥哥趕緊把太陽扔過去。三頭蛟被孫師兄燒成灰燼,沈師兄卻自己支撐不住,掉進了河裏。楊姐看到了。極度焦慮,大聲喊道;“申哥——”跳河救他。但是她忘了她的龍袍已經脫下來給沈大哥了。
村民們搜遍了沈水,卻沒有發現沈哥哥和楊姐姐的屍體,於是在沈水北岸立了壹座碑,上面刻著“沈陽”二字。後來,在這塊石碑周圍建起了村莊和城市,這個地方被稱為沈陽,因為它恰好在神水的向陽面。後人不知道沈戈和楊梅打架的故事,所以誤把“沈陽”當成了“沈陽”。
八旗與漢八旗
在人們的口語中,說到清朝的八旗制度,經常會聽到漢軍和漢八旗的說法。這是什麽?
原來,生活在中國東北的女真族,在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的指揮下,在明朝日益發展壯大,於1616年建立了後金國。努爾哈赤根據旗幟將部下組織成軍隊。首先,有四面旗幟,即四種顏色的旗幟。後來人數增多,成為八旗,這就是八旗的由來。滿族人全部編入旗,都叫旗人,也叫旗裏人。由於滿族全部並入其旗,所以,壹直有這樣壹種說法,即所有滿族人都是旗人。但並不是所有的旗手都是滿族。這個呢?原來,努爾哈赤、皇太極影響增大後,被征服的蒙古人也被納入旗內,統壹歸八旗管轄,稱為蒙古八旗。後金九年(公元1624年),努爾哈赤將征服的蒙古人編為五“魯牛”,隸屬滿洲八旗。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極將蒙古五牛記擴充為兩個蒙古旗。天聰九年(公元1635),兩旗擴為八旗。此時,蒙古八旗出現了。
努爾哈赤進入遼沈地區,大量漢人被擄掠為奴,編入滿洲八旗,成為家奴或在托克索(農場)從事生產的奴隸。同時,為了擴大兵源,從為奴的漢人中抽調部分壯丁(規定每20人抽壹名為兵),所需馬匹裝備由20名漢人購買。他家的壯丁是漢軍戶,他們對漢軍戶有優待。比如全家可以搬進努爾哈赤所在的城市,以示信任。
皇太極成為可汗後,改變了努爾哈赤對漢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區的漢人放入滿洲八旗做奴隸,讓他們居住在不同的村落,從而減少了滿漢民族矛盾。對於這些漢人,則由投降的前明官員或後金提拔的漢人官員管理。
天聰七年(公元1633年)二月,明朝遼東連長毛被袁崇煥處死,部下孔有德、耿率軍從山東鄧州下遼東,投奔後晉。皇太極很重視他們前來投票。當他們來到沈陽郊區時,皇太極親自在渾河岸邊迎接他們,這是壹個很不尋常的舉動。為了區別於滿洲八旗,、耿的軍隊使用的是白皂旗,即白底黑邊的旗幟,直屬皇太極管轄。這是漢軍第壹次以不同於滿洲八旗的旗幟出現。由於漢人可以組織成軍隊,皇太極決定建立自己的漢軍,下令滿洲八旗的漢族壯丁每十個中出壹個組成旗漢軍,這就是皇太極組建漢軍的開始。隨著軍隊的發展,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也就是皇太極稱帝改晉朝為清朝的第二年,漢旗壹分為二。五年後,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漢軍擴編為八旗。至此,漢軍八旗正式出現,成為清朝三軍之壹。所用旗幟與滿洲、蒙古旗相同,即黃鑲黃、白鑲白、紅鑲紅、藍鑲藍。
八旗是由於編的,其成員都是旗手,也就是漢軍的旗手。所以應該說旗手是由滿族、蒙古族和漢族組成的,但不能說旗手都是滿族。
張學良和張恨水
1929年8月的壹天,家住北平的張恨水剛剛為報社寫完壹篇連載小說。突然,壹個東北軍的軍官闖進了他的房子。張恨水雖然在笑,但是有點緊張,不知道自己的頭會怎麽樣。來人自稱是東北邊防司令張學良的副官,送給張學良壹張名片,說:“張司令請妳隨我去沈陽見壹面。”張恨水試探地問:“妳知道是什麽嗎?”副官平靜地回答:“不知道,到了就知道了。”“妳什麽時候走?”“火車票已經辦好了,今晚就坐車吧。”這可讓張恨水起了疑心:他過去和張學良沒有接觸,只是去年底在沈陽的《新民晚報》上發表了壹篇《春明新史》,是報社的朋友逼著寫的。內容不會有問題,前幾天才發到社裏的《春明外國史》也不會有錯。這時候腦子裏突然跳出了最近上海新聞的連載《哭笑》,張學良壹定看過。於是張恨水在和家人告別的時候,說了壹句“哭笑不得”的話。可能張學良以為劉將軍在書中寫到他的父親,讓我去壹趟沈陽。很難預測這次旅行的後果。妳應該在家做好準備。出了事,先找朋友借,盡快搬回安徽老家。”這家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驚慌。張恨水很平靜,帶了些換洗衣服,和副官去了沈陽。
下車後,張恨水無心守城,由副官引導直接進入帥府。沒想到,張學良當晚設宴歡迎。談及《啼笑因緣》的創作,張恨水解釋道:“沈鳳溪是壹個真實的人,只是名字改了。劉將軍純屬虛構。”張學良豁達開朗,笑著說:“妳是大手筆,希望妳能幫我們搞活東北文壇!”這時,張恨水心裏的壹塊石頭落了地。當張學良聽說新印的100冊《春秋》時,他讓《新民晚報》代為銷售。他馬上派副官去買了20本,然後送給政府裏的官員,幾乎都是親力親為。第二天,張學良邀請張恨水在帥府與虎局長談話,作為老朋友,談得很融洽。隨後安排他參觀故宮和北陵,並在省會與文藝界和新聞工作者見面討論。臨走時,張學良還特意送了他壹些土特產。後來張恨水寫了小說《黃金時代》,在《新民晚報》連載。
蒲松齡手稿落沈陽。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作家。他壹生清貧,立庫為徒,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思想感情。在收集大量民間故事的基礎上,他壹生創作了12卷,491篇短篇小說。這就是《聊齋誌異》,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壇上享有盛譽。
蒲松齡是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的《聊齋誌異》手稿被他的後代珍藏在他的家鄉溥的祠堂裏。但清朝同治年間,山東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百姓水深火熱,蒲家分頭到各地謀生。蒲松齡七世孫普甲攜妻帶離關,定居首都盛京。他還帶來了祖先的珍貴遺物,傳家寶《聊齋誌異》、《聊齋誌異》原稿和六尺長的巨幅畫作《聊齋誌異·幸福畫室》。蒲家人讀了《悟道術》,精通占蔔,在沈陽設蔔攤,並以此為生,成為當時沈陽有名的術士。
溥嘉人死後,傳家寶由長子溥和次子溥收藏。英國人郝學過武術,年輕時參軍。曾任清軍哨兵、幫會頭目,後擔任盛京將軍伊克唐拉的副官。艾克唐拉得知蒲是蒲松齡的後代,手裏有《聊齋誌異》的手稿,所以想借用壹下。盡管蒲從未將手稿借出,但他的老板想看,所以他不得不同意。當時手稿分為兩封八卷。普郝穎怕愛克坦格拉不還,就先借給他四卷上書,看完上書再改讀。然而,艾克坦格拉在改下壹封信後不久就去了北京出差,並帶走了《聊齋誌異》的下壹封信。不久傳來噩耗,艾克坦格拉在北京去世。蒲郝穎這時後悔了,好祖宗的後半部稿子再也沒有還給他。
1900年,沙俄大規模入侵中國東北,郝穎被派往西豐擔任清軍巡捕,隨其舉家遷往西豐。民國初年,蒲去世,《聊齋誌異》原稿前半部和《聊齋音樂圖》由其子蒲文山保存。偽滿時期,漢奸袁得知此事,通過西豐縣縣長馮光民找到時任縣圖書館館長的蒲文山,要求蒲文山將自己收藏的畫轉讓給他。蒲文山說:“這是我祖上留下的,誰也給不了。”無奈,袁受威逼,他只好把清代畫家的壹幅《聊齋誌異》轉讓給他,並把《聊齋誌異》的手稿借給他。這筆借款花了袁五年時間,從手稿中選取了十篇文章,在沈陽影印出版。經蒲文山再三催促,稿件被退回。
解放後1950年,蒲文山得知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正在征集珍貴文物,於是將《聊齋誌異》手稿前半部和《聊齋雜記》32卷捐贈給人民政府,經著名鑒賞家楊先生鑒定為蒲松齡真跡,珍藏於遼寧省圖書館。
什麽是“剃頭挑子”
沈陽的理發業始於清末,當時叫“剃頭”。剃發始於清初。清朝統治者取代明朝,下令理發,結束了幾千年來戴皇冠的發型,改為剪發編發。壹舉剃頭,是清朝封建專制政策的壹部分。剃光頭編辮子到了民國又成了編發。之後歐風來襲,於是漸漸改成了分頭禿。1931“九壹八事變”後,日式寸頭風靡壹時。
以前沈陽有句民間歇後語,叫“剃頭挑子的人熱”,是舊社會沈陽理發業的真實寫照。
所謂“剃光頭的扁擔是熱的”(或稱重頭),是因為剃光頭的扁擔是用扁擔挑著的。壹頭是塗著紅漆的長方形凳子,另壹頭是冰冷的。凳子腿之間有三個抽屜:最上面壹個是放錢的,錢從凳子面上開的長方形小孔塞進去。第二個和第三個抽屜分別用於放置布、刀、剪刀等工具。另壹端是壹個長長的圓形籠子,裏面有壹個小火爐,就是熱端。壹個大盆沿的黃銅盆放在上面,水始終保持壹定的熱度。底部有三條腿,其中壹條向上伸入壹根旗桿,桿上掛著壹根鋼(響)刀布和毛巾。剃頭挑子,負重前行,不僅在沈陽,從黑龍江到四川都沒什麽區別。如今,妳會在沈陽的大街小巷看到類似的個體理發店,但很難看到這樣的發型。
從前,理發師在街上走來走去的時候,用的是壹種“叫頭”。它是兩根鐵棒,壹端燒結成手柄,另壹端微微張開,總長壹尺二寸。左手拿著它,右手用壹根五寸長的釘子從兩根鐵條的縫隙中把它撿起來,發出很大的聲音。這是剃頭的叫聲(也就是市聲)。清初剃頭的不是行業,而是執行剃頭令的官員。旗桿上的鋼刀布竟然是聖旨,上面寫著:“留頭無毛,留毛無頭!”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壹聖旨被鋼刀布所取代。剃須行業也有壹套行話。比如搞剃頭的人,叫“取三”,取自全音。這個行話不僅在沈陽,在大江南北都有。此外,男職叫“看背”,女職叫“八字胡”,剃頭式叫“帽流蘇”。
日俄戰爭後,沈陽以南的廣大地區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大量外國人尤其是日本人開始湧入沈陽,促使沈陽的理發業向理發業轉變。辛亥革命後,男人普遍剪掉辮子,剃光頭而不理發,工具也發生了變化,從修面刀變成了手推子和剪刀。當時沈陽繁華的大街小巷也出現了專門從事這壹行業的理發店,生意興隆。當時有理發店的行會組織,內部有很多刻板印象。比如規定壹定距離內不得開兩家理發店,要祭祀理發業的鼻祖螺祖。解放前,沈陽設備齊全的理發店多集中在中街和太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