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197年以上出土過哪些完整的骨頭?

197年以上出土過哪些完整的骨頭?

馬王堆西漢墓葬(馬王堆)

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以東四公裏的瀏陽河附近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年長沙丞相、侯李蒼的家族墓地。從1972到1974,在長沙市東部瀏陽河附近的馬王堆鄉發掘了三座漢墓。三座漢墓中,第二座墓屬於漢初長沙丞相侯李滄,第壹座墓是李滄之妻,第三座墓是李滄之子。壹號漢墓出土的女屍距今2100多年,屍體完整,全身濕潤,部分關節可活動,軟組織蒂部仍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它不僅不同於木乃伊,也不同於屍蠟和泥炭鞣制。它是壹種特殊類型的屍體,是防腐處理中的奇跡,震驚了世界,吸引了許多學者和遊客前來參觀。女屍解剖後,屍體和內臟被陳列在專門設計的地下室(漢墓陳列館現位於湖南省博物館院內)。三座墓葬中,壹號墓最大,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深16米。現在壹號、二號墓已經填平,三號墓已經加固保存,還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參觀。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和發掘過程

1971年底,當地駐軍在馬王堆的兩個山坡上修建了地下醫院。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滑坡。用鋼鉆鉆孔時,令人窒息的氣體從鉆孔中冒出,有人用火點燃了神秘的藍色火焰...在湖南省會長沙的東郊有兩個土堆,當地人把它們叫做馬鞍,因為它們看起來像馬的馬鞍。

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圖集(19件)被做“鞍樁”,後被誤傳為“馬王堆”。據地方誌記載,馬王堆是五代十國時期楚王馬殷的家族墓地。被點燃的神秘藍色火焰讓人感到恐懼和不解。第壹個得到消息的人侯馬上意識到,人們遇到的是壹座古墓,湖南話叫火坑墓。1972 65438+10月,考古隊正式對該神秘古墓進行科學發掘,結果顯示,該古墓南北長20米,東西長17米,屬於大型古墓。就在人們滿懷期待地工作時,發現了壹個圓形的盜洞,這個盜洞筆直地向墓底插入,向下延伸了17米,最後消失了。這時,人們挖出了壹種粘泥,俗稱白膏泥,常用來保護墓葬,據說密封性很好。這時,在挖掘現場,突然有工人在白色糊狀的泥土中挖出綠葉,周圍的人都不敢相信這是古代的樹葉。在隨後的挖掘中,人們在填土中發現了綠色的樹枝和黃綠色的竹籃,壹切都是那麽的不可思議。這是壹個方形的墓穴,20米深,從上到下逐漸變窄,像壹個漏鬥。墓坑底部有壹個長4米多、高1.5米的棺室。如此罕見的巨大墓室讓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感到驚訝。當榕樹板打開後,人們發現這是壹個豐富的地下寶庫:中央是壹個巨大的棺材,四個側廂裝滿了五顏六色的財寶。在泥漿的掩蓋下,壹切都像新的壹樣。就在考古隊小心翼翼地提取文物的時候,不可思議的事情又出現了。在東邊的盒子裏發現了壹件漂亮的漆器。當蓋子打開時,在場的每個人都不禁瞪大了眼睛。侯亮回憶說,那天打開蓋子,發現下面有水,漂浮著壹層蓮藕片。來自北京的王玉玉大呼:“哎呀,這是兩千多年的藕片!”這麽壹喊,大家都擠了進來看這個奇怪的東西。他怕人多,就慢慢走到中間拍照。他壹放在壹頭,漆器裏就只剩下幾片了。當他把它放到車上,馬上送回去的時候,唉,它不見了,變成壹鍋湯了!馬王堆出土的蓮藕片

是什麽讓最易腐爛的東西保存得如此完好,又是什麽讓神奇的景象轉瞬即逝?這個時候,人們已經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令人費解的謎團,大量的文物被源源不斷地從墓坑中取出,只剩下主人的庇護。開棺的過程再壹次讓人大吃壹驚。巨大的棺材設置了四層,最裏面是放置墓主人遺體的內棺。棺材蓋上蓋著壹幅神秘的T形絲綢畫。這幅兩米長、完整無缺的巨大帛畫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巨大的四層棺槨全部用上等木材制成,最外層是莊嚴的黑漆棺材,沒有任何裝飾;第二層是黑色背景的彩繪漆棺。在黑色的背景上,用金黃色繪制出復雜多變的雲紋,圖案中穿插著111的妖怪或神仙。圖案富有想象力,線條粗獷,彌漫著古代的神秘氣息。第三層是朱底的漆棺。在紅色的基礎上,用綠色、棕色、黃色等各種顏色描繪出許多吉祥的圖案。壹* *畫了六龍三虎三鹿1鳳凰1神仙。與外面的棺材相比,這口棺材顯得富麗堂皇。最裏面的內棺塗上黑漆,外面用絲綢和繡錦裝飾。蓮藕片雲紋漆鼎容器

為了看到墓主人的臉,用了整整壹個星期才揭開外面包裹的絲綢。墓主人裹了20層衣服,包括絲綢和亞麻布,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春夏秋冬。墓主人終於露出了臉,在場的人都傻眼了:不像壹具被發現的屍體,她的皮膚還是淡黃色的,按壓起來甚至有彈性,有的關節還能活動。經過防腐處理後,女屍被送往湖南醫學院。註射防腐劑的時候,女屍的軟組織隨時膨脹,然後逐漸擴散,和新鮮屍體很像。這不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跡,也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文物清理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壹枚刻有“妃子辛追”字樣的印章,表明主人名叫辛追。此外,在壹些隨葬品上,還印有“後稷賈城”和“後稷賈”的字樣。據史書記載,遲侯是西漢初年的侯爵,在長沙任丞相。由此基本確定該墓的年代屬於西漢早期,地方誌中關於五代十國楚王馬殷墓的說法是錯誤的。

馬王堆漢墓兩千多年來從未被盜,保存完好。因此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別是壹號墓出土的兩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屍和三號墓出土的大量帛書文獻,為西漢初年的歷史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震驚世界。壹號墓出土時是用白膏封死的,所以2000年後女屍依然保存完好。發現時有氣體噴出燃燒,但由於氣體收集不及時,不知道具體成分,成了千年女屍濕屍還保存完好的謎團。

女屍

首次發掘的壹號墓出土了壹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據考證,是李滄之妻辛追,五十歲左右。她出土時,軟組織有彈性,關節可以活動,血管清晰可見。她是世界考古史上從未見過的濕屍。從此,她把這種古屍命名為馬王堆屍。經湖南醫學院專家解剖後,屍體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該博物館長期向遊客開放,吸引了數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大量的隨葬漆器,如杯、盤、妝盒等。、壹號墓出土。杯盤內底刻有“邢俊石”和“邢俊酒”字樣,外觀光亮如新,顯示了漢初漆器制造業的精粹。有學者認為,這些漆器應該是當時四川生產的。

絲綢繪畫

主要項目:馬王堆壹號漢墓的絲綢畫壹號墓的棺材上覆蓋著壹幅精美的T形絲綢畫。畫面的上、中、下三部分分別展現了天上、地上、地下的場景,體現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學者們最初認為這幅帛畫的作用是引領逝者上天堂,但後來發現這種觀念在當時並不流行,可能是根據當地傳統的招魂儀式習俗制作的,希望逝者死後靈魂不消散。

馬王堆帛書

主詞條:3號墓出土的馬王堆帛書包括《易經》、《老子》、《戰國書信》、《養生方》等漢初學術和煉丹文獻,其中《易經》和《老子》均與現在的版本有較大差異,被認為是這些書籍正式定型前流行的抄本之壹。大量的煉金術文獻是有幫助的。帛書的字體接近韓立,但很獨特,被書界稱為“馬王堆”。

編輯這個陪葬品

保存完好的1號墓和3號墓,均放置在棺房周圍的四個側箱中,主要有竹倉、漆器、木俑、樂器、竹器和陶器以及“送策”竹簡等,共計1000余件。兩座墳墓的錦緞裝飾的棺材上覆蓋著彩繪的絲綢畫。三號墓還埋有帛書和兵器。

“寄策”竹簡

1、3號墓的隨葬品有詳細記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兩批同類竹簡。1

馬王堆壹號墓藏品(33件)三號墓出土312件,三號墓出土410件,均壹壹記載了隨葬物品的名稱、數量及各類物品分類小計。1號墓《送策》竹簡所列器物清單的大致順序是:各種湯用漆木放在九鼎、丁琪、三鼎、耳釘,肉類食物放在竹棚。

馬王堆壹號漢墓竹簡(16)(含鳥、蛋、魚),陶器中的醬料和酒,布袋中的糧食,漆木器,梳妝用品,絲綢衣服,樂器,扇子,席子,泥土和木材,但沒有提到衣服和相當數量的屍體的木制人物。簡牘中的器物與墓中的雖有出入,但仍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可以根據簡牘確定壹些器物的名稱。三號墓竹簡除大部分內容與1號墓竹簡相同外,還有騎手、樂舞、童仆等侍從,包括禮器、兵器、樂器等,可與出土的木俑和墓室兩面墻上的帛畫相比較。

彩繪絲綢畫

1號墓和3號墓棺槨上的彩繪絲綢畫保存完好,並繪有彩色。

明亮,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兩幅帛畫構圖基本相同,總長2米,均為T型,四個下垂的角上有尖刺,頂部有提帶,應該是當時喪葬儀式中必備的條幅。畫面上部繪有太陽、月亮、[2]龍騰、蛇身神人等人物,象征天之境界;下壹段龍過墻,墓主人出行宴。整個主題是“引魂上天堂”。有人認為《送策》短文中的“非衣長壹尺,二尺”指的就是這種帛畫。兩座墓葬帛畫的主要區別在於墓主人的形象。1號墓為女性,3號墓為男性。三號墓棺室內懸掛的絹畫在西墻保存完好,長2.12米,寬0.94米。上面繪有車馬的儀式圖像,畫面中至今仍有100多幅畫像、數百匹馬和數十輛汽車。東墻的帛畫破損嚴重,看起來像是墓主人的生活場景。

紡織品和服裝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各種絲織品和衣服,年代早,數量多,種類多,保存完好,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紡織技術的史料。TombNo旁邊的箱子裏出土的大部分布料。1放在幾個竹棚裏。除了15相當完整的單衣和棉袍、裙子、襪子、手套、香囊、毛巾和包裹,還有46卷單件絲綢、紗線、絲綢、錦緞和刺繡,所有這些都是用莖制成的。三號墓出土的絲織品和衣服大多殘破不成形,品種與1號墓大致相同,但有多種顏色的織錦。平紗和圈錦最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的發展。薄如蟬翼的平紗單大衣重量不到1兩,是當時繅絲技術發達程度的標誌。用作服裝邊緣裝飾的絨圈錦具有立體感,需要用雙經軸機構進行復雜的提花織造。它的發現證明了絲絨織物最早是在中國發明創造的,從而否定了以前認為它只存在於唐朝以後或從國外傳入的錯誤觀念。印花彩紗的發現,說明當時的印染工藝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1號墓的屍體包裹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亞麻布。它是由苧麻或大麻制成的,仍然具有相當的韌性。

帛書和醫簡

馬王堆漢墓中發現大量帛書和兩卷醫牘,均來自三號墓東箱的長方形漆盒,帛書多寫在壹整塊寬48厘米的帛書上,折成長方形;有幾個是寫在半張24厘米寬的絹上,用木條卷起來的。當它們被發掘出來的時候,已經被嚴重損壞了。經過整理,知道有28件。其中除了《周易》和《老子》,還有壹部帛書是今天馬王堆出土的。

傳世的,大部分是古佚書,還有兩張古地圖。這是中國考古學上古籍記載的重要發現。兩卷200本醫書,其中壹本和《黃帝內經》差不多,講的是養生之道,另壹本講的是房中術。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周易、喪、春秋故事、戰國書信:《老子》A版(附佚書3本)、《老子》B版、九主圖、《穆仁占》、《左夫》、《神圖》、《築城圖》、《園眠圖》、《香馬經:五十二病方》(附佚書4本)、《胎生圖》、《保健圖》、《雜療方》、《指導圖》。《五星占》的發現是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天文文獻。《五十二病方》是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醫學書籍。預計長沙馬王堆漢墓竹簡帛書集2012出版,包括全部內容。

樂器

馬王堆漢墓樂器。1號墓馬王堆漢墓出土樂器25弦。

《硒》[4]是西漢初年發現的唯壹完整的硒。還出土了二十二管和壹套法器。除了出土的琴和鈸,3號墓中還有七弦琴和六孔長笛。這些是西漢時期發現的第壹批物品。12套法管標有漢初法律名稱,為探討中國早期法律制度增添了物證。

漆器和木俑

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約500件,其中1號墓184、316號墓3件。這是在各地發現的漢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壹批漆器。器物類型主要有鼎、璧、盒、壺、鈸、耳杯、盤、奩、案、臺、屏等。漆耳杯占所有漆器的壹半以上。大部分漆器都是木胎,只有少數是夾胎。裝飾圖案多以紅色、黑色和灰綠色繪制。圖案以幾何圖案為主,龍鳳圖案、草紋為輔。有的漆書上有“家後”、“邢俊酒”、“邢俊石”等字樣,有的標明容器容量。許多漆器上有“石成□”的印記,表明它是由成都政府作坊制作的。此外,65,438+0號墓和3號墓分別出土了65,438+000多件木俑和30多件含肉、糧、果、香料的竹稗。

馬王堆漢墓女屍保護編輯

“辛追沈睡了兩千多年的身體保護得很好,皮膚還富有彈性,關節還能活動,軟骨組織肉眼可見。x光顯示老太太的骨骼比現在60歲的正常人要好。”7日,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聯合發布了出土30年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女主人保存“體檢報告”。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在7日舉行的“馬王堆漢墓發掘30周年國際研討會”上說,2002年6月,湖南省博物館計劃將辛追遺體遷至新的展覽樓。為確保搬遷工作順利進行,並為今後的進壹步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邀請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專家對該女屍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檢查評估。《體檢報告》指出,采用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等手段,對近30年來使用的保存液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從女屍和有機玻璃棺材的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硬腦膜和保存液中采集可疑黴斑,進行細菌和黴菌培養。沒有細菌生長或分離出黴菌。在無菌條件下,還取了女屍的皮膚、小腿肌肉組織和肝臟組織,分別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大部分結構與30年前的檢查結果基本壹致。特別令人驚訝的是,女屍的骨骼結構基本正常,30年前註入血管的造影劑依然清晰可見,古屍的外貌和膚色沒有明顯變化,皮膚依然有彈性。這些結果表明,以前使用的保護方法是成功的。目前,辛追的遺體已被移至為湖南省博物館新館舍量身打造的“地下臥室”。“地下臥室”距離地面8米,恒溫恒濕。它是模仿當年出土時的原狀建造的,周圍有壹口大棺材和壹個墓坑模型,接近“老太太”沈睡了2000多年的地下環境。盡管如此,《體檢報告》也表達了壹些擔憂。羅教授告訴記者,已故總理希望馬王堆女屍能保存至少200年,但現在只保護了30年。如何防止未來17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蛋白質降解、骨組織脫鈣、組織細胞水腫或脫水,是馬王堆漢墓女屍保護的艱巨任務。陳建明說,“下壹步,我們將加強科技保護的力量,與醫學界合作,對女屍進行定期檢測和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