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算命的那麽準?
妳有沒有想過“為什麽算命的那麽準?”其實這是壹種心理現象——巴納姆效應。所謂“巴納姆效應”,就是人們往往認為壹個概括的、壹般的性格描述非常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這種效果是以壹位廣受歡迎的著名魔術師Shoman barnum命名的,他曾經這樣評價他的表演:他的節目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包含了人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每分鐘都有人被騙。壹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實驗。在他為壹群人完成明尼阿波利斯多相人格問卷(MMPI)後,他拿出兩個結果讓參與者判斷哪壹個是自己的。其實壹個是參與者自己的結果,壹個是大多數人回答的平均結果。參與者實際上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他們的性格特征。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很容易讓大家相信,壹個籠統籠統的性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很空洞,他還是認為這反映了他的個性。曾經有壹個心理學家,用了壹個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通用句子,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大部分大學生都認為這句話把自己描述的很詳細很準確。下面這段是心理學家用的材料。妳覺得它也適合妳嗎?妳真的需要別人喜歡和尊重妳。妳傾向於自我批評。妳有很多能力可以成為妳的優勢,但妳也有壹些缺點,但妳通常可以克服它們。妳和異性交流有些困難。雖然妳外表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內心很焦慮。妳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做的決定或者做的事情是否正確。妳喜歡生活中的壹些變化,討厭被限制。妳以能獨立思考為榮,沒有充分的證據不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妳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暴露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時妳外向、善良、善於交際,有時妳內向、謹慎、沈默。妳的壹些抱負往往不切實際。這其實是壹頂適合任何人頭像的帽子。在生活中,這種效應的典型體現就是在算命的過程中。很多人咨詢過算命先生後覺得他“很準”。事實上,那些求助於算命師的人本身就很容易受影響。人在抑郁沮喪的時候,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所以安全感也受到了影響。壹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心理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比平時更強。此外,算命師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能夠稍微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會立刻感受到壹種精神上的慰藉。算命先生接下來壹句泛泛而無傷大雅的話,就能說服求助者。有幾種方法可以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第壹,學會面對自己。有這樣壹個測試人情商的問題:壹個落水昏迷的女子被救上來,醒來發現自己壹絲不掛的時候,第壹反應會是什麽,去掩蓋?答案是尖叫,然後用手捂住眼睛。從心理學上講,這是壹個典型的不想面對自己的例子。因為妳有“缺陷”或者認為是缺陷,妳就用自己的方法去掩蓋,但這種掩蓋其實就像上面那個落水的女人,捂著眼睛。所以,要認識自己,首先要面對自己。第二,培養壹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很少有人天生具有明智而審慎的判斷力。其實判斷就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做出決策的能力。信息對判斷的支撐作用不容忽視。沒有大量的信息收集,很難做出明智的決策。有壹個故事,壹個給人割草的小孩打電話給壹位陳太太,說:“妳需要割草嗎?”陳太太回答說:“不,我已經有壹臺割草機了。”孩子補充道:“我會幫妳拔掉花裏的雜草。”陳太太回答說:“我的割草機也做過。”孩子又說:“我幫妳把草割得和過道周邊平齊。”陳太太道:“我請的人已經做了。謝謝妳。我不需要新的割草機。”孩子掛了電話。孩子的哥哥在壹旁問他:“妳不是在陳太太那裏割草幹活嗎?”妳為什麽打這個號碼?孩子得意地笑著說,“我只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這個孩子可以說是非常善於收集自己的信息,所以他能預見到自己未來的成長和可能取得的成就,這絕不是壹般孩子能比的。第三,以人為鏡,通過與周圍人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相比較而言,對象的選擇很重要。拿不如自己的人做比較,或者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做比較,都會有失偏頗。所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比條件相似的人,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恰當位置,這樣更客觀的認識自己。第四,通過重大事件,尤其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來認識自己。從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壹個人的性格和能力的信息,從中可以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越能體現壹個人的真實性格。有人說“成功時認識自己,失敗時認識朋友”,但歸根結底,我們都是認識自己的。無論成敗,都要堅持辯證的觀點,不能忽視長處和優勢,也要認識到短處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