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克雷斯皮(1665—1747)是博洛尼亞畫派的畫家。因為他善於在畫中表現光線的變化,人們常常稱他為意大利的倫勃朗。他早期受學院派的影響,後來又受卡拉瓦喬主義和威尼斯畫派的影響,在藝術創作中非常重視刻畫人物的內心,畫中的人物往往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他畫的幾幅作品《抓跳蚤的女人》。在這些作品中,他描繪了壹個抓跳蚤的女人,非常幽默有趣。代表作是自畫像(約1700)。聖約瑟夫之死,嬰兒屠殺,洗衣婦,基督受洗(1712)等。
在公元18世紀,有壹位名叫F·西珀的畫家活躍在倫巴第地區。從他的姓氏來看,他的祖籍可能是德國。他的主要創作活動是從1705到1736。他是壹位非常有特色的畫家,擅長描繪下層社會的生活。他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環境完全寫實,帶有淳樸的鄉土氣息。代表作有《皮鞋匠》、《紡織女》、《磨工》、《母親與兒子》等。
A.馬格納斯科(1667—1749)是熱那亞學派的畫家。他的藝術帶有浪漫和戲劇性的色彩。受晚期巴洛克風格的影響,他大多畫壹些動蕩的局勢或壹些暴風雨的風景。在這些場合,人物都有點畸形,大多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他的海岸風光和基督的洗禮(1730)。山景、馴鵲等就是這樣的作品。
18世紀的威尼斯畫派依然人才濟濟,湧現出了很多歐洲著名的藝術家。
G.b .皮亞澤塔(1682—1754)是威尼斯畫派中具有明顯巴洛克傾向的畫家。他早年在威尼斯學習繪畫,後在博洛尼亞向凱瑞斯學習藝術,並於1750成為威尼斯美術學院院長。他擅長用豐富多彩和宏偉的構圖制作天頂畫。除了天頂畫,他的架上畫也很精致。這些畫氣勢磅礴,晶瑩剔透,顯然繼承了威尼斯畫派的傳統。在壹些圖片中,事物生動有趣,充滿生活氣息。畫架上的代表作有《先知夫人》(1740)、《井邊的麗貝卡》(1738-1740)、《年輕的旗手》(約1743)等。他還是壹個非常優秀的插畫師,曾為塔索的書《解放了的耶路撒冷》配過插圖。
18世紀,威尼斯畫派比較傑出和知名的畫家是G . b . tie polo(1696-1770),他是威尼斯畫派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之壹,擅長天頂畫、架上畫和版畫。他出生在壹個船長家庭,早年師從格拉賈·利尼學習繪畫。文藝復興藝術對他影響很大,他非常崇拜提香、丁托列托、威羅尼等人。1717歲時,他功成名就,畫遍了意大利,1731,1737。1740年,他三次前往米蘭,此外還有貝加莫、維琴察等地,在那裏創作了大量的天頂畫和祭壇畫。他第三次為米蘭當地教士宮所畫的天頂畫《奧林匹斯山上的太陽神》(1740),是壹幅優秀的作品,畫面輝煌,空間開闊,想象力豐富。畫面描繪的是太陽神駕著馬車從奧林匹斯山出發,只看到陽光普照,沖破黑暗的天空。太陽神的馬車似乎正在穿墻而出,它的動作有壹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在20世紀40-50年代期間,除了許多壁畫外,還創作了壹些精美的架上繪畫,其中代表作品包括祭壇畫《背負十字架》、《梅采特將自由的藝術獻給奧古斯都大帝》(約1743-1750)、《阿姆菲特裏達的凱旋》(約1744)1750左右,他為威尼斯的拉比們制作的壁畫非常著名。在這裏,他描述了古羅馬的歷史場景,其中之壹是“克婁巴特拉女王的宴會”。屏幕上的情節是女王在宴會上向著名的羅馬人安東尼表達愛意。有趣的是,畫面中的人物穿著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衣服,背景中的建築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這表明畫家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16世紀威尼斯的輝煌歷史有著留戀。1750 65438+2月提埃波羅在兩個兒子的陪同下,應邀到德國維爾茨堡作畫。他為這裏的主要導師創作了著名的壁畫和天頂畫。主教宮帝國大廳的天頂畫和壁畫是基於中世紀的壹段歷史,描繪了日耳曼皇帝巴巴羅薩的婚禮和禮物儀式。後來,他為主教宮前廳畫了壹幅天頂畫,用象征的手法描繪了世界上的四大洲:騎大象的女人代表亞洲,騎駱駝的女人代表非洲,騎鱷魚的女人代表美洲,象征歐洲的女人威嚴地坐在大理石的寶座上。此外,他們還畫了中國、印第安人和摩爾人。威爾茲堡的作品為他贏得了巨大的榮譽。1753年底回到威尼斯,1756當選威尼斯美術學院院長。1762年4月,久負盛名的鐵波羅受邀前往西班牙。在西班牙,天頂畫最早是為皇宮的王座大廳制作的,被稱為“西班牙王朝的凱旋”。在這部作品中,歌頌了王朝的統治和威嚴,把天主教的神和異教的神畫在壹起。這是非常大膽的。此外,他還為宮殿制作了壹系列天頂畫和壁畫,為教堂制作了壹些祭壇畫。1770年3月27日在馬德裏去世。鐵波羅的作品主題豐富。除了宗教、神話和歷史,他還創作了壹些風俗畫,這些畫往往很有幽默感,比如《流浪者》。他也是壹個與眾不同的銅版畫家。
R.卡裏拉(1675—1757)是傑出的威尼斯女畫家。她是歐洲宮廷中著名的調色肖像畫家。她的藝術風格抒情細膩,溫柔婉約,具有洛可可藝術的特點,1705年成為羅馬聖路加學院院士,並先後當選博洛尼亞學院和巴黎雕塑繪畫學院院士。1719—1721曾經在巴黎生活過,她的才華得到了當時華佗的稱贊。代表作品有粉彩畫《狄安娜》、《舞蹈家巴爾巴裏·卡巴尼的肖像》、《自畫像》(約1730)。
G.b .皮托尼(1687—1767)也是威尼斯畫派的洛可可畫家,他的作品常被誤認為是提埃波羅的作品。1727當選博洛尼亞學院院士,是歐洲各國最受歡迎的畫家之壹。他是1758威尼斯美術學院的院長。他創作了許多色彩豐富的天頂畫和架上畫,如《狄安娜中的巴斯》和《狄安娜與恩迪米恩》。
接近洛可可風格的畫家也可以舉出J. Amin。高尼(1675-1752)和皮·姬閬(P. Lonshi,1702-1785)等人。姬閬擅長描寫上流社會的悠閑生活,作品風格樸實。優雅風趣,代表作品有《音樂會》(1740)、《舞蹈老師》、《犀牛》(1751)、《占蔔師》等。
18世紀威尼斯畫派的山水畫尤為著名,湧現出壹系列著名的山水畫家。當時,壹種描繪城市風景的風景畫在威尼斯興起。這種山水畫專門描繪城市的建築和風土人情。它叫做維都塔。吠檀多塔的山水畫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了,但在1 8世紀,它呈現出更大的發展趨勢,變得更加成熟。
在山水畫家中,首先要提到壹位卡納萊(1697-1768),但人們往往稱他為卡納萊托。他20多歲時去了羅馬,然後去了兩次英國。他的畫對英國山水畫有壹定的影響,他被授予皇家美術學院院士的稱號。卡納萊達的風景畫風格簡單,充滿鄉土氣息,具有威尼斯的特色。代表作品有《威尼斯迎接法國大使》(約1724)、《威尼斯聖喬瓦尼e巴拉德教堂前的廣場》、《石匠的院子》(約1730)、《俯瞰聖米歇爾島的風景》。他還經常將自己的作品制成銅版畫。
卡納利的侄子或外甥b .貝洛托(1720-1780),也是著名的風景畫家。他的主要活動在德國、奧地利和波蘭。他的作品以清新活潑著稱,包括《德累斯頓的風景》(1748)和《德累斯頓新市場》(1747-1755)。維也納鳥瞰圖(1760)、華沙風景(1779-1780)等。
另壹位著名的風景畫家f .瓜爾迪(1712—1793)風格獨特,作品更為浪漫。他非常擅長描寫外界光線,外界光線的豐富變化造成了屏幕上的水晶色調。在他的作品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威尼斯潮濕的天空,大氣在其中流動,陽光偶爾透過雲層,溫柔地照耀著這座水城。代表作品有《威尼斯廣場及宮殿風光》、《威尼斯風光》(1780)、《群畫飛氣球》(1784)、《鹽湖上的貢多拉》(約1787)、《音樂會》、《淺水灣》等。
A.卡諾瓦(1757—1822),18世紀末最著名的古典雕塑家,是向19世紀藝術過渡的人物。17681774他在威尼斯學習藝術,他的老師是托萊蒂。20世紀80年代,他的藝術享譽國內外。1810年當選羅馬美術學院院長。他曾經為拿破侖雕刻過幾幅肖像,得到了拿破侖的極大贊賞。他早期的風格受到晚期巴洛克的影響,後來在1779左右轉向新古典主義藝術道路。除了肖像畫之外,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基於神話題材。這些作品典雅、莊重、優美,雕刻出的人物具有線條圓潤、線條流暢、動作安靜、姿態自然的特點。他的代表作之壹《丘比特與波西卡》(又名丘比特之吻)(1796)就是這樣壹部作品。他的代表作有教皇克萊門特十四世陵墓雕塑(1787)、教皇克萊門特十三世陵墓雕塑(1792)、珀爾修斯(1801)、打扮成維納斯的保琳·波拿巴·博爾蓋茲等。所有這些作品都是由大理石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