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南陽現在的婚俗是

南陽現在的婚俗是

壹、南陽民間的舊婚俗

1,早婚

在古代甚至民國時期,南陽民間婚齡比較寬泛,人們崇尚早婚。壹般來說,結婚年齡男性為16~20歲,女性為14~16歲。受封建儒家思想的影響,重視多生孩子多幸福,壹結婚就能生孩子。另外,人們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了讓家族早點繼承延續香火,催生了早婚現象。16歲以下早婚現象普遍。幾乎不存在晚婚現象。在人們的觀念中,理想是男性比女性大壹到三歲。民間有句話叫“男大比女小,拿著金磚,女大比男大,哭”。但也有壹些家庭,為了能讓媳婦過門後做家務、農活,願意給兒子娶個大齡老婆。這在舊社會的南陽並不少見。?

2.指腹婚姻

如果兩個親友關系親密,父母相處融洽,兩個家庭主婦可以為了未出生的孩子同時訂婚,到壹定年齡結婚。這種現象俗稱“指婚”。這種婚姻習俗在解放後消失了。?

3.童婚

在壹些多子的貧困家庭,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往往在兒子還小的時候就低價為他收養壹個女孩,等男女到了適婚年齡再嫁給他。這種婚姻俗稱“童婚”。“童婚”是對多子女貧困家庭婦女的壹種變相販賣。女人被男方家買走後,未婚期間,壹男壹女視為兄弟姐妹,未來公婆視為父女、母女。外人稱之為童養媳。這種婚俗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才在壹些偏遠農村消失。?

4.“結婚有六個儀式,分別是中彩票、問姓名、納吉布、接受征婚、邀約會、當面歡迎。”

這六個儀式包括了從做媒到結婚的全過程。舊時南陽民間婚禮禮儀沿襲六禮。但根據家庭條件,每個環節有復雜的,也有簡單的。

1)納才

納才是指男方如果看中某個適齡的女子,就請媒人向她求婚。如果女方認為門當戶對,同意求婚,男方會帶著禮物向她求婚。?

2)詢問姓名

問姓名,俗稱“過八字”“改庚帖”“改龍鳳帖”,雙方正式交換出生年月,看有無異同。耿帖上要註明雙方三代人的姓名、官銜、居住地。這個帖子男女雙方交換後,相當於勾畫了婚約。?

3)納吉布

那吉,那個向神廟祈禱的人的祖先,是由神力決定這個婚姻是否合適的。男方求吉兆後,準備禮物通知妻子,決定結婚。後來,這種禮儀逐漸演變為小禮,俗稱小聘。男方給女方壹些財產,通常是珠寶、衣服等。,而女方應該用鞋子、帽子等東西來感謝她。至此,雙方訂婚,壹般情況下,不能反悔。男女雙方都發出正式的聘書。?

4)鄭娜

鄭娜,又名納比,在南洋民間俗稱“失物”。締結婚約後,男女雙方在吉日舉行宴會,交換聘禮。男方要送女方壹定的財產,女方以壹定的財產作為回答,俗稱“嫁妝”。彩禮的多少取決於家庭的經濟狀況,從幾十到幾百不等。?

邀請壹個約會對象

請帖,南陽民間俗稱“送行”,是指男方選定婚期後,媒人帶著男方的約會簿到女方家商議婚期。這個日期是由算命師根據男性和女性的出生日期選擇的。

在舊社會,人們經常把結婚日期定在春天、秋天和冬天,尤其是在秋天和冬天。壹是因為秋冬農忙結束,莊稼有了收成,手頭的錢多了,很容易拿到資金。二是因為南陽秋涼冬冷,婚宴用的食物不易腐敗,易於保存;第三,根據陰陽五行原理,秋冬好日子很多,尤其是臘月,基本上每天都是好日子。臘月初八和臘月二十三以後的日子是誰都可以選擇的好日子,沒有什麽禁忌。選好婚期後,男方要為女方準備豐厚的禮物,女方會回報禮物以示感謝,並積極準備嫁妝陪伴。有錢人家往往會陪嫁四樣嫁妝,即全套、半套或壹盒、壹張桌子、壹個櫃子、壹把椅子。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就簡單操辦婚禮。?

親吻和問候

接吻,即按照男女雙方約定的日期結婚。這是舊式婚禮的最後壹道程序。當天黃昏,新郎親自帶領儀仗隊和轎子到女方家接新娘,以示嚴肅。?

5.童養媳和寡婦再婚了。

寡婦改嫁,在舊社會被視為不光彩的事,所以為了掩人耳目而不是晚上被男方用牛車接走,婚禮是不允許的。

6.“大婚”

婚禮持續三天。提前用請柬邀請媒人、親友拜年,布置燈籠,貼對聯,打鼓樂。結婚的時候,陰陽師會拿起轎子,坐在轎子裏面。轎子前,有人鋪上毯子,點燃鞭炮。在轎子後面,有兩個燈籠,兩個火把,兩個三只眼大口徑獵槍,鑼,彩旗,嗩吶等。當他們到達女人家時,所有人都沖了出來。新娘穿著禮服,用紅色的面紗遮住臉,坐在椅子上,被所有的兄弟擡上轎子。按照慣例,新娘的紅蓋頭從父母家開始就被帶上了轎子,壹路上不管發生什麽事,在到達男方家門口之前都不允許自己摘下來。只有到了洞房,等到結婚儀式結束,新郎才能揭開,俗稱“揭蓋頭”。

從轎子到男方家,男方家拿著燒紅了火的犁頭,倒上白酒,也就是俗稱的“憋著脾氣”。之後新郎出門迎接,向轎子鞠躬,俗稱“拜轎子門”。儀式結束後,兩位伴娘用手攙扶著新娘走出轎子,走向天地桌——壹張鋪著紅布的方桌。?

7.崇拜儀式

是南陽傳統婚俗中最隆重的禮儀。通常有三種祭拜,壹種是天地,壹種是高堂,第三種是夫妻壹起結婚,然後新郎新娘壹起進洞房,喝壹杯酒,就成了合法夫妻。

雖然祭拜教堂的儀式起源很早,有壹些不符合當今世界潮流的因素,但也不能簡單歸為封建糟粕,不加分析就盲目廢除。作為壹種象征行為,它因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得以流傳千古。

天地是人類存在的空間,崇拜天地體現了人類對生存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男女都應該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不僅符合古代的禮儀,也符合當今的道德。情侶祭奠,更能體現傳統婚禮儀式的內涵。

在以後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夫妻同甘共苦,需要彼此相愛,彼此理解,而頂禮膜拜就是這段感情的開始。之後,就是招待客人了。?

8、嘈雜的房間

晚上大家玩耍打架,俗稱“吵房”。?

第二天,新郎新娘給父母、親戚、長輩磕頭,受禮人當場給錢,不管多少。

9.回到門口?

三天後,新郎新娘回父母家走親戚,俗稱“回門”。南陽回門習俗,又稱拜門,盛行於宋代。回國時,男方要給女方準備禮物。回家當天,女婿要在酒席結束後回家,不得在女兒家住宿,新娘回不回視實際情況而定。這壹習俗幾千年來壹直未變。婚禮現在完成了。?

10,在婚俗上,男女都講究和諧吉祥。

和諧在儒家哲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和諧是中國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天地之間詩書為貴,家內和諧為先”。中國多元的古代文化都認為,和諧是宇宙萬物存在的條件和基礎,所以也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是處理壹切人事的基本原則。

南陽的婚姻文化充滿了深厚的和諧哲學理念和和諧的倫理氛圍。就具體表現而言,是和諧,是道德的和諧,是人的和諧。?

1),順和

它意味著人們在民間婚姻中的行為和心情應該與生態環境處於壹種自然狀態,而不是違背自然生態倫理。它追求的是心情的平靜和行為的急躁,以壹種自然的方式和態度去處理婚姻中的各種問題。人以自然為法,而不是以無為為自然,是壹種“行”的形式,是壹種“無為”。

老子說“欲取之,必先修之”。在民間婚姻文化中,和諧的第二層含義是為自然無為。具體來說,就是善良、節儉、謙虛。善良就是善良,強調人要有愛心和同理心,不應該有冷漠和不偏不倚的態度。這是人們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相處的動力之源。

2)德和

民間婚姻文化中的德性和諧是指婚姻雙方在處理與自然生態的倫理關系時,不僅要生生不息,而且要更新德性。南陽民俗婚禮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高度和諧,日月、四季、曲折奇妙。我們可以從婚帖寫法中每次定下日期前的“慎重選擇”、“福意”等字眼看出當事人在選擇日期上的謹慎,做到與神靈相合,又不違背天地自然。這種和諧有序的協調,是人與世間萬物的動態展示。

在南陽人看來,人的婚姻行為容易與自然界的萬物發生沖突。除了各方之間的協調和諧,最重要的是與自然界的萬物相互尊重。這樣才能實現雙方生生不息,也就是“和諧生物”。同時,僅有“和諧生物”是不夠的,還要提高其道德水平。天地和合的目的是孕育新事物,這是民間婚俗中壹些舊習俗逐漸被新習俗取代的內在本質原因。?

3)人的和諧

民間婚俗也充分包含著當事人之間以及當事人與其他親友之間和諧相處的願望和希望。壹方面闡述了如何通過自願地做各種婚姻習俗中規定的事情來承擔責任,即每個人都應該在這種婚姻活動中承擔公平的份額和負擔,另壹方面提出所涉及的習俗應該符合儒家的倫理精神。它是壹種真理和價值取向,既合理規範了人的生命自由和平等權利,又保障了每個人在人格和尊嚴上的完整。它包含著豐富的政治、經濟和倫理內容。

人人相親相愛,友愛互助,這是人們和諧婚姻的內在道德基礎,也是人類能夠走出家門,轉入社會的外在文化特征。如果婚姻雙方互相詆毀,互相怨恨,只會激化矛盾,制造隔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婚姻網絡中壹個重要的結構因素。只有將其置於和諧的大背景下,遵循和諧的精神,才能協調婚姻雙方與身體、家庭、國家的關系。比如南陽民間婚俗,男方通過占蔔選擇婚期,為了表示對女方家的尊重,還是讓媒人去她家,讓她定婚期。有了這個禮讓在先,女方家壹般會很樂意的說,壹切都聽從男方家。?

第二,新社會,移風易俗。

如今南陽的年輕人已經融入了整個社會,新婚蔚然成風,不再受舊的繁文縟節束縛。

據老周在省內的觀察,南陽的新婚程序和其他地區基本壹樣,這裏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