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南,人在死前(病重時)都要搬到靈堂邊上。他們壹息之間,都要給ta穿壽衣,有的地方還要穿七件。他們死了,要在大廳設靈堂,根據身份決定守靈時間。年齡越大,醒的時間就越長。出殯前,親屬(至親穿白衣,孫兒穿藍衣,曾孫穿紅衣)要跟隨道士迎棺上香,先拜棺和陰地,再擡棺入房;然後大兒子提著用草繩綁著的水桶去特定的水井提水。水桶壹碰到井就往上提壹點,然後往井裏扔兩個硬幣買水(死人的水只能買)。提上來的水桶只提著水桶,不帶繩子,讓繩子拖地;這個水是用來洗屍體的,洗完就埋了。男人用福棺,棺頭在上面,女人用壽棺,棺腳在下面。手腳不方便的要用紅金紙推手腳,表示死後可以自由活動。入棺時,壹般要在腳下墊上金銀紙,供鬼在途中使用,以免受罪。
喪事結束後,要在靈柩旁豎立的“神主牌”上刻上姓名、出生、死亡日期,並在踏腳處點上長明燈(尾燈)和香,以保證燈和香不會熄滅。葬禮結束後,我經常聽到哭聲。壹般年紀大的女人邊哭邊唱,有壹定的調子。他們根據不同的情況,編造自己的哭訴詞,讓人發慌。葬禮之後,人們通常會做壹些事情。輩分高的儀式隆重,輩分低的或早逝(意外死亡)的儀式簡單。至於太復雜的儀式,我就不說了。除了以上這些,還需要給逝者貼紙房、轎子。房子的門匾上寫著各家都是閻派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逝者居住。有時候可能會看到門匾上寫著“西亭”。據說這是貼房子的人故意作弄主人家,因為“西亭”不屬於死者的私宅,而是壹個大家都可以住的地方。至於轎子,我不太清楚為什麽。守靈期間,親戚朋友會來幫忙,主人會提供三餐和夜宵,大家圍坐在方桌旁幫忙守靈。這些人其實是來增加人氣的,不需要做什麽。壹些資深人士去世時會邀請表演者唱歌跳舞,更早會有脫衣舞等低俗表演。至於原因,不得而知。
入棺後,死者的東西要送到野外焚燒,稱為“送草或送腳尾”
壹切辦妥,便有喪事(出山),擡棺過門時斷壹塊木板,意思是生者與死者從此各奔東西,互不打擾。擡出棺材時,應避免撞擊門框,以免看到不幹凈的東西。葬禮之前,還會有壹個道士的做法,會取壹只公雞的雞血做壹些儀式。這只雞被稱為“引路雞”,為死者引路。之後就要按輩跪拜悼念了。很多人會請專業人士幫忙悼念。哭完之後會被送去參加葬禮,至親會被送去火葬場。剩下的就隨他們喜歡壹路送,壹路放鞭炮(短鞭炮)送葬隊伍也要看輩分和家庭安排。有錢有地位的人死得很排場,比如花圈,傳統樂器(嗩吶,鑼,鼓,彈撥),西洋樂器(薩克斯,小軍鼓等。)和演員。這麽早死的人,就算有錢也不允許張揚,所以需要壹個安靜的葬禮。
支付了李白(金銀貨幣)的人可以從他們的主人那裏得到壹條毛巾和壹包祭品。毛巾是葬禮後用來清潔自己的,供品是用來祭拜土地的(不知道土地是陰天還是晴天)。送葬者回到家中,首先要點燃稻草,穿過燃燒的稻草以清除汙垢和辟邪,有些人在參加葬禮時也會帶上鹽米(即鹽和米)來辟邪。
在閩南,如果女方未婚但有男朋友或未婚夫,那麽男朋友或未婚夫也會來參加葬禮,戴上紅領巾,在上面縫上壹些百元錢,意思是“買”,也就是給他買壹個身份。相反,如果壹個男人有女朋友或者未婚妻,他會主動要求,只是為了場面好看。
葬禮之後,事情還沒有結束。事後會請靈媒詢問死者在陰間的生活。如果死者有什麽要求,就要補上。然後前七天,四十九天,壹百天,壹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會安排緬懷逝者,有時候他會簡單做幾個菜請親戚吃飯。
閩南的喪事從頭到尾都很復雜。我所記錄的只是九根牛壹頭發。葬禮儀式根據死者的情況而有所不同。以上只是概述。祭祀,喪服,喪葬方式,如何扶棺等。都不涉及,很多東西也不細說。要想細致,幾千字也寫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