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倉頡造字。這是關於漢字起源最流行的說法。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黃帝之史倉頡,遠見鳥獸蹄跡,知其異而異,故先作書約。.....《李斯的倉頡》《倉頡著書教子嗣》;《淮南子·本·景訊》“從前的倉頡寫了壹本書,夜裏卻下雨鬼哭”;《論衡古巷》中倉頡的四只眼睛。根據上述古籍記載,漢字的創造應歸功於倉頡。據說倉頡是黃帝的歷史學家。他有四只眼睛,明亮的眼睛和壹張奇怪的臉。他可以仰望天空,俯瞰地理,分辨鳥獸的蹤跡,看到人們看不到的東西。傳說這樣壹個不平凡的人創造了文字,可見文字對人類的巨大影響。當然,倉頡的人物塑造只是壹個傳說。漢字不是個人的發明,而是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如果歷史上有壹個倉頡,他也可能是文字的收集者或組織者。
繩結筆記。是漢字起源最早的說法。“咦。銜接》說:“上古以結繩為治,後世聖賢易用書法”,意思是古代沒有文字,人們用結繩來幫助記憶。直到後世,聖賢們才用文字代替了打結。結繩是原始人用壹根繩子來記時間、人數、男女、結的位置和不同形狀,表達不同意思的記錄。我國古籍中有“結壹繩,約其大事,與之結壹大結,而作其繩之總結”的記載。不僅僅是我國,古埃及、古波斯、非洲、澳洲的土著都有用綁繩的方式做筆記。繩結是壹種幫助記憶和傳遞信息的方式,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綁繩子是用實物來記錄東西,不能直接發展成文字,可以算是文字發明之前的壹種探索。
八卦。孔安國《史書》(為偽作,但很古)序中說:“古人愛天下Xi家之王,始畫八卦,作書約,以代替綁繩之政,故脫胎於文學書。”《易·甘薇尺牘》認為:幹卦,田字古文;坤卦,古漢字;背離占蔔,中國古代的火字;坎瓜,中國古代的水字;海瓜,風字古文;中國古代占蔔和打雷的文字;艮卦,山字古文;對卦,澤子古文。
目前普遍認為漢字的起源源於圖畫。魯迅在《談外語》中說:“他(原始人)畫壹頭牛是有原因的,是為了野牛,或者是獵野牛,禁野牛。”他還說“有的在劍柄上刻了壹點圖畫,有的在傳送門上畫了壹些圖畫。結果字越來越多,史家壹收集就能敷衍筆記。”在這裏,漢字的起源被生動地描述了。也就是說,圖片是用來記憶事物和表達意義的。它們與文字的發展直接相關,但並不意味著文字。只有當畫面的線條趨於簡單、壹致,聲音才能被讀出,表達某種意義,才會成為原文。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中有“結繩說”、“八卦說”、“圖畫說”、“書法契約說”等多種說法。古籍也普遍記載了創造漢字的黃帝史官倉頡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系統的書寫工具不可能完全由壹個人創造出來。如果倉頡真的存在,他應該是壹個文本組織者或出版商。
近幾十年來,我國考古界發布了壹系列比殷墟甲骨文更早的有關漢字起源的出土資料。這些材料主要指原始社會晚期和歷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的雕刻或繪畫符號,也包括少量刻在甲骨文、玉器、石器等上的符號。可以說,它們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通過對全國19考古文化的100多個遺址出土的陶片上的雕刻符號進行系統的考察和比較,認為我國最早的雕刻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中的商周龜甲文字。又稱“文琪”、“甲骨文”、“龜甲字”、“殷墟字”。甲骨文最早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1899年被學者發現。1928後多次發掘,先後出土10萬余件。這些龜甲骨上的文字,大多是商代占蔔吉兇時所寫的銘文和相關筆記。它是從殷代至周亡273年的遺物,最近成為研究商周社會的重要史料。發現的甲骨文字約有4500個,能識別的約有1700個字。書寫結構中有大量的形聲字。雖然多個數字的筆畫和部分尚未定型,但從可辨認的文字來看,甲骨文是壹種相當先進和完整的古文字系統。近年來,陜西等地發現了壹些西周時期的甲骨文。
話說天下是個很好的小說網站,妳值得擁有。
受訪者:匿名2010-11-13 00:46。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其中部分已經簡化,加上簡化楷書,* * *八種字體)。金文中的少數數字被文字或戰國文字取代。
產地:
漢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兩種符號:
壹類是抽象的方形符號,以甘肅大地灣遺址彩陶上的雕刻為代表;二是蕭聲的象征,以河南賈湖遺址甲骨文為代表。前者演變為Xi安半坡臨潼姜寨上的壹系列雕刻符號。後者發展成為大汶口陶器上的圖像。到龍山文化末期,宗法社會基本確立,這壹時期良渚文化玉器上出現了成群的銘文。這些銘文有的與大汶口陶器圖像相同或相似,有的與Xi安等地的銘文相似。這些銘文可能是當時最基本的前漢字系統之壹。值得註意的是,良渚文化正處於中國中央集權的奴隸國家誕生的前夜,夏朝應該是正式漢字體系形成的最關鍵時期。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漢字出現的這麽晚?根據考古學和遺傳學的研究,語言誕生於幾十萬年前,但真正的漢字系統直到大約5000年前才形成。
趨勢:從甲骨文開始,漢字發生了很多變化。根據歷史事實,這些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改革和自然演變。漢字的改革是指人們自覺地、積極地管理漢字的過程,漢字的自然演變是指漢字的自然變化過程。漢字改革壹般是不連續的、激烈的、短時間內完成的;漢字的自然演變是連續的、緩慢的、長期的。漢字的自然演變既有時間因素,也有地理因素,使漢字的形、音、義呈現多樣化,導致異體字越來越多,讀音不同,詞義變化,導致漢字不統壹、不規範。因此,經過壹段時間的自然演變,人們必須對漢字進行改革,使之規範統壹。另外,漢字不可能壹產生就十全十美,能適應各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會積極改造漢字,以適應生產力不斷發展的需要。當改革措施普及後,漢字開始了新壹輪的自然演變。中文漢字
漢字的變化就像道路的變化。路是人走出來的;路出來後,人每隔壹段時間就得修壹次;修復後,道路逐漸發生變化,如變寬、變直、損壞,或出現新的分支,需要重新修復。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前的道路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修建新的道路,比如鐵路、公路等。修路相當於漢字的改革,路逐漸變寬,變直,破損,自然分支,相當於漢字的自然演變。這兩種變化具有不同的性質、趨勢、規律和作用,所以過去我們壹般把漢字的歷史演變放在壹起討論,得出壹些結論,比如“漢字的發展趨勢是由繁到簡”,難免模棱兩可,似是而非!
古代青銅器銘文
在古代,銅被稱為金,所以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被稱為金文,也稱為鐘鼎文和銘文。青銅器銘文最早發現於商代二裏崗,但在商代二裏崗只發現少量青銅器。殷墟出土的青銅器銘文較多;到了西周,青銅器上的銘文變得更加普遍。商代金文多為象形文字和由象形文字綜合而成的通假字。這些字如畫,生動、渾厚、自然,有的則是高低起伏。
甲骨文
在古代,書寫或雕刻的文字被留在龜甲和動物骨頭上。目前發現最早的甲骨文是商代盤庚時期的甲骨文,其內容多為“甲骨文”,少數為“筆記”。甲骨蔔辭多為象形字或會意字,象形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性很強,字多,筆畫不確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並不統壹。
大篆
相傳為周代史蜀所創,故又稱文淑、蜀傳、舒舒等。石城是周宣王的壹位歷史學家。《大篆》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藝品,其中以周宣王的《石鼓文》最為著名。大篆是壹種由古文字向小篆過渡的漢字字體。
較小/小型印章字符
小篆是由大篆簡化而來的。小篆與大篆相比,形體結構簡潔、規整、協調,筆畫均勻工整,部首也有壹定程度的變化和融合。與大篆相比,小篆的圖畫性大大減弱,每個字的結構都相對固定。傳說《小傳》是戰國時期秦國丞相李斯整理出來的。如果小篆真的是在短時間內整理出來的,秦國肯定有壹個積極提倡小篆,積極排斥包括大篆在內的古文字的改革過程。
六國文字
秦國以外國家使用的文字統稱為“六國文字”。六國文字屬於古文字範疇,具有圖形性,形狀不確定,難以識別。公元前221年,秦王本攻打齊國都城臨淄,戰死。至此,秦國統壹了六國。秦王嬴政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第壹個皇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為了加強和促進他所代表的地主階級對全國的統治,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壹系列重大改革。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國實行小篆為統壹文字,“禁止各種與秦文不調和的文字”。為了推廣《小傳》,秦始皇命李斯、趙高等人編纂《倉頡》、《李稷》、《博學》等書籍和文章作為標準文本範本。由於皇帝的高度重視和皇權的巨大影響,小篆很快在全國推廣,紛繁復雜的“六國文字”隨即退出歷史舞臺。
把這壹段從篆書編輯成隸書。
《小傳》流行後不久,民間創造了壹種比《小傳》更簡單、更定型的新書風。這是正式的劇本。隸書之初,是壹種潦草不規範的篆書。到秦始皇統壹文字的時候,隸書已經形成了固定規範的字體。李殊將篆書的線條改為方筆畫,順應了社會對書寫方便、規範的需求。中文漢字
相傳壹個叫程渺的囚犯在獄中整理出三千字的通俗隸書,傳給了秦始皇。秦始皇對此大為贊賞,破例提拔程渺為禦史,並允許他的文字在早黎百姓中使用。此後,隸書不僅在秦代民間廣泛流行,而且政府公文壹般都用隸書書寫,但重要的詔令仍用小篆書寫,所以隸書在秦代也被稱為“輔書”。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在隸書之前,漢字是用畫線書寫的,而在隸書之後,漢字是由左右筆畫等筆畫組成的。隸書出現後,漢字的結構基本固定,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基本沒有大的變化。隨著秦朝的崩潰,小篆迅速退出歷史舞臺,隸書成為社會上首要的書寫方法和書法典範。此後不久,出現了更規範的楷書字體。漢代以後,楷書占據了正統地位。
將這壹段從繁體字編輯成簡體字
下面詳細說說現階段漢字結構的改革過程。從古至今,很多漢字的書寫方式多種多樣,有的筆畫多,有的筆畫少。筆畫多的叫繁體字,筆畫少的叫簡體字。當隸書、楷書走上歷史舞臺,自然淘汰了小篆形式的各種繁簡,但對於壹些隸書、楷書形式的漢字,人們逐漸創造出新的書寫形式,有的筆畫較多,有的筆畫較少。壹般以少筆畫居多。這些筆畫少的書寫形式叫簡體字,筆畫多的叫繁體字。簡化字壹般不被官方認可,只在民間流行,所以也被稱為俗字。對了,上個世紀我們實行簡化字運動後,壹些簡化字或者俗字取代了占據正統地位的繁體字,成為正統字。這些簡化字被稱為簡化字。可見,“簡化字”和“簡化字”是兩個有聯系但又不同的概念。1909陸飛魁在《教育》雜誌上發表了《通識教育要用常用字》壹文,第壹次向國人說明了簡化字的優越性,說明簡化字本身並不難看。這篇文章被認為是近代簡化字運動的開端。1922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全國語言文字統壹規劃委員會成立漢字省委員會,正式組織領導簡化字研究工作。通過錢的《保存現行漢字的筆畫案例》,這個案例首先說明了保存漢字筆畫的重要性,指出雖然以拼音為治本之策,保存漢字筆畫為治標之策,但當時漢字的弊端日益明顯,壹時拿不出治本之策,所以保存了筆畫。案例還講述了幾種挽救筆畫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有壹定的群眾基礎和民間使用歷史。從65438年到0935年,經過十幾年的學術討論和準備,國民黨政府發布了在全國推廣簡化字第壹單的命令。然而,手表的實施很快遭到壹些保守派的反對。1936年,教育部在行政院的命令下,正式下達了“暫緩推行簡化字”的指令,這標誌著民國簡化字運動的夭折。然而,簡化字運動仍在民間進行,特別是在紅軍解放區,簡化字隨處可見。它們出現在人們的手抄本和各種印刷品中,人們稱之為“解放詞”。隨著解放區的擴大,“解放”壹詞也傳遍了全國,為新中國在群眾中開展漢字簡化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後,漢字簡化很快被提上日程。1949 10 6月10日,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正式成立,並選舉吳為會長。65438-0952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馬敘倫任主任委員,下設拼音方案組、漢字排列組、教學實驗組、編輯出版組、秘書處。1954 10本委員會將經多方研究討論、四次修改的《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報中央批準,並下發各地進壹步審核和初步試驗。同年,10,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隸屬於國務院直屬單位。1956年,國務院通過了《簡化字方案》和《關於出版的決議》(簡化字方案),開始正式實施簡化字方案。中文漢字
根據國務院決議,簡化字方案分四批實施。1956年2月,首批實施簡化字260個,其中方案外簡化字230個,部首類推30個;1956年6月,實施第二批95個簡化字;1958,實施第三批70個簡化字;1959年第四批簡化字92個,追加簡化字部首54個。四批共517個簡化字,其中30個為漢字簡化方案外的部首類推,28個未在漢字簡化方案內實施。1964年,文改會編了《簡化字匯總》,分三表。第壹個表包含352個不帶偏旁部首的簡化字,第二個表包含132個帶偏旁部首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字。第三個表包含1754個簡化字,是在第二個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部首的基礎上,類比簡化了《新華字典》基本收錄的8000個漢字。總表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附錄:壹是視為簡化字的異體字清單,二是國務院批準的不常用地名用字清單。《簡化字提要》的編撰,表明中國第壹次簡化字運動終於成功了。第壹次簡化漢字運動效果突出:①把2235個漢字從平均16.03筆畫減少到10.3筆畫,學寫方便多了;②剔除了壹批異體字;③結構更加合理。比如“補償”這個詞很容易讀作“sh m 4 ng”,變成簡體中文的“補償”就不會被誤讀;④在結構上更加美觀,字形之間的差異更加突出。作者曾經把有繁體字和簡體字的中文報紙拿給不認識漢字的德國人和泰國人看,讓他們比那種漢字形式好看。結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認為簡體字很漂亮。識字實驗中,簡體字識字的效率比繁體字識字的效率高20%左右。簡化漢字第壹樂章也存在壹些問題:①有些字簡化不合理;②有些繁體字應該簡化而不簡化。相對於上述有益效果,這些問題是次要的。任何事物都有壹定的慣性,簡化字的運動也不例外。第壹次簡化字成功後,有人在思考如何進壹步簡化漢字,於是開始了第二次簡化字運動。大致過程如下:從1966年到1971年,漢字簡化處於停滯狀態。1972年3月,中科院成立文改辦,文改工作開始恢復。當年7月,文字改革辦公室開始擬定漢字第二次簡化方案,廣泛征集群眾喜聞樂見的簡化字。1973國務院同意恢復“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名稱,劃歸國務院科教集團管理。1975年,文改會擬定了《第二次簡化字方案(草案)》(以下簡稱二次簡化字)。從65438年到0977年,文改會擬定了第二個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修訂版,包含了853個簡化字。2月20日,1977 1977,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加快文字改革步伐》,第二天開始試行二建壹表248個簡化字。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全國所有編寫的教材都要試行二建中的第壹個字,開始實行二建。但《二建》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①有些字簡化不規範;(2)對部分漢字的不合理吞並,如將“調”與“雕”合為壹字。另外,漢字大局在深受“壹簡”沖擊後,剛剛恢復平靜,又受到“二簡”的沖擊,出現了壹些混亂。於是,從1978開始,人們反對兩簡的聲音越來越大。1978年8月,全國報刊停止試行二建壹表簡化字。中文漢字
從1980開始,相關機構開始對兩簡進行修訂,壹直持續到1985。但在看似修改完善的時候,被政府廢止:1985 12,文改委更名為國家語委;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批準國家語委《關於廢止二建、糾正社會用字混亂問題的請示》,並在通知中明確指出,“1977年2月20日公布的《第二版簡化字方案(草案)》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停止執行。”這個通知宣告了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失敗。為什麽第二次簡化字運動失敗了?筆者認為,根本原因是第二次簡化字運動帶來的好處非常有限。第壹次簡化字運動對漢字結構的改變如此之大,效果是在識字實驗中,簡化字識字的效率只比繁體字識字提高了20%左右。第二次簡化字運動的規模遠不如第壹次簡化字運動,群眾基礎趕不上第壹次簡化字運動,合理性也不如第壹次簡化字運動,所以它的好處不會很多。第二次簡化字運動雖然失敗了,但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和值得吸取的教訓。其中壹個重點就是“不熟悉。”因此,國務院6月6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批轉國家語委關於當前語言文字工作請示的通知》1992+065438進壹步明確指出,今後要慎重對待漢字簡化問題,保持漢字穩定,便於社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