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字的起源,歷史上壹般有三種,即倉頡造字說、結體筆記說、始筆說。
倉頡與生俱來的書寫能力,他被河流記錄,於是可憐的世界改變了,他仰望魁星的圓曲,俯視龜鳥的羽毛,山川知道如何造詞。天上下著谷子,夜裏鬼哭狼嚎,龍隱(春秋緯元明寶)。這聽起來很可怕,所以倉頡造字只是壹個傳說,但可信的是,有像倉頡或倉頡本人這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規範了文字。
結繩記,這個好像不太可信,因為結繩和文字是兩回事,怎麽會發展成文字呢?所以,不行!
這是宋代鄭樵提出的壹種說法。他根據道家哲學解釋漢字的起源,即“壹命二,二命三”的思想。看到這裏,是不是說明是個穿幫的?
那麽,文字是怎麽產生的呢?現在流行的壹種說法是,陶器上的雕刻符號和原始圖畫,因為這些符號和圖畫可以在後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找到,所以現在很多學者認為這是漢字的壹個來源。
在這漫長的歷史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先民對這些符號和圖畫的把握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豐富,直到商代形成了甲骨文,但我們不知道是誰對文字進行了規範和排列。好了,好久沒跟大家說為什麽了,回到正題——商代書法。
商代書法包括甲骨文、金文、零星墨跡、石刻和玉器書法。讓我們來看看壯觀的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甲骨文,是刻在龜甲上記錄占蔔內容的文字,以商代甲骨文為最具代表性(西周也有甲骨文,但很少)。除了殷墟小村,還有甲骨文裏的大辛莊,2003年發掘的。當然,還有其他地方出土的甲骨文。作為濟南人,記住最著名的殷墟和我們的大濟南就夠了。
先介紹壹下甲骨文的載體:甲指龜甲,分為腹甲和背甲,腹甲多用於占蔔;骨頭包括牛、羊、豬、虎、鹿等動物骨頭,牛的肩胛骨主要用於占蔔。我就不再描述占蔔的過程了,因為我沒有親眼見過,但是在書上看過,這個占蔔過程我也不清楚。另外,這樣的傳說很容易誤導大家,如果妳對此感興趣,可以自己研究壹下。
壹部完整的甲骨文字數不壹,從近百字到34字不等,壹般在二三十字左右,其內容通常由記敘詞、生活詞、職業詞、印證詞組成,但只有少數是完整的,壹般沒有印證詞。甲骨文中除甲骨文外,還有壹些大事記銘文(如甲子表、祭祀表、四風之名,以及龜甲納貢、收獸骨的記載等。)和成語(就是平時在龜甲上練的刻字)。
商代的金文、青銅器銘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以文字為主的少數作品,通常稱為家徽文字。另壹類是用詞連貫、篇幅漸長的文章。商代篇幅稍長的銘文不多,時代也稍晚。所以我們說的都是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
墨,包括朱書和墨書。在商代的墨汁中,有兩塊留在甲骨上,但沒有刻上去。由此可知,有些甲骨文是在書寫成後刻上去的。此外,玉器和陶器碎片也有墨汁或朱的筆跡。這些雖然出土的不多,但卻是最早的筆墨遺存。可以猜測,早在商代就有毛筆了。
由於玉雕數量較少,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