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河陽軍使、古代謀士吳公,上任後第三個月,就拜訪各家賢人,搜羅人才。推薦了石老師。吳公問:“師先生是怎樣的人?”答曰:“師先生深居宋、譚兩山之間,卓、顧兩水之間。他冬天穿皮大衣,夏天穿布襯衫。他早晚都有飯吃,就壹碗飯壹盤菜。當有人給他錢時,他拒絕了;約他壹起出去玩,他從來沒有借故拒絕過;勸他出去做官,他總是拒絕。從在壹個房間,兩邊都是書。和他聊聊古今事物的正確與否,評論壹下人物的德政,事情的結局是成是敗,他的話就會輕松下來。黃河東岸決堤,國家將像四匹馬在熟悉的道路上行駛,而王良和趙福在前面和後面開車。像燭光壹樣明了,像數學計算壹樣準確,像龜甲占蔔壹樣準確。”吳博士說:“我有壹個心願,就是隱居壹輩子。我不想要別人的任何東西。他會出來找我嗎?”下屬說:“大夫,妳是多面手,忠孝兼備。妳是在為國家物色人才,而不是為自己謀取私利。現在土匪在衡州聚集,軍隊在它的邊境附近活動,農民無法耕種和收獲,他們的錢已經用光了。我們所在的地方,是軍事交流和物資運輸的要道。無論政治措施還是軍事策略,都要有人幫我們出主意。石先生善良勇敢。如果他憑借自己的正直被錄用並委以重任,他有什麽可說拒絕的呢?”於是吳大夫寫了聘書,備了馬,備了禮物,挑了個好日子把禮物送給使者,找到了石先生的住處,要聘他。
石先生在沒有告訴家人,也沒有和朋友商量的情況下,盛裝出來迎接客人,在屋內恭敬地接受聘書和禮物。當天晚上洗個澡,準備好行李,放好書,問壹問路上經過哪裏,和經常來往的朋友告別。第二天早上,親戚朋友都來到東門,給他餞行。酒過三巡,石先生正要離開時,有人舉杯說:“博士真是大義滅人才,石先生真是以德為己任,以此決定去留。”先生,這杯酒是對妳的告別。我又倒了壹杯酒,想說:隱居和做官有什麽不變的規矩?只有道德才是基礎。我的外事會用這杯酒祝賀我的丈夫。”他又斟了壹杯酒,祝道:“希望吳博士永遠不要改變初衷,永遠不要做讓自己家富起來,讓自己的士兵因缺口糧而餓死的事情,永遠不要愛那些善於阿諛奉承而只尊重表面真實的人,永遠不要被阿諛奉承所迷惑。只是希望他聽聽石老師的建議,讓自己腎贏,有謀私利。”石先生起身向他道謝。因此,東都洛陽的人都認為吳博士和石先生能夠密切合作,取得成功。於是大家寫了壹首六韻十二句的詩,委托韓愈作此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