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是什麽?

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是什麽?

中國傳統文化的新概念

步入21世紀,我的眼睛還在顫抖,帶著許多茫然的眼神。人生沒有目標,活著沒有目標,沒有走正確的人生道路,沒有正常的生活規律,這是現代人的悲哀!雖然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人生路,但是在這些路上,有很多荊棘、暗礁、隱藏的陷阱、法律的羅網。很多人在這條路上走了壹圈又壹圈又壹波三折,直到死,也沒有走上康莊大道,不明白這壹切。這也是現代生活的悲哀!

事實上,在公元前1070年,殷王朝的諸侯國小浜州的君主周文王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並留下了壹本頗具洞察力和深刻智慧的《周易》。時隔500年,春秋時期的老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等人留下了《道德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荀子》等書籍,闡述和描述人際關系,探討人的心理和行為,思考和總結痛苦的人生。然而,所有這些作品後來都成為漢代董仲舒、宋代朱等封建文人維護統治階級“三綱五常”的有力武器。他們憑借封建帝制的力量,進壹步將道家和儒家思想法典化、神秘化和教條化,從而壓制和阻礙壹切進步的唯物主義思想的存在和發展。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到了後期,這種文化思想專制主義的保守和反動作用更加明顯,成為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的精神枷鎖。這是人類的悲哀!

看問題、理解問題、研究問題,必須研究最根本的東西,才能解決問題;就像研究植物壹樣,只研究植物的枝、葉、花、果,永遠無法了解植物。然而,兩千多年來,人們只是在表面上研究了所有這些著作,相當於只是站在地面上研究植物的枝葉,沒有人去看看它們的根是怎樣的,於是《易經》以來的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和觀念被壹次又壹次地誤解和歪曲!《周易》成了占蔔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成了封建禮教的八股文,《道德經》成了道教徒和道士的氣功書。這也是人類的悲哀!我有幸擁有冷清的閑適,憂傷的心情,絕望的忍耐,頑強的憂慮,就像堂吉訶德揮舞著他的長矛(中國傳統文化原解系列),與現代的風車搏鬥(習慣性思維)。最後,我用沾滿鮮血的雙手,挖出了厚厚的封泥,挖出了最原始的根——周易,把這些著作壹壹作出了原釋,也就是現在獻給所有人的原釋。希望人們能擠出壹點時間來找錢,找愛,找樂子,找無聊,從這些作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想法,概念,人生道路,快樂的度過壹生!

人都是要追求快樂和幸福的,而幸福的精神就是精神上的慰藉、寧靜和自足。壹個人的精神幸福不需要財富和金錢,這些東西不屬於生活本身。真正的快樂來自於生活的本質,來自於自己精神的內在。自然遵從人性是快樂人格的內涵。幸福是與對生活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希望聯系在壹起的。而享樂就是沒有人生目標,沒有人生信念,沒有創造的樂趣。享樂主義者認為人生沒有信仰和意義,人生只是為了吃喝玩樂。快樂從來都不是和平和自足的。享受的背後是病痛和失望。舊的刺激壹過,我們就得馬上尋求新的刺激,否則,享樂主義者就會感到無聊和緊張。很多人之所以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自我,願意把自己當商品出賣,喪失人性,就是想用這些來換取金錢和物質,滿足自己貪婪的欲望。遠離自然的本性,拋棄了天真,還自以為聰明。當人們失去了真誠,相互理解和同情就成了壹句空話。可悲的是,我們的社會用權力作為平衡,消滅無辜的人。可怕扭曲的社會變成了人性的地獄,人類在不知不覺中撬開了自己墳墓的門!

給自己壹個坦誠的空間,捫心自問,我們有過多少不真誠,有過多少良心的拷問。這些都證明我們在愚弄和扭曲自己的本性!有了這種對生活的痛苦,我們還會有做人的快樂嗎?失去了生活的基礎,才會導致這樣的痛苦。只有找到生命的自然基礎,才能擁有幸福,人類才能走出誤區,走向光明。

因此,周文王(約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70年)率先撰寫了《周易》這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論述了立國立業的根本基礎。《周易》根本不是占蔔或占蔔的書,也不是迷信意義上的占蔔書,更不是簡單的哲學著作。它是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力極低、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社會獲得的對周圍世界的整體認識。是古人從自身的實踐經驗出發,探索宇宙和生命奧秘的最早嘗試。它是第壹部揭露自然運行變化的道路和規律的著作,是周文王生平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和記錄,也是周文王對自然現象和國家支配的論述和管理的總結和記錄。夏商崇拜鬼神,把自然界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視為鬼神。然而,周文王開創了祖先崇拜,即崇拜人,因為只有人才是世界上最偉大和最先進的。所以在周代的八百年裏,沒有崇拜鬼神的宗教。今天,通過現代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鬼神。但是,很多人迷信宗教,崇拜鬼神。這不是無知是什麽?因為壹切巫術和宗教的誕生,都是因為人類對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進行了擬人化和神秘化,從而贏得了很多人的信任,演變成了宗教。但是,大自然就是這樣,它不想神秘,只是人類還沒有意識到。由此可見,三千年前周文王破除宗教迷信是多麽先進。然而,3000年後,有人詛咒“祖先崇拜”,試圖讓人崇拜上帝。這算高級嗎?不要!這就是落後和愚蠢!如果周文王和孔子知道泉水底下有什麽東西,他們會感到憤慨的。易經六十四卦,每壹卦結構緊湊,環環相扣,首尾呼應,前後相連;每個六芒星都有壹個明確的主題和壹個突出的中心。它以自然現象為表,聯系人事,挖掘現象背後本質的東西。它具有相當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智慧,它的憂國憂民意識是博大的。所以,那些說“卦為蔔筮之誌,或誌無卦而整理,卦名以言為據”的人,是不攻自破的。因為人們無法抹去壹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不同的卦在不同的卦中有各自的含義,是固定的,不能混用。而且這篇隨筆之所以綁在這個卦上,而不綁在其他卦上,是有原因的,只有作者自己才能解釋。所以,重新理解《易經》,還其本來面目是非常重要的。

經歷了西周寧靜完備時代的混亂之後,在這期間,壹直到老子和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這300年的時間裏,周國和各諸侯國人民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也沒有真正的安居樂業,壹直生活在戰亂之中。這個時期可以稱為第壹次“文化斷層”時期。老子覺得有必要解釋“人與自然之間的道與法”,於是寫了《道德經》。在《道德經》中,“道”字指的是路,“德”字指的是法,沒有別的意思。“這個世界被稱為我的道路,似乎是腐敗的。老公才大,所以看起來很腐敗。如果是蕭,那就好了很久了!”只是因為這條路太大,看起來不像。如果都差不多,時間久了路就變小了。正因為這條路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是人們平時走的特定的路,所以不會像特定的路壹樣因為時間長而變小。那麽為什麽很多人不明白這壹點呢?

陶呢?看不見、摸不著、聽不見這個“道”?正因為這個“道”處於“無”的狀態,雖然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但它是“在”的,它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自古就有。因為這個“道”是看不見的、聽不見的、摸不著的,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所以哲學家們壹直把這個“道”定義為看不見的、沈默的、摸不著的形而上之道。老子為什麽要講道和法?哲學源於人類的問題意識,源於人類對自身生存狀況、環境狀況和前景的困惑和懷疑。它是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社會和人們思維的根本觀點的知識體系。哲學關註的根本問題是人的心與心、心與物的問題,即人類如何認識自然。自從人類開始思考,首先想到的是神奇的大自然。智慧的“智慧”這個詞由認識太陽組成,它的意思是認識太陽。“慧”字由彗和心組成,意思是用心去了解天上的彗星。當我們遠古的祖先在漫漫長夜中用眼睛凝視天空,開始思考時,智慧的哲學就產生了。無法解釋神奇多變的大自然,有些人就用壹些神奇的自然現象來稱呼鬼神,從而產生了鬼神崇拜,甚至宗教崇拜。自周文王以來,人們開始擺脫迷信和宗教崇拜,揭開自然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自然,使神秘的自然不再神秘。而老子則對天、地、萬物、人的道路和規律進行了系統的描述。大自然是由許多小自然組成的,如人與動物、莊稼與樹木、山川與河流、水與火、風與雷、天地等。所有這些不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道路,遵循自己的道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圓月虧,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長、發芽、開花結果,動物的誕生、成長、死亡,都有自己獨特的路徑。普遍性的道路由許多路徑組成,所有的路徑都有其自然的方式可以遵循,從開始到成熟,最後到結束。所以,如果我們掌握了自古以來的天地之道、天地之法,就可以知道宇宙萬物的起源,也可以知道宇宙大道的程序、線索、要領,讓人類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不能否定這個道!所以“道”自然運行,按其本性而動。所有事物的獨特路徑也自然地按照這條宇宙大道運行,並按照它們的本性移動。但所有這些小徑都要遵循大道的原則和規則,遵循自己獨特的生死之路。

既然天地之間有道,那麽所有這些道都會有不同的運行變化規律。生活在天地與自然之間,人類必須了解天地與自然的道路和規律。只有了解了這些道路和規律,才能知道人類的道路和規律,才能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壹樣,它的規律也不壹樣,有的曲折,有的平坦,有的困難,有的苦難,各不相同。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或快或慢,或停下來休息,或出軌,甚至走上岔路,都取決於自己。至於路上出現的絆腳石、山川、河流、溝壑等困難,也都是自己克服的。至於路上出現的財富、名聲、地位,就看妳能不能分辨,能不能獲得。所以老子用“我有三寶,持之以恒,保之以恒。”壹是善良,二是節儉,三是不敢為天下先。用天道,有利無弊;聖人之道,不爭則已”來說明這些問題。於是,人知道了天、地、萬物的道路和規律,認清了自己的道路和規律,才能認清自己的使命。

後來,孔子開始系統思考和闡述“人際關系之道與法”。孔子的學生為什麽要編這部論語?他們真正想說的語言是什麽?從荀子開始,似乎再也沒有人想通了。人類該如何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生存?不知多少年的探索和思考,人們終於認識到,只能靠群體生活;不僅要與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作鬥爭,還要與其他生物的入侵作鬥爭,都要依靠群體,種植和創造生活資料也必須依靠群體。於是,群體生活成為了人類生活的保障,群體意識也由此產生。人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要維護群體,為了群體的利益而生活和工作,付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這是人類從自然存在走向自覺存在的關鍵壹步。人的團結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愛。要想團結人,就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愛的關系(仁);為了建立愛的關系,我們必須選擇最好的行為(義);選擇最佳行為,必須遵守壹定的社會行為規範(儀式);要遵守壹定的社會行為規範,就要有智慧(智慧);光有智慧是不夠的,還要有誠信(信任)。這樣,用誠實、智慧,遵守壹定的社會行為規範,選擇最佳的行為模式,就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戀愛關系。這是《論語》的重點。

孔子的教材是詩、書、禮。

嶽然而,孔子死後,孔子的學生們才意識到,師、蜀、李、嶽並不能適應現實,也就是說,師、蜀、李、嶽的“說理”體系還不夠完善,不足以服人。於是他們根據孔子的言行編撰了《論語》。“論”,討論、衡量、評價、評論、爭辯、研究、分析、解釋事物;“語”,談話、說話、古語、詞語;綜合起來,《論語》是壹本論述、衡量、評價、評論、論證、研究、分析和解釋事物的推理之書。孔子之所以舉這麽多例子,是想說明人們的社會行為準則需要壹個* * *的理解和認同。《論語》作為教材,顯然要比詩、書、禮、樂好得多,因為它是從社會整體性的角度來把握如何做人、做什麽樣的人的壹種人文知識,而不是技術性的、工具性的知識。

孔子的學生曾子覺得孔子說的最重要的是“修身養性”,於是寫了《誠信之道與法》——大學。明確德性,就是要明白人與自然之間清晰的路徑和規律。要想治理好整個國家,首先要在家庭中實行平等。想在家庭中實行平等的人,首先要修養自己;想要修煉自己,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要想端正自己的心,首先要讓自己的心變得真誠;想讓自己的想法變得真誠的人,首先要做到清醒的認識;達到清醒認識的方法在於衡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只有對事物的原理進行衡量和衡量,才能知道透徹和周到,知道透徹和周到,然後我們的思想才會真誠,我們的頭腦才會真誠,我們的頭腦才會正確,然後我們才會有修養,然後我們才會使我們家庭中的人平等,然後整個國家被治理,國家被治理,然後世界才會和平。整部《大學》圍繞這個人生“法”的主題,詳細闡述了“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不同階段,特別強調了個人精神修養的重要性。

曾子的學生子思認為他的祖父孔子沒有詳細闡述生活方式,所以他寫了《生活方式和規律》——中庸之道。適度需求和要求的生活方式,是人按照世間萬物的道路和規律,最需要遵循的生活方式。是否遵循這種生活方式,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意願。因為只有遵循這種生活方式,生活才能幸福快樂;如果是被迫遵循這種生活方式,造成痛苦,那就是錯的。所以,這個中庸之道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找到。但是,子思並沒有止步於個人生活方式的問題。他從個體擴展到天地自然,擴展到整個人類。天地養育萬物,不求占有壹切,不求回報。而人無視天地本性,想占有壹切,想回報壹切,無止境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所以就失去了本性。如果我們能認識到天地如此,我也如此,那麽我們就能在人性上做到最好。只有對世界徹底,有思想,才能成全我們的本性。什麽是自然?就是這麽回事,就是這麽回事,什麽誠信不誠信?就是這樣,就是誠實。只有不這樣的人才會不誠實。故天地可成全其性,人可成全其人性;但是,為什麽很多人做不到本性如此呢?就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天地不過如此。因此,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必須維持在適度的需求和要求。這就提升了全人類的中庸之道。人若能成全人性,便能成全事物的本性;就像天地對待人類壹樣,人類善待萬物,養育萬物,不占有萬物,也不要求萬物回歸。然後,壹切都能成全自己的本性。

子思的學生孟子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人的行為方式,所以留下了《行為之道與法》這本書——孟子。這是壹本專門研究人類行為的專著,現代心理學對人類行為的定義是:人在生活實踐中與周圍事物互動時,必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主觀活動和行為。這是人的心理活動,簡稱心理。具體來說,外界的事物或體內的變化作用於人的身體或感官,通過神經系統和大腦的信息處理,產生對事物的感覺和知覺、記憶和表象,進而進行分析和思考。人們在實踐中處理客觀事物時,總會對其產生壹種態度,形成各種情緒。在生活實踐中,人們不得不通過行動來處理和改變周圍的事物,表現為意誌活動。馮特創立的心理學只繁榮了三四十年就遇到了困難。問題產生於“心理學是研究意識的科學”的定義。因為要認可這個定義,首先要認可意識的存在。但是,這並不是心理學界所有人都能認同的。美國心理學家J B .沃森首先挑戰了馮特的心理學。華生指出,心理學要成為壹門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其他學科平起平坐,就必須有壹場徹底的革命,放棄意識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沃森說,意識是壹種主觀的東西,沒有人看得見摸得著,更不用說放在試管裏進行測試了。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永遠不可能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他認為科學心理學應該建立在可以客觀觀察的基礎上。人和動物的行為是可以客觀觀察的,所以行為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沃森在心理學領域掀起了壹場影響深遠的行為主義運動。

孟子的學生懺悔思想就像現代西方的行為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可以被證明和觀察到的行為,而不是意識。行為是生物體為適應環境而使用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無非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通常是由各種環境刺激引起的。心理學的任務是確定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從而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應該是客觀觀察、條件反射、言語報告和測驗,而不是內省。後來美國興起了壹種“新行為心理學”(創立於20世紀30年代,以托爾曼、赫爾、斯金納為主要代表)。其理論繼承了早期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保持了早期行為主義對人類行為的客觀研究,找出了刺激與反應之間規律的方法,並試圖建立壹套關於人類學習或行為變化的嚴謹理論。與早期的行為主義不同,他吸收了其他心理學流派的壹些概念,開始註重對身體內部條件和行為動機以及行為完整性的研究。但仍然沒有擺脫早期行為主義拒絕研究意識的立場。現在看來,行為主義理論過於簡單化和絕對化,不能因為頭腦中的活動是看不見的,就否定人的思維和意識的存在。心理學畢竟要研究人類心理的內在過程。而且人的社會活動極其復雜,不是簡單的行為工程學可以解釋的。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心理學是研究“無意識”的功能。它的主要興趣是探索人們生活中的基本心理動機。認為人的根本心理動機是無意識的沖動。正是這種強大的“無意識”心理活動,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決定性和基礎性的作用。至於有意識的心理過程,只是壹些暴露在表面的孤立的片段。近年來,新精神分析不再強調生物沖動的作用,而是更加關註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在西方社會,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很高,很多病因都與道德墮落有關,所以精神分析理論很容易被接受。

孟子並沒有止步於“行為”的問題。他在論述人的行為時,深入人心,提出了著名的“人性本善”的理論。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人的行為來源於心理活動,心裏想什麽就會做什麽。心裏想不出來,就做不出來。所以,通過觀察人的行為,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心理內容,知道這個人的心理內容,也可以鑒別這個人的心理本質是善還是惡。為什麽要討論“性本善”的問題?這不是孟子和高姿的心血來潮,而是孟子關於最佳行為的論述的邏輯延伸。人,既然要生活要工作,就要有所作為;而人每做壹件事,總會面臨選擇的問題。選擇什麽樣的行為是很多人感到困惑和痛苦的事情。當他們無法決定選擇的時候,很多人就胡亂行動,結果弄得壹塌糊塗,事後後悔。所以孟子認為,行為的問題在人的壹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好意,但它做了錯事,做了壞事。這就是人受教育不夠,知識少,不肯思考,不會思考的原因。這正是《孟子》中所討論的問題。

當然,從老子到孔子,再到孟子,他們討論的大多是統治者的心理和行為,所以荀子覺得有必要詳細闡述領導和管理的道路和規律,於是他綜合古今,寫了《荀子》,詳細闡述了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行為,以及他們的領導和管理的道路和規律。在《荀子》中,與《論語》、《孟子》不同的是,他對領導者的身份有幾個稱謂,如“君主”、“統治者”、“君主”、“主人”、“國家的使用者”。這些頭銜並不專指統治者,而是指不同地位的領導人。荀子充分認識到統治者、領導者和管理者是不同的,負有不同的責任,所以他從幾個例子中論證了這種差異,並討論了他們不同的行為、路徑和規律。這是壹本連現代管理學都望塵莫及的管理學專著。

從董仲舒開始,《論語》被肢解得體無完膚,其他著作也是如此!漢武帝為了適應封建統治的需要,對先秦儒家倫理進行了所謂的理論概括和神學改造,形成了以“三綱五常”為核心,以天人感應論和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的系統的理論倫理體系。於是,孔孟思想就成了東施的儒學。“獨尊儒術”表面上是指孔子思想至上,儒家文化為根本,但實際上儒家思想已經名存實亡,其自身豐富的發展可能性和生命力在這種思想文化政策下被扼殺了。儒家思想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在被統治者擡到令人恐懼的高度後,成為封建專制的工具和武器。董仲舒雖然舉起了儒家的大旗,但並沒有設立“文化斷層”(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比春秋時期更激烈、更頻繁,規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朝攻打遼東,滅齊,中國統壹。這期間,是200多年。孔孟思想雖然沒有消失,但卻很少流傳下來。尤其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無疑是對這些思想傳承的極大打擊。這是第二個“文化斷層”的橋梁。然後在公元1150年左右的宋代,朱以程頤弟子為師,發現了儒釋道研究中的“破綻”,於是潛心研究儒學,繼承了二程,並獨立發展,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來被稱為理學。他在董仲舒的陰陽五行學說的基礎上,將佛道融合為儒。他是“禮”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壹。他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元明清,壹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誌著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更加完備。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鞏固了薛竹作為上層建築實行政治文化專制的理論基礎,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大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來封建社會的變革,尤其是孔孟思想的變異起到了壹定的阻礙作用(這是第三個“文化斷層”)。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反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運動。壹方面期待和要求自由、理性、法治和民主的實現和發展,另壹方面是全面反傳統的興起和泛濫。直到上世紀70年代的“文革”,全盤西化的思想還在激蕩。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痛斥儒學是封建糟粕,認為只有“科學”才能強國救國。

“文化斷層”標誌著人類社會公理化解釋體系的崩潰,所以人,地球上的每壹個生物,只會崇拜“神”(未知領域的神秘現象)(宗教推理體系),只會用有限的解釋把自己封閉起來,築起自己心靈的“堡壘”,然後用有限的知識和狹隘的世界觀、人生觀去對待他人、其他事物和未知事物。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吉兇禍福等壹系列生死問題,人們自然形成了基於村落、地域、風俗習慣、特定文化氛圍的各種解讀規則。周文王、孔子、曾子、子思、孟子所建立的社會公理解釋體系的崩潰,使得中國歷代統治者在捍衛自己的利益時,都是先“私”,後野蠻,再理性。在這場“文化斷層”中,中國大多數人因為儒家思想的破壞而無所適從,於是普通人在壹個獨立的生產單位中“自得其樂”,按照自然經濟的封閉模式,在自己狹隘的自我中心基礎上建構自己狹隘的自我中心推理體系和生活方式,夢想美好的未來。

孔子靠什麽讓他的學生服從?就是靠“推理”和壹定的社會行為規範和社會公理解釋體系。《道德經》、《大學》、《中庸》、《孟子》、《荀子》等書也是如此。它們是討論、衡量、評價、評論、論證、研究、分析和解釋事物,推理人類社會的行為準則,解釋人類社會的公理和價值取向,推理人類的“推理”書。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