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五經之首,《易經》是壹部寶貴的儒家經典。孕育了中國歷史上壹代又壹代的智者、忠臣、良將、智者。
虞世南(558 ~ 638),唐代著名人物,唐太宗時的重臣,弘文館學士。他知識淵博,足智多謀。史載“唐太宗重視他的廣博知識,每次休息都引他講,* * *看經史”。虞世南也是壹位對易有深刻認識的政治家。他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歷代成功的經驗,總結出壹句名言:“不知易,不可為領袖。”《周易》的思想文化價值得到高度評價。這句話出自壹位名臣之口,確實有著至關重要的力量。
古人雲:“不讀易經,不能成親。”在《皇家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的編纂中,《易經》位列第壹。易經是什麽?占蔔師說是占蔔書,氣象學家說是天文氣象書,農夫說是農書,歷史學家說是歷史哲學書,文學思想家說是文字優美、結構嚴謹的人文文獻。真的是眾說紛紜,各說各的。
關於《周易》的作者和成書時間,據說伏羲開始畫先天八卦,“文王被捕,行《周易》(史記司馬遷之言),所以古人多認同《周易》是周文王在獄中,被商王囚禁期間所作。然而今天,人們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易經》不是壹個人寫的,而是由商周時期的壹群術士、史家、占蔔師,參照世代相傳的占蔔資料和社會生活經驗,逐漸整理加工而成的。1973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周易》與現存的《周易》不壹樣,就是壹例。但《周易》成書於商周之時,這是沒有爭議的。
易經包括兩部分:易經和易經。
《易經》由六十四卦組成,每卦包含四個部分:卦畫、卦名、卦詞和辭格。既講占蔔,預見吉兇成敗,又涉及古代歷史事件、戰爭情況、生產經驗、商業貿易、婚俗、宗教祭祀、民歌等廣泛內容。,因此它具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包含了古代占蔔、宗教、神話、藝術、文學、科學、哲學、歷史等方面的信息。其中最可貴的是,它通過特殊的形象符號系統和文本解讀系統,表達了壹種獨特而樸素的辯證思維方法——陰陽互補法。
易經主要闡述《易經》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法,從而揭示六十四卦的內在依據和聯系,包括《儺辭傳》、《項辭傳》、《銜接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等上下篇。易經用壹對陰陽範疇代替了《易經》中的兩個符號,將經驗的具體性轉化為哲學的抽象性,更加清晰地闡述了陰陽互補法的內涵和本質。
周易是無字天書。易是我們祖先的壹種科學和符號邏輯。它解釋了宇宙生命和個體生命的作用,是描述太陽和月亮在宇宙中運動的偉大法則。
易經被認為是宇宙的代數。智慧中的智慧對中國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倫理、宗教、天文學、數學、醫學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易經告訴我們,社會和個人是宇宙中最高的。
易學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是傳統主流文化。從伏羲到黃帝,再到文王、孔子,兩千多年的文化傳承,易學直接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壹脈相承,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神象征。
經過幾千年的滄桑,周易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根。《周易》之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我們研究《周易》的態度應該是“繼承”和“創新”。要繼承《周易》豐富的文化遺產,就要融入新的東西,賦予它以前沒有的新東西。
《易經:圖說版》在解讀《周易》原文的基礎上,探索其發展、演變和研究軌跡,並與現代科技、經濟管理、日常生活和人類行為的發展緊密結合,圖文並茂,力求為讀者奉獻壹套科學、實用、全面的解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