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跟著薛老師學習,終於從《詩經》《儒雅》《文王》中找到了信仰祖先的源頭。
《文王》是周公旦寫的壹首政治詩。詩中歌頌了文王在天命之下建立周國的功績,敘述了商周興衰的原因,並告誡和鼓勵及以後的君王要吸取殷商的教訓,效法的命運,實行德政。
在詩的第六節,我寫道:“我不懷念我的祖先,我修我的美德。”總要說自己想要的,多要點幸福。殷未失其師,當之無愧於神。鑒於尹,妳的日子不容易。“這首詩的意思是:感受祖先的意誌,培養自己的德行。長期順應天命,可以得到多重加持。商人在不失去民心的時候,也可以與天意相稱。殷商應該引以為戒,命運不是不可改變的。從“不要說自己要什麽,多為自己謀幸福”可以發現,周人從商周的滅亡中清晰地捕捉到了天命與德的關系,即德配天,“天看己人,天聽己人”,天意即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失民心者失國,得民心者得國”。所以天子要有天命,從自身求多福,向內求。
在詩的第七節,最後四句“天有載,無聲無嗅,萬國有罰之福”,意思是沒有聲音或氣味來分辨神的所作所為,也就是沒有明顯的規律讓我們遵循。天地不會說話,怎麽知道天意是什麽?妳怎麽知道什麽是天意的標準?既然天地無聲,我們沒有法律知識,只能向別人學習。我們應該向誰學習?向我們的祖先學習,以文王為榜樣。如果妳能很好地模仿文王,妳會被世界上所有的王子所信服和支持。
根據考古發現,夏商時期主要是祭祀鬼神,而夏商時期壹年有70%到80%的時間用於祭祀和占蔔壹切。所以殷商時期的人以侍奉鬼神為主,所以有葬坑活埋奴隸,不把奴隸的生命當回事。但是到了周朝,特別是周公、文以後,這裏的鬼神崇拜轉向了祖先崇拜。這樣,文王開啟了中國文化從鬼神崇拜向祖先崇拜轉變的壹扇大門。
況且天地也不說什麽,我們也不能按照天意行事。我們只能找壹個德行高到可以媲美天道,能溝通神人意誌的祖宗來跟他學。這是文王。文王的行為是有歷史記載的,他的處事方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可以觀察到的。所以我們來學習,不僅從鬼神崇拜轉移到祖先崇拜,也打開了中國文化的另壹扇門,叫做先王修行。以先王為法,模仿先王,就會從壹個摸不著的鬼變成壹個摸得著的,值得紀念的祖宗。詩的後四句與第壹節相呼應,“文王在天之上,日頭照天”。文王死後,他的神祗被上傳到天上。他能以德配天,所以文王可以充當神人之間的橋梁和意誌。所以我們向文王學習,向先人學習美德。其實我們已經摸到了天,掌握了命運的方式和規律,所以我們從神變成了人,從鬼變成了祖先。
從神到人,從鬼神崇拜到祖先崇拜,從鬼神崇拜到法王,從此開啟了中國燦爛輝煌、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
《文王》還開啟了中國文化的另壹個傳統,即重視歷史傳承、傳統、祖先、老人。老人是我們可以效仿的對象,祖先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對象,傳統是我們可以繼承的內容。所以中華民族重視歷史,重視祖先和傳統,重視祖先和老人。所有思想來源的變化都始於周文樺。
《儒雅之王》的美,真的很美。它的美不在於它的形式,不在於它的寫作風格,不在於它像其他民族風格壹樣,用形象和具體的感情來抒情地描寫景物。它的美在於建立了中華文明的壹系列鑰匙、模式、規律、意識和思維。
最後,我明白了為什麽惠今總統說“相信我們的祖先”是如此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