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壹瞬間,而是壹個自然的過程。
連花生大師說,人類面臨兩種死亡原因:壹是過早死亡,二是自然生命衰竭死亡。
因為工業,我們都有壹定的壽命;當它耗盡時,就很難再擴展它了。
但是善良,行善,正道,可以幫助我們延長壹部分壽命。
《範瑋琪四大紀律》中,袁了凡先生早年相信“人的壹生自有安排”,屢次科舉失利,所以別人占蔔說他“仕途不順,終身無子,只能活到五十三歲”;但後來受雲谷禪師開導,認識到自己宿命論的錯誤,重新立誌,發狠,改名“了凡”;最後,通過不斷的努力,他不僅考上了進士,做了大官,還生了壹個兒子,活到74歲。
延年益壽之道,還是在於積德。被丟棄的四大紀律提示,壹個人要想改變命運,有四條路——決心、改革、積善、謙虛。如果我們做到這四點,我們也可以得到很多回報!
人生是壹場有終點的旅行,但這個終點已經設定卻沒有決定,我們的成就已經完成卻沒有實現。
從我們患了不治之癥,到“內呼吸”停止或某種死亡情況到來,稱為瀕死陰。如果我們對死亡的過程毫無準備,那將是非常痛苦的經歷。
突然知道整個人生,整個現實都將消失是很可怕的:因為妳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也不知道會去哪裏。
如果我們提前對死亡有了認知和心理準備,即使沒有實踐和體會,也足以給我們帶來壹些安慰、啟發和希望。
優秀的修行者很清楚自己死後會發生什麽。他們可以弱化死亡的痛苦和恐懼,不僅如此,還可以帶著期待甚至喜悅面對死亡。
對於普通人來說,需要做的是清楚的明白自己死了會發生什麽,提前做好每壹個細節的心理準備。
死亡主要包括兩個階段的分解:外部分解和內部分解。
外在的分解是五根五大的分解,內在的分解是厚積薄發的思想和情感的分解。
壹旦我們有了身體,我們就有了構成整個身心的五蘊。所謂五蘊,就是色、受、思、行、識。當我們死後,所有這些元素都會分解。
人體的存在是由土、水、火、風、氣五大元素決定的。通過這五次代表大會,我們的機構得以形成和維持。當它們分解時,我們就死了。
當死亡來臨的時候—
(1)首先,妳可能會意識到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體根)是如何停止工作的,也就是各種感官意識的淡化——聽不懂、看不清、不認識路等等。
②接下來,我們的身體開始失去所有的力量,壹點力氣都沒有了。我們在任何姿勢下都感到沈重和不舒服。我們可能會要求別人把我們舉起來,墊上枕頭或者脫掉被單。當色聚體分解時,我們變得軟弱。這樣,陸地就融入了水中。
當我們開始失去對身體上液體的控制時,大水開始融化成大火。當堆積分解後,身體的感知減弱,苦樂、冷熱的感覺交替出現。
當我們的口鼻完全幹燥後,我們身體的溫度開始降低,通常是從腳和手開始變冷,最後從心開始,我們進入了火融入風的過程。在思考分解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時而清晰,時而混沌。
⑤當呼吸越來越困難時,我們開始喘氣,發出沈重的聲音;吸氣變得短而費力,呼氣變得長,產生幻覺,以至於當往事重現時,風和屎都融入了意識。當線被分解,內心變得迷茫,對外界沒有感知,壹切都變得模糊。我們開始回顧自己的過去,被這些回憶抓住了,這些回憶開始像強風壹樣席卷我們的整個世界,在高潮時徹底摧毀了壹切。
此時,我們心中只剩下微微的溫度,所有生命的主要跡象都停止了。此時就是現代醫學檢查中所謂的“死亡”。
但從停止呼吸到“內呼吸”結束還有20分鐘左右,這個間隙就是我們生命的最後期限。
死亡不是簡單的心臟驟停,更是意識的瓦解。在這個分解的階段,妳有什麽樣的心性,就能有什麽樣的來世。
當我們稍微恢復意識的時候,大地之光就會出現,它有時被稱為“死亡與光明之心”
死亡的過程,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把它看成壹個逐漸微妙的意識層次的發展和出現。當身心的構成元素不斷分解時,每壹個細微的意識層次都會相應地出現,直到最細微的意識:大地的光明顯現出來。