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河洛文化早期文化

河洛文化早期文化

河洛文化,顧名思義,是指以羅易盆地(又稱洛陽盆地或洛陽平原)為中心,存在於黃河中遊的壹種區域性古文化。由於這壹地區在中國歷史上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地位,河洛文化長期以來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京都文化和王集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源頭和主脈。

黃河中遊洛河發源於陜西省洛南縣羅源鄉木岔溝,流經河南省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洛陽市。在洛陽市屈家屯、夏媛與澗河、浐河匯合後繼續東流,在偃師市楊舒村與伊河匯合後匯入黃河,全長410.1 km。伊河發源於河南省欒川縣萬濤鄉三河村門墩嶺,流經嵩縣、伊川縣、洛陽區、偃師市,流入漯河,全長268公裏。洛河有許多支流。除沂河外,河南省境內長度在3 km以上的支流有105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km以上的有61條,流域面積在100km以上的有24條。這些支流南北交錯,均勻註入,為其下遊流經的伊洛盆地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和優越的生態環境。

根據古環境研究,大約在8500年至3000年前,地球上最後壹次冰期結束後,出現了壹次世界範圍的氣候變暖,被稱為“全球變暖期”。1972年,中國著名學者竺可楨先生在研究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化時指出:“在過去五千年的前兩千年,即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左右,壹月氣溫比現在高3℃-5℃左右。”當時黃河中遊的河洛地區溫暖濕潤。洛陽皂莢遺址考古發掘獲得的古環境資料表明,距今約4000-3600年前,河洛地區降水量近65438±0000mm,因黃土疏松肥沃,日照充足,全新世暖期帶來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溫濕度,成為中國農業起源和發展的中心地區。洛陽皂莢遺址和二裏頭文化遺址中發現粟、黍、大豆、小麥、水稻的種子,表明4000年前的夏朝已有多種作物種植。河洛地區先進的農業和發達的手工業,為中國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夏國的建立,也為河洛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裏頭文化經濟發達。考古資料顯示,雖然當時農業上使用的是木檠、石斧、石鏟、骨鏟、石刀、陶刀、石鐮、蚌鐮等傳統原始工具,但種植的粟、黍、豆、麥、稻等作物與鄭玄《李周誌方氏》註中的“五谷”不同。當時畜牧業也很發達。根據洛陽皂莢遺址提供的鑒定資料,豬、牛、狗均為家畜,占鑒定動物總數的52%。根據這個比例,可以推斷當時人們以家畜為主要的肉類來源。鯉魚、蛤蜊、甲魚、雞、鼠、兔、豬獾、梅花鹿、小鹿的骨骼,骨泥鏟和刮刀,以及各種漁獵工具,如骨泥鏟、陶彈、蛤蜊泥鏟、骨魚鉤、蛤蜊魚鉤、銅魚鉤等。,二裏頭遺址出土。說明當時人們經常捕捉野生動物補充食物不足,采集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輔助經濟。

二裏頭作為夏朝的都城,皇家手工藝品種類繁多。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可以確認青銅冶鑄、制陶、制玉(石)、制骨、制漆繪畫、汽車制造、紡織業、釀酒等。都非常發達。現在,根據《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壹書中所總結的考古資料,我們舉兩三個例子加以討論。

在二裏頭遺址南部,發現了銅渣、爐碎、陶扇等青銅冶鑄作坊遺跡。其中,位於遺址東南部的冶煉鑄造車間遺址,預計面積近萬平方米。發掘後發現幾座東西向的長方形建築,呈南北向排列,形成青銅器鑄造遺址。在其工作面上發現了紅燒土的堅硬表面、銅液飛濺形成的銅渣層,以及散落在地面的熔化爐碎片、銅渣、小銅塊等殘留物。在遺址中還發現了被認為是燃燒(烘烤)陶器的窯和可能用來預熱陶器的房屋。遺址中發現了大量與青銅冶煉和鑄造有關的遺物,如範濤、樊氏、熔爐碎片、銅渣、銅礦石(孔雀石)、木炭和小型青銅器。出土的陶塑大多是碎的,用細泥燒制,如鑄造工藝。比如鑄造壹個銅杯需要5塊外模,壹個銅杯需要7塊以上外模,壹個銅杯至少需要12塊外模。另外,根據二裏頭出土青銅器成分的測定資料,當時鑄造的青銅器主要是銅錫合金(鉛占微量),還有銅鉛合金(錫占微量)和銅錫鉛三元合金。

二裏頭遺址的玉器主要有刀、掌、月、圭、戈、柄飾、鐘舌、鏃、鏟、鑿、環、鐲、紡車、掛件等玉質和綠松石材質的掛件、珠、鑲嵌物。據專家考證,當時的玉器工人不僅擅長制作長度為40-60厘米的大型禮器,如玉刀、玉璋、玉戈等。,還發明了先進的工具,用旋轉的“砝碼”在玉器上雕刻圖案,圖案線條筆直,非常規則。此外,他們還利用高超的鑲嵌技術將綠松石鑲嵌在玉石或青銅上。如1987六區M57出土的動物造型青銅飾,出土時,銅章上仍掛有綠松石片,保持了原有的花紋完整,鑲嵌工藝可謂精湛。

古代文獻記載,絲綢在夏朝被用作衣服。如《管子·清篇》說:“前朝造反時,有三萬女子...所有的人都拒絕接受刺繡的衣服。”二裏頭遺址發現的麻絲制品壹般附著在玉戈、玉刀、銅鐘、銅器的表面。據觀察,麻制品,麻制品每平方厘米有8根經緯線或每根10;絲綢制品每平方厘米有32-36根經緯線,最薄可織到50X50。專家認為,二裏頭遺址出土的紡織品以平紋為主,部分織物為斜紋,似乎是“絞經”。

洛陽四面環山,地勢險要。南承邙山,俯視龍門,左控函谷關,右握虎牢關。正如東漢傅毅的《杜東賦》所描述的:“昆侖之激流,依伊洛雙江,狹高,托爾堪之山。”在當時已知的地理概念中,洛陽位於函谷關古道,在東西之間;地處黃淮之間的交通樞紐,地處南北。夏人可渡黃河至河北平原和唐堯汾河流域,南下南陽經伊闕、軒轅關至三廟江漢平原,西經蕭山、漢沽至後稷關中盆地和幹青地區,出至東出虎牢關,到達東夷江淮平原乃至太湖流域。洛陽在中心,應該是四面八方包圍,可謂“此世,四面八方入貢路”(史記周本紀)。陜西寶雞出土的西周,正是古代文獻所記載的:“帝王皆對中國印象深刻,故稱中國”(裴潛《史記》)。正因為如此,洛陽作為王朝的理想都城,卻是夏朝的都城,受到商周的攻擊,以至於“三代居於河洛之間”(《史記》)。中國歷代“言必稱三代”壹直被封建帝王視為古聖先賢、賢明君王,時至今日也是君主的典範。由此,洛陽為三代之居、天下為壹家的觀念,以及“帝宮在信,河洛王在其中”(左思《三都賦》)的觀念,在封建社會中得以延續,根深蒂固,成為後來許多朝代定都的主要原因。“自古河洛地望州”。自夏朝以來,洛陽先後在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含武周)、後梁、後唐、後金建都,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建都最早的時期。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大約有三分之壹的時期,洛陽是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其歷史地位正如宋代歷史學家司馬光所說:“若問古今興亡,請只看洛陽城。”

洛陽“得天下”的地理優勢,“治山河,得天下”的戰略地位(讀《河南史記》),以及洛陽自夏朝以來繁榮的社會經濟和1500年的建都歷史,賦予了河洛文化豐富的文化內涵,賦予了它中國古代正統文化的歷史地位。應該認為,這是河洛陽文化形成和發展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和歷史淵源。統壹河洛文化的發展歷史,我們認為夏商周時期是河洛文化的早期,對河洛文化的後續發展影響很大。第壹階段的

夏朝是早期河洛文化的第壹階段。此時河洛文化的內涵是夏文化,二裏頭遺址是當時河洛文化的核心載體。

考古研究表明,在大約5000-3500年前,生活在中原地區,特別是河南省中西部的先民創造了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王灣三期文化、新寨文化和二裏頭文化等考古學文化。這些文化疊加在考古地層上,在文化內涵上壹脈相承。這些考古文化主要分布在嵩山南北,集中在黃河中上遊及其支流、沂河和洛河,以及淮河支流、汝河和何英。根據考古研究成果,當時中國的新石器文化可分為中原文化區、魯東文化區、廖燕文化區、幹青文化區、長江中遊文化區和江浙文化區六個並存且相互影響的文化區。中原文化區位於中心,與鄰近的五個文化區緊密相連。它的地理優勢使它能夠吸收周邊文化的精華,迅速發展自己的文化,在各種區域文化中發揮核心和主導作用,最終率先進入文明社會。這壹研究結果與文獻記載壹致。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距今5000-3500年期間,這壹地區是古代傳說中黃帝及其後裔和夏人的活動中心。據文獻記載,夏朝開國之初,陽城、楊寨為禹都城,夏邑為齊都城。該地區是在登封,新密和禹州,這是隸屬於鄭州市在何英上遊,只有壹百英裏的洛陽。齊子太康繼位時,遷都於朱X,後也定都於朱X,如《竹書紀年》:“太康居朱X,夷亦居之,頡利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了戰國時期軍事家吳起對魏文侯說的壹段話:“夏傑居左和集,尤太化,伊闕在南,羊腸在北。”這裏的“河援”指的是水流入黃河的地方,在今天滎陽以北;“太華”即華山,今陜西省華陰縣;“伊闕”是洛陽南部的引水口;“羊腸”指的是黃河北岸太行山上崎嶇的羊腸小道;“夏傑之家”的地理位置無疑是羅陽和伊洛盆地。

1959年4、5月間,由著名考古學家徐旭先生率領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隊,以發掘夏文化為目的,在豫西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在今洛陽偃師二裏頭村發現壹處大型遺址,命名為二裏頭遺址。

根據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確認生活在嵩山南北地區的河南省龍山文化晚期和二裏頭文化為歷史上的夏文化。據竹書編年史記載,夏朝“自禹至桀十七,有王無王,用時四百七十壹年”。夏商周斷代項目估計夏朝時期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二裏頭文化的時代範圍估計為公元前19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6世紀中期,約300年。

夏朝是中國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奴隸制經濟的繁榮為國家的強大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羅易盆地已發現50多處二裏頭文化遺址,形成了以首都為中心,村落分散的聚落群。在二裏頭都城遺址,中部是宮城,宮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是祭祀區。中型建築的底座主要分布在宮城的東北和西北方向,小型建築的底座則分散在宮城周圍。都城與村落、皇族、貴族、平民與奴隸,階級分化,等級森嚴,這就構成了夏朝的王姬社會。

二裏頭遺址中間是宮城,呈長方形,四周有夯土墻。修復後的東、西、南、北城墻長度分別為378米、359米、295米和292米,面積約為654.38+008平方米。宮墻上部寬度為1.8-2.3m,底部寬度可達3m。在東墻發現了兩個宮門。宮墻外有與城墻平行的大道。比如東墻外的大道已經達到近700米,寬度可以達到20米。宮墻夯土基址數十處,已探明34處。壹般長寬都是40-50米,最大的是100米,最小的只有20-30米10。兩座最大的宮殿(祠堂)的基址已經發掘出來。

宮殿1的基址是壹個略呈方形、方向為352度的大型夯土平臺。臺基當時高出地面0.8m,東西、南北長、寬約100m,總面積9,585m2。橋臺上的夯土純凈、密實、堅硬。有壹個大廳,壹個大門朝南,周圍有回廊。長方形的正殿建築位於橋臺中央部分的北面。夯土寺基礎高出橋臺面0.1-0.2m,東西長36m,南北長25m,面積900平方米。這座宮殿是由木墻建成的。根據殿內柱子保存情況推測,宮殿寬8間,深3間,應為四面有坡的重檐建築,即《李周考公基》記載的“四重屋”。正殿的南面是壹個寬敞的庭院。正殿建築南面對面的宮殿正門位於平臺南端。門洞下有長方形夯土基,東西長28米,南北寬13米。門道基座上有三個門道,門道之間建有壹個學堂室。三個門道都還留有厚度為0.1 cm,寬約3米的南北向道路土。路土壹直向南延伸,形成開闊緩坡路土面,這無疑是出入宮殿建築的大道。在橋臺周圍設置了柵欄和回廊。回廊是壹種走廊式建築。西宮墻內側寬6米,北、東、南宮墻內外寬3米。北墻的東面和東墻的北面有壹個缺口,是宮殿的東、北門,寬2.9米。整個宮殿建築形成了以殿堂為中心,以殿堂和走廊為屏障的綜合體。布局合理,結構嚴謹,規模宏偉。已經完全具備了中國皇宮建築的規模和特色,11。

2號宮的基址被認為是皇家祠堂的基址。基址為長方形夯土臺,南北長72.8米,東西寬57.5-58米,方位354度,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它是壹個完整的宮殿建築,由壹個大墓,壹個大廳,東南和西方的三面走廊,四面墻,壹個大廳和壹個院子組成。正殿位於平臺中部偏北,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33米,南北寬約12.5米。大廳由寬度為3個房間的木墻建成。宮殿周圍有回廊。正殿南面是寬敞的庭院,南面是大門。門樓是壹個小房間,寬三間,左右間呈方形,為學堂室,中間寬大,是出入皇宮的主要通道。橋臺四周有宮墻。東西宮墻內建回廊,長約60米,寬約5米;南宮壁兩側建有回廊,回廊寬約3米;北宮墻陸段內有壹長約3米,寬約2.5米的短廊建築。二號宮主體北與北宮墻之間,整個宮殿建築群中軸線長約5.3米,寬約4.3米,底部長1.85米,寬1.3米。該墓前期被盜,未發現陪葬品和人骨。

二裏頭遺址宮城北側東西200-300米範圍內,發現壹組東西向排列的建築遺址,建築遺址或呈圓形,或呈長方形。如果平面是圓形,直徑小於5米,高於地面。上面鋪壹兩圈圓形“土堆”,四周平整幹凈,上下找路土;平面為長方形的為半地穴式,可分為小的和大的,或長寬幾米,或長達二三十米。壹層層凈土鋪在淺淺的窯洞裏,有路土面,有火燒土面。在這些圓形或長方形建築附近,經常發現壹個或幾個排列整齊的墳墓,以及青銅器、玉器、漆器和精美的陶器或朱砂。根據《禮記》鄭玄註的記載,地上的圓形建築是祭壇,半地穴的長方形建築是類似土布的祭祀建築遺跡。

《左傳》記載莊公二十八年,“凡有城池者,有宗廟之主,都之”;《禮記·祭祀法》“天下有君,異地立國,建都,設廟、桃、壇、土片祭祀之”。宮城的發現,宮殿、祠堂、祭壇、土席的發掘,無疑可以證實二裏頭遺址是夏朝的都城。

二裏頭遺址的祠堂、祭壇、土布的發現,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祖先崇拜”;該遺址發現制作精良、栩栩如生的石質先民,反映了他們的“生殖崇拜”;遺址中發現的龍濤、陶蟾蜍、陶龜、陶貓頭鷹等藝術品,以及陶尊和銅章上的饕餮圖案,即龍或虎的藝術形象,揭示了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夏樹》說:“官職只能掩誌,坤居元貴。”二裏頭遺址出土的甲骨文證實了當時社會盛行占蔔。這壹切都歸結到壹點,說明當時存在著精神宗教觀念和對萬物(包括人類自身)的迷信行為。自然,最重要的是祭拜人類祖先。根據文獻記載,在中國古代城市中,祠堂、祭壇和陶器是祭祀祖先的常見場所。陶鼓形扁壺、漆鼓、銅鈴、石編鐘、陶鈸等。二裏頭遺址出土的應該都是當時杜毅舉行祭祀或地方禮儀活動時使用的樂器14。

文字的發明是人類從野蠻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殷墟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最初文字,而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二裏頭遺址出土的陶器上發現了許多“描繪符號”。有學者認為,這些“符號”確實有早期文字,分別表示數字、植物和自然景物。比如壹(十)、二、三、六、七、八、木、糧、箭、煙、並、和(或者亞洲?)、山、射、竹(或然),等等。這些字可以在15的商代甲骨文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字。如李學勤先生認為:“我們知道商代有簡牘,但至今未發現簡牘實物。夏朝可能就是這種情況。雖有文字,但能流傳至今的不多。”16

二裏頭文化墓葬的布局反映出當時是合葬的。當時只發現壹座大墓,墓面積20多平方米。因為被盜,隨葬品不詳。當時中型墓葬隨葬品中,陶器最多,其次是玉器和青銅器,還有石器、漆器和骨器等等。陶器多為酒器,是以爵為核心的爵、宴或爵、宴的基本組合;青銅器多為酒器,以爵為主,其他還有銅器、杯和個別銅器。此外,還有兩個青銅編鐘、鑲嵌綠松石的青銅飾品、青銅鈸等;隨葬玉器除柄形飾物外,還有各種禮器,如圭、掌、月、戈、器、刀等,其中以錢為主要。特別是夏朝晚期,也就是二裏頭三、四期,隨葬品中出現了青銅色禮器。二裏頭青銅禮器的數學現象很少,往往與其他物質禮器(主要是陶器禮器和漆器)搭配,形成壹個禮器群。這是二裏頭夏文化17的禮器系統。我們必須看到,夏朝的青銅禮器出現並逐漸取代了陶器禮器,最終在商周形成了壹批以青銅禮器為主體的禮器。其意義在於,以“天子九天君臨八天”為首的青銅禮器,構成了中國青銅時代以王權為核心的奴隸制禮樂制度的物質載體。第二階段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伐夏,建立商朝。據古代文獻記載,唐朝滅夏後,全在西方,其地在河南偃師。如《春秋三代改制》:“唐受命為王,夏應稱殷...成為夏洛陽光下的宮殿。”《漢書·後記·地理》中的“河南偃師縣”記載:“屍鎮是唐寅的首府。”《尚書·李政》:“三伯阪本尹。”孔叔引皇甫謐曰:“三處皆名博...偃師名曰錫伯。”1983年,考古人員在二裏頭遺址(下渡鎮站)西北6公裏處的漯河北岸壹個叫“石象溝”的地方,發現了壹處規模較大的商代早期都城遺址,命名為“偃師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